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禁食、禁饮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减少患者因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将177例骨科择期手术及限期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87例采用新禁食、禁饮方案,即术前6h开始禁食便餐,术前2h开始禁饮清流质。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禁食、禁饮方案,即术前12h开始禁食,术前4h开始禁饮液体。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口渴、饥饿、焦虑程度等情况,术中呕吐与误吸情况。结果术前、术后口渴、饥饿发生率及程度、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呕吐与误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禁食禁饮方案是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的术前禁食方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8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组,实验组(A组)43例采用新禁食方案,即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术前禁食8 h,食用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术前禁食6 h,术前2 h禁液;对照组(B组)39例采用传统术前禁食方案,即术前12 h禁固体食物,术前4 h禁任何液体饮食。比较两组禁食禁饮时间,术中、术后胃液量和呕吐误吸情况,以及口渴、饥饿、焦虑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前术中的胃液量,术中、术后呕吐、误吸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组)较对照组(B组)禁食禁饮时间短,口渴、饥饿程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禁食方案既未增加术前术中的胃液量,也未增加术中、术后的呕吐误吸率,而且还减轻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口渴、饥饿程度,因此较传统禁食方案更适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方法及其与患者术前舒适度的关系。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术前8h内禁食、禁饮;实验组依照循证护理的原则,术前禁食8h,禁水2h。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无1例术中和术后发生呕吐、误吸,对照组患者口渴、饥饿例数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适当缩短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术前饮食指导,重点宣教准确禁食、禁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术前舒适度,有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缩短术前禁饮禁食时间对骨科择期手术的影响。方法:抽取骨伤科择期手术患者86例,按照奇数、偶数分组,分成对照组(奇数)和试验组(偶数),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术前禁饮禁食方式,试验组则予以缩短术前禁饮禁食时间方式,根据患者的手术安排时间,术前分时段给予葡萄糖固体饮料冲服,对比两组主观感受、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及术前1 h与术后1 h的血糖值。结果:试验组术前主观感受(口渴、饥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未发生误吸;术后2 h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1 h血糖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h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术前禁饮禁食时间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前禁饮禁食时间,改善患者不适主观感受,降低胰岛素抵抗,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方法及其与患者术前舒适度的关系。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术前8h内禁食、禁饮;实验组依照循证护理的原则,术前禁食8h,禁水2h。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无1例术中和术后发生呕吐、误吸,对照组患者口渴、饥饿例数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适当缩短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术前饮食指导,重点宣教准确禁食、禁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术前舒适度,有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对病人术前禁食禁饮进行合理化安排,使病人能以良好的状态应对手术、顺利地度过术后康复期.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病人按医生分组的床号分为两组,观察组按照本院麻醉科医师规定的禁食禁水的时间执行,对照组按目前护理人员通知禁食禁水时间执行.比较两组禁饮、禁食时间,术中、术后呕吐或误吸,手术前后血糖值,SAS心理评分,以及口渴、饥饿的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呕吐或误吸,手术前后血糖等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均>0.05);禁饮、禁食时间较对照组短, SAS 评分,口渴、饥饿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均<0.01).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禁食禁饮的管理及多部门合作,此研究证明术前禁食禁饮合理化安排可以改善病人的主观感受,减少口渴感,改善围手术期的代谢状态,同时并不增加麻醉插管风险和误吸风险,使病人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手术、有利于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参与胸外科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4例胸外科接台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手术室护士不参与对患者饮食干预;试验组手术室护士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颁布的术前禁食禁饮标准自行设计的《胸科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书面指导书》,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宣教与指导,并根据手术顺序,预估接台手术时间,制定出科学、合理及个性化禁食禁饮方案。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禁食禁饮时间的缩短并未影响手术或麻醉的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参与胸外科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术前禁食禁饮的正确认识,缩短了实际禁食禁饮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模式建立。方法将择期手术的106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3例按常规术前12小时禁食,8小时禁饮。实验组53例术前禁食6-8小时,术前2-4小时给予肠内营养液200-600毫升口服。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呕吐致肺吸入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口渴、饥饿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口渴、饥饿的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疲乏无力、腹部不适发生率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择期手术术前2-4小时给予肠内营养液口服这种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不禁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不禁食的可行性。方法:将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的9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术前进食半流质清淡饮食,量为正常的70%~80%,术前不禁水;对照组54例术前禁食6 h,禁饮4 h。观察两组口渴、饥饿、血压下降、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口渴、饥饿、血压下降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均无误吸病例。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适当进食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且不会增加误吸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目前择期无痛人流患者术前实际禁食禁饮现状及其对机体舒适的影响,分析禁食禁饮时问过长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护理对策。方法调查者自行设计问卷,对298例择期无痛人流患者采取术后2~4h床边访谈,内容包括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和口渴、饥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过长,术前禁食时间平均为11.8h,禁饮时间平均为10.3h,被要求的禁食禁饮时间平均为8h,均明显超过常规要求的禁食禁饮时间。禁食禁饮后出现口干、口渴占75.17%(224/298),饥饿占14.43%(43/298),胃不适感占8.72%(26/298),虚脱占1.34%(4/298),低血糖反应占0.34%(1/298),29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情况。结论术前过度延长禁食禁饮时间可以导致机体舒适的改变,不利于早孕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和康复,应加强医护合作和术前教育,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案,减轻患者相关不良反应,更好地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对术前饮食指导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普外科2009年1~5月期间住院择期非局麻手术患者共120例,术后第2天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其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执行情况。结果 79.17%患者达到或接近要求禁食、禁饮时间,20.83%患者不同程度延长了禁食、禁饮时间(〉2小时)。正确禁食、禁饮与延长禁食、禁饮两组所致的不良反应有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术前不仅要通知患者具体禁食、禁饮时间,还要详尽介绍手术、麻醉有关知识,重点宣教正确禁食、禁饮的重要性及延长禁食、禁饮的危害性,督促其遵医行为,以保证围手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微创手术术前禁饮禁食的应用效果,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如期进行。方法选择择期行微创手术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前口头告知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护理工具指导和规范术前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患儿术前禁饮禁食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100例患儿禁饮禁食成功率达到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微创手术术前禁饮禁食中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指导护理活动,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小儿术前禁饮禁食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颅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术前不同进食时间,并对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颅脑择期手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6h禁食,术前2h可饮少量的水或水果糖等;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方法,手术前12h禁食,手术前4-6h禁饮,并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中发生误吸的情况以及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状况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7.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无误吸发生。结论对于颅脑择期手术患者适当缩短手术前的禁饮、禁食时间可以有效的预防手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优化禁食、禁饮时间对Mako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全身麻醉下行Mako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9例,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禁饮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手术台次安排给予不同时间段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每次200 mL),手术前一天晚上统一口服强化营养液200 mL。记录患者术前饥饿口渴程度、术中反流误吸情况、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前术后血糖变化情况及术前术后的红细胞比容(HCT)。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及口渴饥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反流误吸,对照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17例(33.3%)]高于观察组[3例(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糖、术后24 h HCT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Mako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禁食、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对缩短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禁食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按照多学科介入时间点的前后划分为传统组和多学科组。传统组183例患者采取传统禁食方案,多学科组125例患者采用个性化禁食方案,即通过评估患者和估算手术时间,制定手术前至少2h口服10%葡萄糖溶液、手术前至少6h进食清淡饮食的个性化饮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术前饥饿口渴发生率,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术前,传统组实际禁食时间长于多学科组[(16.9±2.7)h vs (9.4±2.5)h,t=24.66,P<0.001];中重度饥饿发生率高于多学科组(51.9% vs 24%,χ2=23.99,P<0.001);中重度口渴发生率高于多学科组(74.8% vs 8.8%,χ2=129.8,P<0.001)。术后,传统组24h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多学科组(48.1% vs 31.2%,χ2=8.741,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降低术前饥饿、口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增加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妇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前禁食禁饮的现状,分析病人禁食禁饮时间过长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调查者对153例病人和63名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主要调查病人实际禁食禁饮时间,并根据病人禁食时间的长短分为3组,第Ⅰ、Ⅱ、Ⅲ组病人禁食时间分别为≤12h、12.5h~16h及>16h.用视觉模拟评分尺评定病人术前口渴、饥饿、焦虑、胃不适程度,观察不同组病人的上述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有无统计学意义.调查医护人员对病人术前禁食禁饮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病人术前禁食8~24h,平均16.52±2.78h;禁饮3~20.5h,平均14.98±4.12h.Ⅰ组、Ⅱ组与Ⅲ组病人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4%的病房医生及57%护士认为病人术前应禁食12h,禁饮4h.结论 病人实际禁食禁饮时间过长,禁食时间越长,病人口渴、饥饿、焦虑、胃不适程度越重.医护人员对禁食禁饮的健康教育保守、简单,医护人员应改进对病人术前禁食禁饮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马凝芳  陈石苇 《中外医疗》2013,(12):177+190-177,190
目的探讨术前饮食指导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上尿路结石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前进食组)和对照组(术前禁饮禁食组)各20例。实验组指导术前术晨进少量流质饮食,对照组则根据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前护理要点给予指导术前术晨禁饮禁食。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碎石后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62,P〈0.01)。结论术前进食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在术中的耐受性,从而间接提高了碎石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计划-实施-学习研究-行动(PDSA)模式在缩短骨科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择期手术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饮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PDSA模式制定的新型禁食饮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前不适表现、术前血糖水平、家长术前焦虑水平、术后胃液反流误吸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基于PDSA制定的新型禁食饮管理方案后,观察组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分别为(8.39±2.14)h和(4.39±0.96)h,对照组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分别为(12.11±3.70)h和(10.97±2.01)h,观察组禁食禁饮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术前焦虑水平为[0(0,3)]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前中重度口渴、饥饿、烦躁不适表现发生率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DSA的新型禁食饮管理措施有效缩短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减轻术前术后不适表现,减轻家长焦虑情绪,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入院前后,手术与非手术者,输血量多少,对血钾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方法:ICU收治严重创伤患者100例,按是否手术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50例。手术组中按输血量分A组(0~800mL)和B组(>800mL)。统计入院时、术前与术后血钾值,血钾上升值;入院时和入院24小时后血糖值、pH值。结果:(1)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入院时血钾均值低于正常水平,经24h治疗后两组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糖、pH值与血钾关系,治疗24h后pH值正常,血糖明显降低,入院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低血钾发生率明显高于入院后24小时。入院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输血后血钾浓度高于A组,血钾上升值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多高钾血症影响因素分析,输血与血糖值和高血钾无关,血pH值与高钾血症密切相关。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血钾低于正常值,需尽早干预,大量输血能提高血钾浓度。  相似文献   

20.
刘庆  唐显玲 《四川医学》2010,31(10):1446-1448
目的观察术前禁食禁饮对老年择期手术患者血液稠性和集聚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年龄〉65岁,ASAⅠ~Ⅱ级,分为A、B两组,A组20例为禁食禁饮12h组(禁食禁饮组);B组20例为禁食禁饮12h+术前10h饮水10ml/kg组(禁食饮水组)。A组分为两个抽血时点,B组也分为两个抽血时点。分别于在4个时点抽取患者肘正中静脉血,测定血液浓稠性和集聚性指标。结果①禁食禁饮前后比较:禁食后的血细胞比容(HCT)轻度升高;全血还原粘度(re)略有升高;血沉(ESR)增块;血沉方程K值(ESRK)无明显差异;红细胞电泳时间(EPT)延长。②禁食饮水前后比较:饮水后的HCT轻度减低;re略有升高;ESR轻微减慢;ESRK无明显差异;EPT在正常范围。结论术前禁食禁饮对老年患者可导致血液浓缩、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等;术前10h适量饮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因禁食禁饮所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