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润涛  高霞 《宁夏医学杂志》1999,21(12):742-743
对宁夏固原地区6县18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产科现状、51个政村的428名农村分娩产妇接产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诸多直接和间接因素影响产科质量,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乡级卫生院产科建设和转变农村接生员职能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传统的家庭生育观念逐渐改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有了明显提高。2006年全县活产数4804人,住院分娩率83.28%,其中54%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乡镇卫生院的产科质量对母婴安全关系重大,是保障母婴平安、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全县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房屋、服务能力、设备、消毒隔离等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初我们对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产科现状进行了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最近制度《天津市农村乡(镇)卫生院房屋标准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计划自今年起到2007年,投资3亿元用以改善农村乡镇卫生院现有房屋设施条件,从而完成农村乡镇卫生院房屋标准化建设。除区县和乡镇政府投入外,市政府将投入资金给予补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乡镇卫生院产科标准化建设,提高产科质量,促进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按照?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达标标准?,对全县37所乡镇卫生院产科进行达标评估.结果:所乡镇卫生院通过市级评估,成为达标合格乡镇卫生院,二所卫生院成为市级产科建设达标示范院.结论:乡镇卫生院产科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软硬件得到有效配置,人员素质普遍提升,住院分娩率由75%提高到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由70%提高到90%,连续六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村,形成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1]。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预防网的第二级,村级卫生所(室)是农村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2]。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初诊,大部分都从这些卫生机构开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修水县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为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088户农村社区居民,利用统一调查表调查其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等情况。结果被调查人群的2周患病率为7.52%,慢性病患病率为9.78%,2周就诊率为9.90%,慢性病就诊率为31.61%,应就诊而未就诊率为22.07%。农村社区居民2周患病和年患病的主要就诊地点是个体医生及村卫生室,分别占67.07%与51.52%。全县25所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的医务人员113人,平均每院4.5人。结论修水县农村社区居民对乡(镇)卫生院利用率低,应加大乡(镇)卫生院建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利用率和农村社区居民自身健康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目前乡镇卫生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现状。方法 通过转运病人时到各乡镇卫生院调查27家乡镇卫生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现状。结果 复苏药品准备充足17家,复苏器具准备欠缺27家,窒息判断标准(Apgar评分)不能正确应用10家,窒息复苏步骤方法正确25家。结论 乡镇卫生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现状仍较差,需加强产科人员新法复苏培训。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住院分娩,确保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我院对“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成立了产科质量督查指导小组,制订督查内容、评分标准,对6所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进行督查指导,使产科质量水平得到提高,取得了一定经验。1资料与方法1.1督查指导方式2005年4~5月和2006年7~8月,由我院护理部主任、产科护士长、其他各科护长、护理骨干组成产科质量督查小组,对我院对口支援的6所乡镇爱婴卫生院产科质量进行督查指导,其中中心卫生院2所,卫生院4所。督查指导内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人员岗位职责、继续教育培训、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农村卫生院应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烧烫伤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总结资料完整且经全程治疗的135例烧烫伤病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全部一期治愈,无一例毁容或致残。结论 MEBT/MEBO治疗烧烫伤疗效显著,特别适合农村卫生院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我市从1996年开始加强对全市产科特别是基层卫生院的产科建设和管理。从房屋改造、设备增添、管理制度、技术水平等方面着手,使基层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现将我市加强基层产科建设的方法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依据《河南省产科质量建设标准》对全市12个乡镇卫生院产科考核验收、专项调查资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在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会议上,省卫生计生委明确,条件具备的乡镇卫生院应全面恢复产科和外科一、二级手术,力争在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下开展部分三级手术。卫生院外科弱化、产科关门但是本轮医改中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也是不少基层医务人员比较诟病的地方。而现在,又要求卫生院重开产科和开展外科手术。今天这里先谈谈,重新要求乡镇卫生院开设产科的问题,这对基层和上级医院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剖宫产15例临床分析晋城市郊区巴公中心卫生院(048002)宋香萍重度妊高征在产科领域中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安全与健康,是妊高征的最严重阶段,处理不当可以现多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妊高征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婴...  相似文献   

13.
乡(镇)卫生院始建于50年代初期,是农村基层防治合一,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间枢纽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乡(镇)卫生院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贫困山区,整体规模偏小,设备设施简陋,人员素质与技术水平低下,很难适应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康复的需要。一些地区随着改革深入,农村经济已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可是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仍有明显的滞后性,不利于“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针对此种现状,应果断地走集资医疗道路,才能给乡…  相似文献   

14.
乡镇卫生院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思考广西百色地区卫生局(533000)韦孟龙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它对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逐步形成,农村卫生工作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了解重危孕产妇的分布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79例抢救重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279例患者中,初产妇84例(30%),经产妇195例(70%),农村孕产妇223例(80%)。子宫次全切除5例,产科出血193例,其中186例失血性休克,116例经输血抢救,孕产妇均抢救成功。结论:发生产科抢救的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加强农村孕产妇的围产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能减少产科急救,提高围生医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魏来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5):3084-3088
目的 了解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中医生的纵向交流现状,为促进医疗服务纵向整合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2年7月11-26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在重庆市黔江区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为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县、乡级医疗机构中的门诊和住院医生,以及实行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村卫生室中的乡村医生。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51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80份。其中县级医院215份,乡镇卫生院129份,村卫生室136份。结果 (1)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间医生1年内业务交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县级医院医生间1年内业务交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级医院与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医生间1年内业务交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医生间近3个月业务交流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县级医院医生间近3个月业务交流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级医院与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医生间近3个月业务交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村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医生间采用面对面、电话或传真、QQ或E-mail方式进行交流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和县级医院医生间采用面对面、电话或传真方式进行交流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中有向上级医疗机构医生咨询经历的医生数分别为111名(占81.6%)、102名(占79.1%),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中有为下级医疗机构医生提供疾病诊疗知识经历的医生数分别为102名(占79.1%)、139名(占64.7%)。(5)针对纵向交流的主要障碍,村卫生室医生选择技术合作缺乏长效机制、缺少激励机制、上下级医疗机构缺少信息沟通平台的医生数分别为99名(占72.8%)、91名(占66.9%)、68名(占50.0%);乡镇卫生院中选择上述条目的医生数分别为101名(占78.3%)、97名(占75.2%)、103名(占79.8%);县级医院中选择上述条目的医生数分别为101名(占47.0%)、136名(占63.3%)、31名(占14.4%)。结论 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中医生的纵向交流程度较低,乡、村两级好于乡、县两级和村、县两级。医生纵向交流面临诸多障碍,建议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我县被列为甘肃省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下简称“降消”项目)县。项目实施6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项目的5个活动领域开展工作,着重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人员培训、贫困孕产妇救助、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和县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以及监督指导等,通过6年来项目工作的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了解2011-2013年北京市H区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效率,为H区乡镇卫生院的资源配置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本研究资料均来源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农村医患信任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市H区卫生局配合下对北京市H区16所乡镇卫生院进行的普查。运用DEA投入导向的CCR和BCC模型计算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值;确定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评价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分析其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异。结果 (1)综合效率:2011年16所乡镇卫生院中,有3所卫生院的综合效率=1,占18.8%;2012年有2所卫生院的综合效率=1,占12.5%;2013年有3所卫生院的综合效率=1,占18.8%。技术效率:2011-2012年16所乡镇卫生院中,均有8所卫生院的技术效率=1,占50.0%;2013年有9所卫生院的技术效率=1,占56.2%。规模效率:2011年16所乡镇卫生院中有3所卫生院的规模效率=1,占18.8%;2012年有2所卫生院的规模效率=1,占12.5%;2013年有3所卫生院的规模效率=1,占18.8%。(2)2013年非DEA有效的乡镇卫生院开放床位数实际值>目标值;卫生技术人员数实际值>目标值;固定资产总额实际值>目标值。结论 2011-2013年,北京市H区的16所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较平稳,规模效率可能是制约总体效率的主要因素。乡镇卫生院存在开放病床数过多,卫生技术人员数量配置过剩,固定资产闲置的问题。建议乡镇卫生院:(1)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和功能定位合理购置诊疗设备,促进医疗资源有效配置;(2)在人员配比上适当引进资质水平较高医务人员,鼓励医务人员参加技术课程培训和资格考试;(3)按实际情况酌情配置病床数,提高病床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乡镇卫生院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管理人员(精防人员)是农村精神卫生工作防治网络的坚实基础,是保障农村精神卫生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力量,了解其现况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鲜见相关文献报道。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卫生院精防人员人力资源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 2018年1—6月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位置将其分为5层,每一层按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好、中、差的标准随机抽取3个县,每个县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卫生院选取当天在岗并且从事精防工作半年及以上的 精防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精防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和薪酬情况等。结果 本次调查的45所乡镇卫生院中,服务人口4 274~110 043人,平均(34 328.2±20 135.4)人。每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覆盖行政村数4~29个,平均(12.2±5.8)个。45所乡镇卫生院均未设置精神卫生专业科室,但95.6%(43/45)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精神疾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管理工作,其余乡镇卫生院由公共卫生科负责。本次共调查精防人员102名,其中男44名(43.1%),女58名(56.9%);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4.3±8.9)岁;职称:副高级以上8名(7.8%),中级22名(21.6%),初级或待聘72名(70.6%);学历:本科17名(16.7%)、大专50名(49.0%),中专或高中35名(34.3%);受教育专业:临床医学42名(41.2%),护理学26名(25.5%),药学14名(13.7%),预防医学4名(3.9%),非医学专业16名(15.7%),无精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精防工作年限0.5~10.0年,平均(4.8±6.3)年。专职从事精防工作人员27名(26.5%),兼职从事精防工作人员75名(73.5%)。45所乡镇卫生院共投入精防人员培训经费10.5万元,平均0.23万元。精防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3.6±6.0)h,52.0%(53/102)的精防人员每周工作时间>40 h。45.1%(46/102)的精防人员对承担工作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精防人员月均收入2 500~6 500元,平均(3 380.5±1 004.9)元。7名(6.9%)对薪酬很满意,18名(17.6%)比较满意,49名(48.1%)一般,19名(18.6%)不太满意、9名(8.8%)很不满意。结论 乡镇卫生院精防人员职称学历不高,专职人员缺乏,人员流动性大,人力配置不足,人员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精防人员培训经费少,缺乏专业进修学习;工作时间长,工作满意度低;工资收入不高,薪酬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和政府官网,搜集各省关于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信息化建设的模式、绩效方面的数据或文献,为欠发达地区基本型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法搜集各省份农村卫生网信息化建设模式、绩效方面的数据或文献。结果:初检127篇文献,经筛选后得到7篇文献,其中模式建设4篇,信息化建设现况调查3篇。结合官网信息,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信息化模式主要有集中式乡镇卫生院信息管理系统(RCHIS)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模式;筹资方式主要有公司研发、政府自主研发、政府补助与乡院自筹、对口支援;配套服务建设方面,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在大多省份仍属空白,己发表数据显示信管人员多为兼职。结论:全国各省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进度不一,且缺乏对乡镇卫生院信息化的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