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用优降糖(广东石岐制药厂生产)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诊断以WH()1985年修订标准为基础,即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FBG)≥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PBG)≥11.1mmol/L;②无糖尿病症状,2次FBG均≥7.8mmol/L,或FBG≥7.8mmol/L+PBG≥11.1mmol/L.共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39~79岁,平均57.72±8.80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2.56±3.08年.其中FBG轻度异常(7.8~8.3mmol/L)10例,中度异常(8.4~13.8mmol/L)52例,重度异常(>1 3.8mmol/L)16例.合并肥胖23例,高脂蛋白血症38例,高血压1 7例,冠心病15例,脑血管病8例,尿路感染22例.其中初治患者27例.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淤型,燥热入血型.  相似文献   

2.
刘志为 《江苏中医药》2012,44(12):39-40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7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1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门诊或住院病人134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7例:男46例,女21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5.3±7.8)岁;病程2个月~26年,平均病程(5.3±2.6)年;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1例,复合性溃疡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51例.对照组67例:男44例,女23例;年龄20 ~69岁,平均年龄(44.9±6.7)岁;病程24d~27年,平均病程(5.2±1.7)年;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3例,复合性溃疡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4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中医不同证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3、T4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资料糖尿病诊断标准按WHO标准,有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1)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并血糖升高,空腹血糖≥7.8mmol/L,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空腹血糖不止1次≥7.8mmol/L。(3)空腹血浆血糖为临界值,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0~2h内有1次以上≥11.1mmol/L。对糖尿病分肺胃热盛、肾阴亏损、阴阳两虚三个证型。肺胃热盛型(消谷善饥,多饮多尿,口干舌燥,多汗便秘,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43.5±8.2岁,平均病程1年,平均空腹血糖8.5±0.4mmol/L,临床上未见合并症。肾阴亏损型(小便量多频数,腰酸无力,口干舌红,尿如脂膏,脉沉细而数)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42±8.5岁,平均病程2年,平均空腹血糖9.6±0.5mmol/L,合并多发性神经  相似文献   

4.
水针刀整脊配合针刺埋线减肥法治疗2型糖尿病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4年5月至今采用小针刀结合整脊手法、针刺埋线减肥法治疗2型糖尿病48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48例全部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56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年,平均1.5年,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诊断标准按WHO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口渴等并血糖升高。1日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者;空腹血糖≥7.8mmol/L者;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者。②无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8mmol/L(2次)者,第1次口服葡萄…  相似文献   

5.
糖耐量低减 ( IGT)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特殊代谢状态 ,其特点为餐后高血糖。积极干预治疗糖耐量低减 ,对预防糖尿病及血管病变 ,减少病死率十分重要。笔者以自拟中药方治疗本病 ,取得较好疗效 ,简述如下。1 一般资料 共 64例 ,平均年龄 5 4 .8岁 ,均系健康查体中发现空腹血浆葡萄糖大于 6. 1 1 mmol/L,小于7.0 mmol/L,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OGTT)确诊为糖耐量低减。诊断标准为在空腹血浆葡萄糖小于7.0 mmol/L,OGTT2 h静脉血浆葡萄糖大于或等于7.8mmol/L,且小于 1 1 .1 mmol/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1人 ,平均…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岁~70岁,平均年龄15.3岁;病程2个月~8 a,平均1.5 a.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岁~68岁,平均年龄15.1岁;病程3个月~8 a,平均1.8 a.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标准根据《实用皮肤科学》确诊.治疗组36例中,风寒型10例,风热型16例,阴血不足型10例.对照组不分型.  相似文献   

7.
马跃龙  魏晓 《天津中医药》2006,23(5):417-419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患者均系本院近2 a住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黄芪治疗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15~40岁,平均年龄(32.0±7.2)岁;病程5~22 d;常规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31.0±6.9)岁;病程7~21 d.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健脾汤口服结合自拟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本院中医内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8.63±7.96)岁;病程3~24个月,平均病程(11.3±6.22)个月。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5.63±8.45)岁;病程2~24个月,平均病程(10.75±6.86)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应用本院制剂消瘰冲剂联合化疗治疗阴虚火旺型颈部淋巴结结核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0例均为本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期间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2.1±14.9)岁;病程1~37月,平均病程(7.1±3.2)月。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1.4±13.6)岁;病程1~34月,平均病程(6.5±2.7)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陈萍 《江苏中医药》2012,44(9):36-36
近年来,笔者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虚证患者6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9~2011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共13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9.15±11.91)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31±4.23)年;轻度萎缩36例,中度萎缩25例,重度萎缩7例。对照组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8.95±10.28)岁;病程3.6~16年,平均病程(8.27±4.56)年;轻度萎缩35例,中度萎缩27例,重  相似文献   

1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加氧疗治疗本病,取得很好的疗效,并设单纯针刺组和单纯氧疗组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共治疗观察120例,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35-70岁.按随机表法分为三组:治疗组40例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7±10.3)岁;病程8-130个月,平均(28±7.8)个月.对照组中分为针刺组和氧疗组两组,针刺组40例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9±11.8)岁;病程7-120个月,平均(31±6.9)个月.氧疗组40例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5±8.7)岁;病程9-120个月,平均(29±5.6)个月.三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拟定,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波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自拟益气清热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80例观察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均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①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②空腹静脉血糖≥6.1mmol/L.③OGTT试验2小时PG水平≥10.0mmol/L]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4~75岁;病程3~20年.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8岁;病程5~22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补气化瘀通络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患者,共13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3.7±14.2)岁;病程6d~6个月,平均病程(60.0±6.0)d。对照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3.8±13.9)岁;病程7d~6个月,平均病程(62.0±5.0)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4例,女21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35.2±6.8)岁;病程2个月~4年。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5.4±5.6)岁;病程1个月~5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 60例 2型糖尿病合并多发性神经炎 (DN)患者 ,采用川芎嗪分为大、小剂量组各治疗 3 0例 ,经过临床统计比较 ,大剂量的疗效明显高于小剂量组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60例随机分为两组 ,各 3 0例 ,大剂量川芎嗪治疗组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3 2~ 68岁 ,平均 5 3 .4岁 ;糖尿病病程 2~ 18年 ,平匀 5 .2年 ;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 6个月~ 3年 ;空腹血糖 ( 6.5 6~ 12 .10 )mmol/L。餐后 2h血糖( 8.10~ 16.3 0 )mmol/L。常规量川芎嗪对照组男 13例 ,女17例 ;年龄 3 6~ 65岁 ,平均 5 4.5岁 ;糖尿病病程 2年半…  相似文献   

16.
疏肝法治疗2型糖尿病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和危害性大的特点。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型轻中度2型糖尿病2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46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35~76岁,平均52.4岁;病程3 d~18个月,平均8.2个月;空腹血糖7.0~12.5 mmol/L,平均10.2 mmol/L;餐后血糖11.3~17.8mmol/L,平均15.6 mmol/L。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36~75岁,平均50.5岁;病程7 d~20个月,平均8·8个月;空腹血糖7.4~11.9 mmol/L,平均10.8 mmol/…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2010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丹参粉针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0年6月~2010年12月间经治的2型糖尿病(T2DM)并DN患者62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45~60岁,平均(50.8±4.5)岁;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4.5±4.2)a;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例,糖尿病肾病1例,合并冠心病6例,空腹血糖(10.20±3.22)mmol/L.治疗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42~65岁,平均(55.2±4.6)岁;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5.4±2.6)a;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例,糖尿病肾病2例,合并冠心病5例,空腹血糖(10.40±3.04)mmol/L.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笔者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运用参地知黄汤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老年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62岁,平均63±4.5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61岁,平均63±5.3岁.患者病程均在6~1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的诊断标准拟定: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症状不典型者,临床诊断必须经另一日的重复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9.
在糖尿病患者中,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其中以男性居多.近年来笔者从脾论治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5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7例男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收集标准:①年龄32~64岁;②符合肥胖及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③西药常规降糖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④排除各种急性并发症及肝肾功能不全和心脑血管疾病等.57例患者平均年龄42.5±5.6岁;体重指数(BMI) 28.9~37.5kg/m2,平均32.4±1.3kg/m2;空腹血糖(FBG) 7.8~10.72mmol/L,平均8.76±1.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BG) 12.8~15.6mmol/L,平均13.8±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8%~10.3%,平均9.2±1.2%.  相似文献   

20.
"解郁润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维强 《江苏中医药》2007,39(12):32-33
自2002年至2006年,笔者运用自拟解郁润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共62例,全部经相关标准确诊且均属便秘型[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80±12.76)岁;病程1.5~10年,平均病程(4.60±2.32)年.对照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1.32±10.3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50±2.35)年.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