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春景  魏来 《中国药房》2003,14(10):628-629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4 -喹诺酮母核作为基本结构 ,对细菌DNA回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目前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抗菌谱广 ,对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某些喹诺酮衍生物还具有抗肿瘤作用。1化学结构与抗肿瘤作用的关系1 1喹诺酮类药物的基本结构目前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多为第3代 ,即氟喹诺酮类。它通过对喹诺酮母核化学结构的修饰出现一系列新型氟取代的4 -喹诺酮衍生物。在化学结构上 ,基本母环的3位有1个羧基 ,6位通常有氟取代 ,多数7位有1个哌嗪环 ,有的在8位引入第2个氟…  相似文献   

2.
洛美沙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LFLX)是日本北陆制药公司所研制,北陆制药公司与盐野义制药公司共同开发的以喹啉环作母核的新喹诺酮类口服抗菌剂。LFLX 化学结构如附图,其喹啉环的6位和8位上有氟原子,7位上有3-甲基-哌嗪基。LFLX 在喹啉环的6位上引入氟原子,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谱扩大,抗菌活力增强。8位上引入氟原子,7位哌嗪基的3位上引入甲基后,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允映  仲跻明 《医药导报》1994,13(3):128-129
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于喹啉环或萘啶环的6位上有氟取代,故称为氟喹诺酮类抗菌剂(Fluputnotone antibacterial,FQN)。FQN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细菌不宜产生耐药性等优点。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就FQN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Sparfloxacin(SPFX,AT-4140)系日本大日本制药公司综合研究所开发的新喹诺酮类合成抗菌剂。其化学结构上的特点是在羰基喹啉骨架的5位上引入氨基,6,8位上引入氟,7位上引入3,5-二甲基哌嗪。本品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等均显示出广谱强效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现有新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弱的肺炎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结核菌及非典型抗酸菌也显示出强大的  相似文献   

5.
新喹诺酮类抗菌药司帕沙星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PFX)系日本大日本制药公司开发的广谱新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从结构上看,在母核氧代喹啉骨架的5位上引入了氨基,6位和8位上有氟,7位上有3,5-二甲基哌嗪基,为一新的化合物.由于化学结构的改造,本品对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及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强,对现有新喹诺酮类作用弱的肺炎球菌、衣原体亦有效,对支原体、军团菌、结核杆菌及非定型抗酸菌等均显示出卓越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其7位3-甲基哌嗪基的引入,增强了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8位甲氧基的引入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光毒性.本文对加替沙星的构效关系、抗菌机制、体内外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药物自1962年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到1978年发现在喹诺酮类药的骨架6位上添加氟原子,7位上的由哌嗪基或其衍生物取代,可增强药物与细菌的结合能力以及对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这样构成的氟喹诺酮类使抗菌谱出现新的飞跃,提高了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萄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的活性,也加强了革兰阴性细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药物广义上包括萘啶酸、吡啶并嘧啶酸、喹啉酸、噌啉酸四类药物。严格地说喹诺酮类仅指喹啉酸类药。回顾开发史可见 ,萘啶酸类新品种仅有 1979年的依诺沙星和 1987年的妥氟沙星 ;吡啶并嘧啶酸类至今只有吡咯酸与吡哌酸 ;噌啉酸类仅有 1970年上市的西诺沙星 ,1978年至今所开发的其他新品种均系喹啉酸类。1 构效特点第一代的萘啶酸和吡咯酸仅对大多数G-菌有活性 ,对G 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几乎无活性。特点是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 ,与抗G-菌活性较强的氨基苷类抗生素相比 ,无耳毒性和肾毒性。萘啶酸对细菌的DNA合成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是喹诺酮类抗菌机制的重要发现。第二代西诺沙星和吡哌酸在体内有较强的稳定性。吡咯酸除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外 ,重要的发现是其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 ,在大多数组织中的浓度大于其血药浓度 ,此特点是 7位引入哌嗪基 ,此后开发的新品种 7位均含有一个碱性基因是对这一性质的继承[1 ] 。以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洛美沙星为代表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其结构特征是在母核喹啉酸的 6位有氟 ,7位有哌嗪基取代。抗菌谱扩大为G 菌 ,G-菌和葡萄糖非酵解菌且活性很强 ,与...  相似文献   

9.
至从发现喹诺酮母核的 6 -氟喹诺酮可提高抗菌活性以来 ,6 -氟喹诺酮类已成为一组主要的治疗剂 ,构效关系的研究已证明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比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具有更高的抗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活性。而最近研究显示去掉 6 -氟基可提高活性并降低毒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药耐药性不  相似文献   

10.
自1962年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酮酸(nalidixicacid/NegGram)上市以后,对喹诺酮类构效关系的研究推动了新药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到第四代,并且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也有抗菌活性。据统计,目前已上市20多个喹诺酮类抗菌药,从第二代开始由于在其结构中引入氟基,其抗菌活性大大增强,80年代共上市6个品种其抗菌活性以环丙沙星最强,药代动力学性能以氧氟沙星最好。90年代共上市12个品种,其中以左氧氟沙星生物利用度最高,达99%,抗菌活性以加替沙星最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素在抗菌活性和  相似文献   

11.
<正> 自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临床以来,新的喹诺酮类药物不断被开发和应用,特别是在C-6位引进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的问世,氟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和抗菌谱有了很大提高,早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对革兰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球菌则作用较差,因此难以作为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加替沙星(天坤)大大提高了其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加上氟喹诺酮类药物本身具有的对  相似文献   

12.
喹诺酮类(4-Quinoi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以1,4-二氢-4-氧-3-氧-3-喳啉羧酮为基本结构的全合成抗菌药物。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安全等特点,故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就其构效关系及作用原理简述如下: 1 构效关系 喹诺酮类抗菌药含有1-取代-1.4-二氢-4氧-吡啶-3-羧酸部分,萘啶酸(IVA)是第一个喹诺酮抗菌药,它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活性,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在喹诺酮研究的基础上,又发现了喹啉,毗啶和萘啶的基本环系4-氧代-3-羧酸骨架、具有抗菌活性所必需的。在1—位之间具有环形取代的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据报道合成的含有异噻毗环的化合物,其中酸的烯酮式羧基与4-酮是平面的,它具有抗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优异活性。  相似文献   

13.
格帕沙星的药理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帕沙星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在第5-位引入了1个甲基,主要增强了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肺炎链球菌)的抗菌活性,且在体内分布广泛以及有较长的半衰期,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本文对洛帕沙星的构效关系、药物动力学、体外抗菌活性、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做了综述,认为格帕沙得是一种新型广谱、有效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喹诺酮类药物软骨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药物是一类含有4-喹酮母核的抗菌药物,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已逐渐成为该类药物的主流。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结构简单、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细胞内渗透性好、给药方便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但QNs的广泛使用仅限于成人,在儿科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早期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N-1位取代基对抗菌活性至关重要,如在N-1位引入氨基,可增加亲水性,口服吸收好,药代动力学性质得到改善(如氨氟哌酸)。Chu等发现N-1位苯环的引入亦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和优良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如双氟哌酸),这可能是由于苯环与喹诺酮母环共轭,产生π-电子效应从而增强了生物活性与组织的分布与吸收。  相似文献   

16.
氟喹诺酮类是在喹诺酮结构的基础上,6位引入氟原子、7位引入哌嗪环或其他衍生物后形成的新一代喹诺酮类药。该类药自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通过与细菌DNA促旋酶、拓扑酶发生交互作用,影响DNA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和耐药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在临床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7.
非氟喹诺酮的发现、构-效关系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详细地介绍了6-位非氟喹诺酮(NFQs)的发现、发展及其代表物T-3811出现全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NFQs的结构优化策略,7-和8-位取代基对抗菌活性的影响等。构-效关系研究表明,6-氟代对抗菌活性的贡献大小主要取决于7-位取代基的性质,活性越强的NFQs6-位引入氟原子对其活性的贡献越小,从而为NFQs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还简要介绍了NFQs具有比氟喹诺酮(FQs)更小的基因毒性、更优良的体内活性、与靶酶相互作用以及更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总之,具有优良抗菌活性的NFQs的出现,是对“6-氟代是使喹诺酮具有优良抗菌活性所必需”这一传统认识的重大突破,而目前已接近完成Ⅲ期临床研究的T-3811(garenoxacin)无疑更坚定了人们对NFQs进一步研究的信心。同时,随着对NFQs构-效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今后必将会筛选出更具特点的NFQs类药物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8.
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加替沙星[1](Gatifloxacin)是新的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为8-甲氧氟喹诺酮类外消旋化合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特点,抗菌活性强在保留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包括脆弱拟  相似文献   

19.
赵曼  李治  王瑾  熊瑞  来小丹 《中国药业》2023,(23):152-158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杂化物的抗菌及抗耐药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PubMed(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3年4月)、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有关氟喹诺酮类杂化物抗菌及抗耐药的相关研究,汇总并分析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关键成药性信息,以及氟喹诺酮类杂化物杂化设计和抗菌活性。结果 采用标准化合成新型抗菌药的杂化策略,基于氟喹诺酮类独特的构效关系,以氟喹诺酮母核为基础,对各位点进行化学结构修饰而成的杂化物可发挥抗菌效果,特别是对多重耐药细菌菌株的抑制作用明显。杂化策略往往通过增加膜的通透性、减少细菌细胞外排、抑制蛋白合成等来提高抗菌活性,并延缓耐药性形成。氟喹诺酮类可与喹诺酮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氨基苷类、阿奇霉素、磺胺类、噁二唑、甲氧苄啶、利福霉素、异烟肼等抗菌药物发生杂化,也可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竞争性抑制剂、苯并咪唑、黄酮类、1,2,4-苯三唑、糖、靛红等非抗菌药物进行杂化。结论 大多数氟喹诺酮类杂化物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为对抗细菌耐药性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选择,成药潜力可观。  相似文献   

20.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氟喹诺酮类构效关系的研究推动了新药的开发,近年来研究氟喹诺酮类的目标包括: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提高对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能对抗具有氟喹诺酮类抗性的菌株,增强对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其中替沙星、莫西沙星和典伐沙星等对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显著提高。克林沙星、吉米沙星和西他沙星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比环丙沙星强,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与环丙沙星一样,克林沙星和西他沙星在喹诺酮母核的8位上有氯取代基,但该位置的卤原子可能与光毒性有关。一些氟喹诺酮类药物已撤市或严格控制使用,其中结构与副作用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