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UU)的方法建立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利用互补于16SrRNA基因的一对引物,通过PCR对UU进行检测,扩增片段长度为397bp。与46例培养对照,培养阳性9例,PCR阳性13例,而且其它相关微生物PCE检测无特异性扩增。对临床6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5/62(24.2%)。该法具有可靠、简便、快速等优点,用于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解脲脲原体及其不同的生物群与各类泌尿生殖道疾病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液体培养法对260份泌尿生殖道标本中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情况进行检测,并针对其多条带蛋白基因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将检测到的解脲脲原体进行分群。结果宫颈炎和习惯性流产、早产患者中解脲脲原体的分离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不孕症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分群研究发现,在正常人和不孕症患者中主要以生物群1型感染为主,而宫颈炎患者与习惯性流产、早产患者中分离株主要为生物群2型。结论解脲脲原体是宫颈炎和习惯性流产、早产的重要致病因素,其生物群2型与这两类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进行比较。方法 用上述二种方法同时检测116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拭子。结果 PCR检测阳性46例,培养阳性45例,培养阳性的45例中PCR阳性42例。若以培养法为对照,PCR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4.4%。PCR和增减法检测Uu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R检测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  相似文献   

4.
PCR检测解脲脲原体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首次排空尿(FVU)诊断男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真实性.方法:对172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FVU进行PCR检测及FVU培养,以拭子培养法为金标准判断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FVU-PCR法和FVU培养法的敏感度分别为100%和98.3%,特异度分别为95.6%和98.2%.结论:PCR检测FVU是一种具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非创伤性男性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新生儿解脲支原体(Uu)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新生儿痰中Uu,比较两者阳性检出率,及治疗后Uu含量的变化。结果FQ—PCR法、液体培养法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87%、22.69%,FQ—PCR法明显高于液体培养法(χ^2=5.58,P〈0.05)。治疗后Uu阳性检出率为8.33%,且拷贝数明显下降。Uu对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敏感率最高,为93.88%;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为89.80%。结论FQ—PCR联合液体培养法检测Uu对诊治新生儿Uu感染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解脲脲原体的分群和分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解脲脲原体的分子生物学分群及分型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14个血清型的解脲脲原体标准株进行检测和分群,并对272例泌尿生殖道临床标本进行了检测和分群。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脱氧核糖核酸方法对解脲脲原体1、3、6、14、8、10及11型标准株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经PCR检测,第一群解脲脲原体的扩增片段长度为403bp,第二群解脲脲原体的扩增片段长度为448bp;272例泌尿生殖道临床标本,解脲脲原体阳性72例,其中第一群阳性69例,第二群阳性3例。构建了1、3、6、14、8、10及11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指纹图谱。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用PCR对解脲脲原体进行分群的方法;泌尿生殖道临床标本解脲脲原体阳性者以第一群常见,随机扩增多态性脱氧核糖核酸方法可用于解脲脲原体分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选用支原体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32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对Uu阳性标本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326例标本中Uu分离率为32.82%,耐药性分析提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增加.结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分析对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与液体培养法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1299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其中302例标本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Uu,997例标本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u。结果:荧光定量PCR法和液体培养法同时检测302例标本,PCR法检出Uu 116例,阳性率为38.41%,液体培养法检出Uu 81例,阳性率为26.82%,PCR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X2=9.23, P<0.05)。结论:女性感染Uu阳性率较男性要高。Q-PCR法Uu检出率高于液体培养法,临床应二种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对52例生殖道感染性不有患者进行精液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解脲脲原体阳性12例(23.08%),沙眼在原体阳性7例(13.46%),二者均阳性5例(9.61%),总阳性者24例(46.36%);并对其作精液分析,发现阳性组精液液化时间延长、存活率下降、畸形率增加、活力降低、白细胞计数增加(P<0.01),酸碱度下降(P<0.05),提示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裳原体通过影响附性腺的功能、影响精子的形态、数量和活力,而导致不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固体一步培养法在临床标本上分离解脲脲原体(Uu)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半固体一步培养法对Uu标准菌株及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分离培养,结果与常规两步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比较.结果:稀释到1×10-4倍数Uu标准菌液在半固体培养基和常规两步法培基上均能生长并使培养基变红,PCR扩增得到274bp阳性条带.107份标本经去污染筛选的83份标本,3种方法检测Uu皆阳性18份,皆阴性48份.半固体一步培养法检测Uu阳检率(37.4%)显著高于两步法(24.1%,P<0.01),与PCR法的阳性检出率(39.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固体一步法培养Uu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1.
解脲脲原体(Uu)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易引起非细菌性尿道炎。本用培养法、ELLSA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三种方法,对53例临床疑为感染患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比较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现状及对10种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剂盒检测304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同时测定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解脲脲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136株(44.7%)。男性解脲脲原体阳性10例(22.22%,10/45),女性解脲脲原体阳性126例(46.84%,126/269)。药敏试验结果表现不同的敏感性。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所分析的各种抗生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在进行解脲脲原体感染治疗之前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本地区男性生殖道感染的原因。方法对462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检测淋病奈瑟氏双球菌(GN)、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检出淋球菌128例(27.71%),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96例(20.78%),沙眼衣原体67例(14.50%)。结论本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以GN、Uu和Ct为主,治疗前应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良妊娠女性生殖道中解脲脲原体生物一群的感染或定植情况及其血清分型。方法 选择2006年4月。2007年3月间就诊的不良妊娠孕妇162例为研究组,同期入产房待产或引产的健康孕妇89例为对照组,采集其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液体培养,初筛阳性的液体培养基用煮沸法提取DNA,用PCR法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162例不良妊娠女性生殖道中Uu生物一群的阳性检出率为74.69%,健康孕妇阳性检出率为47.1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1型、14型及混合型在不良妊娠组中的分布高于健康孕妇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型、6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Uu生物一群与不良妊娠的发生可能有关;1型、14型及混合型可能是致病菌,3型、6型可能正常被携带。  相似文献   

15.
956例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的检出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2,2(1):112-113
目的 了解解脲脲原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的感染率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对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采取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对956例患者的标本经培养鉴定,共检出解脲脲原体阳性197例,总检出率为 20.6%,其中男性检出率为12.35%,女性检出率为29.73%;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解脲脲原体为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且感染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x2=44.04,P<0.01);同时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营养琼脂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菌,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调查本地区性传播性疾病的感染情况,1500例泌尿生殖道检体中,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出率分别为1.13%、26.73%、7.53%;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6.93%。  相似文献   

17.
生殖道细菌对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生殖道标本中细菌对支原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支原体液体培养法检测857份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24-48h后记录结果并取培养液沉淀物做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402例,阴性455例;402例解脲支原体阳性培养液中共检出154株菌,细菌83株(20.65%),真菌71株(17.66%),其中分解脲酶细菌31株(7.7%)。455例解脲支原体阴性培养液中检出81株菌,全部菌株均不分解尿素。结论:液体培养法操作简单,敏感度较高,但容易受到标本中杂菌的影响,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对60例住院手术的输卵管妊娠女性(观察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以同期行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囊肿行附件切除术或子宫肌瘤行子宫及部分输卵管切除术的患者68例为对照组用同上方法检测Uu,作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Uu的检出率为85%(51/60),对照组Uu的检出率为63.2%(4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卵管妊娠与女性生殖道解脲婀:原体感染有关,Uu感染是增加异住妊娠发生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泌尿生殖道患者尿液解脲脲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泌尿生殖道患者尿液解脲脲原体(UU),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对140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拭子和尿液样本,分别采用培养法、SAT进行解脲脲原体检测,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拭子进行复测,根据实验结果评估SAT检测尿液U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40例疑似患者试子培养和尿液SAT检测阳性率均为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例培养结果与SAT检测结果不一致,8例培养法阳性、SAT阴性的拭子PCR结果复测阳性;8例培养法阴性、SAT阳性的拭子标本PCR结果4例阴性、4例阳性,结合培养法结果和PCR结果作为“扩大金标准”,得出SAT对尿液检测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100%.结论 SAT检测泌尿生殖道患者尿液UU具有取样方便,检测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实验室泌尿生殖道UU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薛可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5):472-472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了解Uu和Mh在男、女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耐药情况,于2009—2010年对468例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