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东莞市石龙镇宾馆职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状。方法 分别对584例不同年龄组男、女职工进行戊肝-IgG和戊肝-IgM的检测。结果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7.19%,男性高于女性,20~29年龄组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 东莞市石龙镇宾馆职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接近全国感染水平,且以年青人的感染率最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34例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最近证实的一种新型肝炎病毒。我们以血清中检测到HGV RNA作为诊断HGV感染的指标,以了解HGV感染的临床特征。本文对34例HGV感染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类肝病人群中HGV总感染率为8.6%。在34例感染者中,有32例与其它类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而且在各类急慢性肝病人群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HGV感染。HGV感染(含重叠感染)的临床表现各异,大多数症状较轻、恢复较快,但部分可导致肝病慢性化。HGV感染与肝硬变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自从Balayan等于1983年首次报告用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现称戊型肝炎)病人排泄的粪便提取液成功地感染2只猕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10多年的时间里相继进行了大量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及家猪对戊型肝炎病毒(HEV)易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或在实验条件下发生HEV感染,成为除人类之外的HEV携带者和传播者。本文就近年来在此研究领域中的文献作一综述。 一、灵长类动物 猕猴是最常用于做实验性HEV感染的动物,Tsarev及合作者曾以捕获的5只野生猕猴为实验动物,静脉内注射0.5ml含HEV10%的粪便悬浮液。结果发现3只猕猴感染HEV后的表现大致相同,在接种HEV后的第6~30d从粪便中排泄病毒,第12~21d出现短暂的病毒血症,随后发生血清抗体转化,呈现抗-HEV阳性,同时伴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活性水平升高,在接种后50d内血清中各种酶的活性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第4只猕猴感染HEV后的表现与前3只动物有所不周,接种HEV后第6~19d出现病毒血症,继之被抗-HEV代替,血清ALT活性高峰水平达608U/L,相当于其它动物血清ALT活性高峰水平的2~3倍,而ALT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却比其它动物短得多,AST和ICD活性水平也高于其它3只动物  相似文献   

4.
陈磊 《内科》2013,(6):651-651
我国是乙肝大国,在临床上慢性乙肝重叠戊型肝炎的患者不在少数,发病后患者往往有向重症肝炎发展的倾向,应及时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现将临床上乙型肝炎重叠戊型病毒肝炎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知并可检出的肝炎病毒有甲~戊五种,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尚存在经肠道外传播的其它肝炎病毒。自1995年下半年美国Simons等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后,世界范围内相继证实有HGV感染。由于对庚型肝炎(HG)和HGV的研究刚刚起步,故在HG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性、免疫性、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还有待于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将输血后肝炎高危人群—血液透析者中的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性 ,3 1岁。患者于 1997年 9月无诱因地出现乏力、纳差、厌油 ,尿黄如浓茶色 ,当时查血丙氨酸转氨酶 (ALT )64 0U /L ,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5 60U /L ,总胆红素 (TBil) 86.4μmol/L ,直接胆红素 (DBil) 5 1.2 μmol/L ,碱性磷酸酶 (ALP)及r 谷氨酰转肽酶 (GGT)均高于正常 (具体值不详 )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阴性 ,乙肝病毒 (HBVDNA)阴性 ,甲肝病毒抗体 (抗HAV IgM )阴性 ,丙肝病毒抗体 (抗HCV )阴性 ,戊肝病毒抗体(抗HEV IgM )阳性。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戊型急性黄疸型。经保肝、降酶和退黄等治疗 1个月后肝功…  相似文献   

7.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戊型肝炎的病原体.在发展中国家戊型肝炎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HEV的流行区.本文就近期HEV感染后的体液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反应、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以及HEV疫苗研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1992年9月~1993年1月,我们对部分住院肝炎病人进行戊型肝炎(HE)血清抗体(抗HEV)检测,共确诊6例。均为男性,年龄为28~57岁(平均41.3岁);均有经常出差或在外就餐史,未去过HE暴发流行区,起病后3个月内无家庭续发病例。  相似文献   

9.
绳百龙  吴风燕 《肝脏》2014,19(1):81-82
戊型肝炎(戊肝)为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远较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少见,多表现为散发病例,但其发病率在我国多数地区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仍占首位。由于在临床工作中相对少见、与药物性肝病等疾病临床表现类似以及对戊型肝炎的认识不够等原因导致其误诊、误治情况多见,为此我们对4年来我院诊治的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转归进行分析,以促进我们更好地认识、诊治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0.
肝炎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PCR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了48例丙型肝炎,26例乙型肝炎及12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庚型肝炎病毒RNA。结果表明,我国肝炎患者存在HGV感染;HGV可单独感染或与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丙型肝炎患者中,HGV RNA的检出率为10.4%,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8%,而在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3.3%,HGV与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可  相似文献   

11.
了解庚型肝炎病毒在本地区非甲-戊型肝炎中的流行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用RT-PCR和ELISA法对30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HGV-RNA和抗-HGV检测。结果30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检出3例,HGV-RNA阳性,其中2例为急性肝炎,1例为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12.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405-2407
正戊型肝炎是由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有输血传播的报道~(~([1]))。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HEV导致自限性急性感染,很少发展为慢性感染性疾病,并且症状通常轻微。在免疫抑制剂使用患者中,HEV感染可以持续并可能会导致慢性肝炎,快速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2-5])),具有较高病死率。故探寻HEV相关肝衰竭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尤为重要。本研究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1例肝移植术后HEV感染相关肝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相关问题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通过报道无基础疾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严重肝损害病例,旨在为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考。1 病例介绍患者,男,30岁,因食欲减退、皮肤黄染伴瘙痒1个月于2021-02-10第1次入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主诉:入院前1个月熬夜、饮食不规律后出现食欲下降,于2021-01-17出现巩膜黄染、皮肤瘙痒,院外予以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未见好转。2021-02-05外院上腹部增强CT:肝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有很大比例的供血者可检测到HGV RNA序列。这些HGV RNA阳性的供血者仅表现为轻度的ALT的增高,至少50%没有任何肝病证据。此研究目的为评估慢性肝病患者中HGV感染的患病率及其意义。 方法与结果:对554例慢性肝病患者和连续200名首次献血者进行研究。HGV RNA阳性在献血者中占3%。17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ALT持续增高,肝组织学存在慢性炎症,抗HCV抗体和HCV RNA阳性,其中6.7%HGV  相似文献   

15.
《肝脏》2017,(6)
正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一种以肝功能迅速恶化为特点的、威胁生命的疾病。ALF的临床表现包括肝脏代谢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多器官衰竭。ALF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感染和药物的肝脏毒性。在印度、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是导致急性病毒性肝炎和ALF的最常见的病因;而在美国和西欧,ALF最常见的病因则是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但是,发达国家中超过20%的  相似文献   

16.
戊型肝炎流行区病毒感染的特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在新的抗体检测试剂基础上了解普通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特点。方法 利用戊型肝炎病毒多聚化重组抗原组装的抗HEVIgGELISA试剂 (E2 IgG)对山东某地社区普通人群的戊肝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本地人群各个年龄组共 2 ,998人中抗HEVIgG抗体总阳性率 (年龄性别标化 )为 14 1% ,男性标化阳性率为 16 2 % ,女性为 11 9%。 2 0岁以下人群戊肝感染率不足 1% ,自 2 0岁起男性和女性分别以每年接近 0 9%和 0 8%的速度平稳上升。戊肝感染者中男性与女性的平均抗体水平基本相同 ,基本上随着年龄的上升 ,人群中感染者的平均抗体水平也缓慢上升。随机选取的 10份E2 IgG阳性血清与抗原的反应均被抗 HEV单克隆抗体明显阻断。结论 该地区为戊肝流行区 ,感染主要发生在成年之后 ,以每年接近 1%的新感染率稳定上升。中小学生中戊肝抗体阳性率极低 ,学校内戊肝暴发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是一种可跨种间传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E, HE)的病原体,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真核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以阻止病毒入侵宿主细胞。RNAi技术广泛应用于病毒基因的转录后调节,已经成功抑制了多种病毒的复制。现介绍RNAi的干涉机制在抗戊型肝炎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可引起急性、暴发性及慢性肝炎,是一个影响全世界的卫生问题。一般人群感染HEV后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多为自限性,临床诊断中很容易被忽略。在既往的报道中,已经发现HEV感染可引起多个系统功能障碍。特别是在血液系统方面,常导致一系列的不良结局,如果能对这些戊型肝炎相关疾病做到全面评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将极大地减轻个人及社会的医疗负担。本文将结合既往报道,对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戊型肝炎大多是急性自限性的,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实体器官移植受者、HIV感染和血液疾病)会出现慢性感染。免疫反应是决定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结局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通过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等多种研究,对HEV免疫发病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入,这些为HEV新的抗病毒治疗和有效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思路。本综述讨论了近年来有关HEV的免疫发病机制,并提出了对该疾病预防及治疗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邹鲁邱瑾  张美稀 《肝脏》2014,(3):230-231
患者,女,50岁,因“发热、纳差半月,身目黄染1周”于2013年3月19日入院。入院前半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以夜间较为明显,最高体温达38℃,清晨可自行退热,伴纳差,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当地卫生室予抗感染处理后无明显好转。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身黄、目黄、尿黄,且仍有夜间体温升高,最高达39℃。既往2010年10月29日体检时发现 HBsAg 阳性,HBsAb 阴性,HBeAg 阴性,HBeAb 阳性, HBcAb 阳性,HBV 功能为正常水平,未予特殊处理。入院后查体套 T 38℃,急性面容,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包块,肝区轻度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3月20日行血常规示单核细胞百分比15,超敏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异常;小便常规示胆红素++,白细胞++;血沉22 mm/h;乙肝三系 HBsAg 0.94 IU/mL 阳性,HBsAb 15.92 mIU/mL 阳性,HBeAg 0.20 S/CO阴性, HBeAb 0.1S/CO阳性,HBcAb 12.41S/CO阳性;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肝功能示:TBil 89.1μmol/L,DBIL 62.9μmol/L,IBIL 26.2μmol/L,ALT 578 U/L,AST 402 U/L,ALP 155 U/L, GGT 83 U/L,ALB 31.2 g/L,GLB 36.3 g/L,A/G 0.9;ASO、RF、输血前体检、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肥达氏反应、甲状腺系列、凝血系列未见明显异常;胸部 CT 示:两下肺胸膜改变;腹部B超示胆囊壁水肿,肝回声改变。入院诊断:1.黄疸待查: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2.发热待查:急性胆囊炎、肺结核、尿路感染、予头孢美唑针2 g,1次/12 h 静脉滴注联合左氧氟沙星0.4 g,1次/d,静脉滴注抗感染,天晴甘美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保肝降酶,思美泰、熊去氧胆酸胶囊退黄及中药茵陈蒿汤加甘露消毒丹清热利湿退黄等处理。3月22日体温无明显下降,最高达38.2℃,以午后及夜间明显,复查血常规单核细胞百分比15,超敏C反应蛋白无明显异常,尿常规白细胞(-)。胸部CT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考虑肺部感染,换用美罗培南针0.5g,8h/次,静脉滴注联合左氧氟沙星0.4 g,1次/d,静脉滴注抗感染,至3月25日体温恢复正常。3月26日行肝功能示 TBil 177.4μmol/L,DBil 135.4μmol/L,IBil 42μmol/L, ALT 860 U/L,AST 602 U/L,ALP 112 U/L,GGT 41 U/L, ALB 22.8 g/L,GLB 39.2 g/L,A/G 0.6;HAV-IgM 阴性, HEV-IgM阳性;丙肝抗体阴性;CMA-IgM阴性,CMA-IgG 阳性;EBV-CA IgG 阳性,EBV-CA IgM 阳性,EBV IgM 阳性, EBV-NA 阳性,诊断考虑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及 EB病毒感染。继续予保肝降酶及退黄处理。4月17日复查肝功能示TBil 40.2μmol/L,DBil 13.9μmol/L,IBil 36μmol/L,ALT 36 U/L,AST 36 U/L,ALP 89U/L,GGT 43 U/L,ALB 33.1 g/L, GLB 38.9 g/L,A/G 0.9;HEV-IgM 阳性;CMA-IgM 阴性, CMA-IgG 阳性;EBV-CA IgG 阳性,EBV-CA IgM 阳性,EBV IgM阳性,EBV-NA 阳性。患者无发热畏寒,无身目黄染,无咳嗽咳痰。查体:T 36.6℃,全身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包块,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4月20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5月9日随诊复查血常规及超敏 C 反应蛋白无明显异常,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HEV-IgM 阳性, EBV-CA IgG 阳性,EBV-CA IgM 阴性,EBV IgM 阴性,EBV-NA 阴性。8月16日随诊复查 HEV-IgM 阳性,11月13日随诊复查 HEV-IgM 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