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诊断标准是体位变换为直立后3 min内SBP下降幅度大于20 mm Hg,或 DBP下降幅度大于10 mm Hg.  相似文献   

2.
如众所知,在老年人站立时可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病情恶化。本文旨在就下肢和腹部加压弹力绷带在防治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及其相关症状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对象与方法受试对象为21例患直立性低血压老人,平均年龄70±11岁。均在2次倾斜试验中被诱发出直立性低血压相关症状恶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老年门诊病人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0%,75岁以上者高达30%。老年人的用药和疾病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着重讨论直立性低血压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直立不耐受的主要病因构成和直立倾斜试验的特点。方法筛选我科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初步诊断直立不耐受患者133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后,行直立倾斜试验明确诊断的患者114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7例,统计分析直立不耐受病因及倾斜试验的特点。结果直立不耐受患者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53.5%,老年男性患者阳性率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7%vs 36.2%,P<0.05)。在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患者中,主要病因为直立性低血压(67.2%),其次为血管迷走性晕厥(16.4%)和直立性高血压(16.4%)。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中,80.0%既往有至少1次晕厥发作,其中的87.5%在硝酸甘油诱发试验后出现阳性结果。诊断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中,根据低血压发生的时间,迟发性低血压(3~30min)占41.5%,其次是经典型直立性低血压(30s~3min内)占36.6%,而21.9%的患者提示为早期低血压(30s内一过性)。结论直立倾斜试验是鉴别老年直立不耐受性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老年人直立不耐受的主要病因包括直立性低血压、血管迷走性晕厥和直立性高血压等。  相似文献   

5.
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还研究得不够。本文报告作者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患病率和。肾上腺素能血管反应性进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老人有直立性低血压现象者约占11~33%。有些与用药有关,部分病人是由于自身调节功能减退或丧失。然而不少老人既未用药,自身调节功能又无问题,也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自身调节欠佳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多出现在饭后。老人进食后如果  相似文献   

7.
直立性低血压(OH)又称体位性低血压,虽少见,但可导致严重后果。自1925年Bradhury等首先描述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FOH)以来,对其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已有较多了解。一、正常直立体位时的血液动力改变及生理调节直立位时,约有300~800毫升的血液迅速郁积于下肢,致使静脉回流减少,心排出  相似文献   

8.
直立性低血压是引起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机理包括与年龄有关的生理变化、脱水、药物因素、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失调,但很少有人将维生素B_(12)缺乏与直立性低血压一起描述。本文介绍一例以直立性低血压作为唯一神经系统表现的维生素B_(12)缺乏症。  相似文献   

9.
直立性低血压综合征可能与内脏失去神经支配有关,可导致胃肠和泌尿系统的功能紊乱。本文分析了9例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伴胃肠综合征的研究结果。材料和方法 9例年龄39~71(平均53)岁,男4、女5例。3例患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1例 Shy-Drager 综合征,2例植物神经障碍综合征,2例原  相似文献   

10.
仰卧位高血压常见于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所致的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仰卧位高血压促进夜间钠排泄,促进直立性低血压的形成,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以及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相关的小规模研究均表明,仰卧位高血压患者可能更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上述研究为治疗仰卧位高血压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仰卧位高血压的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国外对直立性低血压在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近况,强调了神经源性或非神经源性病因的确定对直立性低血压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意义,也强调了个体化疗的重要性,指出,目前的治疗仅能减轻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但未能逆转及稳定这种自主神经障碍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2.
答: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诊断标准是体位变换为直立后3min内SBP下降幅度大于20mmHg,或DBP下降幅度大于10mmHg。体位性低血压可见于各年龄段,常见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的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可由多种原因造成,血压调节过程中任何环节障碍,均可能造成体位性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是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通常在体位改变时发生,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其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并且有其相关的不良反应。现对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资料显示其可增加患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等临床事件的发生。现对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神经原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治等方面均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对体位性心运过速综合征及神经介导性晕厥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功能水平对老年直立性低血压(OHP)患者脑缺血症状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75例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脑缺血症状、卧立位血压、Ccr等临床资料,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r与OHP有显著相关性;随着Ccr下降,有症状直立性低血压发病风险有增加趋势,Ccr对OHP的最佳预测节点为50.52 ml/min;进一步分析表明Ccr与卧立位收缩压差值(r=0.977,P=0.000)及卧立位舒张压差值(r=0.264,P=0.022)呈正相关。结论 Ccr与老年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脑缺血相关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卧立位收缩压差值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文摘     
012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患病率和肾上腺素能血管反应性[俄]/…//-2004,82(4).-34~36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还研究得不够。本文报告作者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患病率和肾上腺素能血管反应性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象与方法共选择222例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年龄60~74岁(平均67.1±1.6岁),有发生心血管合并症的高度危险性。设100例年龄为30~74岁(平均54.8±1.7岁)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更年期人群直立倾斜试验的特点,了解其自主神经功能状况,明确患者不适原因。方法筛选到我科就诊临床初步诊断更年期综合征40~65岁患者500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脑血管其他疾病后,行直立倾斜试验476例,统计分析倾斜试验的特点,明确患者不适原因。结果更年期人群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率为53.6%,女性患者阳性率明显大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7%vs. 37.3%,p0.05)。在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患者中,主要为血管迷走性晕厥(80.4%),其次为直立性低血压(14.5%)、直立性心动过速(2.7%)、直立性高血压(2.4%)。女性患者血管迷走性晕厥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7%vs. 29.3%,p0.05)。男性直立性低血压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4%vs. 21.6%,p0.0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明确了更年期人群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及分布类型,明确了不适原因,有助于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9.
shy—Drager综合征,是一种以直立性低血压为主并伴多系统受累的少见疾病。1925年Brudbury等首次报告2例。1960年shy—Drager经病理检查证实有原发性神经系统变性,因而命名为shy—Drager综合征。1969年chokroverty等称其为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文献中尚有原发性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和多系统萎缩症等名称。一、病因病理:shy—Drager综合征是一种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本病可导致中枢和周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病理  相似文献   

20.
直立不耐受是由直立位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患者表现为失去维持直立状态的能力。直立不耐受可分为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有学者认为直立性高血压亦属于此范畴。直立不耐受的最大危害在于引发跌倒, 造成躯体损伤和心理问题。现对直立不耐受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期望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规范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