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复习。结果:鼻腔阻塞、鼻出血、鼻腔肿块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肿瘤细胞胞质内见黑色素颗粒是病理诊断依据,HMB45、S-100、Vimentin有助进一步确诊。结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恶性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掌握其诊断及相关鉴别诊断要领,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特染及免疫组化确诊的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瘤,并对其临床专科特征、生存随访情况、病理形态学特征及特染与免疫组化表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为进行性鼻塞或(和)鼻衄,9例伴轻重不等的头痛。专科检查均见广基性息肉样新生物填塞鼻腔,表面有暗灰褐黑色样坏死物覆附,触之为血痂或坏死物、质脆。8例临床诊断为鼻息肉、鼻窦炎,5例诊断为鼻肿瘤、鼻出血坏死性息肉伴鼻窦炎。治疗为手术加放、化疗综合手段,生存时间为2个月~53个月。病理形态学12例均见胞质深红染的大多边形上皮样细胞及横纹肌样细胞为主,色素少。结论: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其生存期短、恶性度高。临床专科检查以息肉样外观伴表面灰褐色坏死为特点。病理学以胞质深红染仅有少量黑色素颗粒的大多边形上皮杆细胞及横纹肌样细胞为主要成分,黑色素特染及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鼻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鼻腔恶黑)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4例鼻腔恶黑进行光镜观察,并对部分病例做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其镜下改变与皮肤的恶性黑色素瘤(皮肤恶黑)类似,4例免疫组化S-100蛋白和HMB45染色均阳性。结论:鼻腔恶黑易误诊,结合恶黑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及辅以组化、免疫组化和光镜检查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12例恶性黑色素瘤瘤细胞呈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及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9例见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瘤细胞HMB-45、S-100、Vimentin均阳性。结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是相对少见、恶性度极高的肿瘤,临床易误诊,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有助于与其他鼻腔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5.
鼻腔恶性肿瘤中,以鼻咽癌、鼻腔淋巴瘤多见,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非常少见。其发生率占全部恶性黑色素瘤的1%左右,误诊率高,预后差。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鼻腔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疾病,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又因其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且易循淋巴、血液系统转移至淋巴结、肺和脑等器官,治疗棘手,我科2008年8月收治1例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年龄较大,90多岁,伴有心脏疾病及高血压病,两年半内共手术3次,至今仍在随访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 收集12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现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12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中男5例,女7例.年龄38~75岁,平均56.5岁.病变主要发生于鼻腔,或鼻腔和鼻窦同时受累.肿瘤由上皮样、梭形度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通常血管周围细胞呈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标记瘤组织HMB45、S-100和Vim均(+).结论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较罕见,其与皮肤黑色素瘤相比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通常诊断较困难,但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与鼻腔其他原发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告15例原发性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该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患者多表现为单侧鼻塞,伴有鼻出血、头痛,肿瘤外观多呈息肉状。镜下,以多种细胞类型和组织形态混合存在为主要特点,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本瘤的无色素型有重要意义,并对本瘤的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分析18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效果。强调在临床和病理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认为手术不彻底,治疗方法的单一是治疗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朱瑞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130-130
目的:控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临床、病理学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0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部分给予免疫治疗。结果: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黏膜,应与鼻腔鼻窦磷癌、鼻息内及翻性乳头状瘤相鉴别。其中8例行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2侧行鼻内镜下鼻腔肿瘤切除术,术后均配合钴60放射治疗。10例中临床误诊2例,病理误诊2例,误诊率高。结论:本病在临床和病理学均可误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金指标,手术则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张再兴  戴建军  付兴华 《疑难病杂志》2013,12(3):225-226,F000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SMM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MMM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临床特点。结果 8例SMMM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单侧鼻出血、鼻塞、视物模糊等。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多形性,瘤细胞增大,染色质浓厚,部分胞浆内可见有黑色素颗粒沉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HMB-45阳性7例,2项均阳性1例,S-100阳性7例,Vimentin阳性5例。所有病例随诊5年,带瘤生存2例,死亡5例,失访1例。结论 SMMM临床少见,其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或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刚 《当代医学》2014,(5):23-24
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观察,并综合复习文献。结果小圆细胞型1例:光镜下肿瘤细胞较小,形态一致呈圆形,核浆比例失调,胞浆少,核圆染色较深,核仁不明显,部分见小核仁,无色素,小圆细胞型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呈瘤样生长,肿瘤周围组织广泛坏死。上皮样细胞型1例:光镜下肿瘤细胞体积较大,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胞质较丰富,核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空泡状到深染,核膜清楚,核仁明显,呈嗜酸性,瘤细胞成巢状或片状生长,黏附较松散,色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HMB 45(+),CD 56(-),CD 20(-),CD3ε(-),PCK(-),ki 67约5%~10%。结论鼻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临床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重要,治疗方法多为根治手术切除加放化疗。  相似文献   

15.
赵春霞  薛鸣  管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681-1681,1683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我院1988~2008年鼻腔恶性黑色素瘤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免疫组化等病理诊断有重要作用.广泛彻底的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可提高本病生存率.结论:早期诊断、广泛切除原发性病灶,将明显改善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食道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esophagus,PMME)的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PMME患者CT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 5例患者的PMME均位于食道中下段,CT扫描显示病变呈不规则结节或肿块状突向管腔内,其上下径大于横径,病变区食道壁不均匀增厚,而病变对侧食管壁正常,肿块有中至重度不均匀或均匀强化。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例均为蕈伞型,表面粗糙,3例呈暗褐色,4例表面可见糜烂;光镜下见瘤细胞形态多样,以梭形或圆形多见,细胞质丰富,核仁较大,核分裂相多见,4例见黑色素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S-100、HMB-45和Melan-A阳性表达。结论: PMME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表现虽有一些特征,但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18.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于皮肤,发生于鼻腔者少见[1].约占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1%[2].本研究收集本院1998-2004年间经手术和/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1例,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1 患者女性,63岁,主因渐进性右鼻塞3个月,双鼻堵、右鼻脓血涕及右侧偏头痛1个月,于1999年4月19日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曾多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鼻窦炎",并给予抗生素及滴鼻剂治疗,但疗效欠佳,近日来患者右鼻血涕增多、有时为鼻出血,并伴右耳闷塞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我院自 1988年 9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 19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均有病理学证实。主要症状多为鼻塞和涕血、鼻衄。 19例均手术治疗 ,手术加放疗 6例 ,手术加放疗加化疗 2例 ,手术加化疗 3例。结果 :19例中至今生存 7例 ,分别已生存 8月~ 13年。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4.7%,42 .85 %,30 .76 %。结论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 ,易复发 ,手术加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