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手术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选出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URBT联合THP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TURBT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合并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trophy,BPH)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ransurethralbladdertumorresection,TURBT)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术后即刻灌注盐酸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对患者下尿路症状(lowerurinary tractsymptoms,LUTS)及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NMIBC合并BPH导致下尿路梗阻的患者69例,随机分配为THP高浓度组(n=35)和低浓度组(n=34),术前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IPSS)评分、刺激评分、梗阻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ost-voiding residual,PVR)、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膀胱肿瘤体积。高浓度组手术结束6...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采用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复发影响,从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4例。对照组采用单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并于术后4~6周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组患者术后均予以药物化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29%(29/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25/34)(P ﹤0.05);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为(10.5±1.0)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2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次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PKRBT)降低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率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已经行第一次PKRBT的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第一次PKRBT术后4~6周行二次PKRBT,两组均在PKRBT术后开始辅助性膀胱灌注化疗;每三个月返院复查膀胱镜一次,两组均随访20个月,评估两组肿瘤复发率.结果 随访20个月,实验组复发率19.4%,对照组复发率41.9%,实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二次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及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化疗,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并可获得更准确的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探讨其在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4例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应用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分析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复发及危险因素。结果24例患者随访8~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9例未复发,其中6例存活至今,3例均死于非膀胱肿瘤所致死亡。6例局部肌层浸润性再度复发,其中4例再次行TUR-BT+髂动脉灌注化疗,2例于术后3年死亡,2例至今存活,另外2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5例局部非原肌层浸润性复发,再次行TUR-BT+髂动脉灌注化疗,存活至今。2例局部肌层浸润复发伴盆腔远处淋巴结转移,接受综合治疗,10个月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远处转移接受姑息性治疗,7个月后死于膀胱癌。5年总生存率( OS)、无复发生存率( RFS)分别是:50%、37.5%。临床随访显示淋巴管浸润、有尿路上皮癌病史、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是OS、RFS的影响因素。结论 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较为满意,但不适用反复复发膀胱肿瘤患者及有膀胱上皮癌病史者,对基础疾病较多患者疗效较差,对术前即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在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二次电切术中的配合技巧.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中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病理诊断为非肌层侵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33例高危浅表膀胱肿瘤患者在首次电切术后第4周进行的二次电切术的资料,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正确的配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情绪稳定,无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术前访视能减轻患者再手术顾虑,术中熟练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选择根治性二次电切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4例,术前经CT尿路成像及膀胱镜检查确诊,临床分期T2a~T2b,因患者拒绝或高龄、合并较重内科疾病等难以耐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采用根治性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切除肿瘤至膀胱外脂...  相似文献   

8.
<正>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肿瘤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对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应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复发,经随访观察,获得满意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2~77岁,平均46岁。膀胱单发肿瘤13例,多发肿瘤7例。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 两组缓解率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复发与预后情况。方法 86例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对照组于首次手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于首次手术4周后再次接受电切术治疗,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肿瘤复发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总体复发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复发病例均给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灌注化疗,1年后,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存活率为100.0%,对照组存活率为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治疗膀胱癌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远期存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乌体林斯联合吡柔比星与单独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临床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常规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乌体林斯联合吡柔比星,另一组只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门诊定期复查,持续2年。结果:联合灌注组肿瘤复发率为38.7%,单独灌注组肿瘤复发率为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期肿瘤,联合灌注组的复发率为25.0%,单独灌注组的复发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期肿瘤,联合灌注组的复发率为47.4%,单独灌注组的复发率为68.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a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乌体林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纯吡柔比星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术后使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浅表性膀胱肿瘤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使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完整切除。随访2年,58例未再次复发,12例1年内再次复发,5例2年内再次复发。结论:TURBT联合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简单,疗效好,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UR-Bt术后的效疗与安全性.方法 将47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UR-Bt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定期复查膀胱镜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吡柔比星组2例(8.7%)复发,丝裂霉素组4例(16.7%)复发,复发率吡柔比星组明显低于丝裂霉素组(P<0.05);膀胱刺激症,吡柔比星组2例(8.7%),丝裂霉素组3例(12.5%);其他副作用方面吡柔比星出现排尿困难1例.结论 丝裂霉素及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安全性相似,与丝裂霉素相比,吡柔比星具有膀胱内化疗药保留时间短、疗效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大剂量与小剂量吡柔比星灌注两种不同灌注方案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为临床灌注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研究设计为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将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围手术期大剂量灌注组(62例)和长期小剂量灌注组(58例).所有患者均病理诊断为移行细胞癌,TNM分期Ⅰ~Ⅱ,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手术期大剂量灌注组患者术前、手术后6h及术后1周拔除尿管前均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剂量分别为40 ng+生理盐水60ml、80 mg+生理盐水60 ml、40 ng+生理盐水60 ml;长期小剂量灌注组患者术后1周给予吡柔比星30 mg+生理盐水60ml膀胱灌注.灌注药物均膀胱内保留40 min.HRQOL的评估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膀胱癌(FACT-BL)量表,对FACT-BL量表各个领域(躯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精神状况、功能状况)的评分和总体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14份,其中围手术期大剂量灌注组60份,长期小剂量灌注组54份.有效问卷参与者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比例、家庭收入、居住地、医疗付费方式、随访时间、肿瘤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围手术期大剂量灌注组和长期小剂量灌注组患者复发率[8.1%(5/62)比20.7% (12/5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8.1% (5/62)比46.6%( 27/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围手术期大剂量灌注组和长期小剂量灌注组的躯体状况评分[(25.3±2.3)分比(21.3±2.1)分]、社会/家庭状况评分[(20.4±2.7)分比(16.1±4.3)分]、膀胱癌特异性模块评分[(83.6±6.3)分比(78.3±7.5)分]及FACT-BL量表总分[(90.3±18.7)分比(84.6±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围手术期大剂量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患者HRQOL优于采用长期小剂量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15.
刘宁  刘世学  谢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083-208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表浅性肿瘤电切(TUR-BT)治疗的56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膀胱灌注药物浓度不同分为高浓度组25例,低浓度组31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灌注剂量30 mg,高浓度组为1.0 g/L,低浓度组为0.6 g/L。术后每周灌注1次,8周后,每月1次,至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CT)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QC30)以及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特异性量表(QLQ-BLS24)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随访(17.6±1.2)个月。其中高浓度组随访期内1例复发,复发率为4.0%(1/25),复发时间为术后(12.4±0.8)个月;低浓度组随访期内3例复发,复发率为9.7%(3/31),平均复发时间为(9.8±0.6)个月。两组复发率以及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钬激光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即刻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后即刻予以膀胱内保留灌注无菌蒸馏水50 ml+吡柔比星30 mg,1次;对照组2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两组术后拔除尿管时灌注1次,以后每周1次,共8次,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至术后1年以上,随访15~39个月.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20~53 min,平均(31.6 ±8.9) min,无膀胱穿孔发生,术后留置导尿管1~5d,平均(2.7±0.6)d,4例复发;对照组手术时间13 ~47 min,平均(29.8±8.3)min,1例术中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尿管3~11d,平均(4.6±1.1)d,11例复发.两组平均手术时间、膀胱穿孔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肿瘤复发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优于电切治疗,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吡柔比星(40mg)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连用8周;以后每月1次,连用8个月。结果 39例患者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肿瘤复发率为10.2%。结论 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满意疗效,体内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两种膀胱内灌注方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灌注,每次THP灌注剂量40 mg,每周灌注1次,连续8周,再改为每月灌注1次,至术后1年。灌注前实验组THP用蒸馏水80 mL稀释,对照组THP用蒸馏水40 mL稀释。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2年,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HP 40 mg+蒸馏水80 mL膀胱灌注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为单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灌注治疗。在众多膀胱灌注药物中,BCG膀胱灌注以其明显的抗肿瘤疗效得到广泛使用。但部分高危患者即使进行了BCG标准灌注治疗,仍会发生膀胱癌复发和/或进展,且后续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很少。近几年随着肿瘤免疫学研究的进展,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为膀胱癌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此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BCG等免疫调节剂膀胱灌注及其失败后的免疫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吡柔比星联合膀胱腔内热疗预防肿瘤复发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芬妹  张卫星 《海峡药学》2009,21(8):105-107
目的观察毗柔比星联合膀胱腔内热疗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对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病人,在膀胱腔内灌注毗柔比星期间,同时行膀胱腔内灌注热疗,并随访疗效。结果化、热疗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为4.17%;对照组复发率为36.7%(P〈0.01)。结论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诸多方法中,毗柔比星联合热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