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脑梗塞危险因素。方法 :将无糖尿病脑梗塞组、糖尿病无脑梗塞组、糖尿病脑梗塞组的糖化红血蛋白、血压、血脂、空腹胰岛素、纤维蛋白原、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脑梗塞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纤维蛋白原、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脑梗塞组及糖尿病无脑梗塞组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脑梗塞的发生与血压、血糖、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尿微量白蛋白、高胰岛素血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328例糖尿病病人进行分析 ,根据其是否合并脑梗塞分为糖尿病非脑梗塞组和合并脑梗塞组 ,应用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脑梗塞组的年龄和血清总蛋白 (TP)高于糖尿病非脑梗塞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为年龄、TP(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被筛选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年龄、体重指数(BMI)和TP(P<0.05)。结论 :控制体重和降低血粘稠度 ,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的病变特点进行案例分析,并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梳理.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接诊并治疗的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的病变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HTH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的病变类型多为腔隙性、再发性、出血性和混合性,其中观察组对比对照组1的发病率差异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变类型包括腔隙性、再发性、出血性和混合性,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老年患者面临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甘油三酯和高血脂指数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与随机选取的同期住院56例无脑梗塞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的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及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应积极干预.适时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及血胰岛素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共有T2DM患者200例,男性45例,女性155例,其中未合并OP患者107例,合并OP患者93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的差异。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OP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OP组患者年龄较大(P〈0.01),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小(P〈0.05),心率较快(P〈0.05)、骨钙素(osteocalcin,OC)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高(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低(P〈0.01)、尿酸(uric acid,UA)低(P〈0.01)、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低(P〈0.05)、铁(ferrum,Fe)低(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4,P=0.019)、BMI(OR=0.717,P=0.018)、OC(OR=1.189,P=0.009)、UA(OR=0.986,P=0.019)与OP有关。结论年龄、BMI、OC、UA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其骨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尿蛋白定量(ALb)、血磷、血钙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骨质疏松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BMI、FIns、ISI指标较低,HbA1c、ALb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FPG、血磷、血钙指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长病程,低体重指数、低空腹胰岛素、低胰岛素敏感性,高糖化血红蛋白、高尿蛋白定量是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田林平 《当代医学》2012,(35):65-6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防治水平.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5月盐城市红十字会医院治疗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AMD评价.根据HAMD评分将其分为抑郁症组(HAMD<9分)和非抑郁症组(HAMD≥9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抑郁症组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症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不是影响其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而BMI、FBG和HbAlc是影响其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应积极对症采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尿酸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血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及与合并冠心病( CHD)、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2年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601例,根据患者血尿酸结果分为A组:高尿酸血症(HUA)组即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50μmol/L,B组:非高尿酸血症组(NUA),男性及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50μmol/L;对两组病程、年龄、血糖、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SCr)、24 h微量白蛋白尿(24 h UMA)、空腹胰岛素(FINS)及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A组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均高于B组,P<0.05;其中A组DR、DPN、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较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②A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血甘油三酯(TG)、24 h UMA、空腹胰岛素(FINS)均高于B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组分的评价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需要重点筛查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临床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7年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合并糖尿病足分为2组,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体重指数、腰围、入院时的血压、既往高血压病史及其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尿蛋白情况、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结果:糖尿病足所占比例为19.6%.糖尿病足组与非糖尿病足组相比,年龄、病程、收缩压、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白蛋白、糖尿病肾病3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血清蛋白水平、尿蛋白情况、糖尿病肾病等因素与糖尿病足的发生有关,其中糖尿病病程、低白蛋白血症及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足分为2组,即DF组(23例)和NDF组(40例)。对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和生化指标进行回顾分析,再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DF组的平均年龄为(62.2±8.7)岁、空腹血糖(FBG)为(10.1±5.2)mmol/L、餐后2 h血糖(2 hBG)为(16.4±5.8)mmol/L、平均动脉压(MAP)为(99.1±12.0)mmH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8.7±2.8)、血清总胆固醇(TC)为(5.3±2.1)mmol/L、甘油三酯(TG)为(2.4±0.3)mmol/L、肾小球过滤率(eGFR)为(60.6±21.7)mL/min,与N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及eGFR水平降低是导致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足的发病危险因素有多种,而有效掌握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 D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 ACR)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同时对3组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尿酸( UA)、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敏C反应蛋白(CRP)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中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被纳入回归方程,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欠佳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9):792-7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光山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3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n=156)和糖尿病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n=80)。收集2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及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A/C)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PN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均大于NDPN组(P<0.05);2组患者BMI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餐后2 h血糖(2h PG)、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C肽(2h CP)、尿A/C水平均显著高于NDPN组(P<0.05);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C肽、UA及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Hb A1c、FBG、2h PG、2h CP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Hb A1c、FBG、2h PG及2h CP等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重视和及早干预,以降低DP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指导。方法:9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脑梗死分为两组,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吸烟史、餐后2小时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指数(BMI)、微量蛋白尿(MAU)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吸烟史、微量蛋白尿(MAU)、餐后2小时血糖是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年龄、吸烟史、微量蛋白尿(MAU)、餐后2小时血糖相关;吸烟史、微量蛋白尿(MAU)、餐后2小时血糖是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莉 《吉林医学》2004,25(1):54-5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测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H)、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流变.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24h尿蛋白含量及血流变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24h尿蛋含量及血流变学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餐后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莉 《吉林医学》2004,25(2):54-5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测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流变。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24h尿蛋白含量及血流变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24h尿蛋含量及血流变学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餐后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以有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76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A组40例和B组36例进行对照分析,A,B组均了解性别,年龄及病程,并测血压(SBP、DBP)血糖(FPG、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A、B两组患者年龄、性别、DBP、FPG、HDL-C等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圣琦  苏宏业 《广西医学》2010,32(2):160-16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 105例T2DM患者进行血压检测,并对可能影响高血压发病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105例T2DM患者高血压检出率为51.40%;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腰围、TC、TG、LDL、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与高血压的呈正相关;年龄、病程、腰围和尿微量白蛋白为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高血压检出率高,年龄、病程、腰围和尿微量白蛋白是T2DM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危险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两组,其中单纯T2DM22例,DM并发CHD24例,分析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冠心病发生率52.18%: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清C肽、甘油三酯、血尿酸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有明显关系。结论:为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率,除重视常见冠心病危险因素外,也应注重控制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样本的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2方法:问卷式调查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家族史,测定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心率功率谱、24hHbA1、血、血脂及尿白蛋白排泄cNO率()等,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组,比较两组间各因素的差异,分析各因素与的关系。UAERUAER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平均血压、病程、高血压家族史、胆固醇()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增加,及自主神经功能24hTCNO(,)显著低于对照组(PHVPVVP<),且血压、病程、、、、均与密切相关0.05NOPHVPVVTCUAER(P<;多元逐0.05)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压、病程、自主神经功能是作用于的主要因素。UAER结论:糖尿病肾病是长期代谢紊乱、血压升高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自主神经病变及遗传易感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病程长、血压升高、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更易出现糖尿病肾脏损害,因此应早期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分为斑块组及非斑块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腰围、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 258例T2DM患者中共检出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86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达33.3%。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SBP、2 h BG、HbA1c、ISI、TG、LDL-C等因素均具有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SBP、2 h BG、ISI、TG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SBP、2 h BG、ISI、TG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控制及预防,防止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