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梅斌  陈孝平  刘飞龙 《腹部外科》2006,19(4):218-219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伴脾肿大时行脾切除术的临床意义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不明原因发热伴脾肿大病人43例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行脾切除术,并取肝组织及腹腔淋巴结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结果本组43例中,最终明确诊断者40例,占93.0%。其中,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多见,占60.6%。大部分病人术后均接受了正规化疗,病情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以感染最为常见。脾切除术后1月内死亡2例。结论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发热伴脾肿大的病人,脾切除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尽早施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的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1994年5月~2005年2月232例行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病人的临床资料,对体温>38℃、持续2周以上的56例病人的发热原因及诊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除3例不明原因发热外,其余53例与术后并发症有关,以膈下感染、脾窝积血积液及脾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术后发热的最常见原因。结论全脾切除术后预防脾窝积血积液、左膈下感染以及脾静脉血栓形成是减少术后持续发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性,67岁.于2008-10-22入院.1个月前出现中上腹隐痛不适,未向他处放射,无发热,无腹胀.3d前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脾肿大,左中上腹脾脏内侧见12.0cm×12.0cm×11.5cm液性暗区,壁光整.以"脾动脉血管瘤"收入院.  相似文献   

4.
近 10余年来 ,我科共收治脾切除术后发热 2 1例 ,采用了对因对症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1例中男 19例 ,女 2例 ;年龄 19~ 5 6岁 ,平均34 6 2岁。外伤性脾破裂 11例 ,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 10例。其中行脾切除脾块种植 9例 ,脾次全切除 2例 ,合并其它脏器损伤者做相应处理。脾功能亢进者均行脾切除术 ,其中 8例行门奇断流术 ,2例行脾腔静脉分流术。均由外院转入。发热时间为术后 3~ 4d开始 ,持续 7~ 18d ,平均发热 11 33d。发热最低温度 38℃ ,最高 4 0℃ ,平均 38 72℃。左上腹压痛 16…  相似文献   

5.
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施行单纯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门体静脉分流加脾切除术,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持续性发热达2周或更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就其发病原因分析如下,为临床防治该并发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原因的探讨及处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摘要: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13年间295例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伴脾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80例术后体温高于38.5℃,持续性发热2周以上的发热原因和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除2例发热原因不明外,术后发热均由各种并发症引起,其中门脾静脉血栓形成35例,脾窝积血、积液合并感染20例,左膈下感染7例,肺炎、胸腔积液或积脓5例,术后胰尾部脓肿、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各3例,食管吻合口瘘1例,腹腔感染1例。持续性发热与肝功能分级有关(P<0.01),与术式无关(P>0.05)。门脾静脉血栓形成与术式选择无关(P>0.05)。结论 门脾静脉血栓形成及脾窝积血、积液或感染是术后持续性发热的主要原因。防治各种感染及改善肝功能可有效地减少术后持续性发热。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充血性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水平及不同脾切除术后的改变,探索脾肿大、血小板、PA-IgG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4例脾肿大伴脾亢患者血清PA-IgG水平。结果 脾肿大伴脾亢患者的PA-Ig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P〈0.01),而血小板值低,PA-IgG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4747,P〈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脾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1995—2005年收治12例脾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纳差、消瘦、左上腹痛。脾肿大伴贫血。B超、CT检查均提示脾肿大,其中11例示脾内占位病变。6例手术治疗,术后均予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另6例保守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均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工作。结论脾肿大伴发热、纳差、消瘦、左上腹痛、贫血等时,应考虑该病可能,尤其是合并脾外结核者。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价值但无特异性。对孤立性或某些多发性脾结核,不能排除脾脏恶性肿瘤时,手术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达到治疗目的。无论手术与否,均应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9.
脾大部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大脾亢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脾大部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大脾亢的疗效。方法 对26例肝硬化脾大脾亢病人行脾大部分切除加断流术,术后1年内随访,观测门静脉压力和直径、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学、血小板相关IgG(PAIgG)及残腺大小的变化。结果 脾大部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门静脉直径缩小,残脾显像良好,无明显增大,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骨髓像大致正常,PAIgG下降,随访1年见脾亢明显改善或消  相似文献   

10.
全脾切除术后早期发热的诊治体会(附2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切除术至今仍然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脾肿瘤、脾囊肿 ,某些血液病及一些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手术。切脾后发热不仅造成病人的痛苦和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 ,也常常由于疗效不佳而困扰外科医师。现介绍和分析我院自 1986年以来的 2 0 9例脾切除术后早期发热病例的诊疗体会。临床资料我院自 1986年以来施行的全脾切除术 2 2 6 3例中 ,术后 3d至痊愈出院期间体温超过 38℃者计为发热 (术后 3d以内及体温低于 38℃者皆不计入 ) ,发热病例数共 2 0 9例 ,占 9 2 4 %,其中男性 12 6例 ,占发热病例的 6 0 3%;女性 83例 ,占 39 7%…  相似文献   

11.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for treatment of splenomegaly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BACKGROUND: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presents an advantage over open splenectomy, resulting in shorter hospital stay, decreased blood loss, and fewer 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plenomegaly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 contraindication for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however, in the hands of an experienced surgeon, this technique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splenomegaly. METHODS: Record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for splenomegaly between 2000 and 2003, performed by a single surgeon in three community-based hospitals, were reviewed and demographic, 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data compiled. Preoperative diagnoses included B cell lymphoma, hemolytic anemia, an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RESULTS: Seven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and 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for splenomegaly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Splenic weights ranged from 410 to 3,100 g, and average operative time was 86.6 minutes. Estimated blood loss ranged from 50 to 350 ml; average hospital stay was 4.4 days. Tw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e, postoperative bleeding and superficial wound breakdown, were noted. CONCLUSIONS: Laparoscopic and 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splenomegaly.  相似文献   

12.
手助腹腔镜及开腹脾切除巨脾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HALS)和开腹切除(OP)巨脾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0年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大于20 cm脾脏行HALS和OP的临床疗效。结果大于20 cm的巨脾切除术患者41例,21例为HALS手术,20例为开腹脾切除手术。HALS组的中转开腹率4.7%。HALS和OP组的平均出血量为227 mL和887 mL(P=0.01),平均输血为0和0.6单位(P<0.05)。HALS组的住院时间比OP显著为短(4.3 d vs.8.4 d)(P=0.001)。并发症发生率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ALS是一项安全和有效的巨脾(大于20 cm)切除技术。相比开腹脾切除其住院时间更短,出血及输血更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3.
^18F-FDG PET/CT显像在探查不明原因发热病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发热持续3周以上(包括1周住院时间),体温超过38.3℃,经过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1].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复杂,而且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因而成为临床实践中富有挑战性的课题[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组织内T、B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方法 收集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巨脾标本13例,术后8年穿刺获取残脾标本13例,另设外伤性脾组织13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T、B淋巴细胞分布并计数.结果 T、B淋巴细胞在残脾组分别为(59.769±9.429)个/10-5像素面积、(10.822±1.938)个/10-5像素面积;巨脾组为(34.715±3.497)个/10-5像素面积、(2.369±0.664)个/10-5像素面积;对照组为(48.229±14.869)个/10-5像素面积、(6.844±0.807)个/10-5像素面积.残脾组与巨脾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脾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单位面积T、B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提示残脾的免疫功能可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神经纤维分布与密度变化,评估残脾保留的价值。 方法:选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行脾大部切除并残脾腹后固定术患者13例,收集患者术后切取的巨脾组织,以及术后8年穿刺获取的残脾组织,另取外伤性脾组织13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神经肽Y(NPY)和神经丝蛋白200(NF 200)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及密度。 结果:3组脾组织NPY和NF200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部位大致相同,但两者在巨脾组织中的密度明显较高。红髓部分的定量分析显示,巨脾组织NPY与NF200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明显高于残脾组织和正常脾组织(均P<0.05),而两种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残脾组织与正常脾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巨脾大部切除术后残脾神经纤维分布及含量与正常脾大致相同,提示解除高压环境后,残脾神经功能能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宏基因组学和培养组学技术对米氏克雷伯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原检测、分离和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对2019年7月1日收治的1例米氏克雷伯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主动脉层术后持续间断发热,经抗真菌治疗后效果不佳,经宏基因组学测序联合培养组学技术分离病原提示疑似米氏克雷伯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调整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卡泊芬净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发热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后出院。结论:米氏克雷伯菌感染较少见,且易误诊为其他克雷伯菌,应用宏基因组学联合培养组学技术可尽早明确该病原所致感染,以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8年8月-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患者18例(术后体温〉38.5℃,持续性发热2周以上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原因不明外,术后发热均由各种并发症引起,以门、脾静脉血栓形成和胰尾损伤最常虬。持续性发热与肝功能分级显著相关(P〈0.01)。结论门脾静脉血栓形成及胰尾损伤是术后持续性发热的主要原因,防治门脾静脉血栓形成及改进手术方式可有效地减少术后持续性发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