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近年的研究显示骨关节炎不但是一种退行性疾病,而且是一种关节内的炎症反应。通过检测OA软骨细胞CD80/CD86的表达情况,探讨软骨细胞在O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软骨标本为病例组,同时收集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软骨标本为正常对照组。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软骨细胞CD80/CD86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软骨细胞表达CD80的阳性细胞百分率(2.47%±0.59%)比正常对照组软骨细胞(0.94%±0.25%)高(P<0.01)。病例组软骨细胞表达CD86的阳性细胞百分率(1.71%±0.71%)比正常对照组软骨细胞(0.93%±0.47%)高(P<0.01)。结论CD80/CD86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中表达增加,做为抗原提呈细胞的标志分子,提示软骨细胞在骨关节炎中发挥抗原提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协同刺激分子CD80和CD86在角膜移植术后的表达以及与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方法:动物实验和指标测定均于2004-10-08/12-30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进行。随机将F344大鼠5只及Lou大鼠25只分为同种异型组和对照组,同种异型组采用F344大鼠5只为供体,Lou大鼠10只为受体,对照组采用Lou大鼠5只作为供体和Lou大鼠10只作为受体。角膜移植术后CD80和CD86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细胞CD80和CD86表达:同种异型组均高于对照组[(22.20±6.00)%和(48.60±11.89)%,(8.50±2.76)%和(24.20±5.31)%,P<0.01]。②角膜移植术后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同种异型组均高于对照组[(134.91±24.93)%和(30.89±13.86)%,(28.11±12.09)%和(9.03±4.61)%,P<0.01]。③角膜移植术后CD80和CD86与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同种异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升高与CD80和CD86的表达有相关性(r=0.87,r=0.82,P<0.01);同种异型组白细胞介素2表达的升高与CD80和CD86的表达亦有相关性(r=0.75,r=0.72,P<0.01)。结论:角膜移植术后CD80和CD86分子表达增加从而活化局部T细胞的功能,分泌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使免疫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罗少华  高兴林  舒峻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1):2372-3274
目的:了解老年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内IL-4、IFN-γ的变化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哮喘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以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IL-4、IFN-γ的百分率,同时行肺功能检查。结果:CD4+淋巴细胞IL-4表达百分率3组各为(2.6±2.2)%、(1.3±0.9)%和(1.5±0.8)%,急性发作期组高于缓解期组(P<0.05)和对照组(P<0.05);IFN-γ表达百分率3组各为(10.5±4.6)%、(17.5±3.8)%和(18.4±5.9)%,急性发作期组低于缓解期组(P<0.05)和对照组(P<0.05);CD8+淋巴细胞IFN-γ表达百分率3组各为(26.4±10.3)%、(20.2±12.3)%和(21.3±10.4)%,急性发作期组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和对照组(P<0.05)。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与CD4+淋巴细胞IFN-γ表达百分率显著正相关(r=0.48,P<0.05),与CD4+淋巴细胞IL-4表达百分率及IL-4+/IFN-γ+比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53和-0.6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Evans综合征(AIHA同时或相继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AIHA/Evans综合征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机制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次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AIHA/Evans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80比例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发作时CD86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缓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在AIHA/Evans综合征发作患者中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淋巴细胞共刺激因子CD86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参与AIHA/Evans综合征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方面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Vα24Vβ11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数量变化和功能状态在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SLE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以及体外活化前后表达血细胞分化抗原(CD)69和白细胞介素4(IL4)、Ⅱ型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SLE患者外周血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044%±025%)低于正常对照组(107%±023%,P<001),NKT细胞体外活化前CD69表达为526%±212%,正常对照组为1147%±286%(P<005);活化后表达CD69为5661%±047%,正常对照组为9671%±033%(P<001)。SLE患者NKT细胞活化前其胞浆内IL4含量为3246±549pg/ml,正常对照组为1221±331pg/ml,活化后其胞浆内IL4含量为4838±853pg/ml,正常对照为2693±684pg/ml(均P<005),而IFNγ含量活化后为1932±645pg/ml,正常对照组为3365±1191pg/ml(P<005)。结论SLE发病可能与NKT细胞数量的低下及功能严重失调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用过氧化氢作为实验软骨细胞DNA的损伤因子,探讨骨关节炎Ⅰ号方预防过氧化氢对软骨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1/12在福建省中医学院动物中心完成。骨关节炎Ⅰ号方由仙灵脾、巴戟天、川芎、三七、祖师麻组成。取三四周龄兔关节软骨,经胶原酶Ⅱ消化,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随机分成4组,①骨关节炎Ⅰ号方组加入100g/L骨关节炎Ⅰ号方药液,②中药加过氧化氢组加入100g/L骨关节炎Ⅰ号方与1mmol/L过氧化氢组混合液,③过氧化氢对照组加入1mmol/L过氧化氢液,④正常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均加入软骨细胞培养体系中培养2h,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培养体系中软骨细胞的DNA损伤的程度以彗星细胞出现率和慧星尾长的变化做评估指标。结果:①彗尾样细胞出现率:过氧化氢组彗尾样细胞出现率显著高于中药加过氧化氢组(41%,24%,P<0.05)、显著高于中药组(41%,8%,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1%,9%,P<0.01);中药组与正常对照组彗尾样细胞出现率相似(8%,9%)。②彗星尾长:正常对照组、中药组DNA荧光图像呈圆形;过氧化氢对照组软骨细胞出现慧星状DNA荧光图像;中药加过氧化氢组软骨细胞也出现“拖尾”现象,但较过氧化氢对照组短(20.2950±12.8414,39.3983±12.5368,P<0.05)。结论:过氧化氢组彗星样细胞出现率,彗星尾长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过氧化氢对软骨细胞DNA具有损伤作用。加入骨关节炎Ⅰ号方进行干预后,彗星样软骨细胞百分率、彗星尾长都明显下降,说明骨关节炎Ⅰ号方具有预防过氧化氢对软骨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配体CD28的表达水平及白介素18的作用。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4例ITP患者和34名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其配体CD28的表达,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浆IL-18。结果表明: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表达率(4.21±2.27%,7.19±5.1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4±0.87%,4.08±1.96%,P〈0.01)。ITP组血浆IL-18含量为(538.31±111.33)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含量为(489.44±49.07)pg/ml。IL-18含量与血小板数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0.395,P〈0.05)。结论:ITP患者CD80和CD86共刺激分子过度表达,患者血浆中IL-18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共刺激分子CD80、CD86与ITP发病密切相关,IL-18在ITP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探讨哮喘患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3的表达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0例哮喘发作期患者和32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外周血CD23阳性、CD21阳性、CD21和CD23双阳性细胞(CD23+,CD21+,CD21+CD23+)的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与30例健康患者作对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CD23+,CD21+,CD21+CD23+的百分率及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哮喘缓解组CD23+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CD23+,CD21+,CD21+CD23+的百分率与血清IgE呈正相关(r=0.731,0.698,0.714,均P<0.05)。结论:CD23的表达与血清IgE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在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后外周血树突细胞(DC)亚群数量、比值的变化,测定外周血 T 细胞激活协同分子(CD80、CD86、CD40)在树突细胞及 B细胞表面的表达。方法用单克隆抗体三标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发病期和13例 IST 后恢复的SAA 患者外周血髓系 DC 前体(pDC1)与淋系 DC 前体(pDC2)的数量、比例,并与15名正常对照比较。其中10例患者检测了治疗前、后2个月的 pDC1与 pDC2的数量。检测16例 SAA 患者及12名正常对照外刷血 DC 及 B 淋巴细胞表面 CD80、CD86、CD40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外周血 pDC 总量、pDC1、pDC2及 pDC1/pDC2比值分别为(0.72±0.08)%,(0.41±0.05)%,(0.30±0.05)%,1.58±0.18:而初发 SAA 患者为(0.96±0.18)%,(0.67±0.13)%.(0.32±0.06)%,2.70±0.32,pDC1显著增多(P<0.05),pDC1/pDC2比例明显失衡(P<0.01);恢复期 SAA 患者上述指标下降为(0.77±0.13)%,(0.43±0.10)%,(0.34±0.09)%,1.78±0.36,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 值均>0.05)。10例 SAA 患者治疗前 pDC1、pDC2及 pDC1/pDC2比值分别为(0.87±0.31)%,(0.35±0.09)%,2.65±0.40,治疗2个月后分别为(0.24±0.09)%,(0.14±0.04)%,2.16±0.26,pDC1、pDC2显著下降(P值均<0.05)。正常对照组外周血 DC 表面 CD80、CD86、CD40的表达分别为(1.61±0.84)%,(11.97±4.31)%,(0.56±0.45)%,而 SAA 患者分别为(9.14±4.08)%,(29.84±3.02)%,(7.04±3.79)%,SAA 患者 DC 表面 CD8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80、CD86、CD40的表达分别为(9.38±0.92)%,(2.57±0.44)%,(1.86±0.32)%,(7.34±1.22)%;而 SAA 患者分别为(11.12±2.26)%,(5.17±0.68)%,(5.98±0.96)%,(8.85±2.49)%,CD80~+细胞、CD86~+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 值分别为<0.05和0.01)。正常对照外周血 B 淋巴细胞 CD80、CD86、CD40的表达分别为(28.22±3.56)%,(8.04±0.66)%,(81.6±6.48)%;而 SAA患者分别为(23.06±3.73)%,(20.46±2.78)%,(81.57±5.29)%,SAA 患者 B 淋巴细胞上 CD8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SAA 患耆 pDC 亚群明显异常,与 Th1细胞激活有关的pDC1明显增多,这种变化与 SAA 病情密切相关。SAA 患者 T 细胞活化所需要的共刺激信号 B7-2途径处于高度激活状态,这可能是导致 T 细胞异常激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家兔Hulth模型骨关节炎(OA)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和透明质酸(HA)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Hulth法建立家兔骨关节炎模型,分为正常组(A组)、造模组(B组)和造模给药组(C组),进行软骨Mankin评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软骨细胞中VEGF、HIF-1α表达。结果A组软骨细胞中VEGF和HIF-1α存在低度表达,B组和C组出现不同程度的OA软骨病变,软骨细胞中VEGF和HIF-1α表达增加;4周和8周时VEGF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百分数(细胞分数)差别有显著性(P<0.05);4周和8周造模组和造模给药组比较Mankin评分、VEGF细胞分数差别有显著性(P<0.05);各实验组中VEGF细胞分数和Mankin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91,0.917;P<0.01)。结论Hulth模型中软骨细胞VEGF和HIF-1α表达上调,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延缓OA进程,同时VEGF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1.
背景:软骨进行性破坏为晚期骨关节炎的特征性病变,骨关节炎相关因子透明质酸、骨桥蛋白、CD44在骨关节炎软骨中表达增加。目的:通过透明质酸干预体外培养的人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探讨透明质酸对人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CD44与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软骨标本进行体外培养获取纯化的软骨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透明质酸干预组(100 mg/L)和透明质酸酶干预组(200 mg/L)。培养48 h后,采用Real-time Q PCR检测软骨细胞骨桥蛋白mRNA,CD44mRNA表达水平。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分析骨桥蛋白mRNA和CD44 mRNA经透明质酸干预前后表达的差异。结果与结论:透明质酸组的骨桥蛋白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高,透明质酸酶组的骨桥蛋白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低;透明质酸组及透明质酸酶组的CD44 mRNA表达水平均较空白组低。结果提示透明质酸可以上调骨关节炎软骨细胞骨桥蛋白的表达;透明质酸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内对CD44表达的影响具有双相性,其影响结果可能与透明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146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146表达的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11例慢性肾炎患者与10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6的表达。结果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146表达(425.68±87.84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68.85%±70.90 ng/ml),P<0.01;CD146表达与尿蛋白定量的相关系数为0.08,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存在CD146的高表达,但与尿蛋白定量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肿瘤组织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4变异体6(CD44v6)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及20名正常人PBMCCD44v6含量(%),以及术后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CD44v6含量。结果胃癌患者术前PBMCCD44v6含量(9.72%±6.65%)比正常对照组(3.11%±1.15%)及术后1周(4.44%±2.33%)明显增高(分别P<0.001和<0.01);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CD44v6含量分别为3.67%±0.63%及1.33%±0.51%(P<0.01);Ⅲ+Ⅳ期胃癌患者PBMC及胃癌组织CD44v6含量(分别为12.56%±6.97%及3.91%±0.87%)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分别为6.89%±3.37%和2.86%±0.65%,均P<0.05)。胃癌淋巴转移患者PBMC及胃癌组织CD44v6含量(分别为11.29%±5.36%和4.41%±0.79%)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7.32%±4.28%和2.61%±0.78%,均P<0.05)。结论用FCM检测胃癌患者PBMCCD44v6含量能反映胃癌组织CD44v6改变,对胃癌诊断、进展与转移评价及术后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及关节软骨细胞中的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和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关系,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例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骨关节炎组,以正常关节软骨患者20例为对照组。各收集其外周血及关节软骨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PCR(SYBR GREEN I染料法)检测外周血及软骨组织中TFAM mRNA的表达水平和软骨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骨关节炎组外周血和软骨细胞TFAM mRNA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患者(P0.05),且二者表达量呈正相关(P0.01);骨关节炎组线粒体DNA的平均拷贝数均于正常组患者软骨细胞(P0.01),且与软骨细胞TFAM mRNA的表达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TFAM通过增加其线粒体DNA拷贝数,这将可以对骨关节炎的病因提出新的解释和补充,可能为骨关节炎的检测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Graves病伴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Graves病伴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以流式细胞术测定24例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及CD5+B淋巴细胞的数量、B淋巴细胞胞浆内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并与18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Th1细胞和Th2细胞百分率、Th2/Th1比值、CD5+B细胞百分率、Bcl-2表达率分别是(0.39±0.24)%、(0.28±0.15)%、(0.52±0.12)%、(7.89±0.38)%、(36.49±6.79)%;患者组Th1细胞和Th2细胞百分率、Th2/Th1比值、CD5+B细胞百分率、Bcl-2表达率分别是(0.81±0.45)%、(6.83±3.02)%、(20.55±6.15)%、(20.89±1.62)%、(80.25±15.56)%,均显著多于正常人对照(P<0.05,P<0.01,P<0.01,P<0.05,P<0.05)。结论:Graves病伴血细胞减少症发病可能与Th1/Th2比例失衡,Th2细胞增多,导致CD5+B细胞数量上升及凋亡减低,自身抗体的产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哮喘患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23的表达与IgE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探讨哮喘患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3的表达及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典型哮喘、1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2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20例肺炎和25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阳性、CD23阳性、CD23和CD19双阳性细胞(CD19+、CD23+、CD19+/CD23+)的百分率,同时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水平,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典型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23+、CD19+/CD23+的百分率和血清IgE分别为(13.56±5.87)%、(26.56±7.61)%、(12.86±5.01)%、(12.67±7.56)μmol/L和(13.10±5.15)%、(24.66±8.15)%、(12.10±4.97)%、(9.45±4.16)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95±3.65)%、(14.92±3.02)%、(6.82±2.95)%、(3.10±1.68)μmol/L和肺炎组(P<0.01),CD19+、CD23+、CD19+/CD23+与血清Ig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喘息性支气管Ⅰ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23+、CD19+/CD23+及血清IgE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炎组及喘息性支气管炎Ⅱ组,喘息性支气管炎Ⅱ组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和肺炎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淋巴细胞CD23的表达和血清IgE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两者密切相关.部分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理与哮喘相同.测定淋巴细胞CD23的表达对于早期判断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D133-2在急性白血病病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对67例不同病程急性白血病(AL)进行CD133-2的检测。结果 AL组CD133-2的阳性率(52.4%)及表达率(23.9%±2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2.2%±3.9%); 初治组、完全缓解期(CR)组及复发组CD133-2的阳性率分别为52.4%,0和40.0%,表达率分别为23.9%±21.5%,5.0%±6.0%和28.4%±25.6%,三组间的阳性率及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7,F=5.906,P<0.05)。初治组及复发组的CD133-2阳性率及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R组。初治患者CD34+组的CD133-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组(40.5% vs 7.1%,χ2=8.636,P<0.05),并且CD133-2-/CD34-组的CR率则明显高于CD133-2+/CD34+组(83.3% vs 33.3%,χ2=6.078,P<0.05)。结论 初治AL患者CD133表达与CD34相关; CD133/CD34共同高表达可能是A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检测AL患者骨髓中CD133-2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复发及监测MRD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椎病软骨终板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颈椎病患者和20例颈椎外伤患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的表达,并且对颈椎病患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颈椎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12%和39%±17%,颈椎外伤对照组VEGF及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4%和63%±11%;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椎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表达存在负相关性(r=0.86,p<0.05)。结论 颈椎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表达明显减少, HIF-1α对调节VEGF的表达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维药买朱尼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膝关节软骨细胞Fas,FasL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3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1月龄SD大鼠30只,饲养1周后使用简单随机法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膝骨关节炎模型组及维药买朱尼干预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大鼠均进行膝骨关节炎模型制备,术后第4天开始驱赶动物每天在跑台上奔跑30min,连续2周。维药买朱尼干预组大鼠自造模第2周开始灌胃给予维药买朱尼(由巴旦杏仁、阿月浑子、肉豆蔻、毛坷子、余甘子、西红花等各15g组成,以上药物均由新疆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中心提供),10.31mg/(kg·d),2次/d,连续4周;膝骨关节炎模型组大鼠自造模第2周开始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干预4周后,脱椎处死动物。无菌条件下,切取右膝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软骨,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as,FasL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实验结果分析,无脱失。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Fas,FasL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膝骨关节炎模型组大鼠Fas,FasL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83920±0.166276,1.149241±0.147730;0.076379±0.017214,0.278898±0.015563(P<0.01)];维药买朱尼干预组大鼠Fas,FasL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膝骨关节炎模型组[0.252332±0.068695,0.385160±0.072566,P<0.01]。结论:维药买朱尼能够下调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Fas,FasL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扰素γ对Ox-LDL刺激的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后将贴壁细胞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刺激培养的巨噬细胞;2、Ox-LDL处理组,Ox-LDL 50mg/L刺激培养的巨噬细胞;3、4、5组为不同剂量的干扰素γ处理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重组INFγ(终末浓度分别为50、100、200ng/mL)刺激培养的巨噬细胞,然后加入Ox-LDL 50mg/L。24h后收集培养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结果Ox-LDL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干扰素γ各剂量组与Ox-LDL处理组比较,CD36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Ox-LDL能明显刺激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干扰素γ抑制Ox-LDL引起的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