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气管切开是目前救治重症昏迷、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患者昏迷,痰液无法咳出,易加重患者的肺部感染.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从而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质量,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安全地吸痰是临床工作中长期关注的问题,现将气管切开术后吸痰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了解气管切开术与医院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1例气管切开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61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85.9%.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7.0%.铜绿假单胞菌占40.5%,为引起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可能是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134例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无肺部基础疾病或肺挫伤病史,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本组由家属或主管护士代替填写),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方差分析法,探讨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134例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中29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占21.6%,这29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相对较多,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体温升高及咳黄黏痰,分别占58.6%及24.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显示: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与应用抗生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昏迷时间及使用呼吸机等关系密切(P<0.05).结论 导致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骆秀萍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4):144-14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的护理方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密切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充分湿化气道,正确彻底吸痰,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结果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的正确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和减少昏迷伴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救治的过程中进行规范的气道护理,有利于改善缺氧及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细菌培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振  柯水源  陈昌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12-2713
目的:为了了解气管切开术与医院呼吸道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36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75.6%,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7.1%,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0.5%,鲍曼不动杆菌占25.5%,两者为引起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可能是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各科急、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尤其在颅脑外科中应用更广,他是解除呼吸道梗阻、预防窒息和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疾病转归,尤其是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时间较长,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现通过对32例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提出紧急处理意见和具有预防作用的护理措施,使护士能有预见性地护理、观察患者、从而减少危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例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病例进行分析,根据其原因不同分类,并对各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结果根据8例患者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将他们分成5类,经急救患者呼吸道梗阻均迅速解除。结论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是一种紧急意外情况,需正确及时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并认为采取正确卧位,加强气道湿化,适时正确吸痰,防止气道粘膜长期受压,预防和积极治疗切口感染,适当镇静能有效地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毕春霞  李红玉 《北京医学》2013,35(12):1040-1042
气管切开术是建立应急呼吸道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方法[1]。但是对于非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切开后.患者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滤过的功能,导致分泌物黏稠干燥,痰液不易咳出.出现肺部感染[2]。气管切开患者气囊上带菌的滞留物不断流入下呼吸道。也是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3]。  相似文献   

9.
高敏 《当代医学》2009,15(28):60-61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的具体方法,探讨与总结使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道管理更趋科学合理有效,从而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106例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具体管理措施方法。结果经采取有效合理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本组106例气管切开患者全程通气道保持通畅,除17例死亡患者外,余89例(占83.9%)病人最终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本组病例仅有8例发生肺部感染,占7.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良好的职业操守、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良好的病房基础环境、以及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生存与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时ICU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解救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手段,术后配戴气管切开套管,可以长期维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术最早适用于呼吸道梗阻性疾病,如外伤、烧伤、昏迷等各种导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疾病,而在重症ICU,术后气管插管72 h之内无法脱离呼吸机支持的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以减轻病人不适并可随时清除分泌物,不影响进食.术后病人体位自然,便于护理,在行气管切开时,医护默契配合是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2004-11~2005-08,我科室对10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医护密切配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气管切开患者分别采用持续气管内滴药与传统雾化吸入法进行气道护理,统计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采取持续气管内滴药法对气道进行湿化;B组66例,采取传统雾化吸入法对气道进行湿化,对照研究两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在气管切开后3、6、12d对患者进行痰液细菌培养,A组阳性例数少于B组(P0.05)。在所有痰液细菌培养标本中,G-菌占75.23%,G+菌占24.72%,较常见的细菌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论:传统雾化吸入法与持续气管内滴药法比较,后者能明显缩短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孙丽红 《右江医学》2001,29(6):556-556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昏迷病人首要的问题 ,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 ,保持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措施 ,能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无效死腔及气道阻力 ,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及其它气道护理 ,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 1994~ 2 0 0 1年对重症颅脑损伤和大面积脑出血等所致的昏迷、呼吸道梗阻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 ,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31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3例 ,年龄 2 0~ 6 0岁 ,平均37岁。重症颅脑损伤 2 2例 ,大面积脑出血 2例 ,破伤风 7例。并发症有切口感染 3例 ,肺部感染 6例。病情好转 15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监护室昏迷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方法对该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神经外科监护室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昏迷是医院感染关联度很高的危险因素,昏迷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5%,是非昏迷患者的5.4倍(P〈0.01);感染组的昏迷时间明显长于非感染组(P〈0.01);有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气管切开的昏迷患者(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在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比例分别为36.5%、35%和28.5%。结论医院感染与患者是否昏迷、昏迷时间长短和是否气管切开有关,对昏迷患者要加强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商雪荣  何艳平  孙蕾蕾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892-1892,1891
重症有机磷中毒病人病情进展迅速,中毒早期常伴有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衰竭,故保持呼吸通畅、维持呼吸功能至关重要。气管切开(TT)不仅能解除呼吸道梗阻,也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手术之一。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但长期留置气管切开套管,由于分泌物的刺激,术后伤口易受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保持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通畅,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方法 通过对21例患者气管切开营造气道满意湿化环境,保持满意湿化的护理,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21例患者经过综合湿化护理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提高了疾病康复率.结论 颅脑疾患致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再度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气道满意湿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秀葵 《微创医学》2005,24(1):71-7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的一种有效的措施,特别是无吞咽反射、不能自行将分泌物咳出的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容易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出,使呼吸道保持通畅.但由于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是开放的,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为了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合并感染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作者对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19例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能迅速、有效改善肺通气,进行有创辅助通气措施,是抢救生命的急救措施;特别是在喉梗阻、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堵塞、呼吸功能减退、下呼吸道异物以及呼吸停止时,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更多的时间。作为气管切开后的创伤性人工气道,它的护理繁琐、复杂,但又至关重要。笔者归纳总结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要点如下。1.神志清醒的非紧急抢救患者,术前给予疏导、安抚工作,关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气道,气管切开的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1990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脑外伤及脑出血昏迷患者726例,其中,行气管切开196例,现将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8例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美美 《中外医疗》2009,28(26):145-146
目的总结分析气管切开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气管切开189例,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8例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主要原因气管内、外套管阻塞。气管套管脱出、气道内大出血、气管套管扭曲等。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有效护理对策。结果防止减少以上并发症的发生,为危重患者抢救赢得时间,挽救生命、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而且要掌握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梗阻意外情况观察及处理。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葵 《医学文选》2005,24(1):71-7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的一种有效的措施,特别是无吞咽反射、不能自行将分泌物咳出的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容易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出,使呼吸道保持通畅。但由于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是开放的,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为了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合并感染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作者对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19例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