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38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经过,18例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和预后。结果:12例获痊愈,中度致残1例,轻微神经功能障碍2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的并发症重在预防。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降低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围手术期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结果:脑血管造影证实7例动脉瘤栓塞达100%,其中1例因血管痉挛出现局灶性癫痫小发作,经精心治疗护理,症状消失。结论:术前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比较及并发症。方法:从2003~2008年近五年来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54例,其中开颅夹闭24例(Hunt-Hess分级Ⅰ~Ⅱ级20例,Ⅲ级2例,Ⅳ级2例),共26个动脉瘤。血管内栓塞30例(Hunt-Hess分级Ⅰ~Ⅱ级23例,Ⅲ级5例,Ⅳ级2例),共31个动脉瘤。临床结果按GO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的良好率、并发症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别(P〉0.05)。随访平均12月,Ⅰ~Ⅱ级动脉瘤患者治疗良好率为100.0%(43/43),并发症发生率为4.7%(2/43),Ⅲ~Ⅳ级者分别为18.2%(2/11)和90.9%(10/11),两者相差显著(P〈0.05)。结论: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二者疗效相仿,各有优缺点。动脉瘤患者病情级别越高,治疗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进行血管内栓塞手术,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夹闭治疗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行血管内栓塞手术后,38例治疗成功,1例有好转,1例出现一次性偏瘫。栓塞后立刻行脑血管造影表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手术无死亡病例。对照组行夹闭手术后,8例完全康复、14例手术后恢复良好,2例因手术后出血再次手术,2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症,2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手术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上存在一定优势,可以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9.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围手术期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结果脑血管造影证实7例动脉瘤栓塞达100%,其中1例因血管痉挛出现局灶性癫痫小发作,经精心治疗护理,症状消失.结论术前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围手术期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尽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结果脑血管造影证实7例动脉瘤栓塞达100%,其中1例因血管痉挛出现局灶性癫痫小发作,经精心治疗护理,症状消失。结论术前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的收治的10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栓塞术后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动脉瘤栓塞基础上,给予早期脑脊液置换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头痛、颈强直、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日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早期行脑脊液置换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平均住院日,辅以精心细致的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SA或3D-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32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治疗方案。结果共发现28例33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0例颅内动脉瘤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14例用可解脱铂金弹簧圈(GDC)行动脉瘤栓塞术,6例用可脱性球囊行颈内动脉闭塞术。结论3D-DSA极大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准确、安全和操作方便的特点,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血管内治疗的223例aSA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预后.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年龄、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WFNS分级、是否有血管痉挛、是否发生感染、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有统计学差异.Hunt-Hess分级、WFNS分级、Fisher分级和是否发生感染进入Logistic多因素方程.结论:本组病例中,Hunt-Hess分级、WFNS分级、Fisher分级、血管痉挛、是否发生感染是独立影响aSAH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行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34枚动脉瘤,其中单发26例,2枚4例。结果 34枚动脉瘤中,100%栓塞24枚,95%栓塞6枚,90%栓塞2枚,80%栓塞2枚。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包括微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术后脑梗死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5例;出现偏瘫4例,后经综合治疗后逐渐恢复;死亡1例,死亡原因:因口服抗血小板药并发消化道出血。随访1~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发生。结论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早期手术和及时术后处理对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0年3月-2004年11月,行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34~81岁,平均(66.2±7.3)岁.随访36~92个月,平均(56.0±10.2)个月,每个病例均填写标准化CRF表格,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内漏3例,右肾动脉栓塞1例,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2例,急性左心衰1例,脑出血1 例,术后30天内死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循环衰竭.随访期间内漏2例,死亡2例,分别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和膀胱癌肝转移.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创伤小,恢复快,中远期严重并发症少,对于不能耐受传统外科手术的患者应优先选择腔内修复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开颅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住院时间、动脉瘤残留率... 相似文献
17.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性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46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结果 成功栓塞达100%有136例(93%),栓塞达90%以上9例(6%),栓塞达90%以下1例(1%)。全组手术死亡4例(2.7%);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出血9例,载瘤动脉痉挛4例,GDC外逸4例,血栓形成2例,过度栓塞2例,术后并发壳核高血压脑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15.8%,成功率84.2%。结论 术者对颅内动脉瘤和载瘤动脉解剖关系的正确认识,栓塞技术的提高,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栓塞材料的改进,这些是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原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5例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后3d内先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2例死亡,3例康复。结论术中假瘤过度填塞、术后抗凝过度、过早过频腰椎穿刺、动脉瘤残颈破裂为术后早期再破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思维导图在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进行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30例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护理满意度及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与医师对术前准备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知晓评估问卷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准备总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术前护理总满意度与医师对术前准备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准者中应用思维导图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情率,降低术前准备缺陷率,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思维导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介入处理原则。方法分析我院39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血管内栓塞结果。31例是出血的责任动脉瘤,8例为未破裂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16个,后交通动脉11个,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3例,小脑后上动脉起始部动脉瘤1例。动脉瘤直径1.8~3.0mm,平均直径2.5mm,窄颈动脉瘤33个,宽颈6个。结果 39例患者中35例成功行血管内栓塞,2例单纯支架植入,2例未破裂动脉瘤未能栓塞。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栓塞较困难,应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