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CD和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 60例VBI患者行TCD和BAEP检测 ,观察椎基底动脉流速以及脑干电生理指标 ,并对流速与潜伏期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疾病组椎基底动脉(VBA)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V波潜伏期、峰间潜伏期及Ⅲ V/I Ⅲ比值较对照组延长。TCD和ABEP异常率分别为 80 %和81 3% ,以VBA流速降低和脑干型异常为主要特点。基底动脉流速降低与潜伏期延长存在负直线相关关系 ,流速越低则潜伏期越长。结论 TCD和BAEP可能是诊断和研究VBI一个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VBI 11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经颅多普勒 (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脑颅核磁共振 (MRI)检查。结果 TCD异常率为 82 2 %,BAEP异常率为 72 1%,MRI异常率为 2 6 1%。结论 TCD、BAEP异常率高可为VBI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TCD应作为首选的监测手段 ,也证明了VBI患者在形态学无明显改变时MRI除与VBI的鉴别诊断外 ,不应作为VBI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TCD、BAEP、MRI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VBI 11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经颅多普勒(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颅核磁共振(MRI)检查.结果:TCD异常率为82.2%,BAEP异常率为72.1%,MRI异常率为26.1%,结论:TCD,BAEP异常率高可为VBI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TCD应作为首选的监测手段,也证明了VBI患者在形态学无明显改变时MRI除与VBI的鉴别诊断外,不应作为VBI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MR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探讨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共65患者,男33例,女3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85+11.0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椎动脉MRA、TCD、BAEP及椎动脉超声等检查。结果:65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35例(53.8%),TCD异常53例(81.5%),椎动脉B超异常33例(50.8%),BAEP异常30例(46.2%)。椎动脉MRA能清楚的显示血管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变细、粗细不均及血流信号降低。MRA异常率与病人的病程长短有关。结论:椎动脉MRA、TCD、BAEP、椎动脉超声4种方法合用,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临床发作时间短,症状消失快,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无阳性体征,一般头部影像学检查亦无改变,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对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可提供听觉通路机能状态,特别是在脑干缺血性损伤后机能状态的评估上有其重要意义。本文对38例VBI患者进行了TCD及BAEP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VBI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转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BI而普通BAEP,TCD检查阴性的32例病人,作BAEP转颈试验。结果:?BAEP阳性率为37.5%,结论:BAEP转颈试验可提高VBI病人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9 0 6~ 2 0 0 2 0 9应用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2例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入院病人 82例 ,其中治疗组男 2 6例 ,女 16例 ,共 42例 ,年龄 46~ 72岁 ,平均 5 6 2岁 ;对照组男 2 5例 ,女 15例 ,共 40例 ,年龄 44~ 71岁 ,平均 5 5 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依据隋帮森主编的《脑血管疾病MRI、CT、DSA与临床》并经TCD证实。临床表现为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眼症 (视物模糊变形复视等 )、耳鸣、…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是神经科的常见病 ,中老年人多见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目前治疗以药物为主。我院近两年以动态超声波配合药物治疗该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对我院于 2 0 0 2~ 2 0 0 4年间收治 80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观察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或伴恶心、呕吐 ,头位固定 ,不敢睁眼 ,眼球震颤等症状 ,除外其它原因 ,做TCD检查 ,显示椎基底动脉痉挛或供血不足。将 80名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男 18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5 0 5± 7 8)岁 ;常规药物治疗静滴培他啶和胞二磷胆碱…  相似文献   

9.
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对VBI的研究方法相比较,力图找出一个研究VBI较客观理想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VBI的患者50例,全部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SPECT检查,将其中普通SPECT显示正常的19例患者,48 h后予以口服乙酰唑胺2 g,2 h后再行SPECT检查。50例患者中26例进行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结果50例患者TCD阳性率为66%,CDFI阳性率为56%,普通SPECT阳性率为62%。三种方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加用乙酰唑胺后的SPECT检查阳性率提高到86%,与TCD和CDF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SPECT显示缺血部分多在枕颞叶等椎基底动脉(VBA)系统供血区域。26例患者MRA显示有2例椎动脉狭窄。其中1例患者MRA、SPECT显示正常,口服乙酰唑胺后SPECT检查及PET检查显示有颞枕叶缺血。结论 TCD和CDFI在VBI的诊断上可作为粗略的筛选手段,MRA在VBI的诊断价值可能不大,加用乙酰唑胺后SPECT阳性率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其对VB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TCD与SPECT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患者经过 CT、MRI可获得正确的诊断。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椎 -基底动脉系统 TIA或 VBI)是指某一区域脑组织因供血不足而发生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 ,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 ,最多在 2 4 h内完全恢复。头部CT或头部 MRI检查常获阴性结果 ,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 ,易漏诊。经颅多普勒 (TCD)则能直接对脑血流速度进行探测 ,已广泛用于本病的诊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重要价值 ,但少见于VBI诊断的报告 ,为进一步证实 TCD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和确定病变的部位 ,本文对临床诊断为 …  相似文献   

1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干缺血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干缺血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确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VBI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并与52例经颅多普勒检查确定为脑血管痉挛的眩晕患者(对照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组BAEP异常率为52.27%,明显高于对照组(3.85%,P<0.001)。VBI组BAEP各波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P<0.05),BAEP的I波及V波波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作为评价脑干缺血及其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系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我们用碳酸氢钠加用治疗有较长时间发作史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6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均系我科住院病人 ,男 4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3 1~ 69岁 ,平均 3 9 8± 5 3岁 ;病史 :6个月~ 2年 ,平均 0 9± 0 2年。发作史 :2~ 2 0min/次 ,3~ 7次 /周。入选标准 :①诊断标准按经颅多普勒 (TCD)示神经功能障碍 ,系椎基底动脉系统 ,发作病程不超过 2 4h ,一般在 3 0min内 ,发作间期必须无…  相似文献   

13.
TCD、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了TCD、BAEP的双重检测研究,结果显示在缺血发作期,两者的异常率分别是97.1%和90%(P>0.05);缓解期两者的异常率分别为88.2%和63.1%。本研究证实TCD、BAEP能准确、快捷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阳性率高,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及支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作用及支架治疗效果。方法对18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其中48例适合介入治疗的VBI患者实施脑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CAS)。结果131例VBI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椎-基底动脉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所致狭窄76例、椎动脉起始部扭曲34例、颈椎横突孔骨性狭窄所致椎动脉狭窄2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18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病变中,包括锁骨下动脉狭窄9例、基底动脉狭窄8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59例、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4例。在DSA诊断基础上对适合血管内治疗的48例患者实施了CAS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6~12个月随访,48例患者均未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新发后循环供血系统脑梗死。结论DSA对VBI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因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的VBI行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可能是今后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一般临床疗效不佳。此文作者对其所在医院2005-07-01—2007-12-31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VBI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进行报道。 1 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选择急性期VBI患者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45~72岁,平均54岁,病程1~5 d。患者均符合VBI诊断标准:(1)起病急;(2)反复眩晕发作,大多数为旋转性眩晕,或漂浮及摇晃感,常因头位改变诱发或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分别进行TCD、MRI和MRA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CD检查异常53例(88.3%),其中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15例,脑血管硬化6例,脑血管痉挛23例,血管狭窄9例?MRI显示脑干缺血性改变(灌注不足)12例(20.0%),脑干腔隙性梗死3例(5.0%):MRA发现椎动脉异常32例(53.3%)。结论TCD检查对VBI诊断的敏感性高,MRA的特异性高:TCD、MRI和MRA联合检查对VBI的病因、病变部位、病理改变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从电生理角度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999-2008年共收治VBI患者60例,年龄50~70岁,平均58.6岁.临床诊断标准归纳为[1](1)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可因头位或体位改变而诱发.  相似文献   

18.
经颅多普勒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美国EI公司CBS-900三维经颅多普勒诊断仪(TCD)对98例VBI患者进行检测。结果TCD检出结果异常80例,占81%,其中动脉痉挛10例;动脉硬化49例,其中合并狭窄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12例;颈肩部肌肉劳损9例。结论TCD对VBI的诊断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椎基底动脉TIA患者BAEP、VEP、TCD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BAEP、VEP、TCD对诊断椎基底动脉TIA的意义.方法 取2002-04~2004-06在我院临床上诊断为TIA的98例患者进行BAEP、VEP、TCD试验,并与正常值相比较.结果 BAEP的异常率为62.2%,TCD的异常率为83.7%,VEP的异常7%.结论 BAEP、TCD检查对TIA患者诊断提供很好的帮助,而VEP的临床意义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VBI患者32例,进行颅脑CTA、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VBI患者TCD检查阳性率为68.8%,颈部血管彩超阳性率为56.3%,颅脑CTA阳性率为90.6%。结论在VBI诊断方面,CTA检查较颈部血管彩超、TCD检查有明显的优势,提示CTA可以作为诊断VBI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