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hang P  Liu B  Li G  Wu L  Yu M  Ou Y  Wang 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2):65-6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IGF Ⅱ和IGF结合蛋白 3(IGFBP 3)与胎儿生长的关系 ,以及IGF在胎儿生长受限 (F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 0例分娩FGR胎儿 (FGR组 )、10例分娩巨大儿 (巨大儿组 )及 2 0例分娩正常儿 (对照组 )的产妇 ,抽取 3组产妇分娩后肘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 ,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 3组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中IGF Ⅰ、IGF Ⅱ及IGFBP 3的水平。结果  (1)FGR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130 5± 2 6 0 ) μg/L、(2 40± 0 42 ) μg/L及(5 5 79± 848)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6± 1 7) μg/L、(1 5 4± 0 31) μg/L及 (86 9± 183) μg/L。 (2 )巨大儿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30 9 7± 44 6 ) μg/L、(2 43± 0 2 5 ) μg/L及(5 5 6 2± 742 )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9 6± 2 3 9) μg/L、(2 19± 0 2 9) μg/L及(16 82± 130 )μg/L。(3)对照组产妇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30 7 9± 70 7) μg/L、(2 41± 0 36 )μg/L及 (5 5 86± 6 78) μg/L ;新生儿脐血清IGF Ⅰ、IGF Ⅱ及IGFBP 3水平分别为 (6 8 9  相似文献   

2.
药物流产蜕膜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一种重要的生殖调节因子。本文比较了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蜕膜中IGF-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人工流产蜕膜中IGF-Ⅱ基因呈现普遍的高表达,其基因转录相对值为1.54±0.79,而药物流产的蜕膜中IGF-Ⅱ基因表达显著下降,其基因转录相对值为0.72±0.3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Ⅱ可能介导了孕激素对蜕膜的支持作用,并且参与了药物流产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人早孕期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人早孕期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及IGF-Ⅱ与ER、PR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法测定IGF-Ⅱ、ER、PR在人早孕期绒毛、蜕膜中的表达,并用组织学积分法进行半定量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IGF-Ⅱ在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蜕膜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绒毛中的表达高于蜕膜。蜕膜中ER、P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而IGF-Ⅱ与ER、PR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推测IGF-Ⅱ与促进母体蜕膜和胚胎的生长发育有关,ER、PR的平衡有利于早孕期蜕膜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01年2月至2003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一附院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30例、病毒性脑炎30例,以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的患儿30例作对照组。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结果(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Ⅰ、IGF-Ⅱ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1);(2)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Ⅱ的质量浓度与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r=0.821,P<0.05),与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r=-0.742,P<0.01);(3)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Ⅰ的质量浓度与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r=0.862,P<0.01)。结论 IGFs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参与了脑脊液中葡萄糖和蛋白质的代谢。脑脊液中IGF-Ⅰ、IGF-Ⅱ的浓度可作为鉴别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一项辅助指标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IGFBP-1)在妊娠早期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2002-04—2004-01中山大学附属一院47例早孕空胚妊娠妇女(观察组)和38例正常早孕人流妇女(对照组)绒毛组织中的IGF-Ⅱ、蜕膜组织IGFBP-1的mRNA表达量,及母血清中IGFBP-1水平,比较两组数值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蜕膜组织IGFBP.1mRNA为(3.30±0.32)mg/L,绒毛组织IGF-Ⅱ mRNA为(1.50±0.41)mg/L,母血清IGFBP-1为(50.87±12.08)μg/L;对照组蜕膜组织IGFBP-1 mRNA为(2.14±0.21)mg/L,绒毛组织IGF-Ⅱ mRNA为(3.80±0.17)mg/L,母血清IGFBP-1为(24.31±3.61)μg/L。观察组与对照组间IGF-Ⅱ mRNA、IGFBP-1 mRNA及母血清IGFB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组织中IGF-Ⅱ mRNA与蜕膜组织中IGFBP-1 m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蜕膜组织IGFBP-1 mRNA与母血清IGFBP-1呈正相关:结论 IGF-Ⅱ、IGFBP-1可能可以作为早期胚胎发育预测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IGFs与其受体(IGF-R)及结合蛋白(IGFBPs)组成IGFs系统,参与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IGFs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且受IGF-R及IGFBPs的调控.JGFs是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在妇科肿瘤诊断、肿瘤发生预测、肿瘤预后与疗效判断及肿瘤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IGFs与其受体(IGF—R)及结合蛋白(IGFBPs)组成IGFs系统,参与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IGFs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且受IGF—R及IGFBPs的调控。IGFs是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在妇科肿瘤诊断、肿瘤发生预测、肿瘤预后与疗效判断及肿瘤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细胞(1.5×105/ml)培养48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IGF-Ⅱ,再培养18h.用RT-PCR法测定MMP-9 mRNA、TIMP-1 mRNA水平,用明胶酶谱法半定量测定MMP-9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IGF-Ⅱ可刺激MMP-9蛋白的分泌.随着IGF-Ⅱ浓度增加,诱导作用增强;浓度较高时,MMP-9的分泌量轻度下降.但IGF-Ⅱ不影响MMP-9和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IGF-Ⅱ可刺激卵巢癌细胞SKOV3中MMP-9的分泌,在卵巢癌的侵袭转移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及比不同治疗效果间肌瘤组织IGF—1表达的差异,探讨疗效的个体差异原因。方法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每天服用米非司酮10mg,共3个月,于治疗前后B超测定最大肌瘤三维径线,判定肌瘤体积变化,另采用免疫组化法(ABC法)对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不同月经期的子宫肌瘤组织中IGF-1的表达进行分析,以观察不同组间IGF—1水平的差别。结果①对照组肌瘤IGF-1的染色在增生期和分泌期无明显差异,均呈强阳性;②治疗组肌瘤IGF-1的染色呈不同程度减弱或阴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③治疗组中肌瘤缩小明显者IGF-1的染色弱于肌瘤缩小不明显者,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米非司酮可能通过抑制IGF-1的合成使肌瘤细胞生长受抑,肌瘤体积缩小。②不同治疗效果与IGF-1表达的受抑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宫颈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50例宫颈鳞癌组织为研究组,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应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IGF-1R、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淋巴结转移与IGF-1R、VEGF-C阳性表达有关(P< 0.05)。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在IGF-1R、VEGF-C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阴性组,且两者的阳性表达在研究组呈正相关。结论 IGF-1R、VEGF-C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有关,对于早期判断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正常孕妇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浓度,探讨IGF-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正常孕妇血中是否存在差异及存在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希望为揭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胎盘滋养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Ⅱ ,IGF Ⅱ )及其mRNA的表达 ,评估IGF 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1)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及妊高征孕妇胎盘组织中IGF Ⅱ的表达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 (2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正常妊娠及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IGF ⅡmRNA表达水平 ,并通过紫外凝胶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比较。 结果  (1)IGF Ⅱ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此外 ,也存在于羊膜绒毛层 ,但染色较以上两种细胞明显减弱。(2 )与正常妊娠胎盘组 (0 36 0± 0 0 72 )比较 ,妊高征组IGF Ⅱ的平均光密度 (0 32 4± 0 0 4 2 )显著降低 (P <0 .0 5 )。 (3)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IGF ⅡmRNA的表达 (0 72± 0 72 )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者(0 96± 0 30 ,P <0 .0 5 )。 结论 胎盘滋养细胞表达IGF Ⅱ减少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ISA)测定26例正常妊娠(正常组),4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20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组)孕妇足月剖宫产分娩时,母血与脐血中IGF-1及IGFBP-3的水平,同时记录3组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1)母血IGF-1及IGFBP-3的水平正常组分别为18 6.81μg/L、22.82μg/L,GDM组为283.35μg/L、28.29μg/L,IUGR组为220.64μg/L、25.23μg/L,3组间 IGF-IN IGFBP.3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脐血IGF-1及IGFBP-3的水平正常组分别为62.54μg/L、8.56μg/L,GDM组分别为83.74μg/L、10.21μg/L,IUGR组为37.94μg/L、7.82μg/L,分别进行3组间两两比较,3组IGF-1及IGFBP-3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正常组为3.22±0.32kg,GDM组为3.76±0.43kg,IUGR组为2.41±0.17kg,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4)3组脐血IGF-1及IGFBP-3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有显著性正相关(P<0.01);(5)3组母血及脐血的IGF-1与IGFBP-3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来自胎儿循环的IGF-1、IGFBP-3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能参与巨大儿及IUGR的病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卵泡发育和卵巢类固醇激素分泌中的作用,国外已有不少报道。本研究测定超排卵周期取卵日人血清及卵泡液中IGF-Ⅱ和性激素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IGF-Ⅱ水平与妊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的定位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定位,评估IGFⅠ在胎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妊娠胎盘组织中IGFⅠ细胞进行定位,并采用计算机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小于胎龄儿(SGA)组22例,适于胎龄儿(AGA)组25例及大于胎龄儿(LGA)组25例的IGFⅠ,并进行定量分析。用t检验法进行各组间均数检验。结果(1)胎盘IGFⅠ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此外,也存在于Hofbauer细胞及平滑绒毛层,但染色较以上两种细胞明显减弱,胎膜的羊膜细胞及蜕膜细胞偶尔可见阳性,而绒毛小叶蜕膜细胞则未见阳性着色。(2)与AGA组比较,SGA组胎盘IGFⅠ的相对面积及平均吸光度均显著降低(t=4.65,P<0.001、t=2.15,P<0.05),而LGA组胎盘IGFⅠ的相对面积及平均吸光度均显著升高(t=8.72,P<0.001;t=7.82,P<0.001)。结论胎盘组织中IGFⅠ主要定位于胎盘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胎盘组织合成和分泌IGFⅠ的多少,与发生LGA及SGA有关。  相似文献   

16.
IGF-IR在宫颈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瑶  娄阁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2):103-105,I0001
目的:研究宫颈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IR)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IR在46例宫颈癌、12例正常宫颈组织和22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IGF-IR蛋白表达率为45.7%(21/46),转移淋巴结组织中阳性率为45.5%(10/22),分别高于良性组织;淋巴结转移组原发灶中IGF-IR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原发灶中的表达(x~2=5.497,P=0.019)。结论:宫颈癌广泛存在IGF- IR蛋白过表达,检测IGF-IR蛋白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宫颈癌的预后,并可能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提供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胎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an G  Yu S  Liu 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12):720-721
目的评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胎儿、胎盘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于胎龄儿(LGA)组30例,适于胎龄儿(AGA)组36例及小于胎龄儿(SGA)组36例的脐血清IGFⅠ的水平。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各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3组胎儿脐血清IGFⅠ与胎龄、胎儿体重、胎盘重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01;r=0.68,P<0.001;r=0.75,P<0.01),其中与胎盘重量呈高度正相关。脐血清IGFⅠ水平,AGA组为14459±46.73μg/L;SGA组为90.80μg/L(t=4.7,P<0.001),LGA组为20917μg/L(t=7.97,P<0.001)。结论IGFⅠ是胎儿、胎盘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对巨大儿、小于胎龄儿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内皮素(ET-1)与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的关系。方法2001-06-2004-12中山市人民医院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42例FGR患儿脐静脉血、孕妇(FGR孕妇组)血清及羊水中IGF-Ⅰ和ET-1水平,并与同期住院的正常晚期妊娠妇女44例(正常孕妇组)作为对照。结果FGR组孕妇血清IGF-Ⅰ为(112·16±7·02)μg/L,低于正常妊娠组的(207·27±8·25)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FGR组脐血清IGF-Ⅰ为(16·27±7·38)μg/L,低于正常组的(44·89±6·44)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FGR组羊水中IGF-Ⅰ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孕妇血清、脐血清IGF-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FGR组脐血ET-1为(79·34±3·67)ng/L,高于正常妊娠组的(43·96±4·16)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FGR组羊水IGF-Ⅰ为(21·96±1·89)ng/L,高于正常组的(10·41±2·13)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FGR组孕妇血清中IGF-Ⅰ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妇羊水、脐血清ET-1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结论IGF-Ⅰ及ET-1在FGR的发病中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包括IGF多肽(ICF-1、IGF-2)、两种IGF受体、6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6)以及一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酶。I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与IGFBP结合成无活性复合物存在,IGFBP具有延长循环水平的IGF半衰期和稳定IGF血浓度的作用。IGFs中的IGF-1及非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与妇产科的关系密切。IGFBP-1,既往又称胎盘蛋白-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胎膜早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249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低磷酸化IGFBP-1的含量。结果:IGFBP-1诊断胎膜早破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94.5%,阳性预测值为97.6%,阴性预测值为86.3%。结论: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IGFBP-1是诊断胎膜早破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