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诚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6):158-159
目的 通探讨工休座谈会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每月召开一次,由护士长主持,科内医师或资深护士、病人及家属参加.对会议的时间、内容、形式精心安排.结果 为患者提供了许多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知识,同时患者给医院的管理、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缩短了医患距离,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 结论开展工休座谈会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工休座谈会存医疗护理管理实践中的作用。方法:由病员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仝院性的医院丁休座谈会,每季度一次,统一确定患者,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教;介绍医院学科建没、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项目等。结果:有效营造医、护、患二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给医院的管理、建没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更多有利于疾病康复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知识。结论:新模式的医院丁休庸淡会,有利于患者发表见解,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建设性的建议和信息;有效改善医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真正实现医患双方互利、互赢。  相似文献   

3.
我科在开展整体护理的同时,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重视工休座谈信息反馈,及时协调解决病人提出的不满意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病人的合理需求,提高了住院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实施儿科工休座谈会的新举措,提高其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2010年6月~2011年5月共计24次工休座谈会,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儿科特点,通过增加新内容、实行新举措,最大程度的满足患儿和家长的各项需求,提高了工休座谈会的效果。结论:工休座谈会对提高病房管理质量、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护士通过工休座谈会教给病人及家属有关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在护士人员缺少的情况下,使健康教育普及和落实。  相似文献   

6.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服务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病人的满意是护理的目标。为充分发挥病人对科室护理工作的监督作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改进护理工作,我科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的妇科病房医疗服务模式.方法 以回顾总结形式,探讨妇科病区开展工休座谈会共72次,人数达1000人以上.结果 使用病人征求意见表、住院病人护理质量调查表,结果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结论 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病人身心康复过程中妇科病房工休座谈会在改进诊疗手段,加强病区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方法 在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工休座谈会,采纳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不断地改进整体护理工作.结论 通过开展工休座谈会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胡佳  谢安慰 《吉林医学》2012,33(22):4890-4891
<正>工休座谈会是以病区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由护士长召集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陪伴及相关人员参加的以疾病健康为中心议题的互动交流会[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传统的工休座谈会过于简单和流于形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而儿科感染性疾病种类多样,传播途径复杂,集中召开座谈会显然不合适。针对其专科特点,我院采取各项举措,对工休座谈会进行持续改进,实践证明收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医患矛盾是困扰医院的难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服务意识不强,态度生硬,技术不过关,缺乏责任感,医德医风不正等等。从管理上下功夫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取向,提高业务技术,确实改进服务才是化解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工休座谈会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方法,保证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方法将98例住院病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实施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工休座谈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工休座谈会制度可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是整体化护理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知情同意在伦理学上表示着人的尊严应当受到尊重 ,个人正当的权益不受侵犯 ,在处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时 ,有权在充分了解情况后作出选择。知情同意在医疗过程中 ,在处理医患关系中 ,也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对于医疗行为的效果和医患之间关系是否和谐 ,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人们的生活中 ,提起医生使人容易联想到健康 ,说到患者使人容易联想到疾病。健康与疾病是矛盾的 ,又是统一的。健康与疾病包含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而两者又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医生与患者也是一样 ,医生是健康的象征 ,患者则是疾…  相似文献   

14.
论工休座谈会中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期给病人召开工休座谈会,组织病人和家属学习医院的规章制度,征求病人的意见,是病区护士长的职责.但在工休座谈会中插入健康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不妨与同行们一起交流共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工休座谈会满意度调查资料,给予持续性改进对策,提高工休座谈会质量.方法 2016年5月—7月,统计分析公益活动满意度调查表共186份,从总体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护人员的讲解及答疑、对此次活动安排的内容、对此次活动的行程安排、意见及建议6个方面,以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给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给予持续性改进,将5月和7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7月份相比5月份总体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对医护人员的讲解、答疑、对此次活动安排的内容、对此次活动的行程安排的满意率有所提高,意见及建议减少,对医务人员评价好.结论 针对工休座谈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给予对策改进措施,能提高对活动的总体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对医护人员的讲解、答疑,对活动安排的内容、安排的满意率,减少意见及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继续开展相关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职业病医院承担着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和鉴定、职业病治疗的工作,涉及到各方不同的利益.过快增长的职业病群体与不健全的劳动保障制度的矛盾、患者与用人单位因医疗费用的矛盾等使得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对职业病医院的服务态度、医疗技术等要求多、期望值高.在不同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则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宣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职业病患者的法律意识;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树立端正的服务态度,公平、公正、公开处理各类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提高业务技术,加强医务人员人文医学知识的培训,细致、耐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治疗工作,是减少医患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谈解决医患矛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亮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255-256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监督制度、加强医院管理与建设、加强宣传教育与培养医患沟通技能,是解决医患矛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逐步增强,医患矛盾也日益突出。紧张的医患关系,一方面使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缺乏安全感,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是患者的身心备受伤害。这不仅影响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如何缓解乃至消除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医患双方缺乏信任,不能换位思考,从而使有着共同目标的医患双方,成为矛盾的主体。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实施健康教育,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我社区2012年参加健康教育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1引发医患矛盾的因素:因素是多方面的: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但我认为,医患双方信任缺失,不能换位思考,是一个主要因素。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普遍加大,一旦患病,心里本身焦急悲伤,而昂贵的医疗费用就更使其烦躁郁闷,所以,患者及家属迫切希望能够得到最好的最有疗效的检查和治疗,使他们尽快的恢复健康,因此,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都很高。然而,由于医患矛盾的频发,加上一些媒体失实的负面报道的影响,严重伤害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积极性,医务人员不敢也不愿承担风险,治疗时就采用各种“撒网”式的仪器检查。这些检查虽能为医生提供更有保证的诊断依据,但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及家属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更加依赖医生,因为他们坚信花了钱就一定能治好病。一旦出现偏差,他们就非常生气甚至愤怒,就会把各种不满和怨气发泄在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身上,医患矛盾甚至医患纠纷就此发生了。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与患者所建立的特定的医治关系,是涉及医生、患者、医院及社会四方面利益主体的复杂社会关系,体现了道德、利益、法律、人文等多个方面,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也是医疗实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工休座谈会是医护患互动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医院病区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座谈会可以了解到患者真实的想法和要求,也能通过近距离接触,加深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