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素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对成人肺结核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经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 134例肺结核病、109例胸部肿瘤及 51例肺部感染成人患者接受结素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比较结素试验不同硬结直径作阳性筛查标准及与血清抗结核抗体的不同组合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的估计应用Bayes公式。结果 结素试验与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价值,若以结素试验硬结直径≥15mm或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作为阳性筛查标准 (标准 1),则阴性预测价值最大 ;若以结素试验硬结直径≥20mm及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作为阳性筛查标准 (标准 2),则阳性预测价值最大。若就诊患者中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0.5 %,5 %,10 %,30 %,60 %时,标准 1的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0.999,0.987,0.972,0.901,0.723;标准 2的阳性预测价值均为 1.000。结论 在结核高感染地区,联合检测结素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对诊断成人结核病仍有辅助价值。结素试验硬结直径小于 15mm且血清抗结核抗体阴性对排除结核病有帮助;结素试验硬结直径≥ 20mm且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对确诊结核病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研究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在活动性结核病诊断和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观察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在各类结核患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痰涂片及PPD皮试的一致性,以及与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91.9%,与痰涂片阳性和PPD皮肤试验阳性的一致率分别为80.2%和61.6%。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水平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可用来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及评估结核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     
青少年与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对比分析,益肺止咳胶囊治疗复治排菌肺结核的临床研究,化疗联用卡提素对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观察,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成因分析,肺结核咯血患81例支气管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联合检测结素试验和血清抗结核抗体对成人肺结核诊断预测价值:Bayesian分析,含药凝胶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的初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与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结核病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新生入学时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和胸透,PPD强阳性(注射局部硬结直径≤20mm)者枉知情同意基础上开展F胰预防性治疗,并对治疗与未治疗组进行发病情况的追踪观察及对比分析,以了解预防性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 大中专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结素阳性率平均74.2%,强阳性水平均12.6%,高校学生肺结核平均发病率117.93/10万,结素强阳性未治疗者肺结核年发病率高达614.54/10万,是结素阴性及一般阳性者(67.03/10万)的9.2倍.结论 大中专学生结核感染发病情况较严重,是结核暴发浒的严重隐患之一,加强大中专院校结核病控制乃当务之急;新生入学体验,学生中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结素强阳性者预防性治疗、因症就诊为病人发现方式、肺结核病人定点规范诊治,是控制大中专院校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痰中未能发现结核杆菌时确诊肺结核是困难的,本文作者采用改良的可溶性抗原荧光抗体(SAFA)试验,探讨其对肺结核血清诊断上的意义。病人及方法:126例血清标本选自肺结核病人组,65例选自对照组。肺结核病人按其是否经抗痨治疗分两组,未治疗组又按其在诊断时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是否阳性再分为两组。对照组包括20洌结素(5U)反应阳性的健求成人,15例结素反应阴性的儿童以及20例非肺结核患者及10例新生儿脐带血。改良SAFA试验用分枝杆菌H_(37)Ra盐水提取物(MSE)作抗原。每份试验血清均采用两张(3.5×3.5mm)纤维醋酸纸板(微孔0.45μm),其中一张  相似文献   

6.
PPD试验与抗结核抗体作为肺结核的辅助诊断方法其价值已被肯定。为考核其对结核病的诊断符合率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对111例肺结核病人PPD试验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怀柔区部分中、小学生结核病感染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调查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结核病感染情况。方法 对中、小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高中、初中、小学一年级新生结素试验≥5mm分别为57.7%,44.4%,21.6%,结素试验≥15mm分别为16.8%、13.5%、2.8%,各年级≥5mm及≥15mm均有显著差别。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学生≥15mm为45.2%,无接触史的≥15mm为10.6%,高34.6个百分点。结论 把中、小学生作为结核病预防治疗对象,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全血检测特异性抗结核抗体对结核病快速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全血检测特异性抗结核抗体(LAM-IgG)对结核病快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受试者手指血20μL用金标试剂盒直接检测LAM-IgG.结果 125例涂阳肺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2.0%;267例涂阴肺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8.3%;94例陈旧性肺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 75.5%;36例肺外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3.3%;315例非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7.6%.本试验灵敏度为82.7%(324/392),特异度为52.4%(165/315).结论全血快速检测抗结核抗体较血清检测更方便,灵敏度高,但特异度较低,不能作为涂阴肺结核的最终诊断,此项检查可作为涂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和结核可疑者的筛选手段以及肺外结核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32例结核病、非结核病的其他呼吸系统疾患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同日寸进行抗酸杆菌涂片、培养、PPD皮试及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结果①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菌阳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5.1%;菌阴肺结核的敏感性为68.9%;肺外结核病的敏感性为71.2%;诊断结核病的总体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82.1%。②TB—SA血清抗体检测OD405值并不与PPD值成线性关系,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对结核病人的诊断不受患者卡介苗反应的影响。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防治青年结核病,我们于1977年12月27日至1978年3月15日,对鞍钢30岁以下 45,318名青年工人进行了结素试验及结核病新登记情况观察。将以上观察对象按结素试验结果分为强阳性组、一般阳性组、阴性种卡介苗组,阴性未种组及漏查结素反应组五个组。接种卡介苗组自12周结素复查开始观察一年,其他各组皆由结素试验时开始观察。新登记病例的诊断按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规定的新分类法。结果:45,318人结素试验,验反应37,523人,占82.79%。阳性反应30,888人,占82.32%,其中强阳性4,879人,占13%;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PPD)作结核菌素试验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自1976年Nassan首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血清抗结核抗体以来,再次引起人们对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关注。我们将PPD试验与ELISA法检测抗结核抗体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不作结素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对1,108名15岁以下儿童凡是皮上划痕法结素试验阴性,不论其皮内结素试验结果如何,均接种卡介苗并进行了观察,以了解一部分对皮内结素阳性儿童接种后身体的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皮上结素试验采用纯结素溶液,48小时后看反应,硬结直径4厘米以下者为阴性。对反应阴性者一律采用压刺法接种卡介苗,卡介苗量为25毫克/毫升;并同时作皮内结素试验(5个单位),72小时测定反应,以硬结直径5厘米为阳性反应标准。于接种卡介苗后3天、6天、1月及2月分别观察接种处的局部反应,淋巴结肿大情况及有无全身反应。对一部分儿童于接种前及接种后两个月,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局部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北京口岸移民人群日市结核的发病及感染情况,建立出入境口岸防控结核病科学有效的监测管理体系,防止结核病通过口岸跨境传播。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l5598名赴美移民结核病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5岁组的2488名儿童均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7下扰素体外释放试验;≥15岁组13110名均摄x线胸片,对所有x线胸片可疑的401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对11例培养阳性菌株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照美国CIX"结核病筛查指南要求并参照我国肺结核诊断标准确定:(1)继发(}舌动)性肺结核:≥15岁组13110名x线胸片提示可疑肺结核401例,从中确诊肺结核患者15例(检出率114.42/10万),其中菌阳11例,菌阴4例(检出率分别为83.91/10万和30.51/10万);(2)非活动性肺结核:≥15岁组确诊非活动性肺结核386例,检出率2944.32/10万;(3)儿童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15岁组2488名儿童中共444例确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其中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0mm、者423例,7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阳性者2l例,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17845.66/10万,444例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4)≥15岁组密切接触者2例;(5)细菌学检测:≥15岁组中X线胸片异常的401例均进行3个痰标本检测。检出涂阳培阳4例、涂阴培阳7例和涂阴培阴390例;1l例菌株均属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敏感株9例,耐药株2例(1例为MDKTB,1例为PDRTB);(6)活动性肺结核以60岁及以上组检出率最高,为371.52/10万(6/1615);15~〈30岁组次之,检出率为145.88/10万(G/4113)。结论对口岸地区的≥15岁年龄组x线胸片异常者作为肺结核的防控重点人群,2~〈15岁组人群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0mm或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阳性者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结核分枝杆菌天然黏附素HBHA的制备及其检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HA在ELISA检测结核病方面的应用。方法将BCG培养至稳定生长期将其苏通培养基上清通过CL-6B层折柱.利用含NaCL的PBS溶液梯度洗脱得到天然HBHA.然后以纯化的天然HBHA蛋白和原核表达的HBHA蛋白为包被抗原分别对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PPD阳性和PPD阴性健康对照组血清各47例进行ELISA检测抗HBHA抗体水平。结果在进行梯度洗脱时含有375mMNaCL的PBS洗脱液可以获得较纯的天然HBHA蛋白。ELISA检测结果表明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的血清抗体水平高于PPD阳性和PPD阴性健康对照组(x^2=36.48,P〈0.01),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之间(x^2=0.27。P〉0.05)、PPD阳性和PPD阴性健康对照组之间(x^2=0.30,P〉0.05)血清抗体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天然HBHA蛋白和重组HBHA蛋白进行ELISA结核病诊断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较好地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以天然HBHA为基础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ICT-TB卡快速联合检测5种抗结核抗体技术用于肺结核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96例肺结构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用ICT-TB卡定性检测5种特异性抗体(包括抗38KDa抗体),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抗酸染色涂片检查和分离培养按常规操作。结果:96例肺结核ICT-TB卡检测的敏感性为53.1%,其中痰涂片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75%和31.3%,特异性为97.1%,ICT-TB卡检查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结核菌素反应强度界定学生预防服药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学生中预防服药对象结素反应强度的界定标准。方法学生统一作结核菌素试验,72h观察反应,以硬结的最大直径mm数作记录。结果共筛查学生53897名,结素反应0~4mm35331人,占65.6%;5~9mm7892人,占14.6%;10~14mm6744人,占12.5%;15~19mm2746人,占5.1%;≥20mm或不足20mm但有水泡溃疡者1184人,占2.2%。经统计学处理,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学生中结素反应≥15mm者多为自然感染所致,可以作为药物预防对象的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由初治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诊断肺结核的方式。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1000例患者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得到肺结核病的诊断方式。结果因症就诊患者占95.9%,咳嗽和咳痰77.7%(777例),发热50.8%(508例)。实验室中纯化蛋白衍生物皮试强阳性率515%(51/99),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61.5%(474/771),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48.8%(488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占送检病例的57.9%(135/233)。诊断方式:实验室菌阳诊断率4914%(494例);菌阴肺结核临床综合诊断率50.6%(506例),其中纯化蛋白衍生物皮试或血清结核抗体阳性占综合诊断的51.6%(261/506),实验室各项检测结果均阴性者占综合诊断的48.4%(245/506)。结论在我国因症就诊是发现肺结核的主要方式。对咳嗽≥2周的患者,应常规排查肺结核。肺结核痰检发现率低,菌阴肺结核的综合诊断目前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结核病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为了确定是否基因决定γ-干扰素或IL-10二者减少产生,而导致肺结核易感性的改变。Lopez-Manderuelo及其同事对113例培阳肺结核病人,207例健康密切接触者(其中125例结素试验阳性)以及100例结素试验阴性的健康对照者进行了研究。γ-干扰素 874A等位基因为纯合子的个体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增加3.75倍。  相似文献   

19.
调查对象 玉溪市洛河乡双龙村农民,家庭成员16人(分3户);共同居住在160m2院内?调查时间 1997年10月?调查方法 1.结素试验:于右前臂掌侧中央皮内注射PPD-C0.1ml(5TU),72小时查验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阳性反应,≥20mm或不足20mm但有水泡或坏死者为强阳性反应?2.X线和痰首检查:结素反应强阳性者摄胸部后前位?侧位片?痰涂片查抗酸杆菌?结果 1.结素试验:该家庭成员16人,除5人为已知结核病人外,其余11人进行结素试验并查验反应,强阳性4人?阳性4人?阴性3人?  相似文献   

20.
在活动性结核病(ATB)患者中,菌阴肺结核患者约占40%~60%。由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菌阴肺结核以及肺外结核病成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难点,也是造成误诊、漏诊、过诊、延迟诊断的重要原因。目前,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主要是血清或体液腺苷脱氨酶(ADA)、痰或血聚合酶链反应(PCR)、血清抗结核抗体(LAM)、皮肤结核菌素试验(TST)等,然而,这些指标的敏感性或佴口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