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弥漫型肝癌在原发性肝癌中最少见[1] ,但门静脉癌栓发生率最高。正确认识及细心观察门脉系统血管内有无癌栓及其所在的位置 ,对病变的确诊、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我院 1990~ 2 0 0 1年共收治弥漫型肝癌 14 0例 ,其中合并门静脉癌栓 5 5例。现将超声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4 0例弥漫型肝癌均经CT、B超、ATP、细胞学及手术病理等综合诊断确诊 ,其中合并门静脉癌栓者 5 5例 ,男 38例 ,女 17例 ,年龄 36~6 2岁 ,平均 4 7岁。伴有肝病史者 31例 ,(其中HBsAg阳性者 18…  相似文献   

2.
<正>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病理学上分为3型[2]:巨块型:最常见,肿瘤直径>5 cm,为单发或多个结节融合而成;结节型:肿瘤直径1.05.0 cm,为单发或多发;弥漫型:又称为浸润型,临床最少见,肿瘤结节小而且数目多,常呈弥漫性分布于肝实质内,主要是癌细胞在肝内通过门静脉系统扩散和浸润性生长所致[1],多伴有肝硬化病史。因此,对于合并肝硬化的弥漫型肝癌,尤其要注意与肝硬化的声像  相似文献   

3.
总结分析了7年来150例弥漫型肝癌的B超征象。提出了本病的主要声像特点为肝脏的体积明显增大,肝内呈弥漫性小结节回声,结节状回声大小不一致,以小结节为主,回声不均持,分布不均匀,肝脏边缘呈波浪状及不规则状改变,可伴有少量腹水。若同时伴有门静脉癌栓,可确诊本病。同时提出了其它肝外改变及与其它肝脏弥漫性病变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率。方法:本文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肝癌共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显像等进行分析。结果:部分原发性小肝癌在二维图像上难以显示,随着瘤灶增大,其回声由弱到强演变,瘤灶增大周围声晕出现率越高,其确诊率越高。并且小肝癌病灶及周边多普勒超声血流显示率、肝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均有特点。结论:由于超声检查具有灵敏、廉价、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且肝癌检出率高,应作为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了21例弥漫型肝癌(DLC)及20例肝硬化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高频探头可检出DLC肝内微小低回声结节;CDFI显示,DLC组肝内彩色血流明显增加,呈五彩缤纷状,血管走行弯曲,肝静脉变窄,门脉栓塞;以肝内动脉峰流速(MAX)>70cm·s-1为临界值来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24%,95%,95.12%。  相似文献   

6.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癌肿,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造成临床诊断上的困难.超声显像诊断肝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院自1985年至1995年应用超声显像检出肝癌4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小肝癌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表现,为其超声诊断提供依据.提高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率。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小肝癌共31例,对其临床资料、甲胎蛋白(AFP)和超声显像等进行分析。结果:肝脏部分原发性小肿瘤在二维图像上难以显示,随着瘤灶渐增大,其回声由弱到强演变:瘤灶增大周围声晕出现率越高,其确诊率越高。并且小肝癌病灶内及周边彩色多普勒(CDFI)、能量多普勒(CDE)血流显示率、肝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均有特点。结论:由于超声检查灵敏、廉价等优点,且肝癌检出率高,应作为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高频超声诊断弥漫型肝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21例弥漫型肝癌(DLC0及20例肝硬化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高频休养不可检出DLC肝内微小低回声结节;CDFI显示,DLC组肝内彩色血流明显增加,呈五彩有缤纷状,血管走行弯曲,肝静脉变窄,以肝内动脉峰流速(MAC)〉70cm.s国临界值来判断良恶笥,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约95.2%、95%,95.12%。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弥漫型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②方法 观察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③结果 声像图表现为:甲状腺大,轮廓尚清晰,病变呈弥漫分布,可累及甲状腺大部,病变内回声呈弥漫增强,伴多发砂粒状钙化,部分病变内见斑片状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低回声区内血流较丰富,其余部分血流无明显增多。④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弥漫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弥漫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良恶性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66例超声诊断弥漫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病例全部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6例超声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的患者,病理结果24例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1例未分化癌,1例髓样癌,1例恶性淋巴瘤,6例腺瘤,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炎性结节.超声检查的敏感性83.3%、特异性76.6%及准确性80.3%.结论 超声诊断弥漫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结节对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术中B超引导下行肝癌切除术在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肝癌患者在术中B超引导下行肝癌切除术(A组),另35例行常规肝癌切除术(B组),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CT及MRI等,并随访.结果 术中B超对直径小于3cm肿瘤检出阳性率为93.1%,直径大于3cm肿瘤检出阳性率为100%.应用术中B超使34.3%(12/35)患者改变了原手术方案.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A组为54.3%,B组为88.6%(P<0.05).结论 术中B超对肝癌定位准确,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彻底性和合理性,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明显优于常规肝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冯学志  黄珊 《四川医学》2010,31(9):1371-1372
目的用增强CT作为相对金指标,对29例肝癌的超声检查进行一一对比分析总结,从而提高超声的检查质量和水平。方法收集29例肝癌患者均做超声和增强CT检查,先对增强CT重新进行了观察,排除假阳性征象的可能,再以其作为相对金指标,对比分析和总结。结果超声3例漏诊;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显示符合率分别为71%(25/29)、76.%(22/29)和72%(21/29);病变显示超声以弱回声、CT以低密度为主;超声检出门静脉癌栓形成14例,腹水征17例;CT检出门静脉癌栓15例,下腔静脉癌栓2例,腹腔大血管旁淋巴结显示、肿大3例,腹水征16例。本组患者均为男性,且有慢性肝病史,其中肝硬化22例。结论利用增强CT的相对优势,对肝癌的超声诊断进行一一对比分析和总结,有利于提高超声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瘤周交界区微血管密度(MVD)与其超声生物学征象的相关性。方法:53例行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肿块大小、边界特征,静脉癌栓、肝内卫星灶、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观察瘤周及瘤内血流信号。术后对瘤周交界区组织取病理标本,行HE染色观测瘤周有无浸润、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数MVD。结果:①瘤周浸润组的MVD高于瘤周无浸润组;②肿块直径>3.0 cm、边界模糊不清、门脉癌栓、子灶、淋巴结转移、瘤体高血流级别与瘤周浸润、MVD呈正相关。结论:增多的新生血管为肿瘤的浸润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超声生物学征象间接反映瘤周新生血管的活跃程度,为预测HCC的预后和指导手术、消融范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肝动-静脉瘘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观察原发性肝癌肝动-静脉瘘(HAVF)的图像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估超声在HAVF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超声观察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肝周以及肿瘤周围和内部血管走行及血流状态,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 随访观察10例HAVF患者栓塞术后疗效. 结果:①超声检出HAVF 25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3.33%, 90.74%,88.46%,9.26%,16.67%;②与无HAVF的肝癌患者相比,伴有HAVF的患者肝动脉内径增宽[(0.42±0.09) cm vs (0.36±0.09) cm,P《0.01],血流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减低(P《0.01),发生瘘的静脉内可见五彩镶嵌样血流束,呈"高速低阻"样反向脉动样血流频谱,最大血流速度(96.8±30.1) cm/s;③复查10例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患者,7例栓塞完全,3例仍可于门脉内检测到异常脉动样血流. 结论: HAVF患者肝动脉及发生瘘的静脉多普勒指标呈特征性改变,可作为超声检测原发性肝癌HAVF的标准. 多普勒超声有助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HCC)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分析290例HCC、48例肝硬化及49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P水平,AFP水平与HCC患者肿瘤大小、数目及国际抗癌联合会肝癌TNM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不同诊断阈值下AFP水平在HCC及肝硬化人群中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HCC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P=0.0274)和健康体检者(P=0.0001)。290例HCC患者中,95例(32.8%)血清AFP<20μg/L,195例(67.2%)血清AFP≥20μg/L。AFP诊断阈值设定为20μg/L时,其诊断预测灵敏度为67.2%,特异性为29.2%,阳性预测准确率为85.2%,阴性预测准确率为12.8%。AFP诊断阈值设定为400μg/L时,其诊断预测灵敏度太低(42.8%)而无法为临床使用。不同肿瘤大小(P=0.0009)、TNM分期[TNMⅠ期vs.TNMⅢ~Ⅳ期(P=0.0001);TNMⅡ期vs.TNMⅢ~Ⅳ期(P=0.0003)]及肿瘤数目(P=0.0001)HCC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不同。结论AFP升高对HCC诊断具有较强的提示作用,结合其他影像学诊断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及对于AFP阳性患者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肝癌合并胆管内癌栓的诊断与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11例,应用B超、CT、ERCP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采用肝切除、胆管切开取栓等方法彻底清除胆管癌栓,术后行TA-CE治疗.结果无手术死亡,肝癌切除 胆管取栓者9例,生存3~38个月,平均18.5个月.TACE 胆管取栓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11个月.结论对肝癌侵犯胆管形成癌栓者及时诊断,尽早切除肿瘤、清除癌栓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峰 《海南医学》2007,18(11):16-17
目的评价肝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42例原发性肝癌(HCC)与58例转移性肝癌(MHC)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HCC与MHC中,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多发性结节较单发性多见,门脉栓子以HCC见;腹膜后淋巴结以MHC多见。结论超声对HCC与MHC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细胞癌828例临床实验室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寻找与HCC诊断相关的指标.方法:收集828例病理确诊为HCC患者术前检查中的常用肿瘤标志物、血清学生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 DNA滴度等临床实验室数据,分析其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28例中97.7%的患者有HBV感染,其中70.9%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HCC患者中肿瘤大小与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LB/G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T/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α-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肿瘤分级多项指标有相关性,肿瘤的病理分级(分化程度)与前白蛋白(PALB)、GGT、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结论:HCC进展与临床实验室多项生化、肿瘤、病毒指标存在相关性,综合应用这些指标对HCC的辅助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Zhang J  Dong B  Liang P  Yu X  Su L  Yu D  Ji X  Yu G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9):1364-1371
目的:评价肝癌患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后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78例肝癌患接受经皮微波凝固治疗。于微波凝固治疗前、治疗后3天、17天及30天在超声引导下取肝癌及其周边肝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CD3、CD45RO、CD56、CD68及CD20阳性细胞。结果:微波凝固治疗前仅在癌基质及癌周边的肝窦内见有少量的CD3、CD45RO、CD56、CD68及CD20阳性细胞。微波凝固治疗后3天除CD20阳性细胞外,肝癌及其周边肝组织内其它阳性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尤以肝癌组织内增加明显。CD3、CD45RO、和CD56阳性细胞在治疗后17天达高峰,CD68在治疗后3天达高峰,并均持续至治疗后30天仍高于治疗前水平。治疗后浸润的阳性细胞分布在肿瘤实质及其小血管腔内,此外,于癌细胞间也见有更多的免疫细胞浸润。结论:肝癌患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后局部免疫细胞数量、形态及位置上的变化说明局部免疫功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黄莺  杜雅灵 《西部医学》2012,24(4):697-69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肝细胞癌(HCC)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声学定量对比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HCC和21例FNH患者,对其CEUS检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从时间-强度曲线(TIC)上得到下列定量参数:达峰绝对值(DPI)、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曲线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以及病灶与肝实质相应参数相比所得的标化值sDPI、sAU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CC组的AUC、曲线上升支斜率、sDPI及sAUC分别均小于FNH组(P〈0.05),而TTP、曲线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大于FNH组(P〈0.05),两组的DPI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对HCC和FNH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