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注射用双黄连类过敏反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注射用双黄连(SHLI)发生类过敏反应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类过敏反应和致类过敏物质研究 ICR小鼠随机分成不同实验组,分别一次性静脉注射含有0.4%伊文思蓝的不同浓度的SHLI、黄芩苷溶液、连翘苷溶液、绿原酸溶液、Compound 48/80溶液或生理盐水,给药后30 min记录各组动物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的阳性率,进行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定量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②类过敏机制研究 将小鼠分别预先口服不同剂量的息斯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或Compound 48/80后,再静脉注射含有0.4%伊文思蓝的SHLI,同前述方法观察耳廓蓝染情况,将预处理组与同剂量SHLI组比较.结果 ①SHLI 300,600 m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等倍和2倍剂量)静脉注射均可引起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耳廓明显蓝染;但相当于SHLI临床2倍剂量的连翘苷、黄芩苷和绿原酸静脉注射均未造成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②预先口服息斯敏后,SHLI 600 mg·kg-1造成的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程度明显减轻;预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血管通透性增高程度有轻度减轻,而预先腹腔注射Compound 48/80后,血管通透性增高程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SHLI在临床等效剂量和2倍临床剂量下有明显增高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提示有致类过敏作用.但SHLI的主要成分——连翘苷、黄芩苷和绿原酸可能不是造成SHLI发生类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SHLI发生类过敏反应的主要机制可能与直接刺激组胺的生成增加有关,白细胞激活可能参与了SHLI的致类过敏反应,抗组胺药可部分预防SHLI的类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黄连注射液(SHLI)的类过敏反应(pseudoallergic reaction,PARs)特点及不同注射速度对PARs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成阴性组(生理盐水)、阳性组(组胺10 mg·kg-1)和SHLI低(150 mg·kg-1)、中(300 mg·kg-1)、高(600 mg·kg-1)剂量组,1次性静脉注射含有0.4%伊文思蓝(EB)的受试物,给药30 min后记录各组动物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的阳性率,进行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定量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ICR小鼠随机分成阴性组和SHLI组(600 mg·kg-1),各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不含EB的受试物,给药30 min后取血,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组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取耳、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SHLI致小鼠类过敏反应具有剂量相关性。静脉注射SHLI后可引起血液组胺和VEGF明显增高,TNF-α未见显著性差异。病理结果显示耳、肺组织发生组织水肿,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SHLI快速静脉注射(5 s)时产生的类过敏反应最强,而注射速度为60 s和120 s时,产生的类过敏反应程度相近,二者均明显低于5 s注射组。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可引起小鼠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其发生类过敏反应,反应机制可能与组胺和VEGF释放有关。双黄连注射液的类过敏反应与剂量、注射速度有关,剂量越大发生类过敏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重;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增高不良反应程度。临床静脉使用时要SHLI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和注射速度,以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注射用与药用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的类过敏反应特点,以探讨不同级别吐温-80的安全性。方法: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分析:将ICR小鼠随机分组,包括生理盐水组、阳性药Compound 48/80 25 mg.kg-1组、0.2%,1%,5%的药用吐温-80和相同浓度的注射用吐温-80组,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含0.4%伊文思蓝的各种受试物(20mL.kg-1),观察给药后30 min后动物的行为学变化及耳廓蓝染情况。记录给药后各组动物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的阳性率,按照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定量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大鼠皮肤血管渗透性试验:将6只Wistar大鼠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0.6%伊文思蓝0.4 mL,10 min后沿脊柱两侧皮内注射50μL 5%葡萄糖,Compound 48/80 10 g.L-1,0.2%,0.4%,1%,5%的药用吐温-80和注射用吐温-80,20 min后记录注射点的皮内蓝染面积,测定注射点的伊文思蓝渗出量。结果:5%的药用吐温-80和注射用吐温-80可造成ICR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明显增高,而且药用吐温-80血管通透性增高程度明显强于注射用吐温-80;其他浓度吐温-80未造成明显小鼠耳廓蓝染。不同浓度的吐温-80溶液在注射部位造成一定程度的蓝斑,而且相同浓度的注射用吐温-80蓝斑直径较药用吐温-80的蓝斑直径小,除阳性药外,各组伊文思蓝渗出量无明显差距。结论:吐温-80有明显的增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提示其有致类过敏作用,并且其致类过敏作用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另外注射用吐温-80比药用吐温-80安全性高,但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降低类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生脉注射液工艺改进前后对动物的类过敏反应的差异,以探讨提高生脉注射液安全性的可能性。方法: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分析:将ICR小鼠随机分成不同实验组,分别一次性静脉注射含有0.4%伊文思蓝(EB)的5%葡萄糖注射液、Compound 48/80溶液或工艺改进前后的不同浓度生脉注射液。给药后30 min记录各组动物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的阳性率,进行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定量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试验:即动物先静脉注射给予0.6%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10 min后再从背部皮内注射给予上述受试物,每个点注射50μL药液,20 min后处死大鼠,测量皮肤内的蓝色斑点大小,并定量测定其中伊文思蓝渗出量。结果:生脉注射液原工艺16.7 mL.kg-1组(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67倍剂量)的小鼠可见耳廓血管通透性明显增高,而10 mL.kg-1的生脉注射液(相当于临床等倍剂量)组未见明显的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新工艺16.7 mL.kg-1组的耳廓通透性增高程度较相同剂量原工艺组明显减轻。原工艺生脉注射液皮内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导致明显的渗出、水肿,从而形成较大的蓝斑,有一定剂量关系。新工艺在注射局部也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蓝斑,但蓝斑直径较原工艺组减小,皮肤伊文思蓝渗出量减少,说明新工艺的皮肤类过敏反应较轻。结论:生脉注射液原工艺有明显增高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提示有致类过敏作用;改进工艺后其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不良作用减轻,提示改进工艺可减轻类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5.
选择正确的溶媒和配制后现用现配是合理用药的基础,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途径。在该研究中,借助小鼠类过敏反应模型,将注射用双黄连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相应浓度,与血管通透性增高指示剂伊文思蓝溶液混合后一次性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比较给药后30 min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情况;另外将注射用双黄连配制后放置10 min,2.5,6,20 h,运用与前相同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放置时间的注射用双黄连进行类过敏反应检测。结果显示注射用双黄连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后,相同剂量情况下其诱发的小鼠类过敏反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配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注射用双黄连诱发的小鼠类过敏反应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6.
类过敏反应在首次用药后发生,与过敏反应需要抗原致敏后再次激发2个阶段的致病机制不同。该研究探讨2种中药注射剂诱导不同品系和性别小鼠发生的类过敏反应,为小鼠类过敏反应检测模型在动物品系和性别上的选择提供依据。用ICR,昆明,BALB/C,C57小鼠进行2种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试验,比较4种小鼠的敏感性,并比较雌雄性动物的差异。各小鼠均一次性静脉注射含有0.8%伊文思蓝(EB)的受试物,以耳廓蓝染发生率和EB渗出量作为类过敏反应评价指标。在ICR和昆明小鼠上,2种中药注射剂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均在一定剂量下诱导出类过敏反应,在同种注射剂同剂量下ICR的类过敏反应更明显,说明ICR小鼠更敏感。只有1种注射剂在BALB/C小鼠上呈现出了类过敏反应,且反应程度较ICR和昆明小鼠明显减弱;2种注射剂在C57小鼠上均未诱导出类过敏反应。雌雄动物比较结果显示,1种注射剂雌雄动物未见明显差异,而另一种注射剂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敏感。因此,进行中药注射剂小鼠类过敏试验,ICR小鼠是较为理想的试验品系,应该作为首选动物;其次可选用昆明小鼠。BALB/C和C57小鼠敏感性较低,不建议用于中药注射剂类过敏试验。中药注射剂对小鼠类过敏反应显示有一定雌雄性别差异,雄性小鼠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啮齿类动物类过敏试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以不同浓度的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为对象,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清醒小动物类过敏试验方法,用于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反应筛选和评价.方法:所有受试物均含有0.4%伊文思蓝,各组分别iv给予受试药小鼠20 mL·kg-1,豚鼠30 mL·kg-1,给药后观察30 min内动物的行为学变化,耳廓蓝染情况,测定小鼠双耳丙酮生理盐水浸液的吸光度.结果:小鼠iv0.5%~10%吐温-80溶液、含0.5%~10%吐温-80的鱼腥草蒸馏液、150~600 mL·kg-1双黄连粉针剂;豚鼠iv0.25%~1.0%吐温-80溶液、含0.25%~1.0%吐温-80的鱼腥草蒸馏液、54 mg·kg-1双黄连粉针剂,均可造成小鼠和豚鼠耳廓不同程度蓝染,并且各组随着剂量增高,耳廓蓝染面积增大、染色加深.鼠耳经丙酮生理盐水液浸泡后,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发现伊文思蓝渗出量与肉眼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利用小鼠和豚鼠耳廓血管通透性测试,可以作为筛选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模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清醒小动物类过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实验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实验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以用于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评价。方法:(1)Beagle犬随机分成:0.5% T-80组、鱼腥草蒸馏液组、含0.5%吐温的鱼腥草注射液组、0.5% HS15组、含0.5% HS15的鱼腥草注射液组。上述各组分别静脉注射给予各自受试药3mL·kg-1。给药后观察动物的反应,给药前和给药后10、30min分别测定血压、呼吸、心率。(2)小鼠或豚鼠分别一次性静脉注射给予不同浓度 T-80溶液、含不同浓度 T-80的鱼腥草蒸馏液、不含 T-80的鱼腥草蒸馏液,Compound 48/80溶液;以上受试物中均含有0.4%伊文思蓝。记录给药后各组动物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的阳性率,按照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采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耳廓伊文思蓝渗出量。结果:含T-80的受试物(0.5% T-80组单独或含0.5% T-80的鱼腥草注射液)给Beagle犬一次性静脉注射后,犬迅速出现类过敏反应,包括面部、口唇、眼结膜和耳部皮肤黏膜红肿、瘙痒,流涎、流泪,步态不稳或跌倒,精神萎靡或嗜睡,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在小鼠和豚鼠上,不同浓度的T-80或含不同浓度T-80的鱼腥草注射液可剂量依赖性地导致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其它不含T-80的受试物给Beagle犬静脉注射后未见类过敏反应,给小鼠和豚鼠注射后未见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反应。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可导致类过敏反应,T-80是其主要的致类过敏反应物质。Beagle犬、小鼠和豚鼠均可作为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实验的动物模型。Beagle犬的类过敏反应与临床高度一致,模型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小鼠和豚鼠的类过敏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该血管反应符合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适用于注射剂类过敏评价的动物模型。方法:小鼠一次性静脉注射含0.4%伊文思蓝(EB)的受试物,以耳廓蓝染发生率和伊文思蓝渗出量作为类过敏评价指标。结果:小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液(NS)、5%葡萄糖注射液(Glu)后,未出现耳廓蓝染,说明无类过敏反应发生。阳性对照物质组胺和Compound 48/80均具有明显的致类过敏反应,可造成耳廓明显蓝染和EB大量渗出。采用临床上可发生类过敏反应的多种中、西药注射剂验证了本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与临床一致。结论:小鼠类过敏反应评价方法敏感、可靠,与临床一致性好,适宜于注射剂临床前类过敏反应评价、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检测、上市产品抽验、致敏原筛选、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研究以及类过敏防治方法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探究三七总皂苷制剂诱发类过敏反应的病理特点以及致类过敏反应的物质基础。采用小鼠类过敏试验模型,适应性饲养1 d后,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5个实验组,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三七总皂苷制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一次性静脉注射含0.4%伊文思蓝(EB)的相应受试物,给药30 min后,记录各组动物耳廓蓝染数,进行耳廓蓝染程度评分,并定量测定耳廓EB渗出量。另做2批动物,只给予相应的受试物,30 min后,取外周血和肺脏,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的细胞因子,肺脏HE染色。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制剂中、高剂量静脉注射均可引起小鼠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耳廓明显蓝染,提示可能有致类过敏的作用。病理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制剂的类过敏反应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明显。组胺、VEGF以及TNF-α的含量在三七总皂苷制剂中、高剂量时明显升高(P <0.05,P <0.01)且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与耳廓蓝染程度保持一致,而IL-6和IL-10含量在三七总皂苷制剂低、中剂量时没有明显升高,当其增为临床4倍浓度8倍剂量时较空白组均明显升高(P <0.05,P <0.01)。其产生类过敏作用可能与组胺,VEGF,TNF-α有关,但可能当其类过敏程度达到一定高的程度时,IL-6和IL-10才可能在类过敏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SHLI)及其中间品(金银花连翘提取物、黄芩提取物)不同浓度对白血病细胞株RBL-2H3增殖和形态的影响,为类过敏细胞模型的建立及药品质量的监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双黄连注射液以体积比1∶16为初始浓度,按2倍梯度稀释至1∶4 096,中间品分别以体积比1∶8为初始浓度,按2倍梯度稀释至1∶2 048,作为受试样品。以各受试样品分别孵育RBL-2H3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各组RBL-2H3细胞增殖活力,并计算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设置不同给药浓度,观察SHLI对RBL-2H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给药浓度的升高,SHLI及其中间品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细胞存活力明显降低。给药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细胞损伤逐渐加重,形态发生明显变化。高浓度SHLI可引起RBL-2H3细胞凋亡。结论:SHLI可抑制RBL-2H3细胞增殖活力,为SHLI类过敏细胞模型的建立,评价SHLI及中间品的安全性及药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纳达合剂对正常小鼠以及阿托品、盐酸麻黄碱诱导的胃肠动力障碍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肌电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取分为正常组,纳达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吗丁啉组。另取12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模型组100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阿托品或盐酸麻黄碱后,分别随机灌胃生理盐水、纳达合剂低、中、高剂量(38,25,25.5,12.75 g·kg~(-1))及吗丁啉进行干预。旨在观察纳达合剂对正常小鼠及模型小鼠胃肠推进率、胃残留率以及胃窦肌电慢波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较,纳达合剂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胃肠推进率,减少其胃残留率,并对胃窦平滑肌慢波肌电的频率和振幅呈现促进效应。与模型组相比较,纳达合剂呈剂量依赖性提高小鼠胃肠推进率,减少其胃残留率,并对胃窦平滑肌慢波肌电频率和振幅有促进作用。结论:纳达合剂具有促进胃肠蠕动、调节胃肌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间接原位移植肝癌裸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人肝细胞癌细胞株Bel-7402间接原位移植,造雄性肝癌裸鼠模型48只,造模后24 h随机分4组即中药复方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FT207化疗组,4周后处死裸鼠,观察正常肝组织、肝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的组织形态情况,并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肝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PTEN 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解剖证实获得100%的成功率,中位生存时间24 d(12~28 d);瘤鼠肝脏PTEN蛋白表达强度癌旁组织最高,癌组织最低,正常肝组织次之(P<0.01)。中药治疗相对于FT207化疗而言可明显增加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中药组组间比较提示中剂量组效果最好(P<0.05或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差别不大。结论:癌旁组织中PTEN的高表达,有可能是机体的应激保护反应之一;适宜的中药浓度与抗癌效果有关;本方治疗肝癌的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PTEN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天舒胶囊对利血平致小鼠偏头痛模型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背部皮下注射利血平0.1 mg·kg-1造模,共12 d,正常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第7天开始ig给予天舒胶囊,剂量分别为生药1.55,4.65 g·kg-1,连续6d,第12天测定小鼠痛阈值,次日摘眼球采血检测凝血时间,取脑部组织分别测定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阳性对照为佐米曲普坦片(0.66 mg·kg-1).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天舒胶囊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延长凝血时间(P<0.01),提高脑部NA和5-HT含量(P <0.05,P<0.01),与阳性药相比,天舒胶囊明显提高脑部5-HT的含量(P<0.05).结论:天舒胶囊对利血平低化5-HT致小鼠偏头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平衡神经递质释放、抑制偏头痛发作期血管过度扩张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李凡  易世红  赵春艳  魏强  王放 《中草药》2002,33(1):52-55
目的:明确双黄连粉针剂体内外抗病毒谱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染料摄入法,检测双黄连粉针剂对不同种病毒的作用,改变给药时间、途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建立病毒性心肌炎、胰腺炎、流感动物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法,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结果:双黄连粉针剂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Ⅲ型、单纯疱疹病毒I及Ⅱ型、柯萨奇病毒B3,A16、新型肠道病毒71型的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埃可病毒6型、麻疹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有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肺炎、心肌炎、胰腺炎的发生,疗效与清开灵相似,优于穿琥宁粉针剂、鱼腥草、莪术油注射液。结论:双黄连粉针剂是一个较广谱的抗病毒针剂,抗病毒作用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