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化工厂铬盐生产工人鼻腔损害调查韩祖武,黄昭维,刘远慧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邮编630060为了解铬作业工人鼻腔损害情况,为铬鼻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对某化工厂铬酐车间作业工人的鼻腔损害进行调查,另选不接触毒物的一工厂健康工人为对照组。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电镀添加剂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找出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建议,指导企业进行持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采用检查表、检测检验法、风险评估等方法,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显示,工作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氟化钠、铬酐、氯化镍、盐酸、硫酸、苛性碱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噪声.铬酐的...  相似文献   

3.
铬作业工人鼻部损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对某化工厂铬盐生产车间的工人进行了三年的鼻部损害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观察方法用冲击式吸收管双串联采样,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测定车间空气铬浓度。体检的重点是观察鼻部损害情况,以不接触铬的管理人员为对照组。观察结果 1.现场情况该车间是用铬铁矿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铬酸精和铬酐。车间空气铬浓度测定结果见表1。 2.一般资料:铬作业工人及对照组人员的一般资料见表2。  相似文献   

4.
1983~1984年间,增城县安良乡上栅村隔田岭曾堆放铬酐渣300余吨,其后堆放地用硫酸亚铁20吨还原处理并填埋新土。为了解铬酐渣堆放后对该地区环境污染的程度、范围、形  相似文献   

5.
我国每年出口世界各地食品、商品种类繁多,如皮革制品及其类型制品便是其中一部分。在皮革行业中使用一种传统方法处理皮革,即铬鞣方法,从而构成环境中铬的来源,6价铬比3价铬高约100倍;再者6价铬有一定的毒性。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对各地生产的皮类制品及其类型制品进行一次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长沙某厂铬酸盐生产工人铬鼻病患病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酸盐生产过程中追散于生产环境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以铅酸盐粉尘及铅酸界为主;接触铅酸盐粉尘及铅酸雾的工人易患鼻粘膜糜烂、溃疡和鼻中隔穿孔[1.2]。由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称为格界病[3]。为了解长沙某厂铬酸盐生产工人职业性铬鼻病的发病特点.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6年5月对该厂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1对该厂工龄在1个月以上的铬酸盐生产工人进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既往史、职业史、症状的询问及内科、五官科检查。1.2按照《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  相似文献   

7.
铬酐、铬酸、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在电镀作业中接触广泛,它以酸雾或粉尘等形式被吸入呼吸道,作业者长期接触可发生以鼻中隔糜烂、溃疡,软骨部穿孔等为主的铬鼻病。本医院于2005年8~12月共收治8例铬鼻病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铬的种类及理经特性(一) 种类常见的铬化合物有: 1.六价铬铬酐、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铬酸钠、铬酸铅。2.三价铬三氧化二铬。3.二价铬氧化亚铬。(二) 理化特性铬是一种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金属元素无毒,其化合物在离子状态下呈现毒  相似文献   

9.
1983年6月,我们对某厂铁铬系催化剂生产车间工人(以下称接铬组)进行了铬危害的调查,并与化工机械厂工人(以下称非接铬组)进行了对照,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内容和方法一、调查对象 (一)接铬组有明确的六价铬接触史的铁铬系催化剂生产工人208名,其中男性139名,女性69名。 (二)非接铬组不接触铬的化工机械厂工人224名,其中男性154名,女性70名。以上两组工人,除年龄构成不同外(接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37名铬生产工人和75名慢性铬中毒病人进行了末稍血流特性的研究。137名铬生产工人(男性105名、女性32名,年令25~49岁)铬化物的接触工龄为:1~5年者34人,6—10年者37人,超过10年者66人。所有工人均受到铬化物的影响,暴露浓度超过最高容许浓度1.5至8倍。调查发现,不足10年工令的39.4%、10年以上工令的66.7%的受检者显示出分析器系统和植物神经方面的明显改变。75名慢性铬中毒病人  相似文献   

11.
六价铬化合物对人体鼻腔及皮肤的损害,已为人们所共识。近年来,关于铬化物对人肝、肾的影响及致肿瘤的研究,也较多。我们对南京市某铬车间工人进行一次健康调查,目的在于应用常规检查方法,早期发现铬化物对生产工人健康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试验组:为某铁合金厂铬车间生产工人。该车间以铬铁矿为主要原料,生产金属铬,在生产  相似文献   

12.
长期接触铬酸及其盐类对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有文献报导铬(Ⅵ)对机体有致癌作用。此次对铬酐厂作业工人及本地区正常人群机体代谢物尿中铬(Ⅵ)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从事有害作业工人的健康情况。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使用的仪器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WFZ_(800)-D3A);砂浴或电热板;150ml三角烧瓶,50ml具塞比色管;10、5、1ml刻度吸管。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铬(Ⅵ)标准液:精确称取0.1415g在110℃干燥过的重铬酸钾配成100ml=0.100mg(Cr~(65));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铬的危害情况,1978~1979年我们对310名铬作业工人的作业环境及健康状况进行了数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生产环境 铬车间在1964年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为金属铬。 (一)生产流程 采用铝热法生产金属铬。 原料(铬矿、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破碎球磨→配料→氧化焙烧→浸泡→还原→锻烧→冶炼→成品(金属铬)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分析某镀双铬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与建设项目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生产制度相似的企业作为类比企业,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预评价。结果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三氧化铬(铬酐、铬酸)、氢氧化钠、硫酸、噪声等。类比企业检测结果显示,电镀工接触各种毒物的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加药工接触铬酐CSTEL为1.659 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抛光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为86.6 dB(A),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类比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接触三氧化铬52人,检出尿铬增高1例,异常率2.0%;接触噪声37人听力检查异常3例,均为抛光工,检出率8.1%,说明噪声已经对类比企业工人的听力产生了损害,提示建设项目应重视噪声强度的监测和防护;项目选址、总体布局、设备布局、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措施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个别岗位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有待改进。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防护措施如能按报告的要求整改,从职业卫生角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高教人员的身体健康,对高血脂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根据国家教委每年对知识分子体格检查的要求,我院于1986—1991年连续六年对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血清TCh,TG含量的测定,以寻求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发生的有效措施。1 调查对象凡35岁以上的我院的教职工均列为调查对象。2 测定方法: 抽血时受检人一律空腹12个小时以上,并要求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胆固醇:用醋酐硫酸法,正常值:3.36~6.47mmol/L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微量元素铬(Ⅲ)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离子交换PAR分光光度法进行尿铬(Ⅲ)测定,该法可直接测定尿液中铬(Ⅲ)含量。以尿铬(Ⅲ)/尿肌酐比值作为尿铬(Ⅲ)检测指标消除了年令及昼夜因素对尿铬(Ⅲ)含量的影渠。25例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组和60例正常对照组尿铬(Ⅲ)含量(/±SD)分别为:5.45±0.85ng/mg)酐和7.56±0.94ng/mg肌酐、统计学处理表明:正常对照组含量与有关文献报道值相符,糖尿病组尿铬(Ⅲ)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尿铬(Ⅲ)含量的测定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一项重要辅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铬触媒生产工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制定我国职业性肿瘤名单、诊断原则和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全国铬触媒生产八个主要工厂进行了恶性肿瘤死亡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北省某皮革生产工业园周边区域居民全血中铬元素(以下简称血铬)水平,建立皮革生产工业园区周边人群血铬的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北省某皮革生产工业园区周边6个村镇抽取35岁以上居民1 475人作为调查对象,对其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抗凝血样,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其血铬水平,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从事职业的情况以及吸烟、饮酒及供水情况对血铬的影响。结果河北省某皮革生产工业园周边区域居民血铬中位数为0.25μg/L,P_(25)为0.25μg/L,P_(75)为0.52μg/L,最大值为4.30μg/L,从事皮革生产职业的居民及从事其他职业居民血铬中位数均为0.25μg/L,P_(75)分别为0.70和0.5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及吸烟组、饮酒组和供水组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河北省某皮革生产工业园区周边村镇居民血铬水平低于全国一般人群血铬水平,从事皮革生产职业居民血铬浓度高于其他职业居民,本次调查建立了皮革生产工业园区周边人群血铬的基础数据,为开展铬元素的生物监测、制定综合防治政策及长期动态观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兰组织细胞增生症除有原发性以外,多继发于许多内科疾病,作者见1例电镀工人海兰组织细胞增生症,现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 某女,35岁,1978年4月开始从事镀铬、镍、铜工作,接触氰化钠、氰化亚铜、铬酐、硫酸。因皮肤过敏1979年3月调离原岗位,在车间库房保管上述毒  相似文献   

20.
铬酸盐作业对工人的危害为铬鼻病、铬疮、肺癌等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对女工的影响报告甚少。且说法不一。为了解铬酸盐作业对女工健康的影响,仅就近30年来我厂铬酸盐生产女工及子女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一、调查对象:本厂铬酸盐生产车间满一年工龄女工做为接触组,共98人。选择年龄、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