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致急性高原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0月赴玉树地区一线工作的救灾及建设人群共1 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为两组,一组是患有急性高原病276名人员,二组为未患急性高原病者924名人员,年龄均在(20 ~ 50)岁,对他们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急性高原病的症状评分表、一般情况、家庭遗传病史、家庭情况及艾森克问卷调查等方面.并对他们急进玉树地区(4 000m)后的12小时、24小时、3天、7天各测试1次SaO2、肺功能、ST段、心率、血压等指标,每次测试均选在相同时限内(如晨起体力活动前),于第六天、第七天晚连续行12小时呼吸睡眠检测;被检者必须处于安静状态.结果:急性高原病的发生与患者的BMI、吸烟、急性高原病家族史、不良情绪、肺功能、SaO2 、ST段、心率、血压、呼吸睡眠检测等多个因素相关.结论:急性高原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高原康胶囊对大部队急进高原急性高原病预防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AHAD)是人们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 000 m以上)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常见病,是严重影响急进高原者劳动能力及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原因.高原康胶囊是我院研制的一种专用于防治AHAD的药物,为了探讨其在大部队急进高原后AHAD 预防中的作用,我们通过试验对2 150名快速进入高原的新兵AHAD发病情况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记忆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和PSG同时检测60例样本,以PSG结果作对照标准。将血氧饱和度仪记录数据输入微机,编程计算以下参数用于筛选: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幅度分别超过3%~8%的每小时SaO2下降次数(DI),SaO2下降幅度分别超过3%、4%、5%且最低值小于90%的DI,SaO2下降幅度分别超过4%、5%的最多1小时的SaO2下降次数,平均SaO2,最低SaO2,SaO2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对筛选呼吸紊乱指数RDI≥20的有明确临床意义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SaO2下降幅度分别超过4%~8%的每小时SaO2下降次数为参量的诊断效果较好,当灵敏度为96%时,特异度为100%。用SaO2下降持续时间估计睡眠呼吸暂停持续时间,估计值与实际值相关系数大于0.88,估计值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数值。实验提示,利用记忆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筛选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观测新兵乘火车入藏途经不同海拔高度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变化及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发生情况。方法 60名从重庆乘火车去拉萨的新兵,分别在重庆(300 m)、德令哈(2 980 m)、那曲(4 507 m)、拉萨(3 658 m)进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血压测量及AMS发生情况调查。结果火车入高原后,新兵SaO2明显下降(P<0.01),心率显著增快(P<0.01),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 500 m以上区段SaO2下降最明显。急性高原反应为轻至中度,发生率为20.00%(2 980 m),36.67%(4 507 m),30.00%(3 658 m)。青藏线上,出现症状多为头昏(71名)、其次是胸闷(61名)、头痛(57名)、失眠(50名)、气短(49名)等。结论新兵乘火车急进高原生理改变以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增快为主,急性高原反应以轻至中度为主,无重型高原病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彬  阳盛洪  李年华  高亮 《重庆医学》2018,(9):1210-1211,1214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诊断急性高原病(AMS)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急进高原3700~5400 m驻防男性战士共1062名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并进行AMS症状调查,检测SaO2和HR,分析不同海拔SaO2和 HR与AMS症状评分的关系.结果 急进海拔3700~ <4300 m,SaO2诊断 AMS的界值为84.5%[ROC曲线下面积(AUC)= 0.781],筛检灵敏度为78.31%,特异度为72.02%;HR诊断 AMS 的界值为89.5次/分(AUC=0.640),筛检灵敏度为71.27%,特异度为54.63%;SaO2与HR串联筛检AMS灵敏度为58.87%,特异度为89.23%;而并联诊断灵敏度为90.70%,特异度为37.43%.急进海拔5000 m以上,SaO2诊断AMS的界值为80.5%(AUC=0.825),筛检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68.85%;HR诊断 AM S的界值为93.5次/分(AUC= 0.718),筛检灵敏度为53.00%,特异度为85.25%;SaO2与 HR串联诊断AMS灵敏度为47.01%,特异度为93.44%;而并联诊断灵敏度为90.60%,特异度为60.66%.结论 SaO2结合HR可作为AMS现场诊断的客观指标,便于大规模人群AMS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6.
缺氧对急进高原外训官兵睡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进高原(海拔4500 m)外训官兵的睡眠状况以及与血氧的关系. 方法:对由低海拔地区(海拔1000 m)急进高原(海拔4500 m)进行演训的46名官兵进行脉搏传导时间(PTT)监测. 结果: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夜间睡眠时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最小血氧饱和度、3%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呼吸性事件总指数及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均有明显改变,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最显著的为3%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分别为13.5±5.4和2.2±0.9,前者是后者的5倍多. 其次为呼吸性事件总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分别为高海拔9.9±4.1和51.5±13.6, 低海拔4.3±2.3和29.6±6.6. 平均血氧饱和度与呼吸性事件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r=-0.713, -0.785, P<0.05),3%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与呼吸性事件指数和自发微觉醒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r=0.717, 0.625, P<0.05). 结论:高海拔地区外训官兵的睡眠状况较差,缺氧可能是主要原因,合理给氧可能是改善睡眠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玉树(海拔3700米)正常人58例的甲状腺激素用放射免疫法进行了测定,与西宁地区和平原地区对比,结果说明玉树地区T3、T4值明显或显著低于西宁和平原地区。TSH值又明显或显著高于西宁和平原地区、西宁地区P3、T4和TSH值均明显或显著低于平原。玉树地区藏、汉之间;男、女之间也有一定差异。这可能是高原低气压,缺氧对肝脏代谢的影响,调节甲状腺激素,以求机体对高原坏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海拔地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宁地区(海拔2200m)1079名常住居民和果洛玉树各县[海拔(3600 ~5000)m]1052名常住人群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对两组中HP检测结果阳性例数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不同海拔地区常住人口HP感染阳性率.结果:3600m以上海拔环境下常住人群HP检测阳性率(81.65%)明显高于2200m海拔环境下常佳人群(60.52%),两海拔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2200m海拔环境下常住人群中HP检测阳性率,男女性别间无差异(P>0.05).3600m以上海拔环境下常住人群中女性HP检测阳性率(90.67%)明显高于男性(75.71%).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01).结论: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食品卫生和水源条件差以及高原缺氧导致胃黏膜损伤性改变,修复能力减弱,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HP感染诱导细胞增生,胃黏膜改变,胃酸分泌减少,致慢性胃炎、胃癌发病几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原低氧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居住海拔2300 m(西宁地区)及3000 m(青藏高原)5年以上健康青壮年(各180倒)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并与内地平原地区同龄健康男性的TCD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3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Vs、Vd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1);两两比较:海拔3000m地区人群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均低于平原地区及2300m地区人群;海拔2300m地区人群的MCA、ACA、PCA、VA和BA的Vs均低于平原地区人群,MCA、ACA、PCA、VA的Vd亦低于平原地区(P均<0.05).结论 高原地区健康青壮年脑血管血流速度偏低,并与海拔高度明显相关,海拔越高,脑血流速度越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 rSO2)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年龄大于65岁,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开胸后单肺通气(SLV)管理,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从清醒状态到气管拔管阶段的脑氧饱和度变化,并观察记录脑电双频指数( BIS)和标准监测参数,在对应时间点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①清醒状态时测定局部脑氧饱和度( rSO2)为66.5%±2.2%,麻醉诱导后侧卧位双肺通气时rSO2为56.2%±2.6%,在SLV期间rSO2降为50.4%±2.2%,拔管时rSO2为62.2%±2.1%;在SLV期间,所有患者rSO2下降≥18%,70% (14/20)的患者降幅超过20%,30% (6/20)的患者降幅超过25%;SLV期间rSO2绝对值低于50%的患者占30% (6/20).②rSO2的降低与SLV时间、BIS值、SpO2、MAP、体温、PaCO2、PaO2、Hcr、Hgb、SaO2等临床监测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均发生脑氧饱和度的降低,有30%的患者rSO2绝对值低于50%;rSO2的降低与常规临床监测参数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高原脑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述由Hacken,Peter H.和Robert C.Roach.撰写,以《高原脑水肿》为题,发表于《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本文聚焦于高原脑水肿(HACE)的流性病学、临床表现、生理病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HACE并不常见,但对突然到高海拔地区,或到过高海拔地区的人来说,这将是致命的并发症。HACE最初会出现意识障碍,进而发展为深度昏迷,以及不同程度的精神变化,意识模糊,运动失调。HACE常常是急性高原病(AMS)或高原肺水肿的并发症。最新的病理生理先导理论认为:HACE是一种血管性水肿。本文将复习各种机理对此进行解释。HACE的预防和治疗与其他高原病类似,但我们把重点放在将患者移至低海拔地区和服用类固醇药物这两方面。最后将用一些病例来解释这一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Background

A total of 31 cases of effects of high altitude were admitted to a field hospital from a particular sector during the year 2008. This study was hence undertaken to see the efficacy of acclimatisation as well as outline the determinants of acclimatisation. Methods: The study monitored the transients in the acclimatisation period as well as laid down the guidelines to certify their fitness after the acclimatisation period.

Result

Almost 4.70% of transients were found unfit to proceed to higher altitudes even after acclimatisation. Tachycardia with oxygen saturation below 90% by digital pulse oximetry were the parameters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 an indicator to declare a person as not fully acclimatised or otherwise.

Conclusion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must ensure that an individual is fully acclimatized, based on the fitness certificates issued, before being dispatched to their units located in high altitude areas.Key Words: Acclimatisation, Pulse oximetry, High altitude area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