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未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体重、血压、血脂、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同时给予2组患者对症治疗。结果:2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给予患者积极治疗后,患者均康复。结论:血压、血脂、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是导致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HTK〗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病变特点,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HTW〗方法〓〖HTK〗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56例(A组),无脑梗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B组),老年脑梗塞无糖尿病79例(C组),分析其脑梗塞特点。所有病例均测定腰围、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瘦素及脂联素,对其进行分析比较。〖HTW〗结果〓〖HTK〗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以再发性、多灶性脑梗塞及大面积脑梗塞多见,其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瘦素较B、C组均明显升高(P<0.05),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较B、C组明显降低(P<0.05)。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餐后血糖、瘦素、脂联素水平与脑梗塞显著相关(OR分别为0.63、0.82、3.12、2.31、0.07、0.76、0.85)。〖HTW〗结论〓〖HTK〗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以再发性、多灶性、大面积脑梗塞多见。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低脂联素血症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已确诊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并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测定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眼底检查。结果 其中28例尿微量白蛋白为阳性,占38.9%,其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眼底病变,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 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是减缓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代谢控制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02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清CA-125水平,根据性别、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体重指数(BMI)分组比较CA-125水平;分别计算性别、年龄、病程、BMI、腰围、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TG、TC、LDL-C、HDL-C)、血尿酸与CA-125的相关性,并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比较各变量与CA-125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A-125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与BMI、腰围呈负相关(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25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可影响CA-125水平,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是CA-125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伴发脑梗死40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36例,分别进行询问生活习惯、病史、检测体重、身高、收缩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尿酸,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间患者在年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体重指数、血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均P〈0.01)。结论监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体重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尿酸,适时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控制,对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和高血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育生  朱志军  陈永辉 《中外医疗》2010,29(14):107-108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高血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97例,其中糖尿病31例,高血压3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5例,测定患者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检测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血管发病率依次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是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可预防、检测大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及神经内科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208例脑梗塞患者病例相关资料,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合并高血压者达73.1%,合并糖尿病者达32.7%,而合并糖代谢异常者达到63.5%;吸烟率脑梗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塞组与对照组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餐后高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指数增高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为其强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65例与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6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患者相比在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纠正血脂紊乱、控制微量白蛋白尿是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脑梗塞组与非脑梗塞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慢性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吸烟指数、收缩压、下肢血管病变、冠心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尿酸、纤维蛋白原、尿微量白蛋白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DBp、TC、LDL、HDL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危险因素很多,其中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吸烟等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应该综合干预,才能减少脑梗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丽荣 《中原医刊》2007,34(16):30-3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和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压、血肌酐结果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甘油三酯、血肌酐、体重指数、收缩压较正常尿酸血症组显著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尿酸血症组(P〈0.05);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卫红  冯玉兰 《现代医学》2011,39(3):329-3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测定5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和58例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浆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纤维蛋白原,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调整脂代谢紊乱,控制尿微量蛋白等危险因素,是减少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微量白蛋白尿发病情况,分析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其危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52例,分为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324例,血压正常组428例?分别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加以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43.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体质指数[(24.9±3.7) kg/m2]?总胆固醇[(4.9±1.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1.2) mmol/L]?甘油三酯[(2.5±3.0) mmol/L]?血尿酸[(325.2±122.9) μmol/L]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5.1%)?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47.7±91.4) mg/g]及阳性率(24.3%)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患者(P < 0.01及P <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原发性高血压者较非高血压人群具有更高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水平,发生心脑血管病变和肾脏损害的几率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体重,纠正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高度重视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使代谢性指标和血压全面达标,从而更为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赵言兵  刘友娟 《中原医刊》2014,(11):100-10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49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和吸烟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在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肌酐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与未合并脑血管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hs-CRP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疾病多发为缺血性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hs-CRP等,2型糖尿病患者应从危险因素着手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与随机选取的同期住院的124例无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舍并脑梗死组的年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糖和年龄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尿酸、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57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彩超结果及其血糖、血脂、血尿酸、体重指数、年龄,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情况。结果:颈动脉硬化组的年龄、血压、血脂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高血压并糖尿病组较不伴有糖尿病组颈动脉病变及心脑血管病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尿酸、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血糖、高血脂等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动脉粥样硬化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薛雪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39-304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0例无颈动脉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血压、病程、吸烟、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C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年龄、血压、病程、吸烟、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与餐后C肽有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病程、吸烟、高血压、低C肽等都是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避免诱发动脉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闭塞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1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血管闭塞性病变(DA)组和非合并血管闭塞性病变(NDA)组,比较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体重指数(BMI)、血糖(PG)、血脂、胰岛素(Ins)、C肽(cP)、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管闭塞性病变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DA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颈围、腰围、臀围、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IC)、尿酸(UA)、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NDA组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闭塞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HOMA.IR、吸烟、TC、病程、HbAlC、BMI和UA。结论胰岛素抵抗、吸烟、高胆固醇、病程、高HbAlC、肥胖和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闭塞性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与随机选取的同期住院56例无脑梗塞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的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及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应积极干预.适时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及血胰岛素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李应琴  马静 《新疆医学》2016,(4):428-430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对75例糖化血红蛋白<7,且血压≤140/90mm Hg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波动系数反应血糖波动,测定24 h尿白蛋白定量,同时观察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等。结果 (1)2型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大量白蛋白尿组的患者血糖波动系数分别为(1.3±0.7)、(2.7±1.5)、(3.5±2.1)。(2)比较糖尿病病程,2型糖尿病尿蛋白正常组、尿微量白蛋白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分别为(4.7±1.6)年、(5.1±2.1)年、(7.6±1.8)年。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压正常的情况下,血糖波动及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脂、血压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维持原口服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剂量不变,实验组加用艾塞那肽,对照组加用诺和锐30,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脂、血压,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 2组均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实验组降低餐后血糖更明显(P<0.05);实验组可降低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组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