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食管植入术后影像学检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人工食管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只植入胸段记忆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的实验动物模型术后所进行X线平片和食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 X线平片清晰显示胸内植入记忆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植入的位置原位固定〉9个月3只;2—3月内脱管3只;〉3个月内脱管4只;管体全部滑至胃内,食管造影连续摄片显示重度新生食管狭窄3只;轻度新生食管狭窄4只,同期介入安放食管支架2只.全组仅见1只发生吻合口细小瘘。无发现其它胸内并发症。结论 ①X线检查是进行人工食管动物实验研究简单且实用的检查方法.②食管造影连续摄片检查方法可为已建立植入人工食管的猪实验动物模型术后的观察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6例异物性食管穿孔患者X线检查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X线诊断方法.方法 搜集我院2008-2010年异物性食管穿孔病例6例,全部6例均做食管造影,其中4例有胸部X线平片,3例做胸部纵膈CT检查.对全组病例X线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全组病例中,X线检查首诊确诊5例,误诊1例.结论异物性食管穿孔X线及食管造影检查可作为主要确诊辅助检查方法,同时要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体征.  相似文献   

3.
背景:前期实验证实镍钛合金人工食管是一种可用于替代被切除食管段,重建食管通道的食管人工代用品。 目的:观察镍钛合金人工食管替代食管术后的组织反应及对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 方法:切除8只小型香猪一段70 mm胸段食管,将镍钛合金人工食管两端分别套入远近端正常食管腔内约   10 mm,在食管与镍钛合金人工食管涤沦连接环作全层连续缝合吻合连接。术后第7天开始应用饮食调控方法调控脱管时间。分别在术后1,2,3,4个月各处死2只带管实验猪进行解剖,观察植入镍钛合金人工食管在新生食管形成过程中的组织反应和对紧密接触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 结果与结论:各时间段植入镍钛合金人工食管原位停留支撑,未见胸内出血、气胸、脓胸、食管穿孔、吻合口瘘等术后邻近组织器官损伤并发症。实验动物带管进食半固体食物无进食困难(Bown'SⅡ级)。解剖所见:壁层胸膜与肺轻度膜状粘连,胸腔内无胸液,新生食管完全包裹人工食管,新生食管与邻近肺、主动脉器官组织轻度膜状粘连,未对邻近肺、主动脉及食管黏膜造成严重损伤,植入周期食管黏膜由食管残端向新生食管中间部再生延伸直到完全覆盖整条新生食管。新生食管组织学所见:镍钛合金人工食管替代食管植入周期的组织反应表现为无菌性炎症反应和异物反应,以术后1个月组织反应最为严重,随后逐渐减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全数字化血管造影机检查的图像质量及X射线剂量.方法 500人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常规拍摄左前斜位加头位或足位,右前斜位加头位或足位,必要时加摄蜘蛛位.结果采取支架植入治疗左前降支狭窄92例,左回旋支狭窄28例及右冠状动脉狭窄45例,冠状动脉微细血管显示佳,管腔内血栓、血管内膜撕裂、支架等显示清晰.结论全数字化血管造影机采集的图像佳,X线剂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血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 ,其中球囊扩张、支架释放造成内弹力板断裂、中膜平滑肌损伤 ,继而血栓形成 ,炎性反应 ,生长因子释放 ,中层平滑肌细胞迁移、增生 ,最终新生内膜形成为其主要机制[1 ] 。本研究将记忆合金支架植入犬股动脉制作再狭窄模型 ,观察支架造成的犬股动脉中膜损伤程度与新生内膜大小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材料 :镍钛记忆合金编织型网格支架 :规格 :Φ4×13mm ;恢复温度 :33℃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记忆合金室提供 )1 2 动物模型制备 :杂种犬 18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8~ 2 2kg。5 …  相似文献   

6.
观察种植界面微区元素改变与种植界面形成的关系。建立并采用种植体动物模型,应用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对界面进行研究。X线平片,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12周时,种植体界面已形成大量新生骨组织。钛合金种植体植入后,12周内,钙元素与磷元素逐渐增加并达到峰值,以后趋于平稳,钛元素含量在植入后2周较高,以后逐渐减少。种植体与机体组织之间只有极薄的一层纤维膜,已达到骨结合标准。钙元素与磷元素在骨结合界面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本研究使用的钛合金种植体在实验条件下植入后,短期内会释放游离离子,但不足以影响骨结合界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组合式人工食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合式人工食管由内中外三管组合而成。硅胶管(内)、不锈钢丝弹簧管(中)和聚丙烯线编织管(外)。用该管代替犬部分食管实验10次,并用大网膜包绕以防止和减少吻合口漏和食管狭窄。  相似文献   

8.
吕鸿斌  张东友 《医学信息》2010,23(5):1477-1477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特征,评估常规X线平片、CT及MR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经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及MR检查的脊柱损伤患者的病例.结果 CT与MR在显示椎间盘病变与椎体内细小骨折线优于X线平片,CT在显示椎弓与椎板骨折上优于X线平片与MR,MR在显示脊髓损伤上优于X线平片与CT.结论 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但最好同时辅以CT检查,明确脊柱损伤的类型.对于怀疑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及时进行MR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血管新生是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新途径。本研究旨在探索建立猪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并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病理检查来证实。方法: 选用小型猪,复合麻醉、开胸、分离左回旋支近段,并安置Ameroid环,利用环内物质吸水均匀膨胀,造成动脉慢性闭塞。第3周及第5周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狭窄及侧支血管生成的程度。5周后处死动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及心肌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最终连续造模成功4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第3周左回旋支近段狭窄明显,第5周完全闭塞并生成侧支血管Ⅱ级。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为慢性心肌缺血所致,缺血区新生血管密度明显大于梗死区及正常组织区。结论: 应用Ameroid建立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实验结果均一、稳定,手术成功率高。模型已生成一定程度的侧支循环,可用于血管新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纳米细菌纤维素膜修复兔颈段食管缺损,探讨细菌纤维素作为人工食管的可行性.制备15例兔颈段食壁长为1 cm,环1/3~1/2周径的全层食管壁缺损的动物模型,利用细菌纤维素膜修补食管缺损.术后观察兔的生存、生活状况,并于术后第8、12 w分别取材,对血液学及移植物行大体、组织学检查,并在术对前每例动物行X线检查.实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