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Fujinon双气囊小肠镜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间拟诊小肠疾病的186例患者进行检查。43例患者经口进镜检查,69例患者经肛进镜检查,36例患者经口+经肛进镜检查。镜下可疑病变常规进行组织病理活检。结果 186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共发现小肠病变164例,阳性率达88.2%。发现小肠肿瘤性病变28例(炎性息肉14例,间质瘤5例,黄色瘤5例,错构瘤1例,小肠腺癌1例,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1例,胃肠息肉病1例)。小肠炎症性病变108例,其中小肠克罗恩病17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91例。小肠寄生虫病5例(包括钩虫、鞭虫)。小肠憩室13例,其中确诊小肠Meckels憩室出血1例。小肠外压性狭窄8例。小肠异物2例,均通过小肠镜异物钳成功取出异物。成功行回盲部溃疡出血小肠镜下钛夹止血治疗1例。尚未发生出血、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准确地检查全段小肠,并能对可疑病变取活检,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及阳性率,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15  
目的 评价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间38例有消化道症状,但是经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血管造影等检查为阴性者,进行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从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插镜,其中8例经上消化道插镜未能到达回盲部者改从下消化道插镜。结果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检查发现有小肠病变33例(检出率86.8%),其中空回肠克罗恩病7例,空回肠多发溃疡5例,空肠血管畸形并出血4例,空肠多发憩室4例,空回肠静脉显露3例,小肠恶性间质瘤2例,非特异性回肠炎2例,回肠中分化腺癌1例,空肠钩虫病1例,回肠蛔虫病1例,嗜酸细胞性小肠炎1例,吻合口狭窄1例,回肠结核1例。检查过程中未见明显并发症,除2例因腹痛不能耐受而中途放弃外,其余患者均可完成检查。结论 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可直视检查全小肠腔内病变,病变检出率高,安全性好,是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有利工具,但操作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运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4名疑患小肠疾病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进镜方式,全部患者采用国产丙泊芬及芬太尼联合麻醉,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检查过程中的并发症及主要术后并发症,记录并分析患者的症状、小肠镜检查情况、其他检查情况、病理结果、最后诊断。结果本组24名患者的小肠疾病总阳性检出率为62.5%;共检出疾病类型8种,其中小肠血管畸形3例、空肠间质瘤2例、空肠淋巴瘤1例、空肠腺癌2例、小肠寄生虫病2例、小肠憩室2例、回肠双腔畸形1例、小肠息肉2例。结论运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小肠疾病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和操作性能,增加小肠疾病的检出率.方法:2005-08/2006-12期间62例有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等检查无阳性发现的患者应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合手术、病理结果、观察、分析其阳性率、检查范围、并发症等,所有检查均在静脉麻醉下完成.结果:62例患者中仅有5例发生轻度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麻醉相关的并发症:检查过程除了咽喉损伤、黏膜擦伤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2例患者通过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有病变者53例,病变检出率85.5%;其中肿瘤性疾病10例,占18.9%(10/53);炎症性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和非特异性糜烂、溃疡20例,占37.7%(20/53);血管性疾病7例,占13.2%(7/53);寄生虫病6例,占11.3%(6/53);其他10例,占18.9%(10/53);未发现病灶9例.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可直视检查全消化道腔内病变,对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病变检出率高,是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麻醉镇痛双气囊内镜检查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疾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的一个难点,其主要原因是小肠长度长(约6m)、肠管盘曲多,普通推进式小肠镜可看到十二指肠下约100cm,结肠镜可看到回肠末端约10cm。近年来应用的双气囊内镜是小肠疾病新的检查手段,为深部小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帮助。本研究对麻醉镇痛下和普通情况下(无麻醉条件)行双气囊内镜检查作对比,观察它们检查的安全性,操作所需时间,完成率,临床检查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经常规检查怀疑为小肠出血的56例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分别接受经口或经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主要分析检查时间、内镜插入深度、确诊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操作时间为35-150 min,平均(76±22)min;平均插入小肠长度经口和经肛分别为(254±126)cm和(182±103)cm。小肠病变中阳性发现46例(82.1%),主要包括血管畸形、小肠溃疡、克罗恩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肿瘤、息肉及憩室等。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安全有效,为小肠出血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双气囊小肠镜在68例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对68例经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疑患小肠疾病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反复消化道出血39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7例、慢性腹痛14例、慢性腹泻8例.结果 68例患者中,36例经口进镜,25例经肛进镜,7例患者分别经口及经肛进镜检查.除3例因肠腔狭窄中止进镜外,其余病例均能检查1/2-3/4的小肠,7例患者结合经口及经肛途径完成全小肠检查.68例患者中41例检出阳性病灶,总阳性率为60.3%;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阳性率为62.6%(26/39),不完全性小肠梗阻阳性5例,慢性腹痛阳性率为43%(6/14),慢性腹泻阳性4例.除11例经口进镜者行异丙芬静脉全身麻醉外,其他经口及经肛进镜患者均能耐受整个检查,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是一种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双气囊电子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气囊电子内镜2001年由Yamamolo医师进行临床试用,2003年开始进入国内,其临床应用使消化内镜对整个消化道的检查已拓展至深部小肠,上下结合方式的双气囊内镜检查基本上完成了对整个消化道的彻底无盲区检查,本文旨在探讨双气囊电子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双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疾病进行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应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组成。结果 163名患者接受173例次小肠镜检查,经口进镜检查59例次,经肛门进镜检查104例次,经口及经肛门两端进镜检查10例,检查成功率100%,其中阳性病例134例(77.46%),所有患者未发生出血、穿孔、梗阻等不良反应和相关并发症。结论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较困难,目前双气囊小肠镜是诊断小肠出血有价值、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比较胶囊内镜(CE)和双气囊小肠镜(DB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完成的164例CE和101例DB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率、检查时间、检查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E组的疾病检出率高于CE组(P<0.05)。DBE组疑似肠道出血患者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E组(P<0.05),但对不明原因腹痛、腹胀及其他患者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E组相比,DBE组需要的检查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检查耐受性更低(P<0.05)。结论 DBE和C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都很有效,但DBE在诊断小肠出血方面表现出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由于小肠冗长(平均4~6米)、迂曲、呈盘曲折叠式排列、所处部位深在等解削特点,小肠疾病的诊断一直是消化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既往的常规检查方法小肠钡灌、CT、同位素扫描、选择性肠血管造影(DSA)等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继胶囊内镜之后出现的双气囊小肠镜技术,丰富了小肠疾病的检查手段,提高了小肠疾病的诊治水平。但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配合检查,做好术前术中护理,是面临的问题,我们通过40例小肠镜检查的实践,摸索了一些护理经验,现将小肠镜检查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明原因出血的定义为 :初步内镜检查 (结肠镜或胃镜 )结果阴性且不知起源的持续或反复出血[1] 。对其病因的诊断一直令临床医生深感棘手 ,小肠镜检能解决一部分疑难病例 ,但国内开展小肠镜检查的医院尚不多。如今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重视和小肠镜操作技术的进一步娴熟 ,已提高了对不明原因出血病因的诊断率 ,尤其是近年来在小肠肿瘤有增多趋势下可做到在术前就明确诊断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3月对 14例不明原因出血患者 ,经常规方法 (胃镜、结肠镜、消化道钡餐等 )不能确诊者行小肠镜检查。年龄 2 6~ 6 9岁…  相似文献   

13.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DB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安全性及适应症.方法:对怀疑或证实有小肠疾病的183例患者在异丙酚麻醉/镇静状态下进行210例次(经口检查61例,经肛门检查95例,双侧对接检查27例)DBE检查.结果:检查成功率为99.5%(209/210),平均检查时间75(30-180)min.小肠病变阳性检出率为71.0%(130/183),检出的主要病变有:小肠炎症性改变(n=43)、小肠Crohn病(n=19)、小肠血管发育不良(n=17)、小肠息肉(n=14)、小肠肿瘤(n=14,恶性10例,良性4例)、Peutz-Jeghers综合征(n=8)、小肠憩室及小肠寄生虫病各4例,其他少见小肠疾病7例.仅少数患者检查结束后有轻微咽部或肛门部疼痛不适和腹胀.结论:DBE能够对整个小肠进行直视检查,检查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对小肠疾病检出率高,可作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9例经B超、CT、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凼的患者,其中腹痛待查5例,腹泻待查2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7例,腹痛伴有黑便2例,腹痛伴有腹泻3例,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评价其病变检出率、并发症及患者的耐受性等。结果19例患者经口进镜2例,经肛进镜5例,接受经口+经肌检查12例。19例患者中15例发现阳性病灶,总体病因确诊率78.9%;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确诊率71.4%,腹痛、腹泻的病因确诊率分别为80%和50%,2例腹痛伴有黑便者及3例腹痛伴有腹泻者均获得病因学诊断,未见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是一种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SBE)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0年10月84例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行SBE,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对SBE检查耐受性好。84例患者中67例检出阳性病灶,总体阳性率79.76%;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发现阳性病灶者23例,确诊率92%;1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5例行内镜下治疗。结论 SBE是一种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安全可靠、操作相对简单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气管插管麻醉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疑有小肠疾病需要经12检查的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静脉复合应用异丙酚、芬太尼、阿曲库胺.记录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数值,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全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在检查前、中、后均无明显变化,均能安全的完成检查.99例接受检查的患者中,1例因回盲部变形、狭窄,小肠镜未能通过狭窄部,4例因回肠末段狭窄中止进镜,2例因十二指肠水平部狭窄停止进镜.其余患者经口检查均到达回肠上段或中段,平均检查时间75.5±25.5min.全组生命体征均处于安全范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气管插管麻醉下行电子小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狭窄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及小肠钡灌检查在疑有小肠狭窄患者中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率,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狭窄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疑患小肠疾病患者76例,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分别经口或经肛进镜,对未检出病灶者建议择期改换进镜方式再行检查;其中疑小肠狭窄患者13例均行小肠钡灌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在疑小肠狭窄患者中病变的检出率、诊断率.结果:疑有小肠狭窄患者13例中有8例经口、3例经肛、2例分别经口和经肛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检查所用平均时间74(55-120)min,小肠狭窄病变检出率为84.6%(11/13),其中小肠肿瘤6例,克罗恩病3例,炎性狭窄2例.检出病变中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率为69.2%(9/1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疑小肠狭窄患者小肠钡灌检查的病变检出率为53.8%(7/13),其中小肠肿瘤3例,克罗恩病2例,炎性狭窄2例.在小肠钡灌检查未发现异常的6例病变中有4例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中发现病变;3例未能正确诊断的病例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中均得到正确诊断.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狭窄中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率均明显高于小肠钡灌检查,二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狭窄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CT仿真小肠镜与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间质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仿真内镜(computed tomographic virtual endoscopy)是一种将CT与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影像诊断方法。自1994年Vining等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已有对上消化道病变及结肠病变诊断的成功报道[1],但对小肠病变的诊断尚刚刚开始,我们成功应用此技术诊断1例小肠间质瘤,报道如下。患者女,42岁,因黑便2d入院。患者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排柏油样黑便2次,伴乏力,无其他症状。体检:仅肠鸣音活跃、10次/min,其余未发现阳性体征。大便潜血阳性,血红蛋白101g/L。即行腹部B超、急诊胃镜检查,均未见异常。入院后又排黑便一次,次日血红蛋白86…  相似文献   

19.
陈胜良 《胃肠病学》2007,12(5):301-301
2007年5月21日在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召开的专题讨论会上,专家们对小肠检查中应用胶囊内镜还是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孰优孰劣争执不休,但大家一致认为能够满足患者需要的才是最佳选择。但是,“只要有可能,还是应该首选胶囊内镜”。伦敦帝国大学圣玛丽医院Christopher Paul Swain教授称胶囊内镜为“患者之友”,其创伤最小,且视野广。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2007年7月引进日本富士能EN-450PS/28双气囊小肠镜(DBE),目前已有28例患者接受该项检查,其中发现小肠肿瘤患者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