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化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36例再障患者分为化血汤配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20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16例),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造血抑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摹治疗组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6.3%(P<0.05).再障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其外周血清的造血抑制活性和凋亡诱导活性明显降低,加服化血汤可增强此种作用结论 化血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障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通过降低再障患者血清造血抑制活性从而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可能是化血汤治疗再障的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再障 )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采用自拟升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障 36例 ,疗程 2个月 ,同时和 34例单用西药治疗的病例作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4 6 % ,对照组为 5 8 6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症状积分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治疗 2个月后外周全血细胞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中未发现中药有任何毒副作用。结论 :升血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再障能起到相加作用 ,加速症状改善 ,提高疗效 ,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用自拟“补肾益气活血汤”配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以下简称再障 ) 30例 ,并与同期单纯用康力龙等西药治疗的 2 0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0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为再障。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 30例及单纯西药治疗组 (对照组 ) 2 0例。治疗组 30例中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 4岁~ 68岁 ,平均 2 8岁。对照组 2 0例中 ,男 1 1例 ,女 9例 ;年龄 3岁~ 70岁 ,平均 2 6岁。治疗组和对照组重型再障 型 (SAA- )分别为 2例和 1例 ,慢性再…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4例疗效观察孔庆芬孔庆芳(江西医学院一附院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再障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可分为急性再障(acute aplastic anemia,AAA)和慢性再障(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康力龙、一叶秋碱、左旋咪唑(SSL)联合方案治疗CAA已取得较好疗效[1],我院于1992~2002年在应用康力龙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益血生辅助治疗CAA患者2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慢性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调控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再障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证型为肾阴虚的再障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另取健康人骨髓1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康力龙治疗,治疗组在康力龙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采用ELISA法监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生长因子EPO(Erythro-poietin,促红细胞生成素)、SCF(Stem Cell Factor,干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六味地黄丸可升高慢性再障患者的WBC(白细胞)、H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改善骨髓造血情况,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慢性再障患者体内EPO、SCF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再障患者骨髓中EPO、SCF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再障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能明显升高再障患者骨髓中EPO、SCF水平,揭示了该方可调节紊乱的免疫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造血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细胞凋亡及Bax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过度凋亡和Bax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慢性再障患者应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前后骨髓造血细胞凋亡阳性指数及Bax基因表达阳性指数.结果显示:治疗后慢性再障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凋亡阳性指数及Bax基因表达水平均下降,且阳虚型细胞凋亡阳性指数接近于正常,阴虚型与正常组比仍有较显著差异;而治疗后两型Bax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仍有较大差异.结论: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障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过度凋亡有抑制作用,下调Bax基因表达水平仅是其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补肾活血方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的机理。方法:治疗48例,用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2.08%和8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7%和60%(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髓造血细胞与非造血细胞比值、巨核细胞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有效地提高慢性再障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补肾活血方能促进造血干,袒细胞增殖并调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8例,总有效率为87.5%,且能明显升高血象,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的32例,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血愈障口服液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9例CA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用补血愈障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离纯化骨髓CD 34细胞;用DNA末端原位标记(TUNEL)技术分析骨髓CD 34细胞原位凋亡状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25.00%、87.50%和20.51%、17.95%、61.5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骨髓CD 34细胞的凋亡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骨髓CD3 4细胞的凋亡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血愈障口服液治疗CAA疗效高、毒副反应小。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抑CAA患者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重建骨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病例56例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用莲萸生脉汤加西药与单纯用西药进行对比观察,30d后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5.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优于常规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临床比较多见,笔者2000年6月以来,采用侗医药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胃炎86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急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例4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均应用头孢他啶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同时应用清肝利胆消毒饮加减,对照组口服苯丙醇胶丸。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浅议中西医结合初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进行将近半个世纪,取得了累累硕果,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源,这是由中西医结合尚处于初级阶段所决定的.在此,我们试图通过回顾中西医结合在初级阶段的研究进展,找到些许发展规律和理论依据,借鉴发扬之,以其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能够扬长避短,收获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对近10余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从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中医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4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的研究工作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治疗症状虽有改善,且易复发。近年来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有高度相关性,故有“无幽门螺旋杆菌就无胃病”之说。笔者近年来,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辨治寻常痤疮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常痤疮的中医归属范畴存在局限性,其疾病与证候的中医命名尚需进一步规范。“血热”、“湿热”、“热毒”是痤疮发生、发展及演变病理链的主要环节。以痤疮严重程度分级、伴发症状及诱因作为线索进行中西医辨治,可以执简驭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辨证方法。在治疗方面,补益法治疗痤疮亦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设置,学术界对”中西医结合”定义的讨论越来越多,但多数未能注意和运用形式逻辑学规则进行定义。采用形式逻辑学方法及文献研究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定义,深化了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内涵、外延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用自拟益中助消汤加减配合雷尼替丁、多潘立酮、维生素B1、硫糖铝、克拉霉素等治疗5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半定量法按症状分为轻中重3级,按评分计算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结果:显效25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有效率91.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并外用西药雾化吸入,对照组单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56例有效率91.0%,对照组52例,有效率71.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优于单纯中医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