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舱内腹部爆炸伤对大鼠肠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舱内大鼠腹部爆炸伤对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舱内组和舱外组(30只/组),在陆军模拟战斗舱室和舱外开阔地爆炸复制腹部爆炸伤模型,爆炸后3、24和72小时收集结肠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肠黏膜细胞凋亡和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结肠细胞凋亡发生和caspase-3的表达改变基本一致,爆炸伤后3小时肠道黏膜上皮凋亡细胞显著增多、caspase-3的表达上调,舱内组24小时达到高峰,而舱外组24小时时已有所改善;所有致伤组肠道凋亡细胞和caspase-3的表达较伤前显著增加(P〈0.01)。舱内组肠道细胞凋亡指数、阳染指数较舱外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舱内大鼠爆炸伤后早期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较舱外开阔地增加明显,提示在早期救治相对密闭空间爆炸伤员时,要重视采取措施预防细胞凋亡、促进肠道黏膜细胞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密闭舱室中爆炸冲击波暴露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行为及伤情的变化.方法 致伤前所有动物均进行Morris水迷宫和穿梭箱行为训练.采用自制舱室爆炸模型,伤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损伤情况,并做行为测试.结果 (1)伤后密闭组和开放组均无运动障碍,大体观无明显差异,均有脑、肺冲击伤.(2)伤后密闭组和开放组与对照相比较,大鼠旷场实验自发活动明显增多、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和穿梭箱平均反应时显著延长(P<0.05),伤后24小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12小时~3天,密闭组和开放组有显著差异(P<0.05),24小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舱室内外爆炸急性期致大鼠明显的行为改变及学习记忆能力严重损害,且舱内急性期反应更加严重而持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和早期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83例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8~12肋)骨折患者,其中经CT影像学或剖腹探查诊断合并腹腔脏器损伤34例(腹腔脏器损伤组),无腹腔脏器损伤149例(无腹腔脏器损伤组),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意外跌倒、暴力击打)、肋骨骨折部位(单侧、双侧)和数目、入院时生命体征(收缩压、心率)、腹部体征、实验室指标(红细胞压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istic回归分析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83例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骨折患者中左侧肋骨骨折91例,右侧肋骨骨折79例,双侧肋骨骨折13例。本组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比例为18.6%(34/183),共计发生57处脏器损伤,其中脾脏损伤27例、肝脏损伤18例、肾脏损伤6例、肾上腺损伤3例、胰腺损伤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和肋骨骨折数目与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无关联,而年龄(χ~2=6.349,P=0.012)、是否机动车事故(χ~2=7.133,P=0.008)、肋骨骨折部位(χ~2=11.506,P=0.001)、入院时收缩压(χ~2=18.531,P0.001)、心率(χ~2=5.932,P=0.015)、腹部体征(χ~2=6.416,P=0.011)和红细胞压积(χ~2=6.685,P=0.010)与合并腹腔脏器损伤存在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机动车事故(OR=5.64,95%CI:2.57~11.61,P=0.008)、双侧肋骨骨折(OR=4.25,95%CI:1.63~12.87,P=0.025)、入院时红细胞压积40%(OR=2.16,95%CI:1.98~5.29,P=0.017)是同时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钝性损伤致下胸部肋骨骨折,尤其是机动车事故、双侧肋骨骨折、存在明显失血指征者,要高度警惕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瞬时高加速度负载后早期空间记忆变化,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制作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坐姿)瞬时高加速度负载时脑损伤模型;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00mgTNT爆炸当量致伤组(致伤组)、800mgTNT爆炸当量致伤+座位悬空组(减震组),每组8只;利用wavebook516A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舱室内座位加速度大小,作为大鼠加速度负载评价指标;伤前7天为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期,伤后1小时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大鼠穿越平台次数(Thenumber of times of crossing the platform)与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率(The percentage of thetime spent on the target quadrant to the total swimming time);空间探索实验结束后大鼠被处死,取脑固定,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情况。结果致伤组座位加速度峰值为(13109±1167)g,作用时间为(11.08±1.43)ms,减震组座位加速度峰值仅为(4.0±1.2)g,作用时间仅为(0.34±0.08)ms;穿越平台次数:对照组(4.75±1.75)次,减震组(3.88±1.13)次,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致伤组(1.13±0.64)次存在显著差异(P0.01);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率:对照组(53.93±13.72)%,减震组(49.60±10.75)%,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致伤组(22.20±10.82)%存在显著差异(P0.01);尼氏染色示致伤组海马CA1区存在锥体细胞急性损伤或坏死性改变,而减震组、对照组则无此改变。结论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瞬时高加速度负载后早期可出现空间记忆障碍,这一结果有助于提高对装甲车辆触雷爆炸、底板未击穿时乘员仍可能遭受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mild-TBI)的认识,对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致大鼠脑损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致大鼠脑损伤的伤情特点及其相关发生机制.方法 水下引爆模拟舰船舱室外的点爆源,制作固体冲击波致舱内大鼠脑损伤模型.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致伤1组(600mg黑索金纸质点爆源制作,n=32)、致伤2组(800mg黑索金纸质点爆源制作,n=32),各致伤组随机分为3、6、24、72h共4个亚组(n=8),测量隔板整体及8只动物头部的固体冲击波峰值、上升时间及持续作用时间,观察伤前伤后动物生理变化,留取血浆样本行脑损伤标记物NSE、S-100β测定,处死动物后取脑组织右半部,烘烤称重,计算脑含水量.留取24h组动物脑组织左半部行病理检查,对海马CA1区正常锥体细胞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致伤1组隔板上整体固体冲击波峰值为1369.74±91.70g,上升时间0.317±0.037ms,持续时间24.85±2.53ms,头部固体冲击波峰值为26.83±3.09g,上升时间0.901±0.077ms,持续时间104.21±6.26ms;致伤2组整体固体冲击波峰值为1850.11±83.86g,上升时间0.184±0.031ms,持续时间35.61±2.66ms,头部固体冲击波峰值为39.75±3.14g,上升时间0.607±0.069ms,持续时间132.44±7.17ms;两组数据对应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动物脑组织解剖大体观未见异常,脑损伤标记物NSE、S-100β伤后均增高,24h达峰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伤后脑含水量增多,24h达峰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光镜观察伤后24h大鼠脑组织存在神经元急性损伤改变,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可引起舱内大鼠脑水肿、脑神经元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造成大鼠轻度创伤性脑损伤,需加强防护与救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合并骨盆骨折的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科2011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640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腹部损伤组(AIG)、骨盆骨折组(PFG)和综合组(IG),回顾性研究3组的致伤原因、损伤部位、伤情程度、骨盆损伤分型、腹部损伤类型、并发症、漏诊情况和治疗效果,探讨此类患者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结果致伤原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IG的高处坠落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0.01)。损伤部位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体表、四肢和骨盆、腹部和盆腔脏器、胸部、头颈部和面部。 IG的伤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 IG的混合型(C型)、前后挤压型(APC型)、垂直分离型(VS型)骨折显著高于PFG(P<0.01)。 IG的空腔脏器损伤、实空两者都有、腹膜外及腹膜内外均有的腹部损伤显著高于AIG( P<0.01)。 IG的酸中毒、低体温及凝血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其它两组( P<0.01)。漏诊依次以腹膜后血肿、实质脏器损伤、空腔脏器损伤和脊柱骨折为主。 IG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0.01)。结论骨盆和腹部脏器同时受累的患者伤情重、不稳定骨折多、易漏诊、病死率高,应及时行抗休克治疗、骨盆外固定和损害控制性剖腹探查,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定量观察老年Fischer 344大鼠耳蜗损伤的外毛细胞,揭示年龄相关的大鼠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损伤的发展趋势和外毛细胞死亡的主要途径.方法 32只Fischer 344 大鼠分为两大组:青年组(13只,3~4月龄)和老年组(19只,20~27月龄),再将老年组大鼠进一步分为20~23月龄组(12只)和24~27月龄组(7只).应用电位反应测听仪检测不同频率短纯音(5、10、20和40kHz)诱发的青年和老年大鼠双侧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值(ABR).听觉功能测试后,将动物断头,解剖取出双耳听泡, 固定耳蜗组织,分离耳蜗基底膜.分别用细胞核DNA染料碘化丙锭(PI)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不同月龄大鼠耳蜗基底膜细胞核,鉴别凋亡、坏死的毛细胞.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对存在于毛细胞表皮板和纤毛的丝状肌动蛋白进行染色,确认缺失的耳蜗毛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自耳蜗顶部到底部计数损伤(核缺失、核固缩和核肿胀)的外毛细胞,绘制耳蜗图.结果 老年Fischer 344大鼠的不同频率ABR阈值均高于青年组(P<0.05).明显的TUNEL染色阳性反应不仅出现于不同程度固缩的外毛细胞核,而且见于细胞核型不变、PI染色略有加深的老年大鼠耳蜗外毛细胞核.定量观察发现,老年大鼠耳蜗外毛细胞损伤率(核缺失、核固缩和核肿胀)平均为32.75%±11.80%,其中24~27月龄组耳蜗外毛细胞损伤率(37.85%±9.00%)明显高于20~23月龄组(23.75%±7.65%,P=0.012).与20~23月龄组大鼠比较, 24~27月龄组耳蜗底回外毛细胞损伤增加率(32.20%±11.78%)明显高于顶回 (12.80%±11.41%, P=0.022).20~27月龄大鼠耳蜗基底膜核固缩外毛细胞数目(16.74±7.16)明显多于核肿胀外毛细胞(2.31±3.20,P=0.0001).结论 老年大鼠凋亡外毛细胞DNA特征性变化早于细胞核形态学的改变,耳蜗基底膜底回为老年耳蜗退行性变发展的主要部位,凋亡为老年大鼠耳蜗外毛细胞死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解答:怀疑腹部损伤的患者中仅15%需行腹腔镜探查,包括:(1)伴有胸部和头部伤的钝性腹部损伤;(2)临床及辅助检查不能作出准确判断的钝性腹部损伤;(3)考虑钝性腹腔内脏器损伤,因药物应用、醉酒、颅脑损伤等伴意识障碍者;(4)腹部损伤后出现原因不明的低血压或腹部发现可疑阳性体征时;(5)穿透性腹部损伤,可能伤及腹腔内重要脏器,或需判断损伤程度者;(6)骨盆骨折伴腹膜外血肿,需除外腹腔、盆腔脏器损伤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在舱室内大鼠颅脑爆炸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其在舱室颅脑爆炸伤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8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单纯致伤组(n=40)和致伤+GSNO治疗组(n=40);采用二硝基重氮酚(DDNP)纸质点爆源在模拟装甲舱室爆炸,建立颅脑爆炸伤模型。伤后1、6、12、24、48小时取标本。测定脑组织中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浓度;丙二醛(MDA)浓度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致伤组伤后1小时脑组织TNFα-、IL-1β、MDA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伤后12小时升高达峰值(P0.01),伤后48小时脑组织TNF-α、IL-1β浓度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致伤组伤后1小时脑组织SOD活性即显著降低(P0.01),致伤后12小时降低至最低值(P0.01),伤后48小时仍低于正常值。致伤组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脑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明显;给予GSNO治疗后各时间点脑组织TNF-α、IL-1β、MDA浓度均较致伤组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或P0.05)。治疗组脑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等表现均较单纯致伤组轻。结论舱室颅脑爆炸伤后可导致大鼠严重的继发性脑损伤;而早期给予GSNO可明显减轻脑组织炎性损伤和氧化损伤,减轻脑水肿及神经元变性、坏死,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钢筋穿刺致腹部损伤是一种开放性腹部损伤,常造成腹腔内多脏器损伤、大血管损伤,引起脏器破裂、失血性休克、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此类创伤往往损伤严重、病情复杂,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0月至2018年1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11例钢筋致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In the experiments on rats subjected to effects of blast waves after explosion of the aerosol explosive in the open air the frequency and evolution of primary injuries of the internal abdominal organs have been studied. The authors have concluded that primary non-perforating blast injuries of the abdominal organs occurred in a relatively high percentage after effects of the blast wave caused by the detonation of the aerosol explosive. The evolution of primary lesions toward necrosis and secondary perforation could be a large diagnostic problem.  相似文献   

12.
水下冲击波与空气冲击波对生物内脏损伤效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研究水下冲击波与空气冲击波对生物内脏的损伤效应,为其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1000g TNT分别进行水下和空气中爆炸,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的物理参数,包括峰值压力、正向持续时间和冲量。取成年杂种犬26只,其中水下爆炸20只,空气中爆炸6只,分别用1000g TNT进行水下和空气中爆炸,观察伤后6h动物存活情况和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水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明显高于空气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尽管正向持续时间比空气冲击波短,但冲量仍明显大于空气冲击波。生物效应的测定结果表明,水下冲击波引起的死亡率高(50%),致死边界远(距爆心12.5m),肺和腹腔脏器损伤的发生率高,且伤情严重,而空气冲击波引起的损伤轻微,仅个别动物有轻微肺损伤,未见动物死亡。结论同质量TNT水下和空气中爆炸,水下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和冲量明显高于空气冲击波,对生物的杀伤效应也明显强于空气冲击波,肺和腹腔脏器的损伤是早期救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M.M.A. for correction of defects of both hands seven days after injury caused by explosion. Acute abdomen developed on the same day of admission and laparotomy was performed immediately. Perforations of the cecum and distal part of the sigmoid were found. Based on the data about the time and type of injury sustained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secondary perforations of the colon after blast abdominal injury were pres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复制冲击波和液体火箭推进剂中毒致冲毒复合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92只,随机分为7组①冲击伤组;②偏二甲基肼(UDMH)组;③四氧化二氮(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血浆中5-羟色胺(5-HT)及褪黑素(MT)的表达。方法建立新生期母婴分离致IBS-D大鼠模型,采用糖水偏嗜实验评价模型动物精神行为学的改变;对动物排便情况进行观察与计数分析,并进行结直肠扩张(CRD)和腹壁撤退反射(AWR)实验,研究IBS-D模型大鼠肠道感觉运动功能的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浆5-HT和MT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BS-D模型大鼠糖水偏嗜度显著降低,粪便颗粒含水量增多且数量增加,大鼠腹部抬起和弓背的容量阈值显著降低,血浆中5-HT及MT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 IBS可导致大鼠快感消失以及肠道运动及感觉功能异常,这种改变可能与血浆中的5-HT和MT的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烧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爆炸伤的疗效.方法:创面全程采用MEBT/MEBO治疗,全身治疗要特别注重保护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结果:治愈16例,死亡1例.结论:爆炸由于冲击波的作用所致组织细胞损伤重,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主张早期创面采用MEBT/MEBO全程治疗同时特别注意保护多脏器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再灌注损伤,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部爆震伤致纵隔气肿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要点,提高对其认识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14例胸部爆震伤致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18~65岁,平均47.0岁;炸药爆炸伤6例,煤气爆炸伤3例,烟花爆竹爆炸伤2例,高压锅爆炸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0min^4h。全组病例入院后即明确诊断为纵隔气肿和多发伤,胸部CT示游离气体聚集于纵隔胸膜内结缔组织,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胸闷、胸痛,其中出现呼吸困难5例,咳嗽、咯血2例,恶心、呕吐1例。结果14例纵隔气肿中行纵隔引流术7例,胸腔闭式引流术5例,末行引流术2例;开胸探查止血5例,气管修补2例,食管破裂修补1例,非手术治疗6例[其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2例]。结果中未说明。死亡1例,其余病例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无纵隔气肿再发。结论胸部爆震伤伤情复杂,常合并纵隔气肿,早期有效诊断并及时发现严重的张力性纵隔气肿及纵隔器官损伤,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火药燃爆伤创面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314例火药燃爆伤引起的不同部位创面,全部采用湿润烧伤膏(MEB0)暴露或半暴露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314例中死亡7例,218例治疗后20天内愈合,其中98例在10天内痊愈:81例在20天~30天愈合,11例31天~45天愈合。结论:MEBO治疗燃爆伤创面及其效果优于其它治疗烧伤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