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诸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MSCT图像的质量。方法固定扫描条件,分别对两种不同密度材料的质量控制体模进行扫描。在质量控制体模的左、中、右各选取1个431.43mm2的感兴趣区(ROI),改变其中某个扫描条件(如层厚、电压、曝光量、螺距),对质量控制模各扫描10次,计算CT值(X±SD),并比较各条件下两种质量控制体模的CT值。结果在固定扫描条件下,随曝光量、层厚的增加,CT图像对应各材料的平均CT值变化不明显,而SD明显减小;随着管电压的升高,CT图像对应各材料的平均CT值和SD明显减小;随着螺距的增大,CT图像对应各材料的平均CT值无明显变化,而SD增加较为明显。结论CT图像质量与扫描参数密切相关,并且各扫捕参数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2.
广西CT机头部单层扫描剂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CT机使用过程中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将笔型CT专用电离室置于扫描野中心的头部剂量模体中,以常用的头部条件进行单层扫描,记录剂量仪显示值并将其换算为模体中的剂量指数。结果 全部CT机单层头部扫描剂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结论 CT机检查过程中广西境内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处于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化胸部CT扫描剂量在减少辐射方面的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利用在线式自动化实时动态放射剂量调节技术(CAREDose4D)进行胸部CT扫描,观察其成像质量,分析其每一层的曝光量(mAs)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01),然后和常规胸部CT扫描(200mAs,15.3mGy)进行比较。结果:利用CAREDose4D技术进行胸部CT扫描的单层曝光量与常规胸部CT扫描的曝光量200mAs比较,最多下降幅度84%,平均下降48.2%;CTDIvol最多下降5615%,平均下降32.98%。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EDose4D技术在胸部扫描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受照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发一套基于Matlab语言的自动检测系统,用于CT层厚及CT值线性的应用质量控制检测,并将其结果与人工手动测量结果和国外QALite软件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美国体模实验室Catphan 500体模进行扫描获取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扫描图像的层厚及CT值线性进行自动检测.结果:基于Matlab CT层厚及CT值线性的自动检测系统使用方便快捷、易操作,测量结果优于手工测量并与国外软件相当.结论:该系统的设计成功证明了数字化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也为大型医疗设备远程检测的实现提供预研.  相似文献   

5.
对Phihps AcQSim CT模拟机,采用头部螺旋扫描模式和CT质控体模,分别以螺距(pitch)=0.5、0.8、1.0、1.3、2.0,扫描层厚2mm(标称值)进行扫描和重建,测试和评价螺旋CT模拟机的层敏感度曲线(SSP)及半高宽(FWHM)。对于标称层厚2mm,不同pitch时测试得到的FWHM(有效层厚)均大于标称层厚。测试的SSP形状近似呈高斯分布形状。pitch的变化对SSP、有效层厚有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应用中优化CT扫描方案,从而为实现"三精"放射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小毫安低剂量肺部体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覆盖面积广,可设小毫安低剂量肺部普查的有利条件,对114例受检者行肺部扫描,扫描条件为120kV,20-50mA,并进行标准(std)与肺模式(1ung)2种方式重建。结果:114例受检者中,发现病变41例。结论:16层螺旋CT小毫安低剂量肺部普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重建层厚的改变对CT图像噪声的影响。方法应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全身CT机及随机所配20cm直径水模。选用不同的扫描参数及重建层厚,对水模进行扫描,测量图像中心相同位置CT值与标准值偏差并分析。结果CT图像噪声随着mAs值、重建层厚增大而减小,图像噪声与mAs的平方根成反比。结论正确理解重建层厚对噪声的影响,采用适当增加X线毫安量的方法来降低噪声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放疗定位时不同扫描条件对CT值的影响程度。方法 对CIRS 062型电子密度体模在不同扫描条件下分别进行CT扫描并测定其CT值,评价和分析管电流、管电压、层厚、螺距、图像重建算法、扫描床面高度、扫描序列的改变对CT值的影响程度。结果 管电流、层厚、螺距的改变对CT值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1%)。管电压、图像重建算法的改变对高密度组织如密质骨的影响较为显著,对低密度组织的影响则不明显。扫描床面高度及扫描序列的改变对不同密度组织的CT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CT扫描参数和定位条件的差异可能会使某一组织重建影像的CT值发生改变,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螺旋CT扫描的深部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的深部剂量分布,并导出剂量随受照深度变化的拟合方程。方法 用热释光剂量计和改进后的CT标准剂量监测模体,在MX-8000多层CT机上,按4层常规扫描参数,分别在模体径向方向的中心轴0,37.5,75,112.5和150mm处测量了辐射的平均剂量。结果 CT扫描的辐射剂量随入射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呈指数衰减规律。结论 若已知扫描器官对应的体表剂量A,则可根据剂量随深度变化的拟合方程,求得该器官的吸收剂量D=Ae-0.0044x。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复杂先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特定参数先行扫胸部定位像,再行主动脉处平扫胸部一层,确定感兴趣区靶血管,再确定增强扫描范围,然后进行扫描。采用扫描跟踪技术,靶血管的CT值设置为160HU(阈值),当靶血管内的造影剂剂量达到设置的160HU值时计算机自动曝光。结果:经静脉团注造影剂后,当靶血管内造影剂达到阈值时对其作连续多层扫描,将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图像处理.得到清晰的心脏血管的三维图像。结论:复杂先心病3DCTA的检查是一种安全、方便、图像清晰逼真、价格低廉且患者无痛苦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CT诊断质量取决于CT扫描工作的质量。而CT扫描工作的质量与准确的CT扫描设计和CT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息息相关。工作流程的质量控制应包括:病人呼吸的训练,窗口技术的合理应用,CT的准确标记,病灶大小和CT值的测量,胶片的冲洗打印。另外临床医师、影像医师与CT技师的协调也相当重要,只有这样按CT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按既定CT设计要求,实施准确的CT扫描,扫描出高质量的、能充分反映出人体病理状态下的CT征象,从而提高CT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宗军  李林 《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78-78,87
采用USB接口移动硬盘对CT原始数据进行离线存储,解决了CT原始数据不能长久保存的问题,为CT临床工作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方法。未来压缩储存CT原始数据可能会成为CT资料储存的一个重要组成方案。  相似文献   

13.
PET/CT是将PET和CT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核医学影像设备,他实现了PET与CT同机图像融合,其应用快速普及.简要介绍了PET/CT的特点,并结合日常的一些维修维护工作总结了PET/CT的一般维护保养项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CT能量成像技术已经在临床工作实践中被逐渐广泛应用起来,但由于CT能量成像技术与传统的CT成像技术有较大不同,所以本文基于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双源法CT能量成像技术对CT能量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述评。期望有助于读者对CT能量成像技术有总体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5.
CT设备目前在我国正在迅速广泛普及,医院CT维修工作也日趋繁重。本文以岛津CT机为例,描述了三类CT机故障与分析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Brilliance 64排螺旋CT的工作原理、正常工作干扰因素及常见故障案例,为排除CT设备在工作中遇到的故障提供解决方案.明确CT设备工作原理与各种干扰因素和故障排除方法后,使CT机得到有效保养与维护,及时排除运行中发生的故障,为设备正常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李圳英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1):115-116
随着医学的发展,应用CT对机体进行检查的要求日益增加,使CT的应用从以往的特殊性转变为现在的普遍性,在日益增加CT检查量的过程中,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繁重的工作中,时刻保持急救的警觉性,确保这块阵地人员的安稳,本人认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上的医用CT基本上都采用第三代CT原理。本文通过对第三代CT常见伪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抑制、消除伪影的方法,以达到有效帮助CT理论研究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维修工程师加深对CT图像伪影的理解和正确快速采取措施减少图像伪影,提高CT图像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技术的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图像重建技术是多层螺旋CT的主要优势功能之一.系统地介绍了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的各项技术,并综合实际工作经验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BCS患者进行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11例患者在CT扫描后2周内均在DSA下行介入治疗,其中CT图像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后处理,其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例成像均满意,不但清晰显示了肝脏、脾脏的病变,而且也清晰显示了肝静脉、副肝静脉、下腔静脉以及侧支循环血管情况。结论:MSCT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