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服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T2DM标准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多中心的前瞻性观察,测量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T2DM患者TG、HbAlc、FPG、2hPG、LDL-C经治疗均有明显下降,HDL-C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能使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并有降血脂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初诊T2DM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单纯给予诺和锐30强化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体重指数(BMI)、空腹及75克葡萄糖负荷后1小时/2小时/3小时血清C肽(FCP、IhCP、2hCP、3hCP)、不良反应次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FPG,2hPG.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二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CP、1hCP、2hCP、3hC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诺和锐30强化治疗初诊T2DM患者能降低FPG、2hPG、HbAlc,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间接改善血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钟晓卫  李莎  付徐泉 《西部医学》2009,21(10):1653-1654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糖尿病肾病56例,另一组为非糖尿病肾病组52例。观察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DN组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DM病程(DOD)、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IR)、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非DN组(P〈0.001)。结论高血压、血脂、血糖和病程是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诺和锐30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胰岛功能恢复状况。方法59例初诊糖尿病,空腹血糖(FPG)高于10mmol/L患者单用诺和锐30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FPG、2hPG、HbA1c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诺和锐30治疗初诊T2DM患者能降低FPG2、hPG、HbA1c,明显改善受损的胰岛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ycosylated hemoglobin,GHb)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plasmaglucose,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的相关性。方法对67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FPG以及2hPG水平进行检测,并对PFG、2PG水平与HbAl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bA1c与FPG浓度的相关系数r=0.600,P〈0.05;HbA1c与2hPG血糖水平的相关系数r=0.740,P〈0.05。结论 HbAlc水平与患者FPG、2hPG水平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HbAlc可作为临床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控制情况的一项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联合末梢血糖监测在筛查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0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对照人员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接受健康体检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末梢血糖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对比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HbAlc、FPG、2hPG水平,分析健康体检联合末梢血糖检测在筛查糖尿病中的价值。结果:糖尿病足患者的FPG、2hPG、HbAl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FPG、2hPG、HbAlc指标筛查糖尿病的灵敏度为99.3%、特异度为94.2%,准确率为98.5%。结论:健康体检联合末梢血糖检测测定FPG、2hPG、HbAlc可提高糖尿病筛查率,筛查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zDM)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8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持续皮下输注(CSⅡ)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FPG、2hPG),空腹胰岛素、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与FPG比值。结果持续皮下输注(CSⅡ)治疗后.FPG、2hP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1);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和C肽分泌、胰岛素分泌指数、FINS与FPG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T2DM患者胰岛B功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单用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的T2DM患者早餐前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血脂、体重、血压的变化.结果早餐前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后FPG、2hPG、HbAI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3个月FCP、2h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血脂、体重指数、血压影响不大,且无低血糖反应.结论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具有降糖作用佳、安全性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肽(C—P)水平与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T2DM患者,根据NCV情况将其分为两组:NCV正常组76例,NCV异常组52例。另设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VC-P)及餐后2hC肽(2hC-P)值。结果与NCV正常组相比,NCV异常组病程明显增长(P〈0.01)、2hPG明显升高(P〈O.01)、FC—P和2hC—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T2DM患者的HbA1C、2hPG、2hC—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V与病程(t=10.329,P〈0.01)、2hPG(t=8.715,P〈0.01)呈负相关,与FC—P(t=2.402,P〈0.05)、2hC.P(t=19.696,P〈0.01)呈正相关,尤其与2hC-P密切相关。结论血清C肽水平与T2DM患者的神经功能密切相关,C肽对神经具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肾病与脂代谢紊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检测了51例2型DM 并发DN患者的空腹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与无DN的T2DM患者及正常人比较.结果 T2DM无DN组和DN组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HbA1c、FP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DN组的TG、TC、PG 、HbA1c显著高于T2DM无肾病组.C肽测定值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水平(UAER)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脂代谢紊乱是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为防止T2DM患者DN的发生,除应重视控制血糖外,还应该注意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忽略或误诊,如果对糖尿病并发疼痛的危险因素缺乏认知,则易造成延误治疗。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积极预防提供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T2DM患者273例,根据其有无P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PDN组,n=185)及T2DM并发PDN组(PDN组,n=8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结果 PDN组患者年龄大于NPDN组,T2DM病程长于NPDN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糖尿病肾病(DKD)发生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NPDN组,餐后1 hC肽(1 hCP)、餐后2 hC肽(2 hCP)低于NPDN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OR=1.079,95%CI(1.003,1.160)〕、DR〔OR=7.524,95%CI(1.363,41.541)〕、DKD〔OR=3.547,95%CI(1.134,11.095)〕、FPG〔OR=1.831,95%CI(1.384,2.422)〕、HbA1c〔OR=2.468,95%CI(1.694,3.596)〕是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病程、DR、DKD、FPG、HbA1c是T2DM并发PDN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注意积极预防、早期干预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病情况,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结果 170例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112例,占65.9%,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比较,DPN组有更高的年龄、HbAlc、FPG及24h—UAF,病程更长(P〈0.01);餐后1h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低于未合并DPN组(P〈0.05或0.01);同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合并DN、DR、白内障的比率明显高于未合并DPN组(P〈0.01或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方法;HbAlc、病程、年龄、24h—UAF及DR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DN、DR与DPN发生密切相关,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与DPN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龚智仁  熊雨 《西部医学》2012,24(2):350-351,354
目的了解不同空腹血糖(FPG)浓度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476例T2DM患者根据空腹血糖浓度(FPG)分成三组:FPG≥7.0mmol/L且〈11.1mmol/L为A组(357例);FPG≥11.1mmol/L且〈14.0mmol/L为B组(81例);FPG≥14.0mmol/L为C组(38例);FPG〈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2hPG)〈7.8mmol/L正常糖耐量(NGT)为对照组(104例)。对各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测定胰岛素和C肽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和c肽高于正常人(P〈0.05),餐后1h对照组出现峰值,餐后2h糖尿病组达到高峰。结论不同空腹血糖浓度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FPG升高而降低,而测定胰岛素及C肽可用于临床,帮助糖尿病分型,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社区符合2型糖尿病标准的患者209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按文化程度不同分层,分析FPG、2hPG、HbAlc与文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与FPG、HbA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1897、-0.1931,P分别为0.006、0.005)。协方差分析显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各组的HbAlc水平显著低于文盲组的HbAlc水平。结论文化程度在血糖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根据不同文化程度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其与血脂、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T2DM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方法用B型超声对116例T2DM患者检查,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两组:有斑块组、无斑块组。测定患者的血压、空腹及餐后血糖、空腹及餐后胰岛素、HbAlc、Tch、TG、LDL-c、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以上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1)116例T2DM中有斑块者50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3.1%。2)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增加(P〈0.01)。80岁以上组检出率最高达100%。3)颈动脉斑块阳性组年龄明显增大(P=0.000),收缩压及舒张压较高(P〈0.05,P〈0.01),餐后2h血糖(2hPG)较高(P=0.001),IsI降低(P=0.01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发生与年龄、收缩压、2hPG正相关,与IsI负相关。结论因此年龄、收缩压,2hPG及ISI是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压及餐后2h血糖,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诺和锐30治疗组的HbA_(1c)、餐后2h血糖控制明显优于诺和灵30R组,诺和锐30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可较好控制餐后血糖,而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早期DN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β)、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OMA-IR、HOMA-B、UAER、FINS及2hINS较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能更好地降低UAER(P〈0.05).结论 早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延缓DN的进程,对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T2DM患者50例,采用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肌酐(SCr)等指标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患者经过12周治疗后,FPG、2hPG、HbAlc和TG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BMI、LDL—C、HDL—C、ALT、AsT、SCr等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发生率为4%,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T2DM安全、有效、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拜唐苹)在餐后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单用格列喹酮(糖适平)治疗,乙组用格列喹酮加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结果:甲、乙两组经治疗后FPG、2HPG、HbAlc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两组之间在2HPG降低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HbAlc降低程度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卡波糖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同时降低空腹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真正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餐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T2DM患者86例,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眼底正常组(38例)、眼底渗出组(27例)及眼底增殖组(21例).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hPG)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各组间FPG、1hPG及2hPG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R与FPG、1hPG及2hPG呈正相关(P<0.05).HTH结论:T2DM患者DR餐后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