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30岁,孕39周^+3,因头盆不称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ASAⅠ级,无椎管疾病史、椎管麻醉史及药物过敏史。血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心电图未见异常。入手术室后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左侧卧位下行L2,3间隙直入法硬膜外穿刺,穿破黄韧带时有明显落空感,注空气(3ml)无阻力,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向头端顺利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固定硬膜外导管后转平卧位。经导管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3ml(2%利多卡因),5min出现节段性阻滞平面,又分两次注入5、7ml局麻药(1.35%碳酸利多卡因混合0.25%地卡因),约15min后感觉阻滞平面达T6。术中镇痛及肌松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取出胎儿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05mg,病人入睡。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8岁,因“右胫腓骨骨折”入院,急诊手术.自诉平素身体健康,无脊髓肿瘤病史.查体无异常体征.入室后给予静脉补液,行L4~5穿刺腰麻,穿刺成功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ml加10%葡萄糖2ml缓慢注入,15min后,仅双足麻木,麻醉效果欠佳,于L3~4穿刺行硬膜外麻醉,由于患者椎体融合退变,韧带钙化,直入穿刺失败,改为侧入穿刺,进针4 cm有突破感,注气试验有轻微阻力,退针重穿刺,进针4 cm突破感明显,注气试验仍有轻微阻力,但置管顺利,注入2%利多卡因8 ml,0.75%布比卡因10 ml,15 min后麻醉平面达T12.  相似文献   

3.
病人,女,37岁,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术。于L2,3间隙以17 G硬膜外针穿刺,突破感明显、负压试验阳性、注气无阻力,确认进入硬膜外腔。以25 G腰麻针经硬膜外针穿过硬脊膜,见脑脊液流出后45 s内注入 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1 ml,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5 min后测麻醉平面达T6,手术历时45 min。术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3岁,因卵巢囊肿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卵巢囊肿切除术。术前检查各脏器功能无异常,ASAⅠ级。入室取L1~2间隙穿刺顺利,硬膜外腔无出血征象,头向置管3.5cm。开放静脉,监测BP、HR、RR、SpO2、ECG。硬膜外注2%利多卡因13ml后阻滞完全。手术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拔管安返病房。  相似文献   

5.
病人,女性,65岁,体重62kg,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肛裂外修内扎术和瘘管切除术。术前双下肢无感觉异常,心电图提示冠心病。病人右侧卧位,于L4-5腰椎间隙进行硬膜外阻滞,穿刺和置管均顺利,向头侧置管3.5cm,操作中无下肢感觉或运动改变,无脑脊液流出,注气1ml试验无阻力。注射2%利多卡因(上海复兴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20402)5ml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镇痛拨管脑脊液外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1岁,55kg,因子宫肌瘤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平素体健,无外伤手术史。术前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道后,即行腰一硬穿刺,推入0.75%布比卡因2ml脊麻药后,再行硬膜外置管,整个过程顺利。测麻醉平面为T7,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历时90min。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推入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5min后推入0.375%布比卡因6ml,测平面为T10,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术后第3天,拔除硬膜外导管,贴创口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腔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剖宫产术后病人保留硬膜外导管 ,连接自控镇痛泵 ,泵内药物 1%罗哌卡因 10ml ,芬太尼 0 .3mg ,格拉斯琼 3mg ,地塞米松 5mg ,加生理盐水到 10 0ml。持续输注2ml h ,自控按键 0 .5ml 次 ,锁定时间 15min。结果 :镇痛效果好 ,利于早期母乳喂养 ,副作用少。结论 :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安全、有效、简便 ,但若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 ,术中硬膜外腔麻醉一定要充分。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2岁。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全髋关节置换术。左侧卧位,经腰2~3间隙直入法硬膜外穿刺。确认为硬膜外腔后向头侧置入市售的聚乙烯导管。当进入3cm时遇阻力,强行送管阻力消失,又送管2cm留置,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回流。仰卧后注入1.6%利多卡因5ml,立骶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头昏及表情淡漠,2分钟后恢复,血压、呼吸、脉搏无变化。15分钟后回吸仍无血液。又注利多卡因5ml,再次出现上述反应。疑导管误入血管,退出导管1cm后又注药5ml,上述症状复现。测不出麻醉平面,故改行静脉复合麻醉。术后经原硬膜外导管注入造影剂,在电视观察下见造影剂于第2~3腰椎旁右侧显影,注药呈喷射状。将导管退出1cm再注入造影剂,见硬膜外右侧腔显影。讨论硬膜外腔含有丰富的血管,且彼此交织成网,汇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术中的效果,并与硬膜外麻醉作比较。方法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作子宫切除100例(称CSEA组)。硬膜外麻醉作子宫切除100例(称EA组),两组作效果比较研究。CSEA组的麻醉方法是:患者左侧卧位,选择L2~3或L3~4间隙,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G25腰椎穿刺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达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1∶1∶1混合液2.5ml,向硬膜外头端置管3~4cm,患者平卧,若10min后麻醉平面低于T8,再向硬膜外导管追加2%利多卡因3~5ml。在100例施行硬膜外麻醉的病例中,经L1~2或L2~3穿刺,头端置管,用2%利多卡因10ml+0.75%布比卡因10ml,混合后,分次注入。结果两组比较;CSEA组用药量显著减少(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作用完全时间显著缩短(P<0.05)表1。麻醉效果比较;CSEA组麻醉效果比EA组好,但术中低血压亦高于EA组。结论CSEA组的优点是: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好、无内脏牵拉痛、用药少、可任意延长手术时间和术后镇痛,可以推广应用。其缺点是术中可产生低血压、呕吐和术后头痛。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6岁,足月妊娠,体温36.8℃,血常规:Hb 108g/L,WBC 9.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0.62,PLT 135×10^9/L,PT14.0S,APTT35.0S;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拟在腰一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L2~3椎间隙穿刺,成功后见脑脊液,注入0.75%布比卡因1.5ml加10%葡萄糖0.5ml,拔出腰穿针,向头端置硬膜外导管3cm,迅速平卧,并调整麻醉平面,5min后,麻醉平面在T8以下,手术顺利,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后第2、3天,患者无发热,肢体感觉、运动无异常,术后第4天,患者体温达38.5℃以上,血常规WBC11.7×10^9/L,NEUT%0.708,肢体感觉、运动正常,术后第五日:患者体温高达39.5~40℃,头痛、头晕,血常规WBC15.7×10^9/L,NEUT%0.802,硬膜外穿刺处周围皮肤稍发红,穿刺点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并拔出硬膜外导管。患者自述腰背部无疼痛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术后第7天,体温37.8℃,患者述腰背部硬膜外穿刺部位疼痛,向右下肢放射,查体:颈软无抵抗,T10~L5椎旁压痛并叩击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80%,阳性,行腰椎MRI检查显示硬膜外脓肿,急诊在全麻下行腰椎管内感染切开灌洗引流术。术后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4h持续椎管内灌洗15h,并用抗菌治疗,术后双下肢感觉运动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维拉帕米在硬膜外术后镇痛中对吗啡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硬膜外单独注射吗啡与吗啡加维拉帕米在术后镇痛方面的疗效。方法 2 7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吗啡加维拉帕米组 (MV组 )、吗啡 1mg组(M 1组 )、吗啡 2mg组 (M2组 ) ,每组 90例。MV组 :吗啡 1mg +维拉帕米 0 2 5mg +0 9%NaCl稀释到 10ml;M 1组 :吗啡 1mg +0 9%NaCl稀释到 10ml;M2组 :吗啡 2mg +0 9%NaCl稀释到10ml。均于手术结束时由硬膜外导管缓慢注入硬膜外腔。观察 15min后拔除硬膜外导管送回病房。手术后 12、2 4、4 8h记录疼痛评分 (VAS)、平均动脉压和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 ,以及尿潴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 4 8h内MV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M 1组 (P <0 0 5 ) ,与M2组相近 (P >0 0 5 ) ,但不良反应发生率MV组明显低于M2组 (P <0 0 1)。三组的呼吸循环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维拉帕米在硬膜外术后镇痛中对吗啡有增效作用 ,可减少吗啡的用量 ,从而减少吗啡的不良反应 ,并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连续硬膜外在上肢断指再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2 0 0 2年 1月~ 2 0 0 4年 6月应用高位连续硬膜外技术于上肢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及术后PCEA病例 2 4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病例 2 4例 ,ASAⅠ~Ⅱ级 ,男 2 0例 ,女 4例 ,年龄 18~ 2 8岁。 16例为手指刀砍伤 ,6例手指、手掌挤压伤 ,2例手腕刀砍伤 ,施术为血管神经探查术、断指再植术 ,手术时间为 8~2 0h。所有病人术前肌肉注射Atr0 .5mg ,Dia10mg入手术室后建立输液通道后侧卧位下行C7T1椎间隙硬膜外穿刺 ,穿刺确认成功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2 .5~ 3cm ,先注入试验量 2 %利多卡因 2ml,无脊麻现象…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5岁,因“急性阑尾炎”入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穿刺点为T12~L1,用注射器内置空气接穿刺针,以阻力骤减法判断穿刺针尖是否进入硬膜外间隙。因硬膜外穿刺困难,反复多次穿刺后才成功,穿刺时无异感,置管顺利。局麻药物为利布合剂(1:1),麻醉效果佳,手术经过顺利,术毕接硬膜外镇痛泵,镇痛液:0.75%布比卡因25ml、芬太尼0.7mg、氟哌利多10mg,  相似文献   

14.
术后镇痛致锥体外系反应二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例1.女,31岁,50kg。无神经精神病史,ASAⅠ级。因左卵巢囊肿扭转入院。麻醉前常规用药。硬膜外用药为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15ml。术中给以咪唑安定8mg静注,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术中病人平稳。术后接镇痛泵行硬膜外镇痛,PCA配方:吗啡7mg、氟哌利多5mg、布比卡因15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持续量是2mg/h,bolus 0.5ml/15min。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于术后28h患者出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6岁,因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手术。既往身体健康,体检正常,辅助检查正常。选择硬膜外麻醉,L1~2作为穿刺点,穿刺顺利,经穿刺针向头端硬膜外腔置管约1 cm处,稍有阻力,不明显,患者左下肢有酸胀感,再往里置入时阻力消失,硬膜外腔顺利置管,拔出穿刺针,给2%利多卡因12 ml,麻醉平  相似文献   

16.
咪唑安定作为硬膜外阻滞前用药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肌注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前用药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 382例 ,入室后肌肉注射咪唑安定 0 1mg/kg ,按用药后 5、10、2 0、30及 4 0min随机分成五组。采用Ramsay镇静评分 ,记录SBP、DBP、HR及SpO2 等的变化。术后 2 4h随访麻醉操作及手术操作过程中遗忘情况。结果 以镇静评分 2~ 3分为最佳时间。 5、10min组得 2~ 3分者分别达 10 0 %与 96 15 % ,与 2 0、30、4 0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10min组在硬膜外阻滞操作过程中患者既有适当镇静作用 ,又能主动合作。 2 0min后各组镇静评分大于 3分 ,患者难以和麻醉者很好合作。肌注咪唑安定 0 1mg/kg后 5~ 10minSpO2 有明显下降 (P<0 0 5 )。术后 2 4h随访 ,患者对麻醉操作完全遗忘达 98 85 %~ 10 0 % ,手术操作完全遗忘达89 4 1%~ 10 0 %。结论 肌注咪唑安定 0 1mg/kg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前用药 ,以用药后 5~ 10min进行硬膜外穿刺操作为合适时间。  相似文献   

17.
背景硬膜外导管误入静脉是硬膜外腔麻醉或镇痛的常见并发症。在初步研究和以往报道的基础上,我们试图证明这种假设:用盐水预扩张硬膜外腔,可使硬膜外导管更容易置入并可减少导管误入静脉的发生率。方法203例接受硬膜外麻醉的产妇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扩张组:在硬膜外导管置入前行阻力消失试验时注入生理盐水5ml,并且保持注射入口处于封闭状态;一组为非扩张组:在硬膜外导管置入前行阻力消失试验时注入生理盐水2ml。两组均在置入导管后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1.5%利多卡因试验剂量3ml。结果扩张组: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vs16%,P=0.0001)。扩张组91%患者未出现阻滞不全,而非扩张组为67%(P=0.0001)。2组镇痛起效时间差异小(扩张组:5.0±2分钟,非扩张组:6.0±3分钟,P=0.0001)且无临床意义。2组间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和罗哌卡因用量)相似。结论置入硬膜外导管前注入5ml生理盐水预扩张硬膜外腔可减少导管误入静脉和麻醉阻滞不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72岁 ,因左侧嵌顿疝急诊入院 ,拟在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检查 :PT 1 1 9s,PT活动度1 0 0 % ,KPTT 2 7 1s ,纤维蛋白原 4 2 g/L ,血小板 2 6 1×1 0 9/L。心电图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 ,偶发室早。入手术室后 ,血压 1 4 5 / 95mmHg ,心率 1 0 0次 /分。患者左侧卧位 ,选择L2~ 3 间隙行硬膜外及蛛网膜下隙联合阻滞。穿刺顺利 ,无异感、出血 ,进入硬膜外腔置入腰麻针 ,无异感 ,待脑脊液回流注入 0 5 %布比卡因 2 0ml。拔出腰麻针 ,置入硬膜外导管 3cm ,回吸无血无脑脊液 ,体表固定导管 ,改为平卧位 ,测阻滞平面上达…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吗啡镇痛对膀胱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应用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对膀胱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行开腹子宫手术的病人 2 7例 ,检测膀胱最大充盈状态下麻醉前及麻醉后 1、3、5小时的膀胱静态压、收缩压及其阻滞平面和排尿感恢复率。结果 麻醉前、后对照组和吗啡组的膀胱静态压基本不变 ;麻醉后膀胱收缩压均下降 ,术后 1小时降低明显 (P <0 0 5 )。术后 5小时吗啡组的膀胱收缩压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术后 3小时、5小时对照组和吗啡组的膀胱排尿感恢复率分别为 33%和 30 %、10 0 %和 6 0 %。结论 硬膜外腔应用吗啡术后镇痛对膀胱收缩压无明显影响 ,而下腹部术后引起的尿潴留不排除与疼痛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镇痛药复合液多模式静脉自控镇痛,用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行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40例,随机分成传统镇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传统镇痛组为手术结束麻醉清醒后,待患者自述疼痛时,肌肉注射杜冷丁1mg/kg。多模式镇痛组为临近术毕,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氯诺昔康0.1mg/kg,患者麻醉清醒后仍存在疼痛者亦可缓慢静脉滴注芬太尼0.001mg/kg,连接镇痛泵,镇痛泵内含曲马多500mg、芬太尼0.5mg、氯诺昔康20mg、氟哌啶5mg,加0.9%氯化钠溶液至液体总量为100ml,流速2ml/h,自控量0.5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结果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测定手术后疼痛情况,每2h评定1次,术毕48h后回访,计算手术后24h、48h两时间段的平均值并收集不良反应情况,多模式组120例患者,手术后的疼痛轻微,视觉模糊评分法评分均在2分以下,平均为0.67分,仅见轻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及少量呕吐等。传统组120例,手术后有中重度疼痛存在,不良反应较明显。结论多模式镇痛组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镇痛组,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镇痛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