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培养ICU专科护士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提高ICU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能力,调动ICU专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方法:在ICU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确定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及指标,制定了ICU三级护理人员划分的标准,成立ICU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实施"三定、三不定"的检查方法。结论:ICU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及ICU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能力,同时也调动了ICU专科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形成了规范的ICU专科护士持续培养框架。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适合宁夏的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的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包括6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和51项三级指标;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5。[结论]构建的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宁夏ICU专科护士的培训、评价、适用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及内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确立设有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9个组成的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结论: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使培训机构作为自评的依据、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培训效果的工具,对加强ICU专科护士队伍建设、确保ICU专科护士培训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医疗队伍素质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专科护士培养和使用的模式。方法:根据调查所得的ICU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将ICU护士的核心能力分为四个层级,制定ICU专科护士的成长阶梯和使用计划。结果:ICU专科护士带动了ICU病区护理质量的提升。结论:建立持续性的、逐级递进的阶梯式教育培训系统是有效的ICU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定科学、实用的建立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护理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提高护理管珲质量.方法 按层次分析法拟定基础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人员状况、培训条件、培训过程、培训效果),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形成的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新指标体系内容具体、合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为培训基地及卫生行政部门合理评价培训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北京市三级医院ICU专科护士培养基地ICU专科护士培训、工作现状。方法 :自行设计ICU专科护士培训现状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北京市17家三级医院39个ICU专科护士培养基地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三级医院ICU专科护士培养基地ICU总床位数为1582张,截至调查结束,完成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共801人;被调查的39个基地中,有28个基地(71.8%)建立了专科护士执业工作制度;12个基地(30.8%)在ICU护士参加北京护理学会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前有院内系统的ICU护士培训。被调查基地基本都重视专科护士工作(94.9%),而只有26个基地(66.7%)对专科护士工作有评价制度;专科护士经资格认证培训后,其科研能力提升,可以有较多机会参加带教、学术交流。结论 :北京市各ICU专科护士培养基地均重视专科护士培养工作,但专科护士的比例仍较低;院内ICU护士培训不规范,专科护士认证后的管理不完善,专科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支持措施不足,认证体系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产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汇总分析各国家及地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要求,构建产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咨询表,选取医科大学产科护理教育者、三级甲等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专家、赴港培训1年并取得中国香港医管局颁布的产科专科护士证书的广东省助产专科护士、卫生行政部门护理专管专家共40名进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调查。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05,熟悉系数为0.840,判断系数为0.774;经过两轮咨询后确定的临床产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7条,二级指标24条,三级指标49条;专家咨询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3,信度Cronbanch’sα系数为0.871。结论产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分一、二、三级指标共80个条目,经检验,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信度较高,对产科专科护士的评价、培训、考核、准入等均可提供可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黑龙江省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 ICU医疗及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通过统计计算确定了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确立了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112个三级指标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结论 ICU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对规范ICU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及考核方式,合理地评价ICU护士专科培训的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促进培训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Delphi法对我国心血管专科护士准入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为心血管专科护士的选拔、培养、考核、评价等提供客观的参考标准,为湖北省心血管专科护士制定培养内容、质量评价等提供参考,促进心血管专科护理发展.[方法]选取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构建心血管专科护士准入指标体系;应用Excel2000软件统计分析指标变异系数和均数等,通过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0.6.0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心血管专科护士准入评价体系为-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63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专业理论0.3182、专业技术0.3182、专业特质0.3182、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0.0455;二级指标中心血管常用诊疗护理技术权重最高(0.2121),其次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相关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个人发展能力权重依次排在最后.[结论]心血管常用诊疗护理技术是心血管专科护士准入指标体系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专科护士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继续教育和个人发展能力等水平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Delphi法对我国心血管专科护士准入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为心血管专科护士的选拔、培养、考核、评价等提供客观的参考标准,为湖北省心血管专科护士制定培养内容、质量评价等提供参考,促进心血管专科护理发展。[方法]选取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构建心血管专科护士准入指标体系;应用Excel 2000软件统计分析指标变异系数和均数等,通过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0.6.0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心血管专科护士准入评价体系为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63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专业理论0.318 2、专业技术0.318 2、专业特质0.318 2、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0.045 5;二级指标中心血管常用诊疗护理技术权重最高(0.212 1),其次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相关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个人发展能力权重依次排在最后。[结论]心血管常用诊疗护理技术是心血管专科护士准入指标体系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专科护士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继续教育和个人发展能力等水平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旨在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为框架,检索国内外文献,整合临床实践和患者个体需求,设定指标条目池,结合半结构访谈法确定咨询内容,最终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67%和100%,权威系数为0.897和0.900,判断系数为0.956和0.962,熟悉系数为0.838和0.83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9和0.226。最终构建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即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104项三级指标。结论 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全面、实用,可作为客观和量化的质量评价工具,有效指导护士的临床实践,促进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儿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要求,构建儿科护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研究组通过查阅文献及小组讨论,构建出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及问卷,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一级指标为专业态度、护理实践、评判性思维、疾病信息管理、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共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66个;各级指标及总体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682,0.600,0.616,0.608。[结论]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分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共92个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可对儿科临床护士的评价、培训、考核、准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郑杏  杨敏  高伟  李雪萍 《护理研究》2014,(12):4392-4394
[目的]初步构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深度访谈法形成护生对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的雏形,选取全省18名护理专家进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采用 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应用Yaahp 0.5.2软件进行层次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 Cronbach’s α测量指标信度。[结果]Delphi 专家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0.894,变异系数0.028, Kendall W 协调系数0.222(P〈0.01),分层分析法(AHP)结果显示量表中一级指标权重系数为0.2949,0.2652,0.2121及0.2278,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为0.910。[结论]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量表,量化了临床护理教学的评价指标,完善了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实用的工具。方法 基于循证证据,借鉴“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框架,初步构建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标内容,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91,总体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54和0.19。最终确定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靠性,为提高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管理质量提供评价依据;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对过程质量的控制,同时加强对结构质量及结果质量的把控,以不断促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客观的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初步确定指标草案,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专家咨询筛选。结果:确定了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44个。结论:初步形成了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房护士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护士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指导思想,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理管理者共计16名,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对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病房护士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筛选。结果: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该绩效指标体系分三级,一级指标有4个,二级指标有9个,三级指标有30个。结论:本次研究的专家权威度高,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房护士绩效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PICC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拟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45项。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项目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信度高,能够为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医院PICC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基于岗位评价的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奖金分配体系,充分调动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方法:采用优化的分层抽样法、因素计点法、差异系数法和Kendall和谐系数检验法,完成岗位梳理、岗位评价、岗位标准和流程制定、绩效奖金分配系统设计等步骤。结果:全院梳理护理岗位423个,包括临床岗343个(81.1%)、管理岗67个(15.8%)、辅助岗13个(3.1%)。岗位评价包括护理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面临的风险、承受的压力等因素。建立了由个人岗位因素、工作产出、工作质量、护理人员能力要素组成的基于岗位评价的护士绩效奖金分配系统。结论:通过实施岗位评价,有效进行岗位管理,并按照护士护理患者的质量、数量、难易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来发放绩效奖金,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林凤英  麦志晖  王永飞 《全科护理》2012,(18):1697-1699
[目的]建立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实现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护理岗位能力培训有机结合,提升ICU护士综合能力,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各级护士的职级评定,制订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将护士和床位分组,每组护士由不同层级的护士组成,形成上级对下级护士逐级负责制的层级系统化管理模式,并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施纵横双向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指标、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使各层级岗位职责及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得到有效落实,保证ICU各时段、各环节护理质量,减少护士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