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耘庆 《医药导报》2004,23(3):0170-0171
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7例分成治疗组37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腺苷蛋氨酸注射用灭菌粉末1 0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3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治疗4周,停药1周,然后再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T BiL)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有效率89.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0.0%(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5d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和分析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情况。方法 72例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菌栀黄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以及疾病症状,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合并山莨菪碱治疗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腺苷蛋氨酸合并山莨菪碱之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苦黄注射液对照组,其中以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组之疗效尤为明显;治疗组之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之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腺苷蛋氨酸合并山莨菪碱对乙型肝炎高胆红素患者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菌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菌栀黄颗粒,6d后统计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1%,治疗组为10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72h胆红素下降值、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所需天数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菌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菌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97例病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菌栀黄注射液治疗),检测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及观察平均治疗天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胆红素的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菌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对慢性乙型肝炎并发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9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在保肝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将腺苷蛋氨酸1 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持续4周;对照组不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79%)高于对照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7,P<0.01).结论 腺苷蛋氨酸对慢性乙型肝炎并发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菌栀黄与妈咪爱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菌栀黄静脉滴注和妈咪爱口服.结果 治疗5 d时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83%,对照组达82.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妈咪爱与菌栀黄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安全,可明显缩短病程并预防核黄疸发生.  相似文献   

9.
柯伟群  黄小池  肖勇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1):1114-1115
目的 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的 133例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 ,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组降低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对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7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5天。结果:治疗组降低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愈天数明显缩短(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可缩短平均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为(8.46±2.5)d短于对照组的(10.86±2.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相对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胆红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且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肝、降酶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 0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苦参碱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苦参碱能明显改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高玉卿 《中国药业》2009,18(6):55-56
目的探讨茵栀黄与妈咪爱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11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静脉滴注和妈咪爱口服。结果治疗5d时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83%,对照组达82.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妈咪爱与茵栀黄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安全,可明显缩短病程并预防核黄疸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管癌并梗阻性黄疽患者在进行根治术的同时应用腺苷蛋氨酸对临床症状、体征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51例行根治术的胆管癌并梗阻性黄疽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对比,观察静脉滴注腺苷蛋氨酸对患者症状、体征和肝功能的影响。结果应用腺苷蛋氨酸能明显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疲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胆管癌并梗阻性黄疽患者根治术后应用腺苷蛋氨酸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黄疽消退,加快胆红素的排泄和肝脏酶谱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茵栀黄注射液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70例 ,其中对照组 34例 ,采用蓝光照射 ,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 36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 10mL·d-1+ 5 %GS 2 0 0mL ,ivgtt×10d。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胆红素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菌栀黄注射液可促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消退 ,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黄鹏  曾绮丹  童锋 《中国药师》2014,(1):114-116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1 g,po,tid,布拉酵母菌250 mg,po,q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和96%,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5d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治疗肝硬化黄疸的疗效。方法肝硬化黄疽患者共46例,治疗组(23例)用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13.15mg/(kg·d),口服,Bid或Tid]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1000mg/d,静脉滴注)治疗,不使用甘草酸制剂等保肝药;对照组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其余药物基本相同。疗程2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均有好转,治疗组TBi1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硬化黄疸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刘志远 《淮海医药》2014,(6):539-541
目的观察联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3例,采用西医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处理;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3 d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3 d后经皮黄疸仪测定胆红素(TBIL)水平,对照组(112.1±10.5)μmol/L,治疗组为(94.3±9.1)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83.8%。结论在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明显缩短黄疸清退时间,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