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某高校女教职工2002~2006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洁  刘海净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4):4882-4884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发现女教职工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一般妇科疾病的普查方法,连续5年为全院女教职工进行普查。结果:妇科疾病的总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宫颈糜烂及附件盆腔炎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0岁以下生育期女性患妇科疾病率较高。结论:加强妇女病普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提高女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某高校连续3年的在职职工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该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2018年连续3年参加体检的某高校在职职工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对体检结果进行概括总结。结果高脂血症检出率由2016年的31.54%降至2018年的26.78%,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由2016年的10.50%升高至2018年的13.25%,胆囊息肉检出率由2017年的4.62%升高到2018年的7.6%。高血压、肝囊肿和窦性心动过缓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结果均显示男性的健康状况更加不容乐观。高尿酸血症、ALT升高和窦性心动过缓在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异常情况检出率均存在年龄组间差异。结论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分析结果,引导重点人群的血压监测、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饮酒等意识,加强完善职工健康管理和健康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3.
杜鹏辉  张贻凤  王虹 《中国校医》2012,26(7):553+555-553,555
目的了解高校已婚女教职工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我校每年一次的已婚女教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女病普查率平均为79.00%,检出率平均为57.23%;常见妇女病前4位分别是乳腺疾病、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结论我校已婚女教职工妇女病患病率高,尤其是乳腺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广泛宣传妇女保健知识,重视每年的妇女病普查普治,以预防和减少妇女病的发生,提高女教工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异常分布情况,为高校教职工的保健提供指导.方法 对某高校教职工2009-2010年心电图异常情况及分布作统计分析.结果 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23.42%.老年组心电异常检出率达52.16%,中青年组为10.01%,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该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和方向。方法对常州工学院2012—2013年1020名在职教职工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013年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12年,而脂肪肝检出率为4项检查中最高,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检出率在40~49岁最高,高血糖在4项检测结果中检出率最低,高血压检出率在40~50岁阶段开始增多。结论该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对各个年龄段高校教职工的宣教,提升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度,进行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素养,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和2014年某高校参加体检的教职工作为对象,重点对健康体检结果中的血压、血糖、血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高血脂和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43.19%和22.08%,明显高于2005年的14.41%和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5年和2014年高血糖检出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校教职工血压、血糖、血脂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高血压和高血脂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检出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应加强健康教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健康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高兰英 《中国校医》2014,28(4):256-257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情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某高校2010年与2012年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2824人次健康体检疾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糖、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等检出率逐年增加。结论某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高校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重视教职工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8.
王莉  兰艳芝 《职业与健康》2011,27(20):2353-2355
目的了解示范高中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健康促进对策,为示范高中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年豫南某省级示范高中教职工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教职工健康检查的异常检出率为71.19%,男女异常检出率无差别(P>0.05),其中检出最高的是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5.71%;其次是高血压,为14.76%;高血脂、高血压和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各年龄组总异常检出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呈增加趋势(P<0.01)。结论某示范高中教职工健康状况欠佳,应加强示范高中教职工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教职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丁继侠 《中国校医》2011,25(3):204+206-204,206
目的研究高校教职工脂肪肝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法分析2010年教职工体检结果。结果2010年体检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为41.27%,处于较高水平;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在60~69岁。结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重视每年的体检,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观念及习惯的干预,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祖媛  郑丰 《中国校医》2013,27(1):29-30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的患病情况,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桂林市某高校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将2005年、2010年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随着年龄的升高,2005年、2010年桂林市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都升高;2010年与2005年相比高血压、高血糖总检出率都升高,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林市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患病率有增高趋势,需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降低高血压、高血糖发生,从而有效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校中青年教职工健康状况,为高校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某高校1 597名中青年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中青年教职工检出率居前3位的疾病是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23.54%,22.92%和20.60%。男性中青年教职工5种常见疾病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且随年龄增加,常见疾病检出率有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中青年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种慢性疾病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控制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高血压等慢性生活方式病患病率的效果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参与健康体检的社区居民和单位干部职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3年以后,再对这些人群体检时进行健康知识、健康行为测试,并对其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和单位干部职工6项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17.22%和7.34%;6项有益健康行为正确率分别提高了4.55%和3.38%;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下降了7.42%和12.49%。结论慢性病与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通过健康知识教育、干预不良生活习惯,可有效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某高校女教职工妇科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提高职业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护女性健康.方法 对某高校611名女教职工的常规妇科检查、宫颈涂片、乳腺外科、妇科B超检查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1名参检人员中,有487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患,占参加体检人数的79.71%.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宫颈炎、阴道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占患病人数的84.81%.结论 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疾病患病率偏高,应定期体检,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4.
某高职学院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学院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航空技术学院741名教职工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于前5位的疾病是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粘血症、超重,检出率分别为30.77%、27.80%、14.17%、13.09%、13.09%;在统计的10种主要疾病或异常中,退休教职工检出率均高于在职教职工(p〈0.05)。在职职工的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高尿酸、高粘血症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退休教职工的高粘血症、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高职学院教职工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应启动实施人才健康工程,加强健康教育,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胜利油田高中毕业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指导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各项规定及其分类方法,对胜利油田1999~2008年参加高考体检学生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8年累计体检33591人,完全合格的2394人,合格率为7.130%合格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同年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报考专业受限者31187人,专业受限率为92.84%.不同年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合格率(8.12%)高于女生(6.63%),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1);报考专业受限率为92.84%,考生受限的主要原因是视力低下和身高不足,分别占受限人数的82.61%和11.30%。不合格考生10人,不合格率为0.03%;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病或其它器质性疾病。[结论]胜利油田高考生体检合格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合格率较低,而报考专业受限率逐年升高。考生视力低下极为严重。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提高综合素质应做为当前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而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夏春燕  陆艾玲 《中国校医》2012,26(6):460-462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教职工预防保健水平。方法对2010年643名40岁以上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异常总检出率前5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结论高校40岁以上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代谢性疾病是威胁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且出现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工作压力大、作息时间无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在客观上影响了教职工的健康。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引导教职工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开展定期体检等预防疾病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本院职工健康状况及一般生活方式,明确当前职工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探讨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院职工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体检有心血管病变、肝胆疾病、泌尿系疾病、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乳腺疾病和妇科疾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体检人数最多的2010年体检情况分别从性别、年龄、专业类别、生活方式、个人性格特征以及经济收入与各类疾病(症状)检出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三年体检各类疾病(症状)检出率未见明显差异,疾病(症状)检出率排位基本一致;性别、年龄、专业类别、饮食习惯等是本院职工疾病(症状)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从饮食和体育锻炼方面提高职工健康保健意识,积极创建无烟环境,对中老年职工加强健康监控和开展多种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某部休干机构离休干部的患病情况以及应采取的保健对策。方法:认真查询并准确记录受检者的病史,检查其一般状况、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超声心动图、血管及腹部B超、心电图以及胸腹部CT检查等。结果:本组全部离休干部共查出17种疾病,总患病数为532例次,平均每位离休干部患5.3种疾病。按照总检出率高低对前3种疾病进行排序依次为:高血脂病、排泄障碍与冠心病。结论:高脂血症与排泄障碍是休干机构离休干部的最主要疾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保健措施能够有效增强离休干部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非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健康知识与行为现状和健康内容与传播渠道需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和重庆市等4地省县两级非卫生系统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随机抽取在职工作人员900名,开展健康知识和需求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知识、行为、健康内容需求和喜爱的传播渠道。结果调查对象对"低焦油卷烟不比普通卷烟危害小"的知晓率为59.78%。16.22%的调查对象体检间隔时间超过2年;30.40%的调查对象每周运动次数少于1次,省级单位工作人员的活动频次少于县级单位(P〈0.01);18.24%的调查对象现在吸烟,省县两级工作人员的吸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外,调查对象最喜爱的健康知识获取渠道主要有健康知识讲座(40.07%)、健康咨询活动(23.33%)和网络(16.29%)。结论非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部分健康知识存在认识偏差,对体检和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应当利用他们喜欢的传播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哈尔滨医科大学在职女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为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采取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统一体检表格,将体检结果录入Excel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女教职工健康水平不高,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危害最大,脂肪肝、高血脂不容忽视。同时妇科疾病患病率很高,高达95.17%,宫颈炎和乳腺增生检出率最高。结论提高高校女教职工的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学校和本人的多方协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做体检,不断提高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