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雷凌云 《中外医疗》2008,27(13):11-12
目的 了解院前创伤评分(采用CRAMS记分法)结合院内创伤评分(采用创伤严重度评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在多发骨折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救治及其预后判定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43例多发骨折合多并脏器损伤患者的CRAMS和ISS评分进行总结,并对其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多发骨折合井多脏器损伤患者的伤情严重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与CRAMS评分和ISS评分法密切相关.并随CRAMS评分法分值的降低及ISS评分法分值的升高而增加.其中病死率CRAMS评分法和ISS评分法的极重症级与重症级相比相差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AMS结合ISS评分可准确反映多发骨折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和预测并发症,致残率及病死率,对重症患者的优先救治和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以急诊创伤患者就诊时评估得到的意识、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和体温5项生理指标作为评分参数,所有参数相加得到最终的评分数值,再根据此数值结果决定病情等级,由病情等级决定下一步医疗处理.结果 运用此法评判急诊创伤患者病情的轻重,及时发现潜在危重患者予以干预,提高危重创伤患者的抢救及时性.结论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有利于急诊医护人员评判创伤患者伤情的轻重缓急级别,及时进行干预,减少急诊外科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伴多脏器损伤的急救处理和诊治方法。方法①积极抗休克对症处理,开放呼吸道,行低流量持续吸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②立即开放深静脉,根据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时应用相关的治疗药物。③留置导尿管,根据尿量进行指导补液。④应用镇痛泵持续静脉镇痛。结果经及时的诊断、抢救、治疗,病人病情目前稳定,氧饱和度(SpO2)〉95%,CVP(6.8±1.9)cm H2O,心率(HR)(84±12)次/m in,MAP(80±9.6)mm Hg,白蛋白(26.8±9.4)g/L,血红蛋白(Hb)(116±22)g/L,血细胞比容(Hct)47.6%±3.9%;肾脏恢复泌尿功能,尿量逐步增加,尿色清亮,尿量在(86±20)m l/h,目前在烧伤监护病房应用红外线烧伤治疗仪,上翻身床继续治疗。结论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急病救治处理、措施和诊治方法是挽救严重、大面积烧伤伴多脏器损伤患者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创伤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该方案在创伤院前急救、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2009年1~12月(825例)创伤院前急救患者,按照创伤院前急救常规方案实施管理;实验组为2010年1~12月(1201例)创伤院前急救患者,采用MEWS评分系统设计创伤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及综合管理方案。对比两组创伤院前急救患者30 d病死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825例,创伤院前急救患者30 d病死数39例,病死率4.72%(39/825)。实验组1 201例,创伤院前急救患者30 d病死数24例,病死率1.99%(24/12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创伤院前急救患者30 d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χ2=11.20,P〈0.05)。结论建立在MEWS评分系统上的创伤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方案,能够降低院前急救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翟红瑞   《中国医学工程》2015,(1):110+114
目的研究在多发性脏器损伤患者ICU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以及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200例多发性脏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观察组采取MEWS评分以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EWS评分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EWS评分分别为(5.51±2.14)、(5.47±2.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2.11±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6±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护理阶段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为多发性脏器损伤患者的预防提供指导,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抑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出现,两者联合对提高多发性脏器损伤患者ICU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涛  罗志勤  熊甲赛 《海南医学》2014,(11):1584-1586
目的探讨危重创伤患者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危重创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前来就诊的200例危重创伤患者,依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14岁组、(15-25)岁组、(26-45)岁组、(46-60)岁组、61≥岁组五个组,应用MEWS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准确评分,以各组患者出院或死亡为观察终点,记录各组患者MESW评分情况以及不同MESW评分患者救治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岁组与≥61岁组MEWS≥9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岁组与15-25岁、26-45岁、46-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岁组与15-25岁、26-45岁、46-6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WS评分0-4分痊愈率最高,与5-8分及≥9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有利于临床医师对不同年龄段的危重创伤患者依据MEWS评分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可以更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创伤评分法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彬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71-1672
目的 探讨创伤评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4月-2008年12月我院急诊科342例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采用创伤评分法进行评估.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给予建立循环支持、抗休克、脱水、清创缝合、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支持治疗,救治过程中同时行心电、血压、呼吸、脉搏以及氧饱和度监测.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给予常规救治.结果 患者入急诊室时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243例(71.05%),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99例(28.9%);根据不同评分给予相应处理,离开急诊抢救室时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310例(90.64%),创伤评分分值<10分者32例(9.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7例(3%)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经救治无效死亡,患者创伤评分分值均在4分以下.结论 创伤评分使用简便快速,易掌握,能较好地反映创伤患者伤情,便于急诊科医生尽早掌握患者伤情、调配资源,尽快完成有效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原发性MODS与创伤评分的关系及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频度和预后 ,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调查 3 1例严重创伤后原发性MODS患者 ,入院时ISS评分值、脏器受累情况及治疗、预后情况 ,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创伤ISS评分 :2 0~ 3 0分 8例 ,死亡 2例 ;3 1~ 5 0分 14例 ,死亡 6例 ;>5 0分 9例 ,死亡 8例。在原发性MODS中 ,循环、呼吸功能障碍最为常见 ,其次为中枢及血液。直接死亡原因依次为循环、中枢和呼吸等。结论 :创伤评分直接反映原发性MODS的预后情况。治疗的关键是治疗原发性创伤 ,包括“手术修复和脏器功能支持”  相似文献   

9.
10.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淑娥  游洪  张宇 《吉林医学》2010,(25):4410-44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患者给予积极救治和护理。结果:存活42例,死亡14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亿芬 《吉林医学》2012,33(13):2833-283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多发伤伴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8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0~51分,经早期治疗及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随访3~24个月,ISS均≥30分。死亡5例,无神经功能恶化者,6例伤口深部感染,其中4例换药愈合,2例再次手术清创后愈合。结论:根据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及早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抢救生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新平  谢虹 《上海医学》2011,34(10):728-730
目的 评价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190例ICU创伤患者,人ICU即刻作为观察起点,通过查阅病例记录对每例患者进行MEWS,以治疗后转出ICU为观察终点.分析MEWS与患者伤情和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 MEWS与ICU创伤患者的伤...  相似文献   

13.
曹安贵  王忠  辜福贤 《四川医学》2001,22(3):248-249
目的 为了解和提高闭合性肾损伤在多发伤中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146例肾外伤的诊治进行了总结,将美国创伤外科联合会的五级标准法与Sargent提出的IV类伤分类法相比较,认为后者临床较为实用,结果肉眼血尿129例(88.4%),血尿量的多少并不完全反应肾损伤的严重程度,B超检查阳性率95.5%,对III,IV类肾损伤检出率100%,建议在多发伤中常规首选B超定性检查,CT检查III类肾损伤时尿外渗及血肿诊断正确率100%,非手术治疗97例(66.4%),手术治疗52例(33.6%),结论 建议I II类肾损伤可保守治疗,III,IV类肾损伤需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和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对ICU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ICU的成人脓毒症患者101例临床资料,分别进行qSOFA和NEWS评分,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qSOFA和NEWS评分的区别。结果 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入ICU时休克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病后遗症及糖尿病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qSOFA评分和NEWS评分呈正相关(rs=0.680,P?= 0.000);死亡组qSOFA评分和NEWS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60岁以上患者中死亡组q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60~74岁患者中死亡组NEWS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qSOFA评分和NEWS评分对死亡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和0.661,qSOFA评分预测死亡的敏感性为45.2%、特异性为95.7%、95% CI:(0.613,0.846),NEWS评分预测死亡的敏感性为58.1%、特异性为74.3%、95% CI:(0.531,0.791)。结论 qSOFA评分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上优于NEWS评分,qSOFA评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危重。  相似文献   

15.
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20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入院4周内并发MODS分为MODS组(n=42)和非MODS组(n=88)。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入院前时间、损伤部位数目、主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III)评分、是否急诊手术、是否输血和是否合并脓毒症等13个临床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主要损伤部位、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I评分、是否急诊手术和是否合并脓毒症共7个临床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入院前时间、损伤部位数目和是否输血共6个临床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损伤部位、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I评分和是否合并脓毒症共6个临床指标是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主要损伤部位、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I评分和是否合并脓毒症。重视主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凝血功能和综合病情危重程度的评估,同时有效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及维护内环境稳定并预防感染可降低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介素 (IL) 12在多发伤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外周血中创伤后不同时段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4月多发伤患者 3 6例 ,根据入院时的创伤严重度评分 (ISS)值 ,将患者分为A、B两组 ,ISS <16分为A组 ,15例 ;ISS≥ 16分为B组 ,2 1例 ;选取与多发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相当的健康人 1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多发伤及合并MODS患者入院后第 1、3、7及 14天不同时段外周静脉血中IL 12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A、B两组各时段外周血中IL 12水平较对照组高。合并MODS患者外周血中各时段IL 12水平较未合并MODS者高 (P <0 .0 5 )。结论 IL 12参与机体创伤后引起的免疫反应过程 ,外周血中IL 12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多发伤严重程度和判定患者是否合并MODS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滔  梁建 《海南医学》2016,(14):2367-2369
目的:探讨创伤抢救小组综合处置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75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以创伤抢救小组综合处置模式救治的92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抢救模式救治的8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0.22%(83/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1%(6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至确诊时间[(25.83±6.25) min]、急诊至手术时间[(27.95±5.37) min]、住院时间[(23.72±5.21) d]、致残率(22.8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8.7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9±7.42) min、(48.94±7.62) min、(35.89±6.85) d、42.17%、2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抢救小组综合处置模式能够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8.
435例严重胸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伟  杨康  廖克龙  王明荣  曾会昌 《重庆医学》2004,33(12):1786-1787
目的探讨以严重胸部创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其救治.方法对435例严重胸部创伤的致伤原因、胸部伤及合并伤伤情特点、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为严重胸伤(AIS-90≥3)、总伤势ISS>16者396例(91.2%).治愈374例,死亡60例(14.1%).结论胸伤合并全身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死亡率高,休克发生率高,早期诊断漏诊率高,并发症多,伤情判断复杂,应重视合并伤的诊治,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的诊治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54例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多器官损害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日~4月5日收治的54例重症SARS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重症SARS患均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中并发多器官损害49例(90.7%),死亡12例(22.2%),器官损害中以肺脏损害最常见,其次是肝、心、脑、肾和血液系统,其他器官受累较少。结论 重症SARS患容易出现多器官损害,病死率与脏器损害数有关。重症SARS并发多器官损害的治疗应该强调对多器官损害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从而提高重症SARS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