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社区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某社区147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药保健治疗的方法.结合健康教育、饮食保健、生活方式指导和心理护理等社区综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147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显著下降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中医特色社区护理干预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对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4例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选取的34例患者痊愈30例(88.24%),显效4例(11.76%),血糖在不同时间控制在正常范围,带状孢疹消退。结论对社区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消退带状孢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我社区2010年9月~2014年6月的8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调理、运动调理、药物指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并对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在短期内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没有明显改善,从4~6个月后开始显效,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没有并发症出现,控制并改善了血糖与其他指标。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升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社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依照常规治疗服用降糖药物,并根据患者血糖值差异调整用药量。观察组在对照组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方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得到有效控制,且患者在对其疾病的认知与相关行为上比较,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良好疗效,且对患者心理及行为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周泽清 《医学信息》2009,22(9):1853-1854
目的 探讨自理模式及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明显有效于对照法,(均P<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护理模式及人性化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组有效控制血糖变化,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进行健康指导与护理干预的效果,总结指导与干预的方法。方法随机挑选2个社区,将社区糖尿病患者划分为实践组与对照组,对实践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与护理干预,而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以1年为期限进行效果评定与方法总结[1]。结果在病情控制与新增患者方面实践组对比对照组更具优势。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与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与控制患者病情,而且利于避免或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恶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对提高慢性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对35例慢性病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护理等内容的社区护理服务,通过家庭随访观察护理效果及患者对社区护理有效性的信任度.结果 30例慢性病老年患者因病带来的不良后果降低,功能和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社区护理有效性的信任度达100%.结论 社区护理是维护慢性病老年患者健康,降低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和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饮食控制、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以及全面的综合护理,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无近期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心理、用药、运动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维持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善及对血糖控制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96例糖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研究组进行社区干预,另一组未做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及其对糖尿病相关内容的了解,最后通过检测临床血糖值来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遵医行为和疾病了解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效果更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糖尿病传统护理工作中开展社区干预护理在对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疗效更为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从而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疗法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如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在治疗的过程中为干预组患者提供社区综合干预服务,干预的时间为1年。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在血糖指标方面,干预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0.05),干预后差异明显(<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在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定期血糖监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糖尿病病程长,患者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克服不良情绪,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控制好血糖,可有效减少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短期效果。方法2013年6月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采用简单抽样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60例。观察组接受综合医疗干预,不额外施加干预,随访6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水平优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干预是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有效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8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1)。所有患者接受常规门诊治疗时,对照组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值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护理与治疗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助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我院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效果,从而为将来的社区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以问卷方式着重了解患者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生活和饮食习惯、工作压力、家庭环境、服药情况以及患者了解疾病知识的情况.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前后,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SBP、DBP、血压波动故(BPV)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效率100%.结论 社区护理对于控制高血压、延缓和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3个月空腹血糖稳定例数为23例,6个月空腹血糖稳定例数为34例;护理组患者3个月空腹血糖稳定例数为53例,6个月空腹血糖稳定例数为62例;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有利于长期住院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100份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社区护理并建立档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护理,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率,控制率得到提高,能主动配合治疗,自测血压,按医嘱服药,血压明显降低。结论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控制血压,高血压急症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照医嘱行为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5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评价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临床医师嘱咐的内容如合理饮食、控制烟酒、坚持锻炼、作息规律、血压监测、按时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对患者施行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合理饮食、控制烟酒、坚持锻炼、作息规律、血压监测、按时服药等遵照医嘱行为指标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对于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遵照医嘱行为的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使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医疗改革的深入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需求也逐渐增高.本次研究笔者就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需求进行研究分析,基于此提出社区护理干预方面的相关措施,观察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本社区中心定点管理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经过本社区中心的分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饮食管理、药物治疗管理以及躯体活动管理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社会心理管理上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对照中,血压降低或控制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干预护理之后其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压控制效果明显,是一种高效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