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医学新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为医学院校针对新入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入学新生253人,进行总体幸福感量表的评定,分析医学新生总体幸福感水平,比较总体幸福感的性别和学历差异。结果医学新生中女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较男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的比较上,男同学的总体平均分要远低于常模的平均分,而女同学的总体平均分稍稍较常模平均分高。同时其他6个因子在性别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医学本科新生总体幸福感较专科新生高(P<0.05),且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的这3个因子上,本科新生和专科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医学新生的幸福感性别差异不明显,但本科生幸福感明显高于专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通过便利抽样法对某医科大学28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结果 267名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总分及3个纬度得分均低于国际常模;不同性别、生源地、师生关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师生关系护理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幸福感、师生关系均与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P<0.05)。主观幸福感、师生关系、年级、性别对人文关怀能力具有一定的直接预测作用,预测力为17.7%。结论 医学院校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以增强关怀意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作者所在城市六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内分泌病区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270例;以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为工具对样本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均数为(26揪.64±9.37),一般人口学资料对幸福感的影响经均数比较和方差分析,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患者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护理大专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个体对其生活的整体评估,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研究医学护理大专生主观幸福感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人生。为此,笔者于2008年1月对229名学生进行调查,了鹪民族地区护理大专生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并做出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在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住院以后经过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是在常规的住院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幸福感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减少,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主观幸福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精神科已婚女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我国段建宁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并结合访谈法,对精神科35名已婚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5名精神科已婚女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为99分,最低为63分,平均分为82.73分;中等幸福感8名,较高幸福感23名,高幸福感4名。不同文化程度之间,本科及以上的幸福感指数最高,其次是大专,中专最低;不同年龄之间,20~30岁的已婚女护士主观幸福感指数最高,31~40岁的已婚女护士幸福感指数居中,41~50岁的幸福感指数最低;不同工作年限之间,1~10年的幸福感指数最高,11~20年的幸福感指数居中,工作年限在21~30年的幸福感指数最低。结论表明精神科已婚女护士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罗慧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5):2284-228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女性尿失禁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家庭与社会支持等于预措施,半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在健康状况方面得分较高;干预后,对照组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尿失禁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我校分配到本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外、妇、儿科共150名护士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0名护士实习生总体幸福感和留职意愿在性别、独生子女、生源地3个项目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自愿报考、喜欢护理专业、愿意从事护理专业、需要职业规划4个项目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主观因素是实习护生主观幸福感和留职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临床及教学中,应重视护生的个人职业规划,重视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10.
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职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运用整群随机取样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及自编学生自主幸福感问卷,对高职院校5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大学生幸福指数均分(5.73±1.33)高于中值(5分)。高职大学生不同性别综合幸福问卷除了负性情感维度外,其他7个维度和1个幸福指数均无显著差异。高职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总体幸福感状况良好。但多子女家庭、低保家庭、来自农村、父母离散型、其他型性格的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护理学生对护理专业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护士的职业意识训练和职业技能培养。本文通过调查,探讨了高职院校护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阐述了提高专业认知的途径,进而为护理学生的专业认知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110例使用机械通气(MV)治疗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110例MV患儿出现VAP有52例,发生率为47.27%,VAP患儿病死率为19.23%(10/52);胎龄、MV时间、卧位、MV前2周内使用抗菌药物等相关因素VAP组与无VAP组其VAP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针对其产生原因进行积极防治,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离退休干部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编制军队离退休人员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方法在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初步编制问卷,对189名军队离退休人员进行调查,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修订问卷,最后对245名军队离退休人员进行调查,分析问卷的结构、信度和效度。结果军队离退休人员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家庭氛围、婚姻质量、社会交往和自身健康等6个维度;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42,结构效度良好。结论军队离退休人员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军队离退休人员主观幸福感状况的测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还采用护理干预。包括医院护理干预、家庭护理干预及社会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进行评价,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结论社康分层护理干预(包括医院、家庭、社会)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眼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的50例眼科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各组2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分析眼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风险因素有视力模糊、睡眠障碍、体位不适、焦虑、便秘,此外患者无生活自理能力、意外事故、漏服药、感染、前房积血、伤口裂开在眼科护理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对引发眼科患者护理风险的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了解和探讨农村艾滋病患者在疾病困扰中总体幸福感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方法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以总体幸福感量表中的问题作为指引,对山西省某乡镇3位艾滋病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和观察,并小组讨论,运用主题分析法,找出影响其总体幸福感的主题因素。结果艾滋病患者总体幸福感表现为:①对个人健康担忧,但对治疗前景充满信心;②接受免费治疗,身体状况好转,有精力可从事基本的日常生活;③易于满足,限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满足;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多与健康、家庭经济、社会歧视有关;⑤患病初需对自杀意念、冲动等不良情感和行为进行控制;⑥整体生活状态松弛,不紧张。其影响因素有:农村特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社会支持、健康状况、患者原有的人格状态、病程长短、社会歧视等。结论农村艾滋病患者总体幸福感比预想的高,这与当地生活水平低、社会支持工作开展,期望值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总结烧伤护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所收治97例各类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收治的97例烧伤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身体和心理的伤痛的治愈都得到良好的效果,出院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结论良好的护理是烧伤救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烧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Young K.S.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Ruff心理幸福感量表以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总检出率为14.8%,男性、二年级、成绩差、来自大城市、独生子女及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P<0.01);网络成瘾高分组在心理幸福感量表的6个维度上得分均明显低于低分组,有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幸福感呈负相关.结论 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且是心理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