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陈晓军  曾建 《武警医学》2020,31(7):557-560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对利拉鲁肽治疗12周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 T2DM)的疗效。方法 选取93例经利拉鲁肽治疗刚满12周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按1∶1随机分为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组46例和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组47例。Lir组继续应用利拉鲁肽,Dap组换用达格列净,继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体重、腰围、血压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的血糖、体重、腰围、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其中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P)[(1.0±0.6)vs(0.8±0.5)] mmol/L,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BG)[(1.3±0.8)vs(1.4±0.9)]mmol/L,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1.0±0.5)vs(0.9±0.6)]%,体重[(1.5±1.4)vs(1.0±1.2)]k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0.7±0.6)vs(0.5±0.4)]kg/m2,收缩压[(5.0±3.0)vs(5.0±2.5)]mmHg,舒张压[(3.0±1.0)vs(3.0±1.2)]mmHg,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ap组腰围下降少于Lir组(P<0.01)。结论 对利拉鲁肽治疗后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换用达格列净,除腰围下降较少外,降糖、减重、降压的效果与继续原药治疗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溴隐亭对大鼠催乳素(prolactinoma,PRL)瘤表达bcl-2、Bax的影响。方法 (1)用皮下植入17β-雌二醇的方法制备大鼠催乳素瘤模型,同时设立10只大鼠为对照组;(2)将成功诱发出催乳素瘤的大鼠随机分2组,分别给予自来水(安慰剂组)、溴隐亭(溴隐亭组)灌胃,对照组也给予安慰剂灌胃,用药4周后处死动物,垂体称重,测定PRL、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 (1)17β-雌二醇组大鼠血清PRL水平[(4236.9±416.9) vs (121.2±12.8) ng/ml]和垂体重量[(62.0±5.1) vs (13.8±1.2) 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证实17β-雌二醇组成功诱发出大鼠泌乳素瘤。(2)溴隐亭组血清PRL水平和垂体重量低于安慰剂组(P<0.01),bcl-2表达水平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1.8±0.5) vs (4.0±0.6),P<0.01],Bax表达水平明显增高[(4.5±0.6) vs ( 1.0±0.3),P<0.01]。结论 抑制bcl-2的表达,刺激Bax的表达,从而促进催乳素瘤细胞的凋亡可能是溴隐亭抗催乳素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洪田  尤少华 《武警医学》2013,24(7):553-556
 目的检测IL-23/IL-17轴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23/IL-17轴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在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45例,因鼻中隔偏曲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对照组)下鼻甲黏膜组织3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两组IL-23和IL-17的表达情况,并对两组IL-23和IL-17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RT-PCR显示,鼻息肉组IL-23p19mRNA和IL-17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676±0.077)vs(0.212±0.015);(0.681±0.044)vs(0.220±0.04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显示,鼻息肉组可见大量IL-23和IL-17阳性炎性浸润细胞,单位目标面积光密度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321±0.023)vs(0.199±0.011);(0.315±0.023)vs(0.211±0.0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L-17表达水平与IL-2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基因表达水平r=0.723,P<0.01;蛋白表达水平r=0.991,P<0.01)。结论IL-23、IL-17可能参与了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过程,并且IL-23可能通过调解鼻腔局部IL-17水平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光艳  宋海峰  张健 《武警医学》2012,23(9):758-760
 目的 评价经过牙周系统治疗的重度牙周炎,对种植体周围组织早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12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为试验组,植入38枚Straumann种植体;15例无牙周炎患者为对照组,植入25枚Straumann种植体。分别于种植修复后1年和2年检测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X线片检测,进行临床评价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改良菌斑指数(0.58±0.08 vs 0.61±0.10)、改良龈沟出血指数(0.61±0.11 vs 0.64±0.12)、探诊深度(2.15±0.58 vs 2.26±0.63)及骨质吸收状况(0.21±0.10 vs 0.24±0.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过牙周系统治疗的重度牙周炎,进行种植义齿修复可以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但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张娴  刘莉 《武警医学》2018,29(1):52-5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型糖尿病80例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 A、B、C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白藜芦醇软胶囊。其中,A组: 250 mg/次,口服,2次/d;B组: 350 mg/次,口服,2次/d;C组:500 mg/次,口服,2次/d,治疗12周;D组为对照组(基础治疗);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S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胰岛素及三餐2h后血糖,计算MBG、血糖波动参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C组和D组治疗前后各值均数差F各值均数差FPG:[(1.54±0.06) mmol/L vs (0.45±0.01) mmol/L,t=4.562, P=0.037)];FISN:[(4.85±0.35) pmol/ml vs (0.76±0.13)pmol/ml,t=3.467,P=0.025];HbA1c:[(1.01±0.36)% vs(0.24±0.07)%,t=3.724,P=0.031];平均血糖值:[(1.91±0.22) )mmol/L vs (0.33±0.03) mmol/L,t=4.823, P=0.026]; 血糖变异性:[(1.22±0.23)mmol/L vs(0.07±0.03) mmol/L, t=4.025,P=0.027];血糖标准差:[(0.88±0.12)vs(0.02±0.01),t=3.681,P=0.03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组治疗前后HOMA-IR由2级均降至1级、ISI的改善C组优于D组(P<0.01)。结论 白藜芦醇软胶囊对血糖变异及胰岛素抵抗与剂量相关,一定剂量的白藜芦醇软胶囊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糖波动度、血糖标准差,减少HOMA-IR,提高ISI;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联合服用白藜芦醇软胶囊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5例,随机均分成3组: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组(HF)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P)。治疗8个月后,检测各组血Ca、P、iPTH、beta-CTX、PINP和FGF23等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与试验开始时相比,HD组的P[(2.73±0.83) vs(2.27±0.54) mmol/L]和PTH[(453.2±44.2) vs (438.7±41.0) pg/ml]水平显著升高(P<0.05),HF组的FGF23[(410.3±99.5) vs (450.7±88.6) ng/ml]水平显著下降(P<0.05),HP组PTH[(370.9±35.5) vs (458.3±49.2) pg/ml]、beta-CTX[(2.01±1.34) vs (2.74±1.26) ng/ml]和FGF23[(408.7±89.9) vs (459.9±76.1) ng/ml]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尤其是联合血液灌流较单纯血液透析改善骨代谢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参果胶囊是否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效。方法 各剂量组小鼠按照胶囊内容物剂量21、42、126 mg/(kg·bw)(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灌胃30 d,对照组以等量无菌水灌胃。试验末,称小鼠体重,进行负重游泳试验,测定血清尿素、肝糖原及血乳酸。结果 高剂量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比对照组长[(2048±1096)s vs (730±520)s, 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比对照组低[(6.33±1.15)mmol/L vs (7.57±0.97) mmol/L, 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比对照组小。结论 该人参果胶囊对小鼠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效,本研究结果为其应用提供了科学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替加氟同步放疗治疗消化道肿瘤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3例消化道肿瘤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脑普照30 Gy后,局部补量至50 Gy,观察组在静脉滴注替加氟1.0 g后30 min以上行放疗,通过随访及定期MRI检查观察生存时间、脑部转移灶复发率、原发病灶复发、未控和(或)非脑部器官转移率、半年及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9个月(χ2=10.282,P=0.001);1年生存率分别为53.4%、27.3%(χ2=6.85,P=0.009);脑部转移灶复发率分别为9.5%、45.5%(χ2=5.22,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85.7%、40.9%(χ2=7.41,P<0.05);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9%、10%(χ2=10.97,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加氟同步放疗能够提高消化道肿瘤脑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降低脑部转移灶的发生率;替加氟同步放疗增加了患者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但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  相似文献   

9.
许渡娇  成健  陈伟  李艳 《武警医学》2017,28(10):1019-1021
 目的 探讨充气升温仪在全身麻醉苏醒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空军总医院2016-05至2017-02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130例苏醒期使用充气升温仪复温的情况,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58例,对照组72例。试验组应用充气升温仪升温,对照组为常规复苏。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尿量、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躁动及寒战发生率。结果 130例均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两组间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3.8±7.2) min vs (19.6±7.8) min;(47.5±7.6) min vs (55.6±11.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躁动及寒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3% vs 25.0%; 6.9% vs 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充气升温仪能缩短拔管及全麻苏醒时间,降低躁动及寒战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孙波  田红霞  李晟  王月娥  荆忱  王军 《武警医学》2016,27(11):1113-1116
 

目的 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N terminal-pro brain nal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入院患者52例,因心力衰竭死亡22例为死亡组,心力衰竭缓解30例为非死亡组,比较住院前、住院期间死亡组和非死亡组NT-proBNP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偏相关分析影响死亡组NT-proBNP水平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T-proBNP水平对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 死亡组入院时NT-proBNP中位数为31 000 ng/L,与非死亡组入院时NT-proBNP中位数28 500 ng/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住院期间NT-proBNP中位数为9200 ng/L,明显高于非死亡组NT-proBNP中位数4700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住院期间NT-proBNP水平为影响死亡的唯一相关因素(P<0.01);左室EF值、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左室扩大为影响死亡组住院期间NT-proBNP水平相关因素(P<0.01)。死亡组住院期间NT-proBNP的AUC值为0.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7650 ng/L作为界值(Cut off值)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84%;非死亡组住院期间NT-proBNP的AUC值为0.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期间高水平NT-proBNP与死亡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死亡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收集120例胸痛患者(糖尿病组60例,非糖尿病组60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资料,观察2N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分布特点与类型,并进行对照研究。并将糖尿病组60例患者根据病程将其分成3组(〈5年,5-10年,〉10年),并对各组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共计1800段血管进行分析,其中糖尿病组存在斑块297段,而非糖尿病组存在斑块119段(χ2=99.057,P〈0.01),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2支及以上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受累血管段分布中,以左冠前降支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P〈0.05),而左冠主干、回旋支及右侧冠状动脉均无明显差异。在斑块类型分布中,糖尿病组以软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P〈0.05)。60例糖尿病患者中,〈5年组斑块发生率14.2%(64/450),病变以软斑块为主,管腔以轻度狭窄为主;5~10年组斑块发生率为46.7%(112/240),病变以混合性斑块为主,管腔呈现中度狭窄为主;〉10年组斑块发生率57.6%(121/210),病变以混合斑块和钙化斑块为主,管腔多呈中.重度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的粥样斑块之间的差异,同时能够准确识别斑块分布和特征,进行危险评估,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术期血糖监控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早期的影响。方法对1019例CABG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糖尿病组211例,非糖尿病组808例。按常规方法行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搭桥术,搭桥材料常规使用左侧乳内动脉(IMA)和大隐静脉(SV)。术前术后密切监测血糖,采用以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为主、静脉泵入短效胰岛素作为补充的血糖调控策略,将血糖控制在术前6mmol/L、术后8mmol/L左右。结果治愈出院率99.2%。围术期总死亡率0.8%,糖尿病组死亡率(1.4%)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0.6%,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1.8%,糖尿病组并发症率(2.4%)与非糖尿病组(1.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率糖尿病组(1.4%)高于非糖尿病组(0.5%,P<0.05)。结论糖尿病是CABG围术期死亡和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围术期采用精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程序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7年2月-12月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84例,其中CCABG34例,OPCAB50例。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返回监护室即刻抽血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同种异体输血量,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术前凝血功能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PT、TT、APTT延长,INR增高,PTA、FB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OPCAB组比较,CCABG组术后PT、TT、APTT延长,INR增高,PTA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术后FB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同种异体输血量CCABG组明显高于OPCAB组(P<0.01)。结论CABG对凝血功能均有一定的损害;与CCABG相比,OPCAB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凝血功能,减少同种异体输血量及其相应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压力导丝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处理中的意义。方法:62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分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指导治疗组(FFR组)及根据术者以往治疗经验指导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支架置入例数及支架置入数量,同时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上无明显差异,其中FFR组共有42处冠脉狭窄病变,有8例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置入支架12枚。对照组共有56处冠脉狭窄病变,有15例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置入支架26枚。差异有显著性(P<0 05)。术后平均随访11.2月,两组MACE发生率(0%vs 0%,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在FFR指导下决定行冠脉介入术治疗是安全的。由FFR指导植入的支架数量显著减少,医疗费用也相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nm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CTO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行CTA检查的32例作为A组;未行CTA检查3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导丝未通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对A组治疗成功和失败患者的CTO病变局部平均钙化积分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血管再通率为73.17%,B组为42.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血管再通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5±30) min,B组为(105±40)min,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介入治疗成功患者CTO病变局部平均CT密度值(400±72)Hu,介入治疗失败患者为(520±108)Hu,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CTA检查可提高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减少介入治疗时间;CTO病变平均CT密度值、血管闭塞时间和血管病变长度影响介入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差异。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4月间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患者30例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35例,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其冠状动脉斑块的发生部位、数目、性质、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以及伴或不伴有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中断、心肌梗死等方面的影像差异。结果: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发生率、单发病变以及单支血管累及率在STEACS组中均高于NSTEACS组(P〈o.05),并且心肌缺血以及血管中断发生率较NSTEACS组高(P〈o.05);而冠状动脉的钙化斑块、多发病变以及多支血管累及率在NSTEACS组均高于sTEACS组(P〈0.05)。结论:STEACS及NSTEACS患者的冠状动脉及心肌病变具有各自的特点,这对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旭  吕豪  万建平  刘清源  于显钊 《武警医学》2010,21(10):869-871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发病情况,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4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踝臂指数<0.9和≥0.9分为外周动脉疾病组和非外周动脉疾病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确定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PAD者为83例,总发病率为20.05%;PAD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高于非PAD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踝臂指数是筛查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简单易行的可靠指标,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踝臂指数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麻醉管理。方法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2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用于调控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术后患者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无麻醉并发症,预后良好。术后各时间点血中cTnI和CK-MB含量与术前比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损伤轻,麻醉管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与氧耗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颈内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方法分析研究我院收治的173例颈内动脉TIA发作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将存在动脉狭窄的患者按年龄段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对不同年龄段患者脑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73例中,154例(89.0%)检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狭窄;病变血管共304支,其中颅内动脉狭窄212支(69.7%),颅外动脉狭窄92例(30.3%),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外动脉(P〈0.05)。青年组以单纯颅内动脉狭窄为主,占79.3%;中年组以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发为主,占90.0%;老年组以单纯狭窄为主,占86.6%。3组间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单纯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中年组高于青年组,老年组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TIA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同,DSA检查有助于明确血管性病变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种无创检测指标与老年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单支组及多支组,32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检测并分析血液各生物化学指标及动脉硬度指标。结果:CHD患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多支组ET-1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组(P〈0.05)。各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多支组baPWV显著高于单支组(P〈0.05)。CHD发病风险与ET-1、baPWV呈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血NO水平、hs-CRP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和动脉弹性降低与CHD发生密切相关,ET-1和baPWV可作为预测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