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外科常见的厌氧菌感染及其快速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焱  叶萍  王靖  翟振兴 《上海医学》2001,24(11):684-687
目的 研究阐明腹部外科常见厌氧菌感染的致病菌及其特点,探索将气相色谱(GLC)应用于这类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用常规细菌学检 验和直接显微镜观察结合GLC定量分析厌氧菌特征性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两种方法分别检测421例腹腔感染标本。结果 常规细菌学检验326例细菌培养阳性。单独厌氧菌和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感染 分别为34例(8.1%)和83例(19.7%);厌氧菌与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209例(49.6%)。厌氧菌培养阳性243例(57.7%)。常见厌氧菌得脆弱类杆菌组和其他类杆菌、G^ 厌氧球菌和链球菌;常见需氧(或蒹性氧)是大肠埃希菌、其他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和其他肠球菌。GLC直接检出标本中SCFA为62.9%(265/421)。其诊断厌氧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3%(226/265)和89.1%(139/156)。GLC直接检测与标本显微镜观察可将88.5%(200/226)的厌氧致病菌鉴定于属或种。结论 GLC直接检测腹腔感染标本可在几小时内诊断厌氧菌感染。随着方法的改进,GLC将更适合临床快速诊断,这对深化厌氧菌感染的认识、普及和提高诊断外科厌氧菌感染的水平、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减少盲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38例头颈部慢性感染标本进行细菌学分析,31例有细菌检出。其中单纯厌氧菌8例,需氧-兼性厌氧菌11例;混合感染12例。对阳性标本作生化鉴定,厌氧菌18株。需氧-兼性厌氧菌15株,均以球菌为主。药敏试验表明检出细菌大多对利福科,氯霉素,氟呱酸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厌氧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应用API 20A试剂盒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Etest方法检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类型及厌氧菌耐药情况。收集6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记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1例脓液标本均培养分离出细菌,其中单纯需氧菌感染6例(9.8%),单纯厌氧菌感染7例(11.5%),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48例(78.7%)。厌氧菌感染总例数为55例(90.2%),共分离出 81株厌氧菌。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疮疱丙酸杆菌(Pemphigus propionbacterium),上述3类革兰阳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上述两类革兰阴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甲硝唑、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4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达到81.3%。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性感染,其中厌氧菌占有较高比例,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性标本厌氧菌的茵种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抽气换气厌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归类及对药敏检测。结果:32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84.2%,其中单纯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1.9%和40.6%。两组混合阳性占37.5。药敏检测以氯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最敏感。结论:检出的厌氧菌中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见48.0%(12/25),需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42.8%(12/28),厌氧菌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性均高。  相似文献   

5.
收集27份腹腔内和腹壁切口感染脓汁标本,进行以无芽胞厌氧菌为重点的细菌学分离鉴定。其中共检出需氧菌(含兼性厌氧菌)28株和专性厌氧菌22株。厌氧菌中类杆菌属占90.9%。细菌培养结果表明,单独需氧菌感染占55.6%,单独厌氧菌感染占18.5%,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占25.9%。厌氧菌的总感染率为44.4%。几种不同标本中,以阑尾炎手术后化脓感染检出厌氧菌的比率最高,占58.3%。这一结果表明,厌氧菌在腹部化脓感染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胆囊结石胆汁需氧菌厌氧菌及L型菌的培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汁同时进行需氧菌、厌氧菌和L型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57例培养阳性,共检出细菌111株,其中需氧菌26株、厌氧菌3株、L型细菌株;且以两各皮上细菌的混合感染为主。总检出率94.9%。表明胆吉石患者同时做需氧菌、厌氮菌和L型细菌的培养能显著提高高原菌的检出率。药敏试验表明它们和自的抗菌谱不同,3种细菌同时培养对临床准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7):18-18
目的:了解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液中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收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微生物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从173例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21株,阳性检出率69.6%。其中G^+球菌87株(71.9%),G^-杆菌31株(25.6%),真菌3株(2.5%)。药敏对青霉素类、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结论:必须加强早期应用抗茵药物之前的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监测,作为菌(败)血症早期诊断与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78例小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病原菌总检出率76%,菌群分布以需氧菌为主(63%),厌氧菌次之(37%),表现特点为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9种细菌对常用药物大多产生了耐药性,给临床选用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9例感染患者的血液和脓液分离厌氧菌,在20份血液标本中,7份阳性,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株,革兰氏阳性菌3株;86份脓液中,26份阳性(其中12份同时有兼性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9株,革兰氏阳性菌11株。36株厌氧菌药物敏感度测试(简称药敏)结果显示,氯霉素、氯林可霉素、利福平和呋喃唑酮等抗菌效能强、抗菌谱广;青霉素 G 则对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本文认为,厌氧菌分离的难度虽较兼性菌或需氧菌为高,但如能抓好培养基、采样、接种、厌氧环境以及鉴定等环节,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16例烧伤创面感染菌株调查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16例烧伤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按卫生部《临床细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检出250株细菌,其中非发酵菌100株(40%);革兰氏阳性球菌74株(29.6%);肠杆菌科细菌57株(22.8%);复合感染50例(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烧伤感染的两个主要菌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首选药为环丙沙星(CIP),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VAN),不宜使用氨苄青霉素(AMP)。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老年患者深部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2例痰标本中376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9.7%:376例阳性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9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70株(68.2%),革兰阳性球菌71株(17.9%),真菌55株(13.9%);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30.8%);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阳性率分别为14.7%和20.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100.0%的抗菌活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出现20.0%对亚胺培南耐药株;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一致敏感。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且耐药性较强.临床微生物室应加强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对1120份临床血标本进行厌氧菌的培养鉴定。厌氧菌培养阳性占323份,阳性率28.4%;其中儿童组310份,阳性88份,阳性率28.3%;成年组810分,阳性235份,阳性率29.0%。两组厌氧菌培养结果差别无显著性(P>0.05)。对311株厌氧菌作了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厌氧菌对灭滴灵、先锋V、羧苄青霉素、氯霉素和丁胺卡具有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7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检出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无菌采集74例中耳炎性分泌物,分别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74例CSOM患者中53例细菌培养阳性,总检出率为71.6%。其中纯需氧菌和纯厌氧菌检出阳性例数分别占阳性总例数的37.70%和20.s%,两者混合感染阳性占41.5%。厌氧菌中以革兰阳性球菌多见占51.2%,其次为拟杆菌。需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占27.3%。厌氧菌对灭滴灵、氯林可霉素、氯霉素敏感率高,分别为75.6%、70.7%、68.3%,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敏感率低,分别为34.1%,24.4%。结论CSOM为厌氧菌和需氧菌在内的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厌氧菌感染主要为消化链球菌引起。厌氧菌对灭滴灵、氯林可霉素、氯霉素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
1401例痰标本培养阳性结果与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401例痰标本培养出的阳性结果与药敏试验进行分析。方法将1401例痰液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用K—B法测定其中225例阳性菌对临床常用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检出225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7株(60.88%),革兰阳性菌88株(39.12%);在革兰阴性菌中,以嗜麦芽假单胞菌为主,分离出25株(11.11%),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分离出23株(10.22%)。结论进行痰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避免在临床上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5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的分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04株感染菌株,其中革兰氏染色阴性菌318株(45.17%),包括非发酵菌259株,占所有感染菌36.79%,占革兰染色阴性菌81.45%。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42.86%)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有较高的耐药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3.2%)除了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有较低的耐药性外,对其他受试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13.51%)仅对碳青酶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其他非发酵菌为10.43%。结论ICU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非发酵菌为主,呈多重耐药趋势,临床上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纯化脓性胆囊炎手术标本病原菌及耐药状况。方法在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术中,用注射器于患处部无菌抽取标本,而后做需氧和厌氧培养。对只在厌氧环境生长的专性厌氧菌按参考文献和有关资料生化反应定种。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酯糖扩散法,按Sutter 1975年制定的标准判断结果,需氧菌分离按常规进行。结果32份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30例,共检出48株细菌,总检出率93.8%,厌氧菌占47、9%,需氧菌占52.1%。厌氧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灭滴灵和氯霉素对绝大多数厌氧菌敏感,次为氨苄青霉素。结论胆囊感染患者病原菌的种类较多,厌氧菌对抗菌药物有较稳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52份阑尾炎脓液标本的细菌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需氧菌173株。其中大肠杆菌占56.16%,其他肠道菌为24.66%,球菌19.18%;厌氧菌47株,其中脆弱拟杆菌占38.17%,其他拟杆菌21.28%,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12.77%,厌氧球菌17.02%,革兰氏阳性梭状芽胞杆菌10.64%。以多重细菌混合感染为主,提示本病多属内源性感  相似文献   

1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病原菌群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厌氧培养箱,用抽气换气钯粒催化耗氧法造成厌氧环境,对65例中耳炎病人中耳分泌物进行厌氧菌及需氧菌分离培养。结果65例病人中,有62例检出病原菌,总检出率为95.4%。其中纯厌氧菌和纯需氧菌分别为20.0%和35.4%,两者混合为40.0%。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为75.4%和60.0%。共检出细菌109株,厌氧菌和需氧菌各占45.0%和55.0%,平均每份阳性标本含菌株1.76株。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感染病原菌中以需氧菌多见,但同时厌氧菌也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混合感染多见。表明厌氧菌感染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下颌智齿冠周炎厌氧菌检查及药敏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70例下颌智齿冠周炎的炎性渗出物进行厌氧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送检标本中厌氧菌阳性检出率100%,需氧菌和厌氧菌同时阳性检出率90%,感染的厌氧菌以类杆菌最多(72%),分离出的221株厌菌对替硝唑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抗厌氧菌药物,统计学检验有差异性(P〈0.05),证明了冠周炎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性疾病和替硝唑是治疗厌氧菌感染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多发病,大量临床资料证明,细菌性感染是中耳炎的主要病因。为了解本地区致病菌的种类、分布,我们对24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耳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标本来源全部标本由耳鼻喉科提供,包括门诊和住院病人。1.2方法收到标本后按常规法接种血平板,经35℃,18~48小时后进行分离鉴定,最后由WHO推荐之kify-Baner法做药物敏感试验。1.3结果242例标本有182例分离出病原菌,检出率为75.2%,共分离出细菌202株、真菌1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00株,占总菌数的46.7%;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