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证论>为清代唐宗海所著,该书专论内、外、妇各科血证,对气血的机制,血证的辨证,无不阐述精详,发挥尽致.书中提出治血四法,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虽专为内科"吐血"而设,实为通治血证之大纲.后世医家治疗血证多引用此四法,并以此作为血证治疗的提纲.此理论对于眼底血证的治疗,亦有极高的指导意义.笔者结合个人认识及临床实践,将唐宗海治血四法在眼底血证的运用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血证,临床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长期的慢性失血损耗人体正气,使病情缠绵拖沓,反复难愈。通过研究学习清代名医叶桂(字天士)诊疗医案的过程中,认识到叶氏对于血证治法有其独到之处,除“治血不避温,止血不凭涩”之外,其治疗大法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凉肃肺胃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肺胃阴伤,虚火灼络伤津动血所造成的咳血、吐血等证;(2)并补肺脾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肺脾气虚,土不生金病证,临床中多见气短懒言,食纳不佳及痰咳日久,腹胀便溏等,涉及肺、脾二脏的血证,以咳血、吐血、便血多见;(3)温益中阳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脾胃阳气不足,中寒内生,阳气失于固摄,血络失统,此类血证以吐血或便血为主;(4)滋养肝肾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肝肾不足,下焦阴亏,精血内夺,虚阳上泛,龙雷之火上越导致的出血证;(5)固摄下元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肾元亏损,摄纳失常所引起的血证,尤其多见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以便血、尿血、崩漏证等多见;(6)化瘀通络法:临床中该疗法主要用于瘀血导致的出血,血证无论久暂均可造成不循常道的离经之血,而成为瘀滞病邪,此瘀又可成为新的出血诱因。临床化瘀止血虽为常法...  相似文献   

3.
浅述《血证论》治血四法对中风脑出血治疗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一部专书 ,为清末四川唐宗海所著 ,该书以《内经》为依据 ,围绕血证在中医基本理论及治疗方面作了不少阐述和探讨。书中许多观点 ,尤其是治血四法 ,对于今天在中风脑出血的中医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风脑出血总由素体阴阳失调 ,气血亏虚 ,加之情志、饮食、外邪等因素而诱发 ;使脏腑失司 ,气血逆乱所致本虚标实之候。本虚多因肝肾亏虚 ,气血不足 ;标实多为风、火、痰、瘀相因为患 :其基本病机是络破血溢 ,脑中瘀血。《血证论》“瘀血篇”指出 :“盖血初离经 ,清血也 ,鲜血也 ,然是离经之血 ,虽清血、鲜血 ,亦是…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指出肝不藏血血证病变模式为“肝不藏血+他处病变出血”的基础上,作者认为肝不藏血血证的治疗方案可以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而制定,即①理肝使肝能藏血,②纠正他处病变消除诱因,③适当止血。  相似文献   

5.
血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由于病机复杂,治法亦多,中医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笔者学习他人经验,在临证中凡见病机为脾肾虚损者,多用温补脾肾法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在此谈点肤浅体会.以就正于同道。血证表现为脾肾虚损者,一般发生在暴出血或持久出血后,血色淡或暗淡.并见恶寒肢冷、神疲力怯、汗出气短、面色苍白、唇甲无  相似文献   

6.
张克胜 《新中医》1997,29(4):52-52
降气法在血证中运用举隅张克胜例1:周××,男,54岁。1988年12月9日初诊。咯血2天,加重半天。患者原有支气管扩张咯血病史,3天前症见咳嗽,痰黄,2天前出现胸闷,烦躁,咯血2次,色鲜红,每次量约150ml,今天上午又咯血2次,量约300ml,曾...  相似文献   

7.
唐容川上溯内难仲圣,近考诸贤,参验心得,集血证为专著,成后学之蓝本。唐氏根据血证的特点及病变的不同阶段,确立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通治大纲;综合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条分缕析,辨别疑似,论证用药,独具匠心。并倡和法为血证良法,和法之中又善用小柴胡汤加减。笔者阅览是书,用此方者约55则,涉37门。现藉小柴胡汤之应用,试析血证和法之妙义,与同道共鉴。一、血出缘于外感,和止取效。出血可因外感或内伤,缘于外感者,本当疏表,但  相似文献   

8.
唐容川《血证论》,为集血证之大成,对诸血证的病因病机,条分缕析,阐述周详;证治方药,法古通今,颇具新意。兹就与其有关的安冲、补脾方法探讨如下。一、治血重安冲,阳明肝肾并调气逆血升、气迫血行,是血证病理之  相似文献   

9.
炭药在血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炭药的特点炭药 ,即炒炭后的中药。炒炭是一种中药炮制方法 ,即将药物置锅内用武火或中火进行加热 ,将药物表面炒至焦黑似炭 ,内部为焦黄或焦褐色 ,达到部分炭化而未至灰化 ,即“炒炭存性”。中药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①使药物增强止血作用 (如地榆炭、侧柏叶炭、茜草炭等 ) ;②使药物产生止血作用 (干姜炭、乌梅炭、荆芥炭、防风炭等 )。炒炭后的中药 ,其作用具有了双重性 :其一 ,炒炭后的所存之性 ,也就是原药材的固有特性 ,有不可忽视的治本之功 (这是炭药的个性 ) ;其二 ,炒炭后新获得(增强 )的作用 ,即收敛、固涩、止血之功 ,具有治标…  相似文献   

10.
血证临床常见有吐血、便血、尿血、咳血、紫斑及衄血等。止血的方法颇多,辨证主要分虚实两途,治疗以补虚、泻实为多见。笔者师从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主任临证,牟师认为许多血证反复不愈,常与瘀血内阻有关,须配用活血化瘀以止血,验之于临床,获得一定效果,兹总结如下。1吐血吐血大都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常伴黑便,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晚期肝硬化及肿瘤患者。本病治疗,一般先辨寒热虚实,属实热者,用清胃降火以止血;属虚寒者,用补脾益气以统血。  相似文献   

11.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肺的病理表现,主要是气机出入升降的异常,临证时大多注重治气而忽视治血,处方或有不效,引为缺憾.笔者将理血法参入肺病治疗当中,临床每获佳效,兹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活血化瘀治肺胀心与肺同居上焦,一方面肺主气司呼吸,生成宗气,宗气贯心肺之脉助心行血,行使肺朝百脉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心血充养于肺则肺气得养,两者相辅相成.如肺的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则可导致心血瘀阻.肺胀是慢性咳嗽的结果,此时肺管受损,肺气胀满,呼吸功能下降,出现唇甲及舌下脉络青紫,胁下可触及积块等血瘀症状.治疗除化痰宣肺、止咳平喘外,尚需活血化瘀,提高疗效.在辨证的基础上,加三七、丹参、桃仁、赤芍、苏木等活血药.  相似文献   

12.
关于血液病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尚定无论,中医学结合血液病的临床特点,提出了"毒"邪致病说,现将"毒"邪在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如下,以期对血液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欣 《吉林中医药》2010,30(2):97-98
临床常用的补血法经分类简化,大致可分为养血补血法、益气补血法、益阴补血法和祛瘀补血法四类,不仅适用于慢性血虚病症,而且对于急性失血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养血补血法为直接补法,有养心血、养肝血之侧重。益气补血法以补脾气为主;养阴补血法有填精、生津之不同,二者分别从气与血和精、津与血的相互关系入手,起到间接补血的作用。祛瘀补血法则以攻为主,瘀血既祛,新血方生。探讨补血法的立法依据、组方特点及其在急慢性失血病症中的应用情况,对临床运用补血成方,创制补血新方,治疗急慢性失血病证等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肾虚湿(热)瘀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肾虚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湿瘀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益肾清利活血是其基本治则。临证时应平补肾元、清利活血、辨病辨证综合治疗。临床减少尿蛋白多用活血化瘀、清热除湿、清热解毒、通络祛风等药物;减少血尿多用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止血、健脾益肾等类药物;降低血肌酐可加用和络泄浊类药物。临床研究表明益肾清利活血综合治疗可减少尿蛋白,稳定肾功能,以延缓肾功能恶化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脓毒症休克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化瘀解毒组35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照2012年指南进行进行常规治疗;化瘀解毒组在指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对Pi CCO监测的患者,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记录2组患者凝血功能,患者28天生存率。结果:治疗第5天,化瘀解毒组SOFA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化瘀解毒组CRP水平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呈上升趋势,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化瘀解毒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下降,对照组APTT升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瘀解毒组28天生存率85.7%,高于对照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4 h、12 h、24 h、48 h、72 h和5天时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2组PCT、LAC水平、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病情需要,1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Pi CCO监测,其中化瘀解毒组10例,对照组5例。化瘀解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较,2组在治疗前、24 h、48 h外周循环阻力(SVR)、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解毒法能够提高患者的28天生存率,在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方面有一定意义,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通过治疗前后相关临床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观察活血化瘀法在控制疾病活动性同时,对于RA脂质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4例。给予活血化瘀协定方,临床随证加减应用。分别监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血脂相关指标及疾病活动性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活血化瘀法治疗4周后,患者RA疾病活动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患者TC、LDL-C指标降低、Apo A1指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患者RA疾病活动相关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患者TC、LDL-C指标降低、Apo A1指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可以明显改善RA患者病情,控制疾病活动性;还可干预RA患者血脂代谢紊乱,预防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减少RA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元气学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关于元气理论与临床的研究凤毛麟角。本文就元气的个性与元气亏虚 ,元气的补益与调达 ,以及元气理论的临床应用要点与展望作了初步探讨。并附病案 1则以佐证之 ,足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宛陈则除之"是重要的针灸治疗原则,有着"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作用。文章通过系统化整理《黄帝内经》中相关条文,浅析了其释义、理论依据、操作方法及临床运用等;也提出了"宛陈"不应局限于"瘀血"以及"虚证刺血"安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活血益气法治疗慢性附睾炎及其影像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活血益气法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20例慢性附睾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丹红通精方,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60天后观察其症状及彩超图像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益气法对慢性附睾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常晓慧  向阳 《河南中医》2011,31(5):538-540
目的:阐述阿胶及其制剂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方法:收集、分析、整理阿胶及其制剂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研究,了解阿胶及其制剂在各种血液病中的应用现状和作用机制.结果:阿胶及其复方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有效改善贫血,具有强大的补血作用,可治疗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