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的表达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生存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突变型P53或Bcl-2蛋白阳性表达组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突变型P53与Bc-一2蛋白阳性表达均与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HIT和突变型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两者潜在的相互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检测FHIT和突变型P53蛋白在63例NSCLC和12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NSCLC组织FHIT阳性率(42.9%)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75.0%);FHIT表达与病理分级(r=0.358, P<0.05), TNM分期(r=0.314, P<0.05)及淋巴结转移(r=0.380, P<0.05)相关. 突变型P53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52.4%)高于正常肺组织(8.3%);突变型P53表达与TNM分期(r=0.391, P<0.05)及淋巴结转移(r=0.250, P<0.05)相关,与病理分级无关联性. FHIT与突变型P53蛋白在63例NSCLC中表达相关(r=0.258, P<0.05). 结论: P53突变和FHIT表达下调对NSCLC发生、发展均可能起重要作用, 在其病变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两条途径, 并可能相互交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的表达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生存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突变型P53或Bcl-2蛋白阳性表达组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突变型P53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均与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KAI1/CD82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KAI1/CD82和P53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KAI1/CD82及P5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KAI1/CD82蛋白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6%,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56%。KAI1/CD82与NSCL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癌组织中的KAI1/CD82低表达与P53高表达之间有相关性。结论KAI1/CD82低表达和P53蛋白的高表达在NSCLC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KAI1/CD82和P53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测、恶性程度评估和预后判断。P53可能参与调控KAI1/CD82在肺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PTEN、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NSCLC组织(鳞癌50例,腺癌25例;高分化18例,中分化34例,低分化23例;按临床TNM分期:Ⅰ+Ⅱ期50例,Ⅲ+Ⅳ期25例;有淋巴结转移45例,无淋巴结转移30例)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PTEN、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表达差异以及相关性.结果:①肺癌标本中PTEN、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36/75)、53.3%(40/75),正常肺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5%(19/20)、0%(0/20).②二者在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均未呈现组织学分型(鳞癌、腺癌)差异(P>0.05);PTEN在高、中分化组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0.05),P53在不同分化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Ⅰ~Ⅱ、无淋巴结转移标本中的表达分别高于Ⅲ~Ⅳ组和淋巴结转移组,P53在Ⅰ~Ⅱ、无淋巴结转移标本的表达分别低于Ⅲ~Ⅳ组和淋巴结转移组;③PTEN、P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43,P<0.05).结论:PTEN、P53可以作为肺癌预后的评价指标,二者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可能相互拮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蛋白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NSCLC癌组织标本及20例良性病变中p53、ER的表达。结果p53总阳性率为52.3%(33/63),其中鳞癌阳性率为55.2%(21/38),腺癌阳性率48.0%(12/25),而20例良性病变中均未检测到p53阳性表达。ER总阳性率为74.6%(47/63),其中鳞癌阳性率65.8%(25/38),腺癌阳性率88.0%(22/25),在20例良性病变中均无ER表达。p53、ER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p53和ER在NSCLC中的表达可视为两个独立的因素并以各自独立的方式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在ER表达阳性的病例中,临床上辅以内分泌治疗可奏效。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P53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端酶活性表达和P53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PCR-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S-P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端粒酶活性高低,P53蛋白表达均与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测定NSCLC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P53蛋白表达对探讨NSCLC发生、发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肝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和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术后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即用型两步法SupervisionTM)检测肝癌组织中DC标志蛋白S-100的表达;从肝癌组织中分离浸润性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面分子表达,并用RT-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IL-10、TGF-β1和VEGF-AmRNA.结果:肝癌组织中DC的数量少,高分化肝癌组织中DC浸润数量[(27.22±15.38)个/HPF]高于低分化肝癌[(11.92±8.56)个/HPF](P<0.01);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表面分子如CDla、HLA-DR、CD80、CD86和CD54等MHC-Ⅰ、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存在低表达或不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mRNA水平上,IL-10、TGF-β1和VEGF-A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缺陷,与肝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β防御素2(HBD-2)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阶段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以及树突状细胞(DC)在肺癌组织的浸润程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探讨HBD-2表达和树突状细胞浸润与肺癌免疫的关系。方法(1)免疫组化法(Envision法)测定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HBD-2表达,同时对其在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分期肺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2)以S100蛋白作为DC特异性标记蛋白,采用Envision法测定S100阳性细胞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浸润密度,同时分析HBD-2与DC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HBD-2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均较正常组织高(P〈005);(2)HBD-2在鳞癌组织内表达较其他非鳞癌组织高(P〈O.05);(3)HBD-2在不同的临床阶段的肺癌组织中表达相似(P〉0.05);(4)DC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HBD-2与DC在肺癌组织的分布,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HBD-2在肺癌组织的表达含量与DC的浸润有关。结论在肺癌组织内存在高水平的HBD-2蛋白表达,其表达程度与癌组织DC的浸润有关,提示HBD-2可能通过趋化未成熟的DC而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IP-1表达及其与树突状细胞浸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 IP-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经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7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M IP-1的表达。结果:(1)肺癌细胞胞质及胞膜表达M IP-1,同时检测到肺癌组织中有CCR1和CCR7阳性树突状细胞的浸润。(2)肺癌组织中CCR1,CCR7及M IP-1表达和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M IP-1的肿瘤细胞及CCR1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Ⅲ~Ⅳ期患者表达M IP-1的肿瘤细胞及CCR1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3)肺癌组织中M IP-1阳性细胞表达率和CCR1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和CCR7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 IP-1表达和肺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CR1,CCR7的表达关系密切,推测M IP-1可能影响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和趋化功能并参与肺癌的免疫逃逸和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2.
膀胱尿路上皮癌突变型P53表达和微血管密度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突变型P53(mP53)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50例BUC患者膀胱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mP53蛋白表达及MVD测定,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P53的表达和MVD在正常人和BUC患者膀胱黏膜中差异非常显著(P〈0.01);它们与BUC患者年龄、肿瘤多发无关,与BUC的病理分期、分级及复发显著相关(P〈0.01);浸润型肿瘤组较表浅型肿瘤组mP53阳性表达率高(P〈0.05),MVD也高(P〈0.01);mP53阳性表达组及高MVD组复发率高(P〈0.01)。结论:BUC组织中mP53的表达及MVD与BUC的病理分期、分级及复发显著相关,两者均为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标记物,对评估BUC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浸润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浸润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消化胃癌组织,分离细胞后进行免疫组化S-100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研究15例胃癌组织中DC的浸润及其表面分子表达与胃癌病理分期的关系,并通过RT-PCR技术分析了IL-10、VEGF和TGF-β1等免疫抑制因子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DC的数量少,而且其表面分子如MHC 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B7-1和粘附分子ICAM-1等呈低表达或不表达,DC的数量及其表面分子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期负相关.免疫抑制因子IL-10、VEGF和TGF-β1在胃癌细胞中有高水平的表达.结论:提示胃癌组织中DC的浸润及表面分子表达与胃癌病理分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膜结构伸展刺突蛋白(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不同病理特点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50例正常非肿瘤组织中Moesin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中Moesin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oesin阳性表达率为90.00%(90/100),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0%(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esin在TNM不同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标本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Moesin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esin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肺癌分期和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 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84例(化疗组40例和非化疗组44例)N SCLC中P-gp、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4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者的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gp、p53和VEGF在N 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70.23%和67.9%;P-gp与VEGF呈正相关(χ2=10.805,r=0.360,P=0.001),P-gp与p53无相关性(χ2=138,r=-0.047,P=0.637),p53与VEGF呈正相关(χ2=9.288,r=0.333,P=0.002);化疗组中P-gp、p53和VEGF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Cox显示:临床分期、P-gp、p53和VEGF与N SCLC的预后有关(P<0.05)。结论:P-gp、p53和VEGF检测对肺癌患者化疗效果、预后的判断具有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16蛋白在64例NSCLC及癌旁1~2cm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胞浆,部分同时出现了于胞核,P16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率为40.6%,在癌六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4.4%,与NSCLC的分化程度及患者术后生存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及有无局部淋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 IL)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标本中APR IL mRNA的表达情况,其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PR IL mRNA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最高,癌旁组织次之,正常肺组织最低(P<0.05)。且APR IL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肺癌肿块大小和病理细胞类型无关(P>0.05)。结论:APR IL在肺癌发生和促进其淋巴结远处转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强勇  杨楠  张雷  李鹏  刘凯  吴海卫  申翼  李忠东 《重庆医学》2016,(28):3956-3958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microRNA-152 (miR-152)的水平,探讨其与NSCLC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61例NSCLC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miR-15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NSCLC组血清miR-15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其表达量与患者吸烟史和TNM分期有关,有吸烟史的NSCLC晚期的患者表达更低(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iR-152的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0.752~0.889),临界值取0.48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80%和90.20%.结论 NSCLC患者血清中miR-152表达低,且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miR-152可能作为NSCLC诊断的特异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以及60例癌旁肺组织中Survivin 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75%(55/80),在NSCLC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为41.6%(25/60),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不同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转移和分期以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非小细胞性肺癌微血管密度和P53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和P53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未经放、化疗的NSCLC手术标本7例,应用FⅧ-Ag抗体和P53单抗分别免疫组化检测MVD和P53。在200倍视野下,每张切片计数5个血管最丰富区的微血管密度,取其平均数(a-MVD);在P53蛋白阳性表达密度区计数600个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数。结果:a-MVD值在P53蛋白阳性表达计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