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漏斗胸是小儿最常见胸壁畸形,约占小儿胸壁畸形90%以上。对漏斗胸实行外科治疗已有70年历史人先后经历了胸骨翻转术、胸骨悬吊术及胸骨上举术等。胸骨上举术由于操作安全、简便,对患儿打击小,效果肯定,已成为治疗小儿漏斗胸的主要术式。但对固定方法、固定材料的选择以及内固定的保留时间各家不尽相同,我院采用胸骨上举,胸肋V型截骨科氏针内固定治疗漏斗胸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病人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除1例出现气胸l伤口感染外,其余七例病人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详见下表人手术操作患儿平卧,经…  相似文献   

2.
吴骏  曹辛  洪伟  白强  海波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4):144-145
目的探讨小儿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采用胸骨上举术、胸骨后钢针固定术治疗中、重度小儿先天性漏斗胸63例,微创漏斗胸矫正术(Nuss术)治疗漏斗胸11例。结果74例患儿均顺利手术,畸形矫正满意。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诊,克氏针及钢板留置时间均为2-3年,现已有45例拔出克氏针,仍保持满意的矫形效果。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刘峻  童继春 《首都医药》2007,(20):37-38
目的探讨胸骨肋软骨抬举术,新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的经验。方法1999年1月~2006年2月,采用胸骨肋软骨抬举术,新胸骨翻转术治疗小儿漏斗胸12例,成人漏斗胸1例,随访6月~6年,内容包括胸廓外形,临床症状,胸部X线正侧位片等。结果无手术死亡,除1例出现伤口愈合延迟外,矫形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术后漏斗胸指数<0.2。结论胸骨肋软骨抬举术,新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近、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改良胸骨翻转术治疗小儿漏斗胸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约  黄益民 《江苏医药》1996,22(8):536-537
采用改良胸骨翻转术治疗小儿漏斗胸34例,术后一年X线复查胸骨和椎体间距均增加5~8cm,仅1例胸骨断端骨不连,余术后效果满意。>1岁患儿均耐受此手术,而且心肺功能恢复和胸廓外形的矫治均获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Nuss方法矫正漏斗胸患儿68例.结果 68例病儿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 ~ 55 min,术中出血量5 ~10 ml.术后住院天数约6~8d,矫形效果评定62例为优,6例为良,差0例.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 ~21个月,均无明显不适,无钢板移位,矫形效果满意.结论 非胸腔镜辅助下改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恢复快,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不同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优缺点。方法应用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11例,带上下血管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9例。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效果满意,术中翻转胸骨片血运丰富,术后长期随访,无复发。结论与带上下血管蒂胸骨翻转术相比,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具有手术简便、安全、治疗效果满意、术后无复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何小霞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515-2516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漏斗胸行胸骨后钢板抬举固定矫治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小儿先天性漏斗胸患儿13例进行全麻经胸腔镜下行胸骨抬举术,采用小切口、微创方式行胸骨抬举,然后以钢板内固定.结果 13例患儿术后均痊愈出院,均无肺不张、纵隔感染及反常呼吸等并发症出发生.所有患几经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胸廓外观满意,心肺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合理止痛以及正确的康复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改良胸骨翻转术治疗成年人漏斗胸的手术效果和经验。方法先天性成年人漏斗胸19例,漏斗胸系数在0.25~0.3之间。11例患者应用游离胸骨翻转术矫治,8例行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结果19例患者术后胸壁外观及患者的自觉症状均满意。随访1~5年,胸廓外形均呈正常平坦,心脏复位,活动耐量改善。结论采用游离胸骨翻转术与带血管蒂胸骨翻转术矫治成年人漏斗胸仍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但后者操作复杂、费时。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辅助微创NUSS改良术治疗小儿特殊类型漏斗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微创NUSS改良术治疗小儿特殊类型漏斗胸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和临床初步经验。方法NUSS改良术治疗小儿特殊类型漏斗胸17例,扁平胸型漏斗胸11例,不对称型漏斗胸6例。胸腔镜辅助下行微创手术16例,合并肺囊肿同时开胸行右肺下叶尖段切除术1例。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16例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微创手术时间30min,1例先用胸腔镜观察肺部病变同术前CT,开胸行肺切除后同时放支撑架矫形,时间60min。早期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时一侧伤口出现缝线反应1例,于术后4个月提前取出支撑架,复发。结论微创NUSS改良术治疗小儿特殊类型漏斗胸的手术方法安全可行,尤其对扁平胸型漏斗胸、不对称型漏斗胸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矫形满意,大龄儿童不受年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直肌带血管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的理论依据、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治疗10例漏斗胸的经验,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和术后管理要点。结果:10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畸形矫正满意。结论:腹直肌带血管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是一种安全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微创改良胸肋抬举术治疗漏斗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胸肋抬举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漏斗胸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漏斗胸患儿50例,男35例,女15例。其中不对称漏斗胸11例,合并肋缘外翻畸形8例。均行微创改良胸肋抬举术,即胸壁纵行小切口,长3~5cm,V型横断胸骨保留其后骨膜连续完整,间断切除肋软骨,保留骨膜连续完整,折叠、缩短缝合肋骨骨膜,抬举并固定胸骨,从而矫治漏斗胸。结果术后胸骨平均抬高3.1(1.5~5.0)cm,平均胸脊距为6.2(4.0~9.7)cm。随访3~24个月,漏斗胸均获矫正,8例肋缘外翻畸形矫正满意,仅1例患儿遗留胸壁不对称及扁平胸。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改良胸肋抬举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漏斗胸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儿童漏斗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8例漏斗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微创Nuss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预后良好。结果微创Nuss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且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发热是对抗疾病的一种复杂生理学反应,涉及细胞因子介导的体温升高,急性期反应物的生成,内分泌和免疫学系统的激活。内生性致热原和众多体温中枢调节介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体温调节网络,负责机体的体温调节平衡。发热是小儿临床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小儿解热药大多具有副作用,所以了解发热的基本机制,开发安全有效的小儿解热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栓塞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过。结果:患儿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胸痛、咯血的症状,D-二聚体>20 mg/L,经检查明确存在肺栓塞,经抗感染、激素抑制炎性反应,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抗凝等治疗,患儿症状明显好转,复查D-二聚体降至1.1 mg/L。随访复查胸CTA未见肺栓塞征象,肺内病变吸收。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胸痛、咯血、D-二聚体升高,需注意肺栓塞的发生,早期诊断、积极抗凝治疗是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经Nuss手术及Ravitch手术治疗的先天性漏斗胸患儿手术前后的免疫指标,对比研究两种手术方式对漏斗胸患儿术后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漏斗胸手术,其中行Nuss手术40例(Nuss组),Ravitch手术40例(Ravitch组),2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天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术前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IgG、IgA、IgM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检测显示Nuss组患儿血清IgG、IgA、IgM含量较Ravitch组患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uss组中,术后7d血清IgG、IgA、IgM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Ravitch组中仅IgA含量在术后7d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IgG和IgM术后7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uss手术较Ravitch手术创伤性小,患儿术后机体免疫力恢复较早,更有利于患儿康复;免疫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评估漏斗胸患儿术后手术疗效及预后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3例胸骨骨折和连枷胸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连枷胸的手术治疗均采用巾钳重力牵引外固定术,胸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严重胸部骨折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早期积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张永胜 《北方药学》2011,8(6):50-51
目的:探讨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患者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7岁1个月(2岁1个月~21岁).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0~90min;术中出血1~2ml,均恢复顺利;患者均用钢支撑架;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9d;随访9~12个月...  相似文献   

18.
马胡赛  李晓良 《中国医药》2012,7(11):1412-1413
目的 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胸骨骨折致连枷胸患者手术内固定的必要性、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16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胸骨骨折致连枷胸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实施骨折内固定手术.结果 手术内固定后16例患者疼痛显著减轻,手术时间(2.4±0.6)h,胸壁稳定,呼吸功能早期恢复,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胸骨骨折致连枷胸患者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 hospital-supervised program of chest physical therapy improves lung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s, twenty-four children (4 with Kartagener?s syndrome, 12 with 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and 8 with 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 average age 11.2 +/- 3.2 year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 one-month hospital-supervised program of chest physical therapy (13 patients) or to a control group (11 patients) that continued unsupervised chest physical therapy at home. Lung function was assessed before the program, and one and 12 months after. At the one-month assessment, thoracic gas volum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upervised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s. At the one-year assessment,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upervised group than in controls. A supervised program of chest physical therap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lung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