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种正在由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向各类继发性肾脏疾病转化,特别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病导致的尿毒症越来越多,尿毒症患者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西医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缺乏有实际意义的突破,特别是在延缓肾衰进展方面比较被动。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走向尿毒症的必由之路。按美国NKF-K/DOQI工作组的划分,慢性肾脏病的Ⅱ~Ⅴ期均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的Ⅱ~Ⅲ期治疗优势十分明显,在慢性肾脏病的Ⅳ期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明显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或延迟血液净化。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作。为了交流肾内科同行在中医药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的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我们特约请国内同行中的知名专家围绕本病作一专题笔谈,希望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2.
“和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种正在由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向各类继发性肾脏疾病转化,特别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病导致的尿毒症越来越多,尿毒症患者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西医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缺乏有实际意义的突破,特别是在延缓肾衰进展方面比较被动。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走向尿毒症的必由之路。按美国NKF-K/DOQI工作组的划分,慢性肾脏病的Ⅱ~Ⅴ期均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的Ⅱ~Ⅲ期治疗优势十分明显,在慢性肾脏病的Ⅳ期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明显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或延迟血液净化。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作。为了交流肾内科同行在中医药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的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我们特约请国内同行中的知名专家围绕本病作一专题笔谈,希望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 中医治则与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种正在由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向各类继发性肾脏疾病转化.特别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病导致的尿毒症越来越多.尿毒症患者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西医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缺乏有实际意义的突破,特别是在延缓肾衰进展方面比较被动。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走向尿毒症的必由之路。按美国NKF—K/DOQI工作组的划分.慢性肾脏病的Ⅱ~Ⅴ期均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的Ⅱ~Ⅲ期治疗优势十分明显.在慢性肾脏病的Ⅳ期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明显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或延迟血液净化。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作。为了交流肾内科同行在中医药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的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我们特约请国内同行中的知名专家围绕本病作一专题笔谈.希望能更好地服务患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医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突显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探究中医治疗能否更加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焦安钦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临床以"清降泄浊、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辨证用药与外治疗法相结合,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在多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进而导致不可逆性肾衰竭。随着疾病的进展,最终可发展成为尿毒症,需要维持性透析和肾移植治疗,但治疗费用高且并发症较多[1],故如何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加强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量临床研究已证明疏血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肾脏的进展,成为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为数不多的临床静脉用药之一[2]。为了扩大该病的用药范围,现对比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0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Ⅰ-Ⅲ期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肾脏病是指任何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尿酸性肾病等继发性肾脏疾病均可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贫血、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则进展至尿毒症并危及患者生命,给病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如何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风、湿、热、瘀、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作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延缓肾功能进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名、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进行系统综述,并对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辨证治疗、经方应用、中医外治法等方面的研究予以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推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传统中医药在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对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肾脏病3~4期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非替代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缓解症状、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本文从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方面入手,对近年来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了概述,并提出目前中医临床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所有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透析、肾移植在肾功能衰竭晚期即尿毒症期的疗效显著提高,但是透析、肾移植均不能用来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而且费用昂贵,如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中期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以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病程进展的研究和治疗。我们在临床中用尿毒清颗粒治疗CRF患者23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恶化的结果,依其病程进展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及尿毒症期。代偿期,由于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处理而易被忽视。当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发展,进入尿毒症期时,由于病情严重,多需采取以透析为主的综合治疗才能维持生命。所以,如何改善和恢复肾功能,是目前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肾  相似文献   

12.
正西医以肾小球滤过率为标准将慢性肾脏病分为1~5期[1],慢性肾脏病3、4期是肾小球滤过率大于15%且小于60%的阶段,即出现肾功能异常但没有进展为尿毒症的阶段[2]。此阶段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贫血、高血压病、代谢性酸中毒、肾性骨病、高钾血症、低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等[3]。该阶段的治疗原则是保护残存肾功能,延缓肾脏疾病进展。高艳霞主任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孙郁芝教授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肾科的危重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西医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IV期,即:肾功能不全代偿期(I),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II),肾衰竭期(III),肾衰终未期,即尿毒症期(IV)[1].在治疗上西医主要采取控制原发疾病及对症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抗感染,降高血压,给予患者优质蛋白,低磷饮食,并保证能量的供给,但疾病发展至尿毒症期,多数患者只能依赖血液净化等维持生命,因肾源紧缺,高昂手术费用等难题,只有少数肾衰竭患者可通过肾移植摆脱此病.因此,延缓肾衰竭的进展更具有意义,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更能延缓肾衰的恶化,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赵柯心  陈理境 《光明中医》2014,(7):1445-1446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病和(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发展到中晚期所出现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代谢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严重症候综合征。中医药在延缓慢性肾功能进展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本研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患者67例均采用益气补阴、化浊活血法治疗,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发生急性肾衰竭(ARF)可加速肾脏病情的进展,积极寻找引起肾功能恶化的可逆因素,给予合理的治疗,对逆转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采用西药配合中药益肾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病并发ARF患者23例,收到较好的疗效,认为中医药对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肾功能恢复、延缓慢性肾脏病病程进展具有一定优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简称慢性肾衰,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后期,因肾单位严重损害及肾功能减退,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从而导致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最后导致尿毒症的发生。本病是多发病,且预后差。根据肾功能损害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四期:Ⅰ期:肾功能不会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为50~70%;Ⅱ期:肾功能不全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为25~50%;Ⅲ期:肾功能衰竭早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25%;Ⅳ期: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以下,且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伤,最终出现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针对终末期肾脏疾病多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方法,不仅费用昂贵,且生存质量不高。中医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非替代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保护残存肾功能、延缓肾衰竭进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古籍虽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直接描述,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蒲苇 《四川中医》2005,23(4):29-31
近年对某些血管活性物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进展中作用的研究,使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进展机制学说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病程进展等方面,效果肯定,治疗效果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残余肾功能有关,今后需探索一种公认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把如何保护残余肾功能、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肾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病理途径。因此,积极寻找防治肾纤维化的药物和方法以延缓肾功能衰竭,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治疗肾脏病具有明显优势,其在防治肾纤维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就中药复方补肾化瘀汤、健脾清化方、解毒复肾逐瘀方、六味地黄方、真武汤等防治肾纤维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将生存质量引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所有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所致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CRF可归属于中医“关格”、“水肿”、“癃闭”、“虚劳”、“溺毒”、“肾风”等范畴.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的最终结局,目前西医缺乏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中医中药对延缓慢性肾衰进展,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在疗效评价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CRF患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由于疾病本身、社会以及经济等原因,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反应,感到恐惧、焦虑、抑郁等,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有研究表明,慢性肾衰患者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我们在积极改善躯体症状的同时,也要重视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要求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现中医药疗法在慢性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优势.由此,引发了对慢性肾衰患者的原有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