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研究了四君子汤在辰、戌时辰治疗“脾虚证”对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其昼夜节律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峰相位在08:40,“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下降,节律性消失,节律中值及振幅显著降低;辰时治疗能显著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恢复其节律性,提高节律中值及振幅;戌时治疗能够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总体水平,但对其节律性的恢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观察研究了四君子汤在辰、戌时辰治疗“脾虚证”对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及其昼夜节律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P<0.01),峰相位在08:40,“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下降(P<0.01),节律性消失(P>0.05),节律中值及振幅显著降低;辰时治疗能显著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P<0.05),恢复其节律性(P<0.01),提高节律中值及振幅;戌时治疗能够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胃泌素总体水平(P<0.05),但对其节律性的恢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饥饿、酒醋及大黄等综合方法塑造“脾虚证”大鼠模型,并经四君子汤在辰、戌两时辰治疗,观察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昼夜节律变化,以便从时间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脾虚证”的时间病理学特征以及药物择时治疗的不同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总体水平下降(P<0.05)、单胺递质节律中值也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且振幅降低、峰相位偏离正常,5-羟醋酸吲哚节律消失。经四君子汤在辰、戌两时辰治疗后,大鼠脑内单胺递质(多巴胺除外)总体水平较造模组明显提高(P<0.01或P<0.05),其节律中值也显著上升(P<0.01或P<0.05)。其中,辰时治疗组为部分单胺递质振幅升高,而戌时治疗组各单胺递质振幅均升高,峰相位也较辰时治疗组更接近对照组,其5-羟醋酸吲哚节律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提示:造模组“脾虚证”大鼠脑内单胺递质总体水平低下,昼夜节律消失。予以四君子汤可使大鼠“脾虚证”大鼠模型复健,从择时治疗结果看,戌时比辰时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外源性褪黑素对大鼠体温及活动度昼夜节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正常光照条件下,24h连续记录大鼠的体温及活动度的变化,以不同剂量褪黑素在不同的昼夜时间给药观察体温和活动度节律的变化。结果 大鼠的体温及活动度存在昼夜节律性,给药后昼夜节律性不消失;但体温振幅减小,中值降低。黑暗中期给药后,峰值位相显著延迟;活动度振幅增加,中值显著降低,峰值位相延迟。结论 外源性褪黑素不能使体温或活动度的昼夜节律消失,而只是改变昼夜节律的参数。褪黑素可分别调节体温和活动度的昼夜节律,但对活动度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大鼠体温及活动度昼夜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外源性褪黑素对大鼠体温及活动度昼夜节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 正常光照条件下,24h连续记录大鼠的体温及活动度的变化,以不同剂量褪黑素在不同的昼夜时间给药观察体温和活动度节律的变化。结果 大鼠的体温及活动度存在昼夜节律性,给药后昼夜节律性不消失。但体温振幅减小,中值降低,黑暗中期给药后,峰值位相显著延迟;活动度振幅增加,中值显著降低,峰值位相延迟。结论 外源性褪黑素不能使体温或活动度的昼夜节律消失,而只是改变昼夜节律的参数。褪黑素可分别调节体温和活动度的昼夜节律,但对活动度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确证褪黑素(Melatonin;MT)在内源性生物钟系统中的作用。方法笔者观察了切除松果腺及注射MT对糖皮质激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免疫功能、痛觉敏感性和体温等生理指标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切除松果腺使皮质酮的昼夜节律曲线的中值升高,振幅变小,峰值位相后移;使下丘脑内r氨基丁酸、天冬氨酸昼夜节律的中值下降,振幅变小,使谷氨酸递质的峰值位相后移。振幅变小,使外周血WBC数、淋巴细胞百分率、T细胞百分率、血清溶血素昼夜节律的中值下降,振幅变小,峰值位相后移;使痛觉敏感性昼夜节律的中值升高,振幅变小。注射MT则对抗切除松果腺产生的影响,使正常鼠及松果腺切除鼠皮质酮的昼夜节律中值下降,达峰时间提前;使r氨基丁酸、天冬氨酸昼夜节律的中值升高,并使谷氨酸节律的峰值位相提前;使WBC、淋巴细胞百分率,T细胞百分率,血清溶血素昼夜节律的中值提高。结论MT对体内不同生理节律指标的节律参数产生影响,校准内源性固有节律,使其与环境周期一致,可能起到内源性授时因子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体温昼夜节律特征.方法:根据CFS诊断标准及临床研究大纲筛选20例CFS患者,配对筛选29例健康受试者,应用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进行24 h核心体温动态检测,分析节律特征.结果:①两组体温都存在明显昼夜节律(P<O.001)且组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FS患者的体温节律紊乱特征是振幅减小和峰相位后移.结论:CFS具有内源性病理节律改变机制(体温调控系统功能减弱及内源性兴奋点后移),这一机制可能是CFS患者广泛存在持续疲劳、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情绪异常、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观察了正常和佐剂性关节炎家兔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昼夜节律的变化,观察即刻电针足三里后和疗程电针“足三里”后对其节律之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家兔血浆NE存在着一定的昼夜节律变化,模型家兔节律的中值、振幅、峰相位都有改变,呈病理性节律波动,即刻和疗程电针治疗后,上述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疗程电针后节律恢复更好,正常家兔即刻电针后,节律消失,但疗程电针后节律恢复正常。说明针刺能影响外周NE的正常和病理性昼夜节律波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观察了正常和佐剂性关节家兔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昼夜节律的变化,观察即刻电针足三里后和疗程电针“足三里”后对其节律之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家兔血浆NE存在着一定的昼夜节律变化,模型家兔节律的中值,振幅,峰相位都有改变,呈病理性节律波动,即刻和疗程电针治疗后,上述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疗程电针后节律恢复更好,正常家兔即刻电针后,节律消失,但疗程电针后节律恢复正常,说明针刺能影响外周NE的正常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佐剂性关节炎家兔血浆5-羟吲哚乙酸(5-HIAA)昼夜节律变化,以及即刻和疗程针刺对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家兔血浆5-HIAA含量存在着昼夜节律波动;模型动物血浆5-HIAA含量降低,峰值前移,呈病理性的昼夜节律波动;即刻针刺后5-HI-AA含量升高,但振幅降低,节律消失;疗程针刺后中值升高,振幅加大,峰相位出现,节律有所整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