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神经梅毒四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 报告4 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要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 例最终诊断为脑膜血管梅毒合并麻痹性痴呆、麻痹性痴呆、脊髓痨和梅毒性树胶肿患者,分别被误诊为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多系统萎缩和椎管内肿瘤.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 年至今收录的中华医学会系列学术期刊关于神经梅毒的文献共计29 篇,132 例患者,男106 例,女26 例,男女比例约4.08∶1;发病年龄1 ~ 75 岁,平均(44.09 ± 12.93)岁.其中28 例(21.21%)有梅毒感染史,55 例(41.67%)有冶游史,35 例(26.52%)曾被漏诊或误诊.临床分型包括无症状性神经梅毒1 例(0.76%),脑(脊)膜梅毒14 例(10.61%),脑(脊)膜血管梅毒43 例(32.58%),麻痹性痴呆44 例(33.33%),脊髓痨13 例(9.85%),梅毒性树胶肿15 例(11.36%),特殊表现梅毒2 例(1.51%).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和漏诊率高,临床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特征、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脑脊液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美国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呈阳性反应、影像学检查及手术后病理检查等多项检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正>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膜、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等)所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的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极易误诊漏诊,但若早期确诊并治疗,总体预后良好。现报道就诊于我院的1例以广泛皮质病变为特点的神经梅毒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文献。1 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以“突发意识不清伴抽搐4 h”为主诉于2021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当天晨起后无明显诱因突发意识不清,表现为双眼直视、呼唤无反应,随即出现抽搐,  相似文献   

3.
正神经梅毒是梅毒苍白螺旋体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传染性疾病。随着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越来越缺乏特异性。因此,不典型的神经梅毒的病例报告日趋增多。本文报道1例以多组颅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病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因"眼睑下垂2 w,言语不清、吞咽困难1 w"于2017年9月1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患者2 w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下垂,逐渐发展为双侧眼睑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表现颞叶内侧信号异常的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总结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确诊的28例核磁共振表现为颞叶内侧信号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癫痫、精神行为异常等。影像学检查与边缘叶脑炎典型征象无明显差别。血清及CSF梅毒特异性检查阳性。结论 神经梅毒与边缘叶脑炎有相似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确诊需检查梅毒特异性抗体。尽早青霉素或头孢曲松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神经梅毒临床误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2月曾经在院外误诊的1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患者中2例脑膜血管梅毒者被误诊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2例脑膜梅毒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和动脉瘤,2例脊髓痨被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6例全身麻痹性痴呆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急性病毒性脑炎、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合并痴呆。误诊原因主要为:临床问诊忽略了患者的冶游史以及患者和家属有意隐瞒病史;体格检查不全面和定位诊断错误;全身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病因诊断时考虑不充分(误诊的最主要原因)。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医师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对可疑病例应注重询问相关病史,认真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特异性的血清学、脑脊液检查,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神经梅毒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目的 提高对神经梅毒MRI表现的认识,探讨MRI在诊断神经梅毒中的价值与局限性.方法 总结了临床与实验室证实的11例神经梅毒患者经1.5T超导MR进行检查(9例增强,2例平扫)的结果.结果 2例梅毒树胶肿患者表现为脑内占位性病灶(1例左小脑半球,1例右额叶),呈不均匀强化;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示右额、颞、顶叶局部脑萎缩,伴脑内多发腔梗;1例脑膜梅毒患者脑表面颅板下及大脑镰、小脑幕脑膜强化明显,双侧海马区见条状强化;1例脊膜血管梅毒患者胸腰段MRI示脊髓增粗,髓内异常信号,不均匀强化;6例脑膜血管梅毒患者均为不同程度的血管炎表现,脑叶多发病灶,颞顶叶、额顶叶、顶枕叶、双侧丘脑、中脑等处或基底节及侧脑室旁多个大小不等的异常长T1、长T2信号,其中3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1例伴脑膜强化.结论 神经梅毒在MRI上无特异性表现,但MRI是显示其病变范围、病变性质以及治疗后随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占梅毒患者的10%~25%,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我院神经内科于2002~2007年诊治了17例神经梅毒患者,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神经梅毒发病率逐渐增高,但因其仍较少见,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和复杂多样性,极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极易误诊为路易体痴呆的神经梅毒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男,54岁。因"四肢抖动、记忆力下降3月,行走不稳1周"于2015年7月5日入院。患者于3月来不自主四肢抖动、记忆力下降,近1周出现行走不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  相似文献   

9.
Fisher综合征临床神经病理研究一例报告张金章,刘伟,白洁,陈天星,毛晓川,朱之庄,江垂振患者男,81岁。因站立不稳14天、加重2天,于1994年4月14日入院。病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远端发麻、复视、站立不稳,逐渐加重。既往无其它疾病史。体检:讲话...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边缘系统受累的神经梅毒的MRI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神经梅毒患者的头颅MRI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边缘系统受累的神经梅毒3例,收集MRI资料并分析其特点。结果 3例患者头颅MRI均表现为双侧海马异常信号,呈T_1低信号、T_2及FLAIR序列高信号,DWI序列等信号改变,增强扫描无强化,并伴有侧脑室颞角扩大,明显海马萎缩。结论 神经梅毒累及边缘系统时,以双侧海马为主,同时伴有明显海马萎缩,FLAIR序列识别病灶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其临床表现多样。现报告2例本院诊治的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以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9例(神经梅毒组),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脑梗死患者19例(脑梗死组),回顾性分析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血清梅毒检查结果、脑电图、核磁共振结果,应用青霉素或者头孢曲松治疗神经梅毒患者,将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查结果对比,对比神经梅毒组和脑梗死组患者共济失调量化评分结果。结果 大多数共济失调表现累及双下肢,少数累及偏侧肢体或者双上肢。在静态姿势和步态项目的评分中,神经梅毒组患者睁眼时身体站立能力差、睁眼和闭眼时身体摇晃程度明显。在动态肢体协调项目的评分中,脑梗死组患者的跟膝胫试验(动作分裂和意向性震颤)完成差、指鼻试验完成差、绘阿基米德螺旋图形完成差,总体动态肢体协调完成差。所有神经梅毒组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阳性,治疗后滴度均开始逐步下降。头颅MRI主要以显示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脑内多发陈旧性梗死、脑沟、脑裂和脑池增宽,脑室扩大,颞叶海马萎缩为主。脑电图以中﹣重度异常为主。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8例患者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结论 对于合并有精神异常和认知障碍,累及双上肢或者双下肢或者偏侧肢体、以损害静态姿势和步态为主的共济失调患者,需要考虑神经梅毒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以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9例(神经梅毒组),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脑梗死患者19例(脑梗死组),回顾性分析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血清梅毒检查结果、脑电图、核磁共振结果,应用青霉素或者头孢曲松治疗神经梅毒患者,将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检查结果对比,对比神经梅毒组和脑梗死组患者共济失调量化评分结果。结果大多数共济失调表现累及双下肢,少数累及偏侧肢体或者双上肢。在静态姿势和步态项目的评分中,神经梅毒组患者睁眼时身体站立能力差、睁眼和闭眼时身体摇晃程度明显。在动态肢体协调项目的评分中,脑梗死组患者的跟膝胫试验(动作分裂和意向性震颤)完成差、指鼻试验完成差、绘阿基米德螺旋图形完成差,总体动态肢体协调完成差。所有神经梅毒组患者的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阳性,治疗后滴度均开始逐步下降。头颅MRI主要以显示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脑内多发陈旧性梗死、脑沟、脑裂和脑池增宽,脑室扩大,颞叶海马萎缩为主。脑电图以中﹣重度异常为主。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8例患者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结论对于合并有精神异常和认知障碍,累及双上肢或者双下肢或者偏侧肢体、以损害静态姿势和步态为主的共济失调患者,需要考虑神经梅毒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神经梅毒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目的 探讨梅毒感染后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本院收治的 6例梅毒感染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 (CNS)病变的临床及检验学、影像学特点、治疗经过、预后等。结果  6例患者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2 0~ 56岁 ,均有冶游史 ,多无明确梅毒感染的全身症状 ,文化程度偏低。其中脑血管梅毒 2例 ,脊髓脑膜血管梅毒 3例 ,脊髓痨 1例。头颅MR表现有 :脑干内多发T1 低信号 ,T2 及水抑制呈高信号结节状病灶 ;放射冠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区 ,T1 呈低信号 ,T2 呈稍高信号 ;枕叶皮质及皮层下见楔形T1 呈等信号 ,T2 及水抑制呈高信号影。脊髓MR表现为脊髓轻度增粗 ,其内可见散在异常信号。全部病例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血凝试验 (TPHA)均阳性 ,5例脑脊液RPR及TPHA阳性。结论 神经梅毒以男性多见 ,尤其是青壮年 ,均以CNS症状起病 ,梅毒全身症状可不明显 ,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5.
白塞氏病是一种以口、生殖器溃疡、眼炎为特征的血管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达10~25%本文报告1例首先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白塞氏病,是着重描述其CT表现.患者男,40岁,因再次出现复视,吞咽困难,右侧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而再次入院,常规神经放射学检查正常.但在第一次CT扫描时在左基底神经节周围发现一密度低稀的块影.静脉注射增强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9岁。住院号199537。主因低头时上半身麻木8天于1994年10月25日人院。人院8天前无明显诱因低头时突然出现双手串麻感,每次低头时发生,抬头后即缓解。麻木逐渐沿双上肢扩展至前胸、腹部及双下肢上1/3。低头程度加重时,麻木范围增大,程度加重。有时伴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不伴颈部疼痛、肢体疼痛无力,无眩晕、复视,无发热及心前区痛。不低头时一切如常。病前无感染史。l月前颈部有外伤史。查体:强迫头位,头左右及向后活动自如,颈前屈时C。~L。浅感觉减退,复位后即正常,无病理征。无其他阳性体征。查X线颈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早期神经梅毒5例,包括4例脑(脊)膜梅毒、1例脑(脊)膜血管梅毒;晚期神经梅毒7例,均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神经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脑脊液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均呈阳性,9例脑脊液RPR试验阳性。5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白细胞计数增加、4例蛋白定量升高;7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7例白细胞计数增加、7例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细胞学均呈淋巴细胞反应且以小淋巴细胞为主。12例患者分别静脉滴注不同剂量青霉素或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8例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好转、4例未见明显改善。结论神经梅毒发病形式多样,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明确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神经梅毒26例磁共振成像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类型神经梅毒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研究2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描述各种临床类型神经梅毒的MRI表现.结果 26例神经梅毒患者中,17例MRI有异常表现.其中脑膜血管型梅毒7例,主要表现为脑部多发的缺血灶、梗死灶,少数表现为脑炎样改变;麻痹性痴呆6例,主要表现为额、颞叶萎缩,少数伴有脑缺血灶、颗粒性室管膜炎及海马硬化;脊髓膜血管梅毒3例,主要表现为下颈段至下胸段脊髓轻度肿胀,其内可见多发的缺血灶;脊髓痨1例,其脑部MRI表现为缺血灶.9例患者MRI表现正常,其中脑膜型梅毒4例,脊髓痨5例.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神经梅毒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院自1999年1月~1999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伴发颅神经损害万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25例患者按世界卫生组织1985年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明确诊断[1]。其中男16例,女9例,发病年龄在50-82岁,平均59.4岁,发病前有糖尿病19例,病程小于1年3例,1~4年5例,5~9年9例,10年以上2例,平均5.22年,6例因烦神经损害就诊,以后发现有糖尿病,25例患者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1.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一天至一周内达高峰,病变为单侧、不对称,颅神经损害有单一及多个神经同时损害,其中复视15例,眼…  相似文献   

20.
正僵人综合征(stiff person syndrome,SPS)是一组由抗体介导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传递受损引起的,以进行性肌肉强直、发作性痛性肌痉挛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罕见综合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SPS叠加患者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史患者男,61岁,主因"反复发作性双下肢抽搐7个月,加重10 d"于2017年12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