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丹参、川芎联合用药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选择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使用丹参、川芎合用药+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之间脂代谢及血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冠心病组治疗前表现为脂代谢障碍及血液流变性异常,联合丹参、川芎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TG、CHO及LDL水平,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联合丹参、川芎治疗对冠心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其治疗机制与改善脂代谢障碍与血液流变性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弛  李惠华  刘洪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398-398,409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性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血黏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芎蝎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80例加用复方芎蝎胶囊口服,对照组80例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3.7%,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率35.0%,总有效率81.3%;2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结论复方芎蝎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詹艳辉 《河北中医》2002,24(9):649-650
目的 观察补气健脑汤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30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 ,每日 1次 ;治疗组 6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气健脑汤 ,每日1剂。 2组均 1 4日为 1个疗程。观察 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 92 .65 %、66.67%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 。结论 补气健脑汤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15g,2次/d;治疗Ⅱ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30 g,2次/d;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DA方案化疗。结果:治疗后两治疗组测得P170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相比,治疗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明显降低P170的表达率,并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李萍  李金  洪建康  钟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943-944,992
目的探讨川芎嗪、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性、抗凝功能、纤溶功能的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以抗炎、止咳化痰、强心利尿及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静滴,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抗纤溶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3.4%;其治疗后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纠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血中抗凝血酶Ⅲ活性、纤溶酶原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改善肺心病患者的抗凝及纤溶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参麦注射液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8例,以单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患者均行扩血管、降压、抗血小板等基础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追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和ADL评分,并结合患者血液流变性、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S、NIHSS评分,血液流变性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等血液流变性指标,以及8-OHdG、MDA等氧化应激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抗氧化应激指标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颅内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2例、腹泻9例,对照组相应比例为3例、2例、11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利于稳定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加强脑部供血,对于减小梗死面积和保护神经功能均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达沙替尼联合活血益气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达沙替尼、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瑞舒伐他汀口服,进行白细胞清除术,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益气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AT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CAT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沙替尼联合活血益气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急性脑梗死可显著缓解相关症状体征,调节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上调CAT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敬会  朱传兵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511-511,514
目的观察清热利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清热利肺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5d;检测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而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利肺汤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渝  彭玮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6):609-609,65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15例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并检测血液流变性、肝/肾功能、大便隐血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疗效,并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且安全可靠,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36例予肺心病常规治疗,参芪扶正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对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观察。结果患者经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右室压、平均肺动脉压、低切与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性下降;其心功能与血液流变性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参芪扶正治疗组为94.44%,高于常规治疗组之72.22%。治疗期间未见参芪扶正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液流变性,是辅助治疗肺心病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曹芳 《光明中医》2009,24(8):1529-1531
目的:观察皂苷肢囊配合化疗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应用皂苷胶囊配合化疗治疗初治及复治的白血病患者30例(治疗组),并与同期应用单纯化疗的白血病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及副作用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6.67%,总缓解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P<0.01),70.0%(P<0.05),且头晕、乏力、发热、多汗、衄血等症状缓解率高,毒副作用低.结论:皂苷胶囊配合化疗治疗白血病,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入住本科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在给予抗炎、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总疗程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轻重程度,血气分析及血流变学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PaO2)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消瘀抗瘤方配合化疗治疗肿瘤合并血瘀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强  李雁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793-794
目的:观察中药消瘀抗瘤方对晚期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63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于化疗同时服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化疗,观察8周后两组血液流变学以及血瘀证有关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液黏度降低(P<0·05),症状好转。结论:消瘀抗瘤方能改善血瘀证症状及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热期患者化疗配合参麦注射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普通内科门诊或急诊确诊的5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热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以其中28例应用普通化疗者作为对照组,另外28例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作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减少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丹参粉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丹参粉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观察常规治疗组与加用丹参粉针(1 200 mg,gtt,qn)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及凝血项的变化,以LG-R-80(A)型血液流变仪等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轻度升高,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加用丹参粉针组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均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显著延长。结论:丹参粉针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患者46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常规化疗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6例)加服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对照组(20例)加服包醛氧淀粉10 g,ti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中医临床症候变化及肾功能、血液流变性和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22/26例)及55%(11/20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血液流变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能改善患者症状,清除代谢产物,改善血黏度,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说明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法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30 m L/次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2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相关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沉方程K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常规西医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相关炎症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永凤  张军生  张建涛  彭力亚 《河北中医》2010,32(11):1623-1624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天麻、当归、川芎治疗小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小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配方颗粒天麻4 g,当归6 g,川芎2.6 g,每日2次,早晚饭后冲服。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1)。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天麻、当归、川芎能降低血也流变学指标,治疗急性小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配合艾灸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并发肺动脉高压且中医辨证属肺脾肾气虚兼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36),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补肺活血胶囊口服配合穴位艾灸治疗,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动脉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活血胶囊配合穴位艾灸可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血黏度,改善缺氧及临床证候,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