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本处理方法对血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草酸钾-氟化钠真空采血管、肝素锂真空采血管、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3种不同的采血管内,分别在2、4、6、8、24、48、72、96 h测定葡萄糖浓度,观察血液葡萄糖在3种不同采血管中及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将同一份标本置于3支相同的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内,置37℃水浴箱30、60、90 min后,观察37℃水浴时间对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肝素锂抗凝血浆、草酸钾-氟化钠抗凝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P<0.001),肝素锂抗凝血浆、草酸钾-氟化钠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放置4 h后,葡萄糖明显降低;氟化钠抗凝血浆放置96 h内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P>0.05);血清葡萄糖浓度随标本放置37℃水浴箱时间延长,葡萄糖浓度降低得越多。结论血清葡萄糖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浆,并且随标本放置的时间及置37℃水浴箱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得越多,血液标本处理方法对血清葡萄糖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血浆、全血对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肝素锂真空采血管、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2种不同的采血管中,全血标本用肝素锂抗凝,分别在2、4、6、8、24、48、72 h测定葡萄糖浓度,观察葡萄糖结果在3种不同标本类型的差异及在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 肝素锂抗凝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血清、全血葡萄糖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放置4 h后,葡萄糖明显降低;全血标本葡萄糖下降速度最快.结论血清、全血葡萄糖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浆,并且随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得越多,血液标本的类型对葡萄糖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3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的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方法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草酸钾-氟化钠真空采血管、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内,分别在2、4、6、8、24、48、72、96h测定血液葡萄糖,观察血液葡萄糖在3种不同采血管中及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普通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氟化钠抗凝血浆、带促凝剂分离胶血清葡萄糖。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在4h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8、24、48h的血清葡萄糖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化钠抗凝血浆放置72h内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但在96h后葡萄糖浓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胶血清放置96h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浓度可稳定4h,氟化钠真空采血管血浆葡萄糖浓度可稳定72h,分离胶采血管中血清葡萄糖浓度在室温下至少可稳定96h,建议实验室使用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抽血后标本放置时间及标本预处理对葡萄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30例到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门诊进行常规葡萄糖测定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血糖测定。结果 8h后草酸钾/氟化钠抗凝血浆血糖降低最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血浆血糖降低最大。即时血糖测定结果表明,血清测定值较草酸钾/氟化钠抗凝血浆测定值低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能及时对血液标本进行血糖检测时,推荐优先选取血清作为血糖检测标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样本管血液葡萄糖结果随放置时间的影响。[方法]我们对35例受检者在全自动生化仪上分别测定其真空血清管及真空草酸钾-氟化钠抗凝管、带分离胶真空管及一次性塑料管在放置不同时间后的葡萄糖浓度。[结果]一次性塑料管的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延长下降最明显,真空血清管的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延长下降较明显,带分离胶真空管的葡萄糖浓度及真空草酸钾-氟化钠抗凝管的葡萄糖浓度在6h内测定值与草酸钾-氟化钠真空抗凝管的血糖即刻测定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如果标本有血液葡萄糖检测项目,最好采用带分离胶真空管或草酸钾-氟化钠真空抗凝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血浆能否替代血清用于血液透析后病人的常规生化检验。方法对92例血液透析后病人同时用普通真空采血管、分离胶/促凝剂管和肝素锂抗凝管各抽取血液3ml,记录普通管和分离胶/促凝剂管在37℃水浴箱中血液凝固的时间,再用离心后分离胶/促凝剂管中的血清和肝素锂抗凝血浆同时进行生化检测,将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透析后病人血液样本在普通管和分离胶/促凝剂管中37℃水浴,完全凝固的时间分别为92±11.2min和68±8.6min;K~+、Na~+、Cl~-、Ca~(2+)、Mg~(2+)、CO_2-CP、Bun、Cr、Phos、UA十项生化指标浓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可代替血清对血液透析后病人样本进行生化检验,提高了检验效率,为病人抢救和治疗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种真空采血管中的血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佛山市中医院2013年11~12月门诊患者中同时要抽肝素抗凝血、氟化钠/EDTA-K2抗凝血、分离胶促凝血的静脉血液标本,立即离心(3000 r/min,5 min),分别在室温(22℃)下放置0、1、2、4、6 h,4℃冰箱放置24、48、72 h 后检测血糖浓度,观察血糖浓度在3种不同真空采血管中及在放置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氟化钠/ EDTA-K2抗凝血浆的0 h 血糖值最低,分离胶促凝剂促凝血清血糖值浓度最高,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素钠抗凝真空采血管、氟化钠/ 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分离胶促凝剂真空采血管中的血液标本的血糖分别可稳定4、24、48 h (P >0.05),而分别在各自稳定时间之后,血糖浓度各管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鉴于实验统计得出该三种不同的真空采血管对血糖的稳定时间的不同,同时结合三种管的使用特点,建议肝素钠抗凝血用于需要紧急检测的血糖或含血糖组合项目的生化标本检测,同时抽取肝素钠和氟化钠/ EDTA-K2两管抗凝血液用于住院部患者上述项目的生化标本检测,而分离胶促凝血标本用于门诊患者上述项目的生化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血浆分离管用于血氨检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选择20例健康成年人静脉血,分别将1.5 mL血液注入到肝素锂抗凝血浆分离管、EDTA-K2抗凝管、惰性分离胶管以及肝素抗凝管四种不同的真空采血管中,离心分离后将所得的血清或血浆用干化学法进行血氨即刻测定,然后研究它们在25 oC(室温)的保存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氨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另外,再选20例健康成人静脉血标本,用同样的方法探究相同血液标本即刻检测及标本常温放置1 h后再进行离心检测,分析四种不同真空采血管的血氨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①肝素抗凝管与肝素锂抗凝血浆分离管的血氨检测即刻结果较为接近(P>0.05),且略低于EDTA-K2抗凝管及惰性分离胶管内的血氨检测结果,但四种采血管即刻检测结果间两两比较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离心分离后常温保存时,EDTA-K2抗凝管的血氨检测结果不断升高,放置1 h即有显著变化。而肝素抗凝管、分离胶管组以及肝素锂抗凝血浆分离管组的检测结果较为接近,常温放置1 h开始升高,2 h有显著变化(P<0.05)。③肝素管与肝素锂抗凝血浆分离管的标本未离心分离常温放置1 h后的血氨检测结果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DTA-K2抗凝管和惰性分离胶管的1 h检测结果则与即刻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分离管在血氨检测的实际应用中兼具肝素抗凝管与惰性分离胶管的优点,是临床血氨标本采集的优良选择。  相似文献   

9.
血标本放置方法及时间对血清葡萄糖浓度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标本放置方法及时间对血清葡萄糖浓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取40例门诊患者标本于普通真空采血管内,分别在离心后即刻及离心后放置4℃冰箱,2、4、6、8、12、24、48、72、96h测定普通采血管内(测至24h)及吸出血清管内葡萄糖浓度,观察放置时间对血清葡萄糖浓度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普通采血管4℃冰箱放置8h后,血清葡萄糖浓度明显降低,放置12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管4℃冰箱放置96h血清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标本及吸出血清后放置4℃冰箱2h、48h内测定葡萄糖浓度可不影响检测结果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真空负压采血管内含肝素锂抗凝剂、促凝剂留取标本对测定离子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30例用含肝素锂抗凝剂及含促凝剂的真空负压采血管留取的静脉血液标本进行血清离子钾、钠、氯、钙4种离子含量测定.结果 肝素锂抗凝剂、促凝剂两种真空负压采血管的标本所测定钠、氯两种离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钾、钙两种离子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素锂抗凝剂真空负压采血管留取静脉血液标本测定钾、钙离子结果低于促凝剂真空负压采血管留取的标本所测定的结果.建议做钾、钙离子测定时应用促凝剂真空负压采血管留标本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样采集管,不同存放时间及不同存放温度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用普通真空采血管、促凝真空采血管、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各抽取两管静脉血,将同一受检者的相同采血管分别分入室温组和冷藏组,编号并于室温放置0.5h离心,离心后立即将冷藏组置于冰箱,并检测室温组Hcy浓度;同时立刻吸取每例受检者普通真空采血管及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血清及血浆200μL于1mL EP管并置于2~8℃冰箱冷藏保存,为分离组。在离心后3、6、9h测定室温组及冷藏组Hcy浓度,测定完成后选取冷藏组普通真空采血管及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继续在冰箱中放置为未分离组,并在24、48h测定分离组与未分离组Hcy浓度。结果 4种采血管标本的Hcy即刻值血清标本高于血浆标本(P0.05)。同组相同采血管放置3、6、9h与各自即刻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测定时间比较同种采血管室温组与冷藏组的Hcy浓度结果,9h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及时分离血细胞层,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和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血浆中Hcy浓度在2~8℃下,48h结果与即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血样采集管,不同存放时间及不同存放温度都会影响循环酶法Hcy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中血样在离心前放置的时间对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102例志愿者的血样,将同一患者标本分别置于4管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和4管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内,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血样在放置0、30、60、120min后离心,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血样凝固后离心,分别放置0、30、60、120min后和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一同测定葡萄糖浓度。结果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中血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随离心前放置时间增加而降低,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中样本葡萄糖浓度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中血样离心前放置时间对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有影响,放置时间增加会导致测定值降低。  相似文献   

13.
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中的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采集的血糖标本,按其浓度与放置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血管中的变化趋势。方法(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用美国BD公司的SSTⅡ惰性分离胶真实采血管采样的66例血糖标本、实验组按血糖浓度分为小于8mmol/L、8~11mmol/L之间、大于11mmol/L三组,并按采血后1、2、4和6小时分为四组并测定各组血糖浓度。(2)以同样的分离胶管采集血液标本31例,先作取血后的首次血糖测定,然后按采血后72小时再测定其血糖浓度。测定数据分别作方差分析,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保存的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在6小时内的变化不明显,72小时内的血糖浓度变化也不大,表明3天内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的稳定性良好。结论分离胶血液真空采血管可在72小时内用于对血液葡萄糖的分离保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采集的血糖标本,按其浓度与放置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血管中的变化趋势.方法 (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对用美国BD公司的SSTⅡ惰性分离胶真实采血管采样的66例血糖标本、实验组按血糖浓度分为小于8mmol/L、8~11mmol/L之间、大于11mmol/L三组,并按采血后1、2、4和6小时分为四组并测定各组血糖浓度.(2)以同样的分离胶管采集血液标本31例,先作取血后的首次血糖测定,然后按采血后72小时再测定其血糖浓度.测定数据分别作方差分析,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样、保存的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浓度在6小时内的变化不明显,72小时内的血糖浓度变化也不大,表明3天内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的稳定性良好.结论分离胶血液真空采血管可在72小时内用于对血液葡萄糖的分离保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观测血液标本中葡萄糖的稳定性,为葡萄糖测定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NaF管、肝素钠管、凝胶促凝管采集血样在室温或4℃放置不同时间后分离血浆(清)测定葡萄糖。血清标本在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后测定葡萄糖,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室温下肝素钠管中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NaF管中葡萄糖浓度在前90min下降与肝素钠管中一致,90~180min葡萄糖浓度保持稳定。凝胶促凝管中葡萄糖浓度在前60min下降与在肝素管及NaF管中一致,但60~150min葡萄糖浓度下降较前两管慢。血清标本在室温下至少保持3h稳定。凝胶促凝管在4℃放置葡萄糖浓度至少保持3h不变。结论防止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最有效的途径不是使用NaF管采血而是将血样低温保存或及时分离血清(浆)。  相似文献   

16.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肝素锂抗凝血浆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份新鲜肝素锂抗凝全血标本立即离心分离血浆,按即时,1、2、3、4、5 h测定血糖,并与即时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标本放置1 h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本放置2 h以上的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肝素锂抗凝全血血浆标本,室温放置1 h对血糖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为了保证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血糖标本应在抽血后1 h内完成血糖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素锂与EDTA-K2抗凝血浆对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以期在临床上采用血浆代替血清进行生化检测。方法将同一血液样品放置于无抗凝剂的采血管、肝素锂抗凝管和EDTA-K2抗凝管,在同一时间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比较分析。结果 16项肝素锂、EDTA-K2抗凝血浆与血清样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0.800、P〉0.05);11项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2〉0.800、P〉0.05);4项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0.800、P〈0.05),检测以上指标时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3项肝素锂与EDTA-K2抗凝血浆与血清相关性差(r2〈0.800)。结论大多数指标可以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部分亦可用EDTA-K2抗凝血浆代替血清,但是需要建立相应的回归关系或者血浆参考体系,少数样品不宜用血浆代替血清或者只能采用血浆进行检测。临床检测用血浆代替血清,在提高检测效率以及避免患者多次多量采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可能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分析前因素,以提高HbA1c检测质量.方法 选择3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的志愿者,设置不同血液标本采集、贮存、放置、分离条件,用HITACHI76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A1c(胶乳凝集法).结果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肝素锂抗凝血测定的HbA1c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草酸钾/氟化钠抗凝血测定结果与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28 ℃、标本放置48 h后测定与2 h内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7 ℃、标本放置24 h后测定结果下降5.0%,48 h后下降9.1%;抗凝血标本静置3 h与2 000 r/min(离心半径12.4 cm)离心2、5 min分离血细胞层测定HbA1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离心1 min的分离标本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操作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标本采集、运输、贮存和标本前处理,这样才能保证HbA1c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真空采血管不同时间检测电解质的结果。方法对6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普通真空采血管、促凝真空采血管和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进行同时采血后,放置0.5、1.0、2.0h时进行K+、Na+、Cl-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采血后0.5、1.0、2.0h的K+检测结果与普通真空采血管、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试管采血后的其他电解质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测定电解质指标时,特别是急诊标本,可采用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进行检测,但因血浆K+与血清K+有差异,需注明标本类型方便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测定ASO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142例患者静脉血标本,将每例标本3 ml分别注入市售普通试管和肝素锂抗凝管中,于同一仪器上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ASO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素锂抗凝血浆与血清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测定A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