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酒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1-4年级每个年级抽取3个班级,共907名学生为调查样本。使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问卷、家庭、同伴及学校环境情况调查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饮酒期望问卷以及BIS-11量表中文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发生率为11.2%。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2.855)、年龄大于20岁(OR=1.361)、月均生活费高于1000元(OR=2.527)、吸烟(OR=3.490)、母亲饮酒态度中立(OR=1.439)、同伴态度赞成(OR=2.861)和中立(OR=2.732)、同伴大多数饮酒(OR=2.784)、冲动性水平高(OR=1.202)是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年龄、月均生活费用、吸烟、母亲饮酒态度、同伴饮酒态度、同伴是否饮酒、冲动性水平是大学生危险和有害饮酒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了解当今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现状,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性行为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树立一个正确的性观念,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避免其滑向性失范和性犯罪的道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共调查了41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显示:1男女生在性观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男生性观念较开放,女生相对保守;2婚前性行为态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大多数持同意态度,女生却只占少部分,故女生比男生更加重视性行为问题。3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只是更关注一些肤浅的恋爱故事。"90后"大学生缺乏对性知识全面的理解,男生较女生在性行为与性观念上相对开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高校中社交性吸烟行为的发生率,探讨认知态度、同伴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启动吸烟的影响。方法对579名高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社交性吸烟饮酒行为等相关问题、吸烟认知态度以及家庭环境和简明应对方式的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被调查者总体吸烟率19.6%,其中社交性吸烟者占全部吸烟者的18%。对吸烟行为的认知态度及同伴影响与社交性吸烟行为显著正相关(r=0.264,0.428;P=0.000);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与社交性吸烟行为显著正相关(r=0.220,P=0.000)。年龄、同伴影响、社交场合的饮酒行为是大学生启动吸烟行为危险因素,其中社交场合有人向被试递烟是启动吸烟的重要危险因素(OR=6.284,P=0.000)。结论社交性吸烟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同伴吸烟和递烟行为以及对社交性吸烟的认知态度是大学生启动吸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心理问卷 ,对 62 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1 .4%的人认为大学期间可以谈恋爱 ;2 3 0 .8%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影响学习 ;3 1 2 .3 %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性行为 ,对恋人曾与别人有性行为的态度 ,64%的人表示不追究过去 ,只看相识以后。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占 5 .5 % ,女生占 6.4%。 46.4%的人不反对婚前性行为 ;4大学生失恋后 48.5 %的人表示顺其自然 ,2 6%的人表现痛苦 ,1 6.9%的人通过文娱活动寻求解脱 ,只有 2 %的人找心理医生咨询。结论 重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 ,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性心理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80后护理本科生性观念情况,为高校性教育策略与非医学专业的女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127名护理本科女大学生进行性观念问卷调查,并按照是否有恋爱经历,生源来源地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城镇组与农村组对贞操的看法上具有显著差异(χ2=6.985,P<0.05);有恋组与无恋组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校园心理》2008,6(11)
<正>在上海一些高校中进行的有关艾滋病及其相关行为的调查显示,有64.4%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约有50%的人对婚外性行为持肯定态度,有4.8%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长沙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超过一半的人同意婚前性行为,超过30%的人认为可以有多个性伙伴或婚外情,  相似文献   

7.
80后在校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80后在校大学生性观念情况,掌握其性态度规律,男女差异,为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大学生性观念问卷,对173名80后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按性别分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男女生在爱情与性交的关系(χ2=12.659,P=0.005),对贞操的态度(χ2=25.134,P=0.000),对婚前性行为(χ2=32.078,P=0.000),对同居(χ2=26.454,P=0.000)的态度,可接受的异性交往行为或现象(χ2=61.573,P=0.000),性自慰情况(χ2=56.850,P=0.000),对自慰的看法(χ2=14.763,P=0.001)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与异性交往的态度(χ2=1.90,P=0.179),对性器官有关词汇的感受(χ2=4.609,P=0.110),对同性恋的态度(χ2=5.597,P=0.133)等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80后大学生的性观念受社会大环境及中国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医学专业知识并未解决他们的性烦恼,揭示大学生性教育要综合运用性道德、性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男女大学生性观念存在较多差异,性教育应该有所区分。  相似文献   

8.
某高校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编大学生性行为和性观念问卷,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某综合性高校97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中234人(24.1%)发生过亲吻、抚摸性敏感部位等边缘性行为;71人(7.3%)发生过插入式性行为,并且其中的55人(77,5%)没有每次都使用安全套;6条目共30分的性观念指数中位数得分为12,男、女大学生性观念指数中位数分别为13和11,男大学生总体性观念较女大学生开放(中位数分别为13和11,U=8.027,P〈0.001);有654名(67,4%)大学生表示认可婚前性行为,其中男生407人,女生人247。多因素分析发现性观念开放程度是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重要相关因素(OR=4.88,95%CI:2.68~8.89,P〈0.001)。结论:研究点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表示认可的比例较高;不安全性行为使其面临性传播感染的危险。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道德和安伞性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与其婚前性行为态度的特点和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贵州某高校大二、大四少数民族大学生319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在性别、年级上有极显著差异;婚前性行为态度与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婚前使用安全套相关不显著.婚前性行为态度对意图发生婚前性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力.结论 婚前性行为态度是影响婚前性行为意图的重要变量,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心理与性态度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辽宁省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进行调查,为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性知识态度问卷,被试来自辽宁省两所综合院校,共576人,其中男生276人,女生300人.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数为13.0;排在前3位的主要性知识来源分别为电视、教师、网络;26.7%的同学表示赞成婚前性行为,16.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发生婚前性行为,男同学在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表现更为开放(x2=37.48,65.93;P<0.01);婚前性行为男生比女生发生频率更高(x2=8.30,P<0.05).结论 辽宁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较丰富;电视、教师、网络等现代媒体及教育是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存在矛盾心理,既追求性开放,又不愿接受伴侣的婚前性行为;男生的性态度和行为较女生更为开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一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以及性健康教育情况,为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54名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在认为性是正常生理需求(χ2=31.42,P=0.00)、性自慰(χ2=39.24,P=0.00)以及性梦(χ2=74.44,P=0.00)是正常现象,以及性行为的发生(χ2=32.45,P=0.00)等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学生差异不大,仅在对待同性恋、双性恋的态度(χ2=24.42,P=0.02)以及观看色情书刊或录像方面(χ2=12.83,P=0.04)差异显著。69.8%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获取性相关知识,85.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父母应该对其进行性教育。结论大一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不高,对婚前性行为持较为开放的态度,但相应性知识尚欠缺,对性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各类失德性事件的态度及其影响的认知情况。方法在349名大学生中进行自制的"失德性事件态度问卷"调查,按照性别、生源、恋爱经历进行分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男女两组在包养二奶,女生被拍裸照,性爱自拍,各类偷拍,女生求包养,女生卖淫,一夜情(χ2=14.766,12.034,19.295,29.566,11.239,9.199,11.268;P0.01)等7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组与农村组在"女生被拍裸照"(χ2=7.623,P0.01),及"各类偷拍"(χ2=42.42,P0.01)两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已恋组与未恋组仅在"女生被拍裸照"(χ2=7.072,P0.01),"一夜情"(χ2=8.959,P0.01)2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3种分组大学生在自身遭遇性潜规则时的态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分组比较情况为:(χ2=7.006,P0.01);生源分组比较情况为:(χ2=4.414,P0.05);恋爱经历分组比较情况为:(χ2=6.747,P0.01)。被调查大学生总体上有超过60%的反对率的事件分别为:包养二奶、女生被拍裸照、性爱自拍、偷拍、女生求包养、女生卖淫等6项。对自己遭遇潜规则的反对率达到了85.7%。失德性事件对大学生在人生观、性观念、道德观等多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其中"自己没有以前那么单纯",男女各组超过或接近50%的选择了此条。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仍为网络。结论大学生总体对多数失德性事件均持反对态度,其中女生对失德性事件的反对较男生强烈,但大学生对自己能参与的性事件却表现出了极高的自我包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某高校2980名90后二年级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知识、性观念、性心理、性道德、性行为等方面。结果①仅22.9%的90后大学生对性知识有较好认知率;②69.2%的90后大学生很看重贞操,有较浓重的"处女情结"(χ2=29.75,P≤0.001);③仅19.7%的学生支持在大学期间发生性行为(χ2=244.28,P≤0.001);④仅有7.9%的90后大学生表示有过性交行为(χ2=722.64,P≤0.001)。结论①90后大学生对于性的问题比较坦然、宽容和理性,具有较健康的性心理,但缺乏系统科学的性教育和较强的性道德与责任意识;②90后大学生在校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不高,并不存在性泛滥现象。  相似文献   

14.
高校医学新生婚恋观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校医学新生的婚恋观现状,探讨大学新生婚恋观的特点,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婚恋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320名医学新生进行婚恋观调查.结果 高校医学新生恋爱发生率为20.6%,婚恋观较积极,大部分学生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前奏,婚姻应该从一而终,双方保持忠诚;当代大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部分学生对婚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态度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十所大学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态度中的性责任性存在性别、年级、性经验的交互作用;性别、大学前性教育、性知识对自我中心取向的性态度有预测作用,而年级、性知识对关系取向的性态度有预测作用。结论:低年级有性经验的男生性责任感最低,大学期间性教育的效果不如大学前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依恋类型、恋爱关系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特点,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实际亲密度量表、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对243名恋爱中的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男性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性态度维度得分高于女性大学生(t=3.688,P0.001);独生子女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2.199,P0.05);只有1次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3次及以上(P0.05);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一般的大学生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得分(P0.05)和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P0.05)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大学生安全型依恋与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呈正相关(r=0.371,0.426;P0.01),轻视型依恋、害怕型依恋与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呈负相关(-0.271≤r≤-0.417,P0.01)。亲密度在安全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F=179.469,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0.61%;亲密度在轻视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为完全中介作用(F=163.781,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0.36%;亲密度在害怕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F=164.949,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1.83%。结论: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安全型、轻视型、害怕型维度通过恋人间的亲密度影响了恋爱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性行为及性道德观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性行为及性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方法 自制问卷,对全国9所高校的2000余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大学生性交行为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年级上升而增加;大学生认可性交行为道德观的5个雏度,但各年级之间有差异;大学生边缘性行为和独自性行为发生率随年级显著上升,认可度也随年级增加而上升;大学生对同性性接触基本持排斥态度,但排斥态度则趋于下降。结论 大学生性行为和性道德随年级上升而明显变化,应加强学校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