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磷脂(PL)是红细胞(RBC)膜的组成部分,为研究PL在血清中含量改变是否影响RCD,我们观察了95例PL为非参考值范围内的RCD,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对象 对照组30例,为体检健康者,平均年龄45岁.血清PL升高组75例,血清PL降低组20例,平均年龄为44岁和49岁.对照组和PL改变组经临床及生化检查无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方法及测定指标 PL测定按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编写的《临床生化检验》操作方法进行.RCD,采用静脉血以核孔膜滤筛法,滤过指数IF作为评价RCD的指标.IF值高RCD低.结果PL升高和PL降低组较对照组IF高,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吸烟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情况。方法: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对44名慢性吸烟者和44名与之相匹配的不吸烟的健康志愿者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不吸烟者相比,慢性吸烟者静息状态右侧额下回BOLD信号ReHo降低,左侧顶上回BOLD信号ReHo增强(P<0.05,纠正后,cluster水平)。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慢性吸烟会导致额叶和顶叶脑区功能活动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ST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GSTT1基因多态性和性别、吸烟在肺癌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方法对100例肺癌患者和1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GSTT1基因型进行检测,并评价其与吸烟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结果:(1)GSTT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7%和41.5%,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9)。GSTT1(-)基因型的吸烟者较不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增加3.643倍(P=0.016)。吸烟者携带GSTT1(-)基因型较携带GSTT1(+)基因型患肺癌的风险增加3.286倍(P=0.006)。吸烟量≥20包年的人群中携带GSTT1(-)基因型者较携带 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增加7.81倍(P=0.002)。结论:GSTT1(-)基因型增加肺癌遗传易感性,吸烟与GSTT1(-)基因型间存在互交作用,二者协同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性。吸烟量越大且携带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交互作用和糖尿病性牙周炎(D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DP患者259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21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2.98岁;体质量指数(BMI)22.42~32.13 kg/m2,平均BMI 27.25 kg/m2;吸烟64例,高血压史7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7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33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3.31岁;BMI 22.74~29.88 kg/m2,平均BMI 25.87 kg/m2;吸烟56例,高血压史85例。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4例,女性86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3.30岁;BMI 21.13~27.03 kg/m2,平均BMI 22.57 kg/m2;吸烟30例,高血压史69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T2DM患者HbA1c水平;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检测PPAR-...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非吸烟,吸烟,吸烟并慢阻肺者动脉血多形核白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和血清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吸烟和吸烟并慢阻肺者多形核白细胞的MDA以及SOD活性高于非吸烟者(P<0.01,P<0.05)。血清SOD则吸烟者低于不吸烟者(P<0.01)。MDA含量与SOD活性间的相关分析提示:吸烟者多形核白细胞的SOD处于相对不足,血清SOD绝对不足,练上所述:长期吸烟可使血中氧化和抗氧化失去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吸烟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扩增培养过程中免疫杀伤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增殖和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平均年龄30岁的男性吸烟者27例与不吸烟男性健康对照组16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添加抗CD3和抗CD28抗体,以及IL-2和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扩增培养15 d,计算细胞的增殖率,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后各组淋巴细胞中免疫杀伤细胞(CD3~+CD8~+细胞、CD3~+CD56~+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细胞)的比率;CCK8法检测扩增后的免疫杀伤细胞对HeLa细胞的杀伤力,PCR方法检测扩增后淋巴细胞部分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吸烟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且免疫杀伤细胞所占比例低,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高;吸烟者细胞免疫杀瘤细胞的杀伤力明显低于不吸烟对照组,吸烟组淋巴细胞表达的TNF-α、颗粒酶、穿孔素和IFN-γ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颗粒酶和颗粒溶解素下调较为明显;但吸烟组TGF-β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约为对照组的7倍。结论吸烟导致扩增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免疫杀伤细胞所占比例减少,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吸烟组TGF-β1的表达增加进一步抑制了免疫杀伤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7.
吸烟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仇晓菁  韩胜利 《中国微循环》2002,6(4):F004-F004
吸烟不仅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而且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之一。本文观察了吸烟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 ,进一步说明吸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材料与方法1对象对照组30例 ,年龄28~50岁 ,体检正常 ,身体健康 ,无吸烟史的男性。吸烟组30例 ,年龄30~55岁  相似文献   

8.
测定96例男性高级知识分子全血粘度(比),结果表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有显著差异(P<0.05)。饮酒者比不饮酒者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吸烟、饮酒者比不吸烟、不饮酒者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西藏边防某部 (驻地海拨4380 -4 6 80米 ) 2 16 8名官兵进行了调查。汉族 2 14 5名 ,藏族 2 3名 ,均为男性。军官 16 4名 ,年龄 2 1-4 5岁 (平均2 7岁 ) ,士兵 2 0 0 4名 ,年龄 17-2 8岁(平均 2 3 8岁 )。对其中吸烟者采用Rus sell吸烟原因问卷[1] 调查 ,在调查员统一指导语条件下 ,先对其进行解释 ,然后由吸烟者独立完成问卷 ,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每日吸烟量 ,烟龄等。评定 :按影响吸烟心理的原因 ,分为心理意象、手口活动、享乐、镇静、刺激、成瘾、自动、依赖 8个分量表计分 ,各分量表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吸烟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关系的共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问卷、吸烟利弊权衡量表、未来结果预期量表等对340名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戒烟意愿显著正向预测戒烟计划;(2)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分别对戒烟意愿和戒烟计划关系不起调节作用;(3)未来取向和矛盾态度对戒烟意愿与戒烟计划关系起共同调节作用。对于未来取向高或矛盾态度低的吸烟者,戒烟意愿显著正向预测戒烟计划;对于未来取向低且矛盾态度高的吸烟者,戒烟意愿对戒烟计划正向预测显著,但回归系数较小。结论:吸烟者提高戒烟意愿进而产生戒烟计划的过程受到个体矛盾态度和未来取向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对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单纯高血压患者65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9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3.78岁)和正常对照组33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2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LVM、左心室射血分数和代表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E/e比值、舒张早期左心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和左心室Tei指数。结果高血压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3.58±45.40)g/m2 vs(87.29±17.40)g/m2;P<0.05]。高血压组Vp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41.25±9.86)cm/s vs(56.31±8.79)cm/s,P<0.01],而E/e比值和Tei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28±1.96 vs 7.26±1.56,0.46±0.15 vs 0.39±0.12;P<0.05)。在高血压组中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E/e比值和Tei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6、-0.56、-0.58,P<0.05),而与Vp呈显著正相关(r为0.67,P=0.02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能分别进入以Vp和Tei指数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是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063 男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与吸烟的关系[日]/石泽雅彦//医学一1995,172(12).一779一781。本文研究26名男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与吸烟的关系。重点调查发病年龄,一日吸烟量、吸烟时间及其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类型、心脏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Eriksen Flanker任务的结合,探讨青少年吸烟者的认知控制能力是否存在异常。方法:采用被试者包括吸烟者19名(n=19),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非吸烟者19名(n=19),比较两组的错误相关成分错误正波及其行为学任务表现。结果:与健康非吸烟者相比,吸烟组的错误数明显增加(F=5.133,P=0.030)。同时,青少年吸烟者的错误正波Pe的波幅有明显降低(P<0.001)。结论:青少年吸烟者存在错误处理缺陷,错误处理能力的降低可能与吸烟有关。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于人体健康 ,特别对血管的影响较为明显 ,烟草的毒性成分能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使内皮因子失调 ,进而引起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 ,同时吸烟还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吸烟对心脑血管损伤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为此本文通过对吸烟者体内血浆异构前列腺素 (iso PGF2α) ,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代谢产物 6 Keto PGF1α和TXB2 的测定进一步探讨吸烟对血管损伤等的作用机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对照组 :选择无吸烟史 2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4~ 75岁 ,平均年龄 6 4.1岁。吸烟组 :选择吸…  相似文献   

15.
吸烟与呼吸道疾病关系密切,与肺气肿的关系尤其引人注意,吸烟与肺弹性蛋白分解的关系及其发生机理值得研究。作者检测了25例无临床症状的吸烟男性和29例相应年龄的不吸烟正常男性血清中肺弹性蛋白碎片含量及43例无临床症状的吸烟男性和12例相应年龄的不吸烟正常男性血浆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uman Neutrophil Elastase)筒称HNE)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显吸烟后果期望、内隐吸烟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吸烟后果期望问卷、内隐联结测验、计算广度任务和Fagerstrm耐性问卷测量了85名吸烟者。结果:积极外显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正相关(r=0.619,P<0.001),而消极外显后果期望、内隐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负相关(r=-0.442,P<0.001;r=-0.240,P=0.019)。外显后果期望和内隐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都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但是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调节模式: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吸烟者的外显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外显积极后果期望:β=0.567,t=5.112,P=0.000;外显消极后果期望:β=-0.290,t=-2.184,P=0.032),而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吸烟者的内隐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β=-0.690,t=-5.688,P=0.000)。结论:吸烟行为受到外显后果期望和内隐后果期望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瘦素(leptin)可影响机体的摄食和能耗。肥胖患者多有高瘦素血症,存在瘦素抵抗[1]。为了解血清瘦素水平与儿童肥胖的关系,本文研究了儿童肥胖患者瘦素含量变化,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儿童肥胖患者193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6±3.5岁。正常儿童122名,年龄7~12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18.
盐城高校男大学生吸烟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盐城高校男大学生吸烟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RRSQ)对183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1盐城高校男大学生吸烟群体的基本状况不乐观,对吸烟有依赖者及严重依赖者超过半数;2依赖程度与RRSQ问卷中5个社会心理因素分量表得分差异主效应显著(P=0.000);3被试每日吸烟量与5个社会心理因素分量表得分,依赖分均呈正相关(P=0.000)。结论心理因素是影响盐城高校男大学生吸烟者吸烟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吸烟对西藏藏族男性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选取拉萨地区20~60岁藏族男性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低年龄组(20~39岁)和高年龄组(40~60岁)。利用问卷对其吸烟情况进行调查,再利用MC-180体成分分析仪对研究对象的肌肉量、脂肪量、推定骨量、身体水分、蛋白质等身体成分进行测定。获得有效样本433例,其中低年龄组186例(吸烟115例,非吸烟71例)、高年龄组247例(吸烟141例,非吸烟106例)。结果:在低年龄组,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各项身体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高年龄组,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的全身、躯干肌肉量,左、右上肢肌肉量,去脂体质量、身体水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推定骨量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且均低于非吸烟组。结论:吸烟对人体身体成分的含量有影响,会使身体成分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检测了盘状红斑狼疮(DLE)患者血清泌乳素(PRL)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检测对象   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DLE患者21例,男5例,女16例,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3.9岁;女性患者均未妊娠及哺乳。患者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补体C3、抗核抗体(ANA)、红斑狼疮细胞(LEC)检查。另选32名全身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12名,女20名,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9.7岁。上述受检者均晨空腹采静脉血后分离血清,-20℃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