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将 111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心理组 (5 7例 )和对照组 (5 4例 )。心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主动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两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前后自我评定比较。结果心理组的恐怖、焦虑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心理组护理干预后恐怖、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评分 (P <0 .0 1,P <0 .0 5 )。提示在肝硬化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 ,主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缓解病人恐怖、焦虑、抑郁等症状 ,减轻严重躯体疾病带来的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2.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PMR)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焦虑状态的作用。方法将 12 8例AMI住院病人按住院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 4例。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护理 ,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进行PMR ,2次 /d。结果 1周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结论常规治疗能一定程度降低AMI病人焦虑水平 ,加用PMR后焦虑下降幅度显著增加 ;PMR对AMI病人有良好的心理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病人父母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11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父母(观察组 )及 6 8例正常者的父母 (对照组 )进行评定 ,并根据测评病人父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 4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CL 90各因子 (除敌对及偏执外 )、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经过 4周的心理干预后 ,观察组SCL 90各因子 (除敌对及偏执外 )、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 (P <0 .0 5或P <0 .0 1)。提示精神分裂症病人父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肿瘤化疗病人抑郁及胃肠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将 171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85例 )和对照组 (86例 )。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干预 ,观察组接受特定的心理干预。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抑郁评分变化以及胃肠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 4 .3%的肿瘤病人存在不同程度抑郁 ,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后抑郁值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胃肠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 <0 .0 5 )。提示心理干预可缓解肿瘤化疗病人抑郁及胃肠反应。  相似文献   

5.
心理行为干预对糖尿病病人血糖值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机将 14 7例病人分为两组 ,对照组 (71例 )常规采用药物治疗及护理 ,观察组 (76例 )在常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结果血糖控制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减轻或消除糖尿病病人血糖波动的诱因 ,对糖尿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肛门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肛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分,术中配合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与入院时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前30min心率、血压明显升高,P〈0.05,而观察组息者无明显变化,P〉O.05;观察组术中配合程度及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肛门病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程度,稳定生命体征,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提高其满意度,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43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取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中抑郁得分下降显著(P 0. 05);观察组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肺结核住院患者能改善其负性情绪状态,降低焦虑及抑郁水平,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焦虑及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17,他引:35  
将 8 0例首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对观察组进行 8周的心理干预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宣教。两组在血液透析开始时及 8周后分别进行SAS、SDS评分。结果SAS评分差值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SDS评分差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心理干预对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有一定作用 ,而对抑郁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联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抑郁症状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刘永英  刘琳 《护理学杂志》2003,18(10):727-729
目的探讨 2型糖尿病病人的抑郁症状及其联合 (糖尿病教育和心理干预 )干预效果。方法对 96例 2型糖尿病和 6 3例健康人 (对照 1组 )进行首次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测评。将 96例 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2组 ,对照 2组 4 8例行常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 4 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联合干预。干预 3个月末再行SDS及HAMD测评 ,同时于干预前及干预 3个月末行糖代谢指标检测。结果干预前SDS及HAMD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 1组 (P <0 .0 1) ,与对照 2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干预 3个月后 ,观察组SDS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2组 (P <0 .0 1) ,抑郁症状发生率 (35 .4 % )显著低于对照 2组(5 8.3% ) (P <0 .0 5 ) ;观察组FBS、2hBS及HbAIC 3项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 2组 (均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有较高的抑郁症状发生率 ,联合干预可改善 2型糖尿病病人的抑郁症状及糖代谢。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将 12 6例脑卒中后抑郁 (PS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6 3例 )和对照组 (6 3例 )。观察组采用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F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测定和运动功能测定 (FMA) ,分别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经过干预和康复治疗 3个月后 ,观察组各项测评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均P <0 .0 5 )。提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相似文献   

13.
Mental Diseases     
《Indian medical gazette》1914,49(6):240-241
  相似文献   

14.
15.
16.
管新丽 《护理学杂志》2003,18(3):211-212
为探讨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0例强迫症病人进行测评,并与常模对照。结果强迫症病人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均P<0.01),以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最为突出,分别为t=12.01、9.04、9.57、8.43,均P<0.01。提示强迫症病人的心理特征以强迫、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为突出,应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理措施,以缓解精神紧张,使病人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examined whether impediments to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would predict changes in mental health symptom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depression) in the months following soldiers returning from combat. Three‐hundred ten combat veterans completed measures of impediments to treatment and measures of PTSD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t 2, 3, and 4 months following a 15‐month combat deploym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revealed that greater impediments (a latent variable indexed by stigma, practical barriers, and negative treatment attitudes) at 2 months predicted increased PTSD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from 2–3 months (β = .14) and greater impediments at 3 months predicted increased symptoms from 3–4 months (β = .26). In contrast, evidence was not obtained for the opposite causal direction of symptoms predicting higher levels of impediments at the different periods.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the predictive effects of impedimen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