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舌诊是中医的重要诊疗手段,随着现代舌诊研究的不断深入,舌诊信息化技术也参与到证候的研究和疗效评价之中。通过对近15年的文献查阅,本文从舌诊指标信息化研究、舌诊信息化在中医证候诊断中的应用以及舌诊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中的应用3个方面展开综述,总结舌诊信息化技术在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展望舌诊信息化技术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及评价方法将为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与特色,详细阐述了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古今演变以及中医证侯疗效评价研究的原则和理念,并具体介绍了本团队通过系统复习、采纳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等方法分别在病证结合模式和单一证候模式下研制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构想与结果,同时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冀以为证候类新药疗效评价研究带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医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中医证候分类思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着重讨论疾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原理,对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不能真实反应中医疗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阐述证候分类方法、证候分类与疗效的相关性,探索基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新思路与方法,提出通过对比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证候特征,发现中医治疗方法的有效适应证候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新药研究的关键之一是临床疗效的评价,而疗效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科学合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论治,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主要模式。西医学疾病评价标准、实验室检查指标固然可以借鉴,但更要重视能反映中医药诊疗优势和特色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辨证论治”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对疾病的诊疗特色,证候疗效即是从中医药角度对中药新药疗效进行评价[1]。笔者试图通过对证、病疗效相关性的探讨,为证、病结合临床模式及其评价提供依据,进而为建立单独以证的疗效评价为模式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思路或参考。1证候疗效研究的重要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和临床体系的重要支撑,贯穿于对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疗效评价的全过程。“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患者整体病理状态的概括,具有整体、综合、动态和多样性的特点,关系到合理地确定试验病证、选择相应的效应结局指标[2],是中医有别于现代医学诊疗体系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同时也是对其理论体系的检验,要重视“证候”疗效的研究。根据证候选择治疗措施是提高中医疗效的重要前提,故评定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时,不应缺少反映证候改善程度的指标,尤其在评价中药复...  相似文献   

5.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证候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研究是中医研究的敏感问题,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同样面临着证候研究和评价的关键问题.近年来,中药新药研究临床试验中医证候评价方面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试验的方法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具有可重复性.但是,关于中药临床试验证候评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中药新药临床适应证候的合理选择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全面、合理地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的特点方面存在的困惑与困难,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模型评价是动物模型发展的基础,是体现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重复性、客观性、公认性的首要环节。系统生物学是以系统论和实验、计算方法整合不同级别的生物信息研究生命系统内各组成成分的构成,以及特定条件下各组分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研究。作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桥梁,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证候本质、中药复方疗效物质基础、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等中医药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秉承中医传统医疗特色的前提下,通过探寻疾病特点与证候表征的客观内涵,综合更多的生物学信息与模型动物的生理、病理特点,系统生物学改进了模型评价标准中原有的缺陷,进一步规范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体系。本文梳理了中医证候模型评价研究现状以及系统生物学的核心特点,借鉴系统生物学运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核心优势,总结了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中的应用,扩展其应用的特色内涵,探讨系统生物学促进中医证候模型评价体系规范性发展的可行性,为推进中医药标准化的进程及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医证候疗效指标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慧  梁伟雄 《新中医》2008,40(6):113-115
临床疗效是中医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范围内中医药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加,中医临床疗效的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也越来越重要.以往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内容随意性、评价方法科学性低等问题.为了规范中医临床研究中证候诊断与疗效评价的相关内容,证候评价指标被纳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价体系中.但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证候构成要素及其权重的设计缺乏足够的依据,随意性较大;②过分强调证候改善的价值,认为即便主要疗效指标没有改善,也可仅根据证候的改善肯定药物的临床疗效;③完全摒弃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部分,套用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逐一进行分析,并尝试寻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证候"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学问题是制约中医学广泛应用与国际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患者的主诉症状对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至关重要。课题组前期研制的MYMOP汉化版量表虽然在疾病疗效评价中凸显了优势及效能,但在证候疗效评价中仍存在不足。基于MYMOP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研究模式,结合中医理论,拓展MYMOP汉化版量表的中医证候内容,形成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构建以患者主诉症状为主体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体系,以使中医药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9.
证候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候疗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研究中,但证候疗效评价的内容、指标与评价方法在中医药界并未形成共识.针对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评价问题,从目前"证候疗效"评价的内容、主要指标与证候疗效的加权平均积分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证候疗效"评价中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有证候判定规范、证候疗效评价、证候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等的4个主要领域,但其共同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中医证候结构表征,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针对中医证候的结构表征研究,以脾气虚证候的发生规律为切入点,通过理论推证结果与临床数据分析结论相互印证,来揭示证候的结构特征,建立起了中医证候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挖掘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数学科学基础,在证候基础研究上体现出中医理论的自身规律与临床诊疗特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候类中药的研究是近几年中药创新研究的热点,但评价证候类中药的临床疗效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对证候命名达成共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制作合理、公认的证候诊断量表和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是研究客观化的前提;构建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是减少不同研究异质性的方式。采用基于注册登记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以证统病研究和病证结合研究,可以进行证候类中药主治优势病种的筛选及治疗特定证候最佳中药的筛选;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可以严格验证方-证-病-效的关系;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个体进行方证相应研究,及证候类中药新药和辨证论治比较研究,以探寻证候类中药的合理性及中医辨证论治的意义。最后,结合循证目标成就量表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构建以个体化评价为基础,证候疗效评价为主的综合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云涛  邓庆平  罗翌 《中医杂志》2012,53(5):390-392
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相关证候研究多是专家经验和个人经验的总结,对急危重症中医证候规律及中医病机的认识尚不清晰,临床研究亦多是经验治疗的病例报告或简单的临床病例观察,疗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认为今后的研究应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发病急、病情重),考虑伦理学影响,找准切入点,明确研究目标,开展急危重症证候、证候变化规律及病机的探讨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研究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核心。中医体质辨识作为最具临床操作性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被认为是绘制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基础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建立中医体质状态标准曲线,将证候调控规律研究确立的状态演变曲线与之拟合并综合分析,明确体质对中医证候的干预方法与影响因素,从而实现中医临床疗效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量表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在特殊的基质基础上,以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为中介,以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为契机而触发的心身疾病。我们参照世界上公认的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原则和方法,结合中医证候学特色,研制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量表,并经过评价后,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表现,为该病的诊断和中医证候诊断以及疗效判定提供了科学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人文特征与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碧芳  刘建平 《中医杂志》2007,48(4):314-316
从中医学理论的形态结构、思维模式、整体观念及治疗思想探讨中医学的人文特征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用研究人文特征的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循证医学定性研究方法对中医证候规范化和标准化,阐述生命质量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选择能够体现中医自身治疗特色与疗效优势的评价指标,使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由经验走向科学。  相似文献   

16.
何伟 《中草药》2015,46(14):2173-2176
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是对上市前证候疗效评价的必要补充,由于研究阶段及研究目标的转变,注定其需要在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而考虑中医药证候理论的学术特色,围绕证候疗效评价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分析证候疗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改变当前证候疗效评价研究现状的迫切需求。通过分析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类型及层次,阐释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的现状及需求,进而提出重视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症状学研究,包括症状单元研究、规范症状表述、症状筛选及优化等,借鉴有效性登记式研究设计,结合探讨因果关系研究理念等,以期对建立中药上市后证候疗效再评价方法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量表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及分析,发现现行基于量表的中医疗效评价缺乏统一标准,证候积分量表在统计评价方面存在弊端,且部分量表存在缺乏中医特色、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构建中医全证候量表的思路,系统、全面地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对疾病各个维度进行证候评价与记录,并引入视觉模拟评分进行量表的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匹配测度的中医临床证候判别与证候疗效评价方法。方法结合中药治疗肝炎肝硬化临床数据资料及其现有证候评判标准,建立肝炎肝硬化"理想证型",应用相似匹配测度算法进行中医证候的判别研究,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结果中药治疗肝炎肝硬化后,每种证候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和分布特点。同时,进一步通过比较每位患者前后相似匹配测度差值,发现中药用药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但2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相似匹配测度方法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将中医证候分析从定性向定量转化,为中医临床证候研究和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具有中医内涵的偏头痛疗效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构建具有中医内涵的偏头痛疗效评价体系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按照疗效评价研究的方法学,对偏头痛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血瘀证候积分、心境状况变化在偏头痛疗效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应将中医证候评价纳入到具有中医内涵的偏头痛疗效评价指标中。  相似文献   

20.
证候目前已作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症状与体征量化后的中医证候记分近些年来已广泛用于评价中医药干预效果。但因其存在所测量的结局层面定位不清、诊断与评价属性混淆、证候动态变化测量困难等关键科学问题未能解决而备受争议。着力研究并逐渐解决这些关键科学问题,是挖掘证候疗效评价的科学内涵,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