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应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机制、改善病房环境,构建医疗安全氛围等方面入手。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应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机制、改善病房环境,构建医疗安全氛围等方面入手.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护理管理者和广大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及安全管理的意识,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使护理管理者预见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提高管理效率.我院于2011年8月制定了护理危险因素警示录(护士爱称温馨小提示),粘贴在所有明显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秀敏  孙世光 《人民军医》2010,(11):886-886
1高警讯药物的概念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将少数特定的、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警讯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关部门针对高警讯药物开展了安全管理研究,以确保用药安全。北京协和医院李大魁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高危药品”的概念,还定期以《药品时讯》等方式及时公布医院高危药物研究情况及国外相关信息,以提高医务人员安全用药意识。  相似文献   

5.
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构建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长喜  王松涛  李娟 《武警医学》2006,17(11):865-86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命价值观和健康观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给医院的全面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就目前医院管理的现状来看,与患者就医需求已不相适应,潜伏着诸多不安全隐患或管理盲点,一旦失控将产生不良后果,发生安全事故或纠纷。同时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受到的医源性和非医源性安全侵害也越来越多,影响医院安全的因素呈多元化和复杂化。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诸多不安全因素,预防和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各级医院必须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各个环节安全工作的全面落实,从医疗安全和非医疗安全两个大方面扎实做起,才能确保患者就医安全,才能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构建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总结脑血栓患者的安全护理经验。方法:充分做好安全教育宣教工作,采用安全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结果:2008~2009年收治213例脑血栓患者未发生安全事件。结论:护理人员不但在护理工作中能保护患者,而且能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脑血栓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张开近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125-1126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从管理、护士、病人、环境等方面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在管理对策中加强护理管理力度、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落实制度、加强技能培训,从而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结论:通过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建立质量控制体系,重视基础质量环节,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预防为主,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总结脑血栓患者的安全护理经验。方法:充分做好安全教育宣教工作,采用安全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结果:2008~2009年收治213例脑血栓患者未发生安全事件。结论:护理人员不但在护理工作中能保护患者,而且能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脑血栓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总结脑血栓患者的安全护理经验。方法:充分做好安全教育宣教工作,采用安全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结果:2008~2009年收治213例脑血栓患者未发生安全事件。结论:护理人员不但在护理工作中能保护患者,而且能通过教育患者和家属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脑血栓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在护士日常行为和护理服务之中,应用"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管理法,建立相关病区药物管理制度,进行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建立工作流程,规范药物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应用静脉留置针烧伤患者的护理效果,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有效规避烧伤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烧伤患者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护理风险管理:遵循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各环节的风险管理;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结果通过实行风险管理,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感染、局部渗液、红肿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烧伤患者中实行风险管理,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地避免了各种护理纠纷的发生,真正全面地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放射科工作中,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体化护理管理干预。分别评估和比较实施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质量检查相关指标、患者和技师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实施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后,穿刺成功率(96.15% vs. 69.23%)、准备完好率(100% vs. 76.92%)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4、3.889,P<0.05);经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患者满意度[(98.34±1.66)% vs(79.47±5.68)%]和技师满意度[(98.23±1.77)% vs.(87.23 ±6.77)%]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2、8.914,P<0.05);同时,管理后的投诉率(3.84% vs. 19.23%)、碘过敏率(3.84% vs. 15.38%)以及暴力事件发生率(0 vs. 3.84%)明显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3,P<0.05)。 结论: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助于清晰划分责任,更好的满足了放射科护理发展和患者检查的需求,同时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对推动放射科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CT造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造影的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检查期间行常规化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造影前后的血压、心率及检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前后20min时干预组的血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造影后心律失常、心绞痛及腰部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CT造影的患者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帮助其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不仅有效降低病人血压及心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还可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远程医疗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创新保健服务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干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实施基于远程医疗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实行常规随访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治疗依从性和再入院率。结果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依从性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无显著差别,干预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时间越长,差异越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远,再入院率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远程医疗的个案管理模式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与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微创急救流程与护理要点,探讨应用效果。 方法在介入专科病房修订介入微创急救流程与护理要点,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救中。对比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科室实施前和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实施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情况、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认可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微创急救流程与护理要点后,患者血管再通和生活自理人数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认可、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构建和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介入微创急救流程与护理要点,能显著提高患者救治率、对医护团队专业能力认可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使患者在时间窗内得到专业的微创介入救治,保障了安全,促进了患者尽速康复和医护和谐团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睡眠的因素,针对各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对降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56例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评估睡眠质量,其中65例"睡眠差"(PSQI≥7)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91例"睡眠良好"(PSQI<7)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和血压变化.结果: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不良的约占43%,其中心情焦虑和不适应医院环境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护理干预前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1).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PSQI评分及舒张压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患者心情焦虑和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是影响住院期间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降压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飞行护士的发展历史、相关机构及航空护理开展的研究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飞行护士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联合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的手术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并评价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及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的41例患者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及心理疏导,本组患者均能耐受介入手术,保障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成功率为90.2%(37/41)。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切实保障患者安全及手术效果。 结论:及时有效的术中配合、心理疏导以及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介入手术顺利进行及提高患者治疗期间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和烧伤专用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简称BSHS),对2004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的102例烧伤患者在伤后1年~2年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社区护理干预次数将患者分为高、中、低干预组,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干预各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高、中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各为(51.3±5.7)、(46.8±5.2)分,均高于低干预组(43.6±5.0)分,P<0.01.结论:加强对烧伤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杨丽娟 《西南军医》2008,10(3):39-40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接受化疗的妇科癌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放松训练、有效应对方式、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系统护理干预。结果12周后干预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显著提高妇科癌症患者化疗期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虚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